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小学,真的没有大门和保安

科技   2024-09-10 07:31   加拿大  
点击上方小蓝字,关注茶山博士^


今天,终于迎来了女儿在加拿大的第一个开学日。


一大早,妻子给女儿做了早餐,还准备了午餐盒。加拿大小学生的午餐,都是需要自己准备的,今天妻子准备的是一个墨西哥卷饼、一个香蕉、一个橙子一袋小饼干和一包小零食,还有自带的水杯。这些东西,竟也装满了一个书包。


在国内,书包很重,装的都是书和文具,而现在书包轻了很多,装的大多是吃的。原来,快乐教育,是要从“吃”开始的。


第一天开学,学校要求8:30到指定位置报,我们习惯了凡事提前一点,于是,8点多一点就到了学校操场,当时,只看到一对印度夫妇,还有几个白人的小孩子。


坦白说,我很好奇,加拿大小学生也都是父母来送吗?父母也是开车来送孩子吗?小学生们都是拖着沉甸甸的书包吗?学生见了老师,都主动过去打招呼吗?加拿大小学也有那么多印度人吗?我带着无数“中国家长式”的问题,站在操场边,静静地观察和感受着一切。


不一会,家长和学生们,陆续来了,操场上,也陆续出现了几个看似是老师的身影。随着人越来越多,我的那些疑惑也一一被解答,同时,也有几个观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大部分的学生,都是由家长陪同而来的,但的确没有看到多少是开车送学生来的,估计是因为公立小学,学生都住的比较近。期间,我又见到了俄罗斯朋友的一家人,我们微笑打着招呼,虽然我们刚认识,但在开学第一天再次见面,彼此都感觉倍加亲切。


其次,学校真的没有大门和保安。大家集合的地方,也在学校操场,完全就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所有的老师、学生,以及父母都交错汇集在一起。我回想女儿在上海读国际学校的时候,学校的大门总是紧闭,放学的时候,一般还有好几个保安站在门口。家长们,也只有在学校举办公开活动的时候,才能进入到校园里面。当然,这都是为了学生的安全,国情不同,也无意去对比,但是,“开放、自由”,还是最先从脑子里,蹦了出来。


当女儿站在的自己班级队伍中的时候,我和妻子都感到了一阵莫名的酸痛。我看了队伍中,大约有20个人,有白人、亚洲人(估计是韩国或是香港那边的)、印度人(感觉没有太多印度小孩,也可能是我还没分辨出来),还有几个我判断不出是哪个国家的,他们的身材和面孔都感觉比女儿大好多,女儿在队伍中,基本上是最瘦小的那个。后来我才知道,加拿大小学的四、五年级是在一起上课的,而且女儿班里,大多数是五年级的学生,我了解真实情况后,才稍微松了一口气。



不一会,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有序进入教学楼。因为那所学校有100多年的历史,教学楼显得有些深沉和厚重,这也让我想起了哈利波特的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希望女儿能在属于她自己的“魔法学校”,不断的去冒险、探索和成长...


看着女儿进入教学楼的那一刻,我知道,过去所有的付出和努力,在这一刻,都释怀了。


在很多人眼中,加拿大是快乐教育,也有很多人说,加拿大已经不是以前的加拿大,还有人,眼里只盯着加拿大的“麻味”。但我觉得,那些都不重要,无论加拿大过去、现在和将来如何,我们会自己去体验,去感受,包括好的和不好的,但不会去定义。

祝愿天下所有的孩子都健康、开心地成长。



▽点击关注,不迷路▽

▽设为星标,不错过


点赞、收藏、在看,猛戳下面^
▽ ▽ ▽  

茶山博士
茶山,设计学博士,字节、阿里等互联网大厂核心业务体验设计负责人。全球服务设计联盟(SDN)上海联合创始人,国家工信部服务设计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设计力》、《服务设计微日记》作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