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书而行》 三、 这本书如何帮助你

文摘   2024-08-07 00:29   加拿大  

以往内容回顾:《按书而行》 二 为什么要研读古经



第三章 这本书如何帮助你


到目前为止,我希望你已经认识到亲自研读古经的必要性和价值。作为一名基✝️督徒,我已经跟随基✝️督七十年了,我可以向你保证,阅读上帝的话语在我的基✝️督徒生活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对你来说也会是如此。它将彻底改变你的生活。正如我们在上一章所看到的,它是灵命成长、成熟和有效性的关键。


但请注意:有效的古经学习需要一种方法。你不会通过把孩子扔进游泳池的深水区,然后说"好了,游吧"来教他游泳。


不,你要慢慢开始,教她如何漂浮,如何将头浸在水下,如何踢腿,以及如何狗刨式游泳。你给她一些指导和过程,让她逐步发展所需的技能。


学习研读古经也是如此。因此,在本章和下一章中,我想向你介绍一种接近上帝话语的方法。


所谓"方法",我指的是一种策略,一种进攻计划,能让你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产生最大的效果。缺乏方法,你很快就会感到非常沮丧,就像温蒂在第一章中发现的那样。在解释和应用方面,你也可能走极端。你还记得,这正是托尼的抱怨。


你可以从这本书中期待什么


这本书提供了这样一种方法。我想先告诉你使用这种方法的成本和好处是什么。首先,让我告诉你好处。基于我五十多年教授这些材料的经验,我认为你至少会发现这种方法有四个主要优点。


1. 你会找到一个简单、行之有效的过程。


正如我们在第一章中看到的,人们不研读古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他们认为太难了。他们说:"我没有受过训练。""我不懂希腊文和希伯来文。""我只是个普通信徒。""我不够聪明。"各种各样的借口。然而,事实是,他们把古经研究想得比实际更难。


本书介绍的方法是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的,无论你的教育水平或灵命成熟度如何。无论你信主五周还是五十年,原则都是一样的。只要你会读,你就能研究古经。我并不是说如果你对原文有所了解或有额外的教育就没有优势。但是,考虑到我们今天可以获得的所有资源,没有这些你也不会处于严重的劣势。


这个过程的另一个优点是,它可以随着学习者能力的扩展而扩展。换句话说,当你对上帝的话语的认识和洞察力增长时,这种方法会与你保持同步。你永远不会超越它。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仍在使用它。当然,我在这里那里增加了一些专业知识,现在做很多事情比刚开始时好得多。但基本方法仍然相同。它就像一套工具,随着工匠技能的提高而增加其实用性。


2. 你会获得处理古经的宝贵自信心。


没有什么比亲身接触古经所带来的自信更重要了。它让你有信心独立思考。大多数人不思考——他们只是重新安排自己的偏见。但当你知道古经说了什么,在哪里说的,以及它的意思时,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这种对属灵真理的个人掌握使你摆脱了流行观点的束缚。


此外,亲自研读古经使你能够评估他人的想法。假设我在某段经文中遇到了问题。所以我去查阅注释书,想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我读了注释书A,得到了一个答案。多么令人兴奋!但后来我决定比较一下注释书B,却发现B与A截然相反。现在我该怎么办?我之前就很困惑;现在我更困惑了。我该选A还是B?所以我决定再读一本。然后我真的陷入了困境:第三本在某些方面同意A,但在其他方面不同意,而且完全不同意B。我不禁想:我该怎么办?只能抛硬币做决定吗?


嗯,令人惊讶的是,古经为注释书带来了多少亮光!如果我有一种方法可以帮助我处理古经文本并理解文本所说的内容,那么当我去阅读一篇文章或注释书时,我就有了评估所说内容的基础。


3. 你会体验到个人发现的喜悦。


我可以向你保证,没有什么喜悦能比得上亲自研读古经所带来的喜悦。当你自己发现上帝在祂的话语中所启示的内容时,你会兴奋得飞上天!然而,大多数人并不因真理而兴奋——他们被真理麻木了。


我曾经教过一个专业人士的课程。那个班上有一位医生,我永远不会忘记。课后他会拿着古经走过来说:"亨德里克斯,让我给你看看我在这段经文中发现了什么。"他兴奋得难以自持。


你知道他在说什么吗?"我敢打赌约翰·加尔文从未看到这一点。我敢打赌马丁·路德从未听说过这个。"虽然他从未说出口,但他的意思是:"亨德里克斯,我敢打赌你也没有看到。"


有一天,我在教会停车场遇到了他的妻子,她说:"你到底对我丈夫做了什么?"


