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歌宝刀未老,系列巨制《志愿军》第二部尤胜前作;陆川掀起狂澜,面对“难看”等热搜,亲自下场与网友辩驳,力证《749局》绝非“烂片”;赵丽颖摘得飞天奖视后桂冠,旋即赶赴旷野,在《浴火之路》中与人贩子厮杀;“霸屏者”肖央,三部影片同台竞争,貌似是“人生赢家”,岂料其中一部《出入平安》却黯然撤档;成龙、刘德华、葛优,三个国民演员,主演的影片似乎过于平静了。
过去的这个国庆档,很是热闹,十部新片上映,类型题材不一,总票房定格在21.04亿元。其中,《志愿军:存亡之战》以8亿元领跑,声势最大的《749局》却经历了一场票房和口碑的双重“坠落”,甚至一度引发了网上的群体吐槽。
纷扰是非已过,利弊得失彰显,下面,我们就来对国庆档影片做一番盘点。
最佳影片:《志愿军:存亡之战》
没人能够否认陈凯歌导演的雄心壮志。三部曲、全景式、多维度展现“抗美援朝”恢弘壮阔的历史,这是寻常创作者所不敢企及的巨大工程。系列影片《志愿军》所带来的考验,远胜《长津湖》系列,除了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投入,如何讲述故事,更为考验一个创作者的能力与才华。
去年国庆档第一部《志愿军:雄兵出击》上映,着重铺垫介绍历史背景,讲述了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即“我们为何而战”;而今年国庆档第二部《志愿军:存亡之战》则将重点放在具体的战场,讲述了“我们为何能赢”。
其实“为何而战”和“为何能赢”的关键,从来就不是什么枪炮、火药和科技,而是“人”。战争片要拍的,不仅仅是战争本身,而是每一个身处战争之中的具体而微的“人”。只有拍出人味、人情、人性的电影,才是好电影。陈凯歌显然深谙此理,他在讲述事关抗美援朝成败的“存亡之战”——铁原阻击战时,所聚焦的始终是人。
电影中的“人”,典型代表是一个家庭:父亲高级参谋李默尹(辛柏青 饰),儿子63军188师营指导员李想(朱一龙 饰),女儿外交员李晓(张子枫 饰)。战争来了,他们一家,先后奔赴前线。从家门外的告别,到硝烟中的重聚,到最后生死一线时,各自的抉择与动人的情感,无不令人感动。
特别是影片中的一些细节:妹妹手中的一把家门钥匙,哥哥珍藏的一朵妹妹给他的花瓣,同一个战壕里不同省份的士兵诉说家乡的味道,两军对垒时众人集体唱响的《黄河大合唱》中的《河边对口曲》,这些来自身边、源于生活的细节,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了无情战火下的有情之人。
唯有“情”才能让子弹、呐喊、牺牲有所附着,明白我们在为谁而战,为何能赢;唯有情,才能让20万平米布景、上万米战壕、60位明星演员、两千多名群演的努力,不再是空洞的宣扬,而是确切地能够打动人心的佳作。
最具争议的影片:《749局》
《749局》导演陆川,曾疑似在社交账号批评开心麻花电影《抓娃娃》是“低质强碱性”搞笑片,这类影片雄霸影市是“文化的悲哀”。如今,由他编剧、导演,准备18年,制作6年的科幻大作《749局》,在国庆档上映后,免不得被观众和网友们审视,看他亲自说明,究竟什么样的影片应该雄霸影市,什么影片方为“文化的胜利”。
《749局》上映首日,票房暂居第一,口碑却一落千丈,微博上甚至出现一个热搜词条“难看”。很快,陆川亲自下场,连发三条微博,批驳某些言论是针对演员和主创,要大家“有什么事冲我来”。之后,该片豆瓣开分5.0分,并持续下跌至4.2分;排片率和票房预测也同步下降,被犯罪片《浴火之路》反超。
一部期待甚高、制作良久、群星云集的科幻大作,为何惨败?恐怕还要回到影片本身。
从设定来讲,无论是外星生物抑或是749局的异能少年,在漫威、DC以及其他一系列科幻、奇幻大片里,都能找到类似的形象和设计,原创想象的贫乏,已经让影片落了下乘,更不用说片中那些悬浮术、隔空移物、长翅膀飞翔等异能,在最终大战时竟然弃之不用,完全辜负了前面的设定和悬念。
从角色来讲,主演马山(王俊凯 饰)被强行认定为消灭怪物的关键,原因却交待不明;749局对待他,从歧视虐待,到威逼利诱,再到疯狂训练,就是不能好好地培养他、发掘其潜力;整个角色从前到后几乎没有明显的成长,哪怕觉醒也是靠配角的强行牺牲和煽情才完成的。
从价值观来讲,整部影片完全混乱,只是堆积打斗和特效,关于成长、对抗、使命、时代等,貌似都讲了一些,又好像什么都没讲,关于749局本身和外星生物,完全沦为一种背景板式的噱头。
