最近,加拿大维多利亚的天气特别好,大概20多度,穿个短袖就可以出门。在天气变冷之前,我们一有机会就出门散步,深度体验这个四面环海的美丽城市。
我们在城市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这里骑自行车人特别多,更有意思的是,有一些自行车道的外侧,先是机动车的停车道,然后才是机动车的行驶道。也就是说,在道路上骑行的人,左手边是停车道,右手边是行人,两侧都是比较安全的。这就充分的保障了骑行人的安全,也大大降低了骑行人对机动车的影响。
细心的小伙伴也不难发现,停车道和自行车道之间,还有一段安全区域,能有效的防止“开门杀”。
看到这样的街道结构,我有几个有趣的启发。
首先,这是典型的一个公共服务设计的小场景,坦白说,这种场景看上去很贴心,但却很难复用,因为很多城市的街道大多已经完成了基建,很难在原有道路的宽度上,再去改善或拓展出这样的道路结构。当然,这样的道路设计,也不一定符合其他城市的道路特征,譬如山地的城市,或拥挤的城市等。
其次,这个场景给我们更重要的启发是,“分流、分区”,空间结构化和标准化。AI时代,无人出租车、无人公交车、无人货车、无人配送等等,这种人工智能泛交通领域中的应用,都有一个共性,就是越是复杂的道路、环境或场景,AI就越难渗透,相反,越是简单、标准化、结构化的环境和场景,AI就越容易应用。
因此,无人出租车的渗透,难度就相对较大,无人公交车和无人货车,就相对容易。因为,出租车行驶环境复杂多样,且没有规律可循,路线也不可控。而公交车有固定的公交车道路,路线也非常标准化。高速上的货车也是如此,道路状况相对简单。
按这个逻辑,为什么难度较大的无人出租车先落了地,却没怎么看到无人公交和货车呢。道理很简单,资本要有钱赚,才有动力。
其实,像维多利亚这样的海滨城市,就算再过十年,应该也不会出现无人驾驶,毕竟,这种城市的主旋律,是休闲惬意,与降本提效打不上任何关系。
走在这样的大街上,吹着清凉的海风,听着海鸥的鸣唱,看着短跑、骑行的年轻人,远离了那些紧张、内耗和喧嚣,哪怕是暂时的,且行且珍惜。
▽设为星标,不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