我问:"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她说:"我不得不设置闹钟来告诉这个家伙晚上什么时候该睡觉了。他一直不肯停止读古经。"


这可真是个新问题!但这是这个人在上帝话语中亲自发现的结果。我希望当你开始使用本书中描述的方法时,你也能感染上这种"疾病"。


4. 你将加深与上帝的关系。


亲自研读古经的最终好处是,你会爱上作者。你看,很难通过代理来坠入爱河。讲道、书籍、注释等——这些都可能是灵命成长的wonderful资源。但它们都是二手的。如果你想直接认识上帝,你需要直接接触祂的话语。


然而,即使是古经研究,如果你让它成为如此,也可能成为一个目的本身。今天信徒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是,我们往往比认识古经的上帝更了解古经。但我的古经告诉我:


"神为爱他的人所预备的,是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人心也未曾想到的。"(哥林多前书2:9)


上帝为你预备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事物。古经是祂为你带来这些事物的指定方式。


成本


但这也涉及一些代价。上帝的丰富是免费的,但不是廉价的。古经研究对你有几个期望。让我提三点。


对学习的开放态度


古经不会向懒惰的人yielding它的果实。像生活中的任何其他学科一样,古经研究的回报与你付出的努力成正比。投入越大,回报越大。


显然这需要时间,这正是第一章中家庭主妇琳达提出的问题。但如果你的古经研究是富有成效的,如果你正在做令人兴奋的发现,如果这个过程真的在改变你的生活——你很可能会为它找时间。否则,你总会找到其他事情做。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你开始富有成效的努力,这样时间就成为你愿意为结果付出的代价。


对上帝的开放态度


正如我之前所说,古经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认识上帝。问题是,你想亲密地认识祂吗?这是你所追求的吗?如果是这样,祂应许会尊重你在祂话语上的勤奋。


例如,注意诗篇1:2是如何描述那些想要得到上帝"福气"的人的:"他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默想耶和华的律法。"每个人都想得到上帝的祝福。但我们是否在祂的话语中"喜爱",并使它成为我们思想的中心,"昼夜"都如此吗?


对改变的开放态度


古经的写作不是为了被研究,而是为了改变我们的生命。生命的改变是我们追求的结果。然而,人心最抗拒的就是改变。不过,灵命成长是对改变的承诺。


例如,罗马书8:29说,上帝的旨意是要使你效法耶🐑稣基✝️督的形象——换句话说,使你像基✝️督。如果这是真的,你认为你可以期待多大的改变?你对此持开放态度吗?你愿意让上帝用祂的真理来侵入你的品格和行为吗?


开始


我们即将开始这个过程。在下一章中,我将概述古经研究的方法是什么。但在我们到达那里之前,让我提出两个建议。


首先,设定一些目标。你想从这个过程中得到什么?你的生活中有哪些需要解决的需求?是否有需要修复、培养或改变的关系?是否有需要改变或加强的态度?是否有你需要打破或建立的习惯?这些问题可以帮助你设定目标,指导你的古经研究。


第二,调整你的期望。要现实一点。你可能感觉像一只猎虎,充满期待地颤抖。你迫不及待地想开始。那太棒了!但请记住,你不会一夜之间就掌握这个过程。这需要时间。另一方面,你可能感觉像一只乌龟:你永远不会到达那里;这太难了。在这种情况下,请放心。古经研究的问题不是速度,而是方向。重要的不是你走了多远,而是你是否坚持下去并不断进步。勤奋是关键。


你准备好开始了吗?那么请跟我翻到下一章,让我们从了解亲自研读古经的全貌开始吧。



如何选择古经?


要亲自研读上帝的话语,你需要的最重要工具就是一本研经版古经。如果你还没有,就去买一本吧。这绝对值得投资。用它来开始应用本书中介绍的原则。


市面上有许多优秀的古经。有些甚至被称为"研经版古经",比如 Ryrie 研经版古经。当我刚成为基✝️督徒时,有人送给我一本司可福参考古经——事实上,就是我在第一章中提到的那本,扉页上有一句小字:"这本书会使你远离罪,否则罪会使你远离这本书。"


然而,当我谈到研经版古经时,我想的是具有以下理想特征的古经:


