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诊高危MM,VRD诱发PN,换用KRD序贯ASCT后实现CR

健康   2025-01-21 17:30   上海  



导语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目前仍无法被治愈。MM具有高度异质性,其中高危多发性骨髓瘤(HRMM)生存期短、易进展、预后极差,已成为骨髓瘤治疗的重点和难点。本期为大家带来一例初诊高危多发性骨髓瘤案例,经VRD方案治疗1疗程时出现周围神经病(PN),遂改予以KRD方案,3周期后疗效评估VGPR,予以ASCT后实现CR。



专家介绍




尤红英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髓瘤治疗团队成员

研究方向:多发性骨髓瘤的细胞遗传学意义

已发表相关研究方向核心期刊及SCI专业文章,具有ASH、IMS等国际会议以及血液学年会等多次交流经验



案例简介



基本信息

患者:男,67岁

现病史:7月份出现手及多关节疼痛,伴晨僵双上肢麻木,无脚麻。之前曾有双肩痛。

  • 2023-09-09 肾功能测定,生化急检(组套):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12.2U/L,总蛋白 89.4g/L↑,白蛋白 39.5g/L↓,球蛋白 49.9g/L↑,白蛋白/球蛋白 0.8↓,前白蛋白 188.6mg/L↓,尿酸 431.1μmol/L↑。

  • 2023-09-09 心肌酶谱分析: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干片 23U/L,肌酸激酶测定干片 67U/L,乳酸脱氢酶测定干片 140U/L。

  • 2023-09-09 CT:颈椎退行性变;C1-C7椎间盘突出。

  • 现为进一步检查入院。


辅助检查

血细胞分析:白细胞计数 5.48×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 2.81×109/L,血红蛋白量 129g/L,血小板计数 224×109/L

尿常规检测+沉渣定量:尿隐血 1+,尿蛋白质 3+

血凝七项组套未见明显异常

胸痛组套未见明显异常

生化全套:乳酸脱氢酶 119.2U/L,白蛋白/球蛋白 0.8,球蛋白 48.8g/L,总蛋白 89.5g/L

细胞因子检测12项:IL-17A 28.33pg/ml,IFN-γ 43pg/mL

肿瘤全套(男性):铁蛋白 339.20ng/mL

血清蛋白电泳:M蛋白31.8%(28.461g/L)

免疫固定电泳:发现IgG-λ型M蛋白

外周血游离轻链定量检测:κ 6.51mg/L,λ 5300mg/L,κ/λ 0.001

β2-MG(血):1.62mg/L

免疫分型(BM):分析14.9%的浆细胞,为单克隆性浆细胞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分析:未见浆细胞

尿轻链测定组套:尿λ-链 364.00mg/dL,尿κ-链 2.38mg/dL

体液免疫:λ-轻链 3440.00mg/dL,κ-轻链 180.00mg/dL,补体4 0.09g/L,IgM 0.11g/L,IgA 0.23g/L,IgG 38.10g/L

细胞免疫(绝对计数)组套:CD3- CD19+ 5.28%,CD3+ CD8+ 35.22%

游离BCMA 644.8ng/mL

尿微量白蛋白测定24h尿蛋白 2.83g/24h

骨髓形态浆细胞占25.5%,可见原始、幼稚浆细胞

骨髓病理:浆细胞增生性病变,浆细胞比例约70%;特殊染色:刚果红(-)

免疫组化:瘤细胞CD20(-),CD79a(-) ,CD3(-) ,CD2(-) ,CD10(-) ,CD5(-) ,CD56(+),Bcl-2(+) ,MUM1(+) ,Ki-67(+,20%),MPO(-) ,TDT(-) ,C-myc(-) ,Kappa(-) ,Lambda(+) ,CD138(+) ,CD38(+),CD61(-) ,CD68(-) ,CD235a(-) 。

MM-FISH:13q14缺失阳性61%,p53缺失阳性60%,Rb1缺失阳性62%,1q21扩增阳性63%,FGFR3/IgH重排阳性58%

MM突变组套:ALK变异频率2.6%

CT:右侧股骨干改变,陈旧性骨折?;脊柱退变;左侧筛窦及上颌窦少许炎症;主动脉及冠脉多发钙化;左侧肾上腺增粗;血吸虫肠病可能,请结合病史;前列腺钙化灶。

MRI:多骨弥散受限,右股骨、左肱骨异常信号,符合MM改变;L2-5椎间盘突出;L3-4水平黄韧带增厚;脑白质病变(Fazekas 1级);颅脑SWI未见明显异常。

