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夏暑渐行渐远,秋意日渐浓郁。在层林尽染的的秋日,聚焦“微观察”有效支持幼儿自主游戏课题组成员与解读童心工作室成员相聚中心园,通过现场观摩、问题研讨、好书共读等多种形式为素养赋能,探究以“微观察”为基础的师幼互动有效策略。
一、现场观摩 研思同频
10月23日上午,课题组成员们带着问题观摩了大2班的游戏现场。观摩结束后,结合苏心怡老师在游戏前、游戏中、游戏后的师幼互动,成员们围绕主持人俞靖雯老师提出两个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问题一:针对现场的观察,你看到了老师怎样与幼儿的互动并给予什么样的支持?
问题二:如果是你,还有什么更好的策略支持幼儿的自主游戏?
在苏心怡老师解读了班级区域游戏设置的背景以及幼儿兴趣点后,其他成员结合本班区域游戏经验,通过观幼儿——思教师——拓思路三个环节,针对大2班的游戏进行理性剖析与思考,明晰只有细致地捕捉孩子活动中的每一个细节,并依据这些“证据”不断反思和调整,才能完成看懂幼儿到支持幼儿的有效师幼互动路径。
二、好书共读 感悟共享
书是灯,读书照亮了前面的路;书是桥,读书接通了彼此的岸;书是帆,读书推动了人生的船。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只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才能更好的观察幼儿、理解幼儿。在阅读《从儿童出发》第二章后,课题组成员们结合工作实例,围绕张晗老师提出的两个问题,畅谈了观察、师幼互动、支持游戏三者的联系。
问题一:如何平衡成人主导的活动、成人发起的活动与儿童发起的活动,以优化师幼互动?
问题二:结合案例,说一说教师如何在观察了儿童或记录了对话的重要内容后,将这些记录转化为适宜的行动?
在“一问一答”中,成员们积极发言,献言献策,共同梳理了多种在游戏中的分析指导策略,更好地提升教师观察解读幼儿的能力。
三、总结经验 共促成长
且研且思,且思且行。活动最后,王倩云副园长对本次课题活动情况进行了总结,对成员们热烈讨论的氛围、积极探讨的活动状态给予了肯定,也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宝贵的意见。王园长着重强调,老师们要结合着共读书目的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联系现场实操,再从实操反思回馈到书本理论,不断内化书本知识,才能为我们的专业素养赋能,让孩子们的游戏逐步进阶。
观察是一种艺术,记录是一种语言,分析是一种能力,指导是一种智慧,它们都是教师走近儿童,走近童心的桥梁。通过本次课题活动,教师们在思维碰撞中更好地学习、借鉴、交流和共享,努力将课题研究工作做实做细,以取得的丰硕的研究成果。
撰写:张晗
拍摄:陈瑶
审核:王倩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