大字体


便利是我们文化的口号。对古经来说,这意味着小字体,因为小字体产生的小古经更容易携带。但小字体几乎不可能用来研读。它不仅会使眼睛疲劳,而且使在文本中和周围书写变得困难。选择一个字体足够大,便于阅读和标记的版本。


宽边距


如果你能找到的话。这样你就有足够的空间记录你的观察和见解。


没有注释


当你研读上帝的话语时,你希望不带偏见地接近经文,没有任何额外的评论争夺你的注意力。理想情况下,你只想要古经文本,仅此而已。


没有小标题


这是次要的,但理想的研经版古经应该只有章节标示,而没有为段落和章节添加的编辑性标题,比如"主祷文"和"大使命"。这样的标题对定位文本中的材料很有用,但它们往往会使读者产生偏见。


交叉引用


这对比较经文与经文很有帮助。


纸张质量和装订


如果你按照本书建议的方式研读古经,你将会给你的古经一次真正的锻炼。你会在不同段落之间翻阅,在边缘处写字,使用后面的地图,在古经和辅助资料之间来回翻阅。因此,你需要一个能经得起严肃使用的版本。这意味着高质量的纸张和不会脱落封面的装订。请教书店里了解图书制作的人,让他们解释你正在考虑的古经采用了什么样的工艺。


后面的索引


索引是文本中单词的列表,附有找到它们的参考位置。我将在第34和35章详细讨论索引。古经后面的简短索引可能非常方便。


地图


对于严肃的古经研究,你需要一本地图集,我稍后会描述。但在研经版古经后面的几张地图可以作为快速参考。考虑古经中的事件发生在哪里总是至关重要的。


确保你获得一本完整的古经,包含旧约和新约。如果你只使用新约,你就无法回头查看那些阐明新约的旧约经文。你也会倾向于成为一个"单约"基✝️督徒。记住,两约都是上帝的话语。两者都是受启发的。所有六十六卷书都是有益的(提摩太后书3:16)。在希伯来书4:12中,作者称古经为两刃的剑。但有些人试图使用小小的袖珍古经,这有点把圣灵的宝剑缩减成了小刀。


当然,除非你恰好懂希腊文或希伯来文,否则你可能会想使用英语翻译版本。有几十种可供选择。它们都有优点和缺点,并服务于不同的目的。在我生命的很大一部分时间里,我使用的是新美国标准古经(NASB)。它是最准确的版本之一,尽管有时有些生硬。但它非常有帮助。


其他一些现代翻译包括新国际版(NIV)、新英皇钦定版(NKJV)和新生活译本(NLT)。这些都是真正的翻译,而不是意译本,如现代英语译本、菲利普斯新约现代英语译本或信息本。无论你选择哪种翻译,都要确保你得到一本好的研经版古经,如上所述。


最后,不要犹豫在上面写字。人们对我说:"我不想把它弄乱。"好吧,我说就弄乱它吧,如果你把它叫做弄乱的话。在整本古经上写满笔记。如果你勤奋学习,你应该每两三年就读完一本古经。然后你可以再买一本新的。能够回顾旧古经,看到你在属灵生活中取得的进步,这是很wonderful的。






威廉·麦肯齐是苏格兰移民,是时的约克(后来的多伦多)的改革派市长,他在革命叛乱开始后,于 1837 年 12 月组织了上加拿大起义。上加拿大人也有类似的不满:他们对殖民地的不民主治理感到恼火,尤其是腐败和低效的上加拿大银行和加拿大公司。12 月 4 日,革命军在蒙哥马利酒馆附近集结,12 月 7 日,革命军与英军交战,革命军寡不敌众,在不到一个小时内就被英军击败,事后麦肯齐出逃美国。

在同年12月,一群爱尔兰移民在爱国者战争中企图武力夺取安大略省西南部。他们在温莎被英国政府军击败。

达勒姆勋爵的报告

达勒姆勋爵在 1838 年被任命为加拿大总督。他被指派调查叛乱的原因,并提交《英属北美事务报告》,报告指出问题的本质在于加拿大英裔和法裔居民之间存在敌意,认为“两国在一国怀抱中交战”。对于达勒姆来说,法裔加拿大人在文化上是落后的,他相信只有法裔和英裔的加拿大人联合才能让殖民地进步,这能对英国带来的最大利益。他希望,建立一个政治联盟使法语族群能被英语族群同化,从而一劳永逸地解决法裔加拿大人的民族主义问题。 [31]

联合法案 (1840)