部分观众将本片冠名为“《上海堡垒》2.0版本”,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是对陆川导演和电影本身“大失所望”。
最被低估的影片《浴火之路》
黄渤主演的《亲爱的》、刘德华主演的《失孤》等影片,都是讲“打拐寻子”的,且故事总是聚焦那些丢失孩子的父母们的心酸与无奈;今年国庆档上映的这部打拐电影《浴火之路》,却另辟蹊径,加入犯罪片、黑帮片的元素,让三名绝望的父母,与拐卖孩子的犯罪分子,斗智斗勇,以暴制暴,非常罕见。
影片的三位主演:肖央、赵丽颖、刘烨,身份各异,一个孩子被拐,一个孩子被狠毒又贪婪的父亲贩卖,一个孩子被拐后意外身亡,他们各怀心事,踏上寻找犯罪分子的道路。
影片大体分了三幕,第一幕队伍集结,互相提防,目的不明;第二幕,逼近真相,各自的过往逐渐剖开,彼此坦诚和信任;第三幕,三人身陷狼窝,与犯罪团伙斗智斗狠。整体来看,结构工整,叙事明确,该有的悬念、情绪、话题,特别是表演方面,毫无破绽。
唯一令人遗憾的地方,在于第三幕,过分地神话了三名父母,他们各个以一当十,骁勇善战;对犯罪团伙的狠毒则刻画不足,角色塑造站不住脚,如犯罪头目的儿子,因为受不了父亲的罪恶生意就故意装傻充愣,一俟“赵丽颖”戳穿和说服,“傻”儿子竟自沉水泥沙石中,而父亲为了救儿子,也跟着沉下去。
然而瑕不掩瑜,影片的价值观和角色塑造,完成度很高,尤其中片中埋伏的多次选择,因为迷路将死于旷野的他们,可以杀兔子饮血,也可因兔子的母亲身份而放它活命;已经找回女儿的“赵丽颖”,可以安心经营自己的家,也可以舍身饲虎,闯入贼窝,去救于自己有恩的“刘烨”;处在生死关头的“肖央”,可以出卖“刘烨”活命,也可以跳进埋人的坑洞,同恶人赌一把命;他们挣扎过,纠结过,拥有自私一回的资格和理由,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后者,选择了“善”:即使丢了孩子,也不能放任自己从人堕落为兽。
最狼狈的影片《出入平安》
10月3日晚,《皮皮鲁和鲁西西之309暗室》《出入平安》两部影片宣布撤出国庆档。2023年春节档,有半数影片宣布撤档;到了国庆档,仍有影片效仿这个行为,以为票房一般非电影之过,而是竞争压力太大,压缩了它们本该有的排片空间。
就今年国庆档而言,郑渊洁小说改编、郑渊洁之子郑亚旗导演的“皮皮鲁”动画电影,本身就没什么关注度;倒是刘江江导演、肖央主演的《出入平安》值得一说。
刘江江导演的《人生大事》票房和口碑双丰收,到了《出入平安》怎么就失灵了呢?窃以为不是档期问题,而是影片故事讲得莫名其妙:为了强行煽情,而创造一些令人费解的情节。如阿云嘎饰演的警察,地震打断了他计划中的婚礼,抢救灾民时,意外发现了奄奄一息的未婚妻。之后,众人竟放下紧张的救援工作,于废墟上张罗了一场婚礼,只为让未婚妻瞑目。这种一厢情愿的煽情,究竟又能打动哪个观众?
诸如此等完全没必要、忽视客观实际的戏剧情节不少,使得影片沦为一台制造眼泪的冰冷机器。唯一值得称道的是肖央的表演,无奈这个故事辜负了他。
事实上,撤档后择期再上的影片,鲜有亮眼的表现。档期不该成为一部影片掩盖自身不足的“遮羞布”。
其他影片及总结
昔日席卷全球的《功夫熊猫》系列动画电影,其动作设计、喜剧风格等,深受成龙的“功夫喜剧”影响;如今,国庆档喜剧片《熊猫计划》,让成龙和一众喜剧人魏翔、史策、贾冰等,与国际犯罪分子展开一场“夺宝大战”。题材相对老套,笑点比较常规,最大的亮点就是片中奶萌奶萌的大熊猫“呼呼”,不过遗憾的是大熊猫是特效合成,而非真熊出镜。
至于刘德华主演的犯罪片《危机航线》,葛优主演的喜剧片《爆款好人》,无论是题材还是表达,都太过陈旧老套;而舞剧电影《只此青绿》,动画电影《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6:迷你大冒险》,则相对小众,是有着固定观影群的一类影片。
总而言之,这个国庆档预示着中国影市正在发生一场“新旧”的变革:成名已久、威望甚高的导演们,若不寻求变革,一味沉溺在自己的世界,恐怕已经无法让当下的观众买单;旧有的爆款题材,如宁浩、葛优式喜剧和经典犯罪类型港片,若只是因循守旧、自我重复,也只能落得个水波不兴。
而这种变革,也正意味着:我们越来越不倚赖明星效应和流量法则,而是深入到创作层面,用导演水准之高低、故事完成之好坏去衡量一部影片的价值,并且会给予这个价值等比例的回报。它在警示我们的电影工作者,你若尊重创作、市场和观众,他们自然也不会辜负你。反之,亦然。
撰文丨李瑞峰 编辑丨李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