颈脑血管超声:双侧颈部动脉内膜增厚;脑部动脉未见明显异常

心脏超声:室间隔增厚,左室流出道流速稍增快,主动脉瓣钙化伴瓣口流速增快

肌电图:双侧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远端潜伏期延长,诱发电位波幅降低;双侧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诱发电位波幅降低;右侧尺神经感觉神经传导诱发电位波幅降低;余所检运动神经及感觉神经传导未见明显异常


临床诊断

  • 多发性骨髓瘤(IgG-λ型,DS分期Ⅲ期A组,ISS分期Ⅰ期,R-ISS分期Ⅱ期,三打击高危组)


治疗经过

2023-11-24予以VRD方案化疗,具体用药:硼替佐米 1.3mg/m2 d1、4、8、11,来那度胺25mg*14d,地塞米松20mg d1-2、4-5、8-9、11-12,辅以水化碱化、利伐沙班抗凝、护胃补钙、预防病毒激活、地舒单抗护骨等治疗。

2023-11-25患者诉手麻症状,暂停第1次硼替佐米,余治疗按方案完成。

2023-11-29起予恢复硼替佐米治疗,治疗中为预防出现骨髓抑制、血小板减少,给予EPO、TPO促血小板、升白等治疗。

2023-12-04生化示患者肝功能异常,予保肝治疗,用药过程顺利,未见不适反应。

2023-12-26复查免疫固定电泳示:发现IgG-λ型M蛋白,少量λ轻链;血清蛋白电泳示:M蛋白15.4%,定量9.87g。疗效评估PR

考虑患者为初诊MM,伴有p53缺失阳性60%,1q21扩增阳性63%,FGFR3/IgH重排阳性等高危因素,且伴发PN,遂于2023-12-23改予以KRD方案化疗,具体用药:卡非佐米20mg/m2 d1-2、27mg/m2 d8-9、36mg/m2 d15-16,来那度胺25mg d1-21,地塞米松40mg qw,同时予以水化碱化、预防感染、抗血栓、保肝降酶等处理,2023-12-31患者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8.1℃,予对症治疗后好转。

2024-01-22、2024-02-22继续予以KRD方案(卡非佐米剂量:36mg/m2 biw)C2、C3治疗,过程顺利,一般情况可。

2024-03-11复查血清蛋白电泳示:M蛋白2%(1.148g/L);外周血游离轻链定量检测:κ 8.87mg/L,λ 11.46mg/L,κ/λ 0.77;免疫固定电泳:发现IgG-λ型M蛋白;骨髓形态:浆细胞2%;骨髓活检:浆细胞1%。疗效评估:VGPR

考虑患者有移植意愿,2024-04-03行干细胞采集,予G-CSF+普乐沙福动员干细胞。04-03采集物有核细胞数:7.42×108/kg,CD34+比例0.38%,CD34+计数:2.81*106/kg。04-04采集物有核细胞数:5.57×108/kg,CD34+比例0.68%,CD34+计数:3.78*106/kg

2024-04-08、2024-05-19继续予以KRD方案(卡非佐米剂量:36mg/m2 biw)C4、C5治疗,过程顺利,一般情况可。

2024-06-22开始予大剂量美法仑预处理,常规水化碱化止吐利尿,移植过程顺利。


案例小结


患者为初诊多发性骨髓瘤,高危组,同时第一个疗程VRD治疗后,出现PN症状。

卡非佐米被国内外指南推荐一线用药,同时不会导致PN等不良事件。

MSK研究/FORTE研究显示含卡非佐米方案可克服MM患者高危因素,0 HRCA(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与1 HRCA的生存率相当。

患者KRD三个疗程后,评估VGPR,行干细胞动员,已完成移植,最新疗效评估CR。

更多典型案例尽在【多发性骨髓瘤诊疗实战方案训练营】项目专栏


01 长按识别二维码进入项目专栏

02 点击【案例荟萃】可浏览

01

02


声明

本资讯旨在帮助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更好地了解相关疾病领域最新进展。本公众号对发布的资讯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为了解资讯使用。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资讯以外的目的,本公众号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合作联系邮箱:Htology@edoctor.work。

Htology血液前沿
温故知新 血液有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