西德纳姆勋爵接替达勒姆勋爵,负责执行达勒姆提出,1840 年 7 月 23 日于英国议会通过,并在 1841 年 2 月 10 日宣布的《1840 年联合法案》中的建议。上加拿大和下加拿大分别成为西加拿大(后来成为安大略省)和东加拿大(后来成为魁北克省), [32]尽管下加拿大人口更多,但两者在加拿大省立法议会中均拥有 42 个议席。该省的官方语言变成了英语,法语在议会和法院被明确禁止。

温和派改革者路易斯-伊波利特·拉方丹和罗伯特·鲍德温与两任总督查尔斯·巴戈特爵士和查尔斯·梅特卡夫爵士进行了斗争,以确保建立所谓的问责政府。梅特卡夫竭力维护王室的特权以及总督对行政和赞助权的控制。尽管如此,他还是不得不做出一些让步以换取支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说服殖民地部对 1837-38 年的叛乱者给予大赦,并放弃强制英国化法语人口。

拉方丹和鲍德温在议会、法院和其他政府机构中重新将法语作为与英语并列的官方语言。在改革派总督詹姆斯·布鲁斯(额尔金勋爵)的领导下,通过了一项法案,允许前爱国者运动的领导人返回加拿大,帕皮诺因而回国,并在短时间内重新进入加拿大政坛。额尔金勋爵还在 1848 年实施了问责政府的做法,而在几个月前这项做法已经在新斯科舍殖民地实行。

1849 年,在为在下加拿大叛乱中遭受损失的人们通过赔偿法案后,蒙特利尔的联合加拿大议会被一群托利党人纵火焚烧。

联合法案的另一项著名成就是 1855 年的美加互惠条约,该条约批准了资源自由贸易。在此段时期,英属北美已经解决了与美国的主要边界争端(参见拉什-巴戈特条约、 1818 年条约、韦伯斯特-阿什伯顿条约、俄勒冈条约),缓解了在 19 世纪上半叶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人威胁要发动战争或进行报复的紧张局势。

1840 年的联合法案最终没有成功,并导致在 1850 年代和 1860 年代建立更大的政治联盟的呼声日趋强大。大约 1500 名爱尔兰民族主义者在1866年入侵安大略省但最终被当地民兵击退的瑞基威之役及其他事件加强了对独立的支持。

西北海岸的英国殖民地

尽管西班牙在 1774 年和 1775 年胡安·何塞·佩雷斯·埃尔南德斯 (Juan José Pérez Hernández) 的航行中率先探索了西北太平洋海岸, [33]但当西班牙人决定在温哥华岛建造堡垒时,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 (James Cook)他本人曾访问过努特卡湾并绘制了远至阿拉斯加的海岸图, [34]而英国和美国的商人已开始在海岸定居,以开发与欧洲和亚洲进行贸易的资源。1793 年,为西北公司工作的苏格兰人亚历山大·麦肯齐 ( Alexander Mackenzie ) 与他的原住民向导、法裔加拿大航海家和另一名苏格兰人一起穿越了大陆,到达了贝拉库拉河 (Bella Coola River) 河口,完成了墨西哥以北的首次穿越整个北美大陆,与乔治·温哥华(George Vancouver) 到该地区的制图探险仅几周时间。俄罗斯、西班牙和英国之间相互竞争的殖民帝国主张因前两个大国与美国之间的条约而变得更加复杂,美国要求吞并现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大部分地区,而不承认当地许多原住民的权益。

随着 1846 年俄勒冈条约的签署,美国同意沿北纬49 度线与英属北美西部确定北部疆界。 [35]到 1857 年,美国人和英国人对弗雷泽河地区发现金矿的传言炒作得甚嚣尘上。 [36]几乎在一夜之间,约有一至二万人迁入现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耶鲁附近的地区,引发了弗雷泽峡谷淘金热。詹姆斯·道格拉斯总督突然面临着以英国法律管理大量外来人口的问题。为了使其管辖权正常化,并削弱任何哈德逊湾公司对大陆资源财富的主张,直辖殖民地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于 1858 年 8 月 2 日成立。 [37]道格拉斯与温哥华岛上的原住民签署了一些条约,但不承认不列颠哥伦比亚殖民地的其他原住民。1866年与温哥华岛殖民地合并为温哥华岛和不列颠哥伦比亚联合殖民地。

到 1850 年代中期,加拿大省的政治家们开始考虑向西部扩张。他们质疑哈德逊湾公司对鲁珀特地和北极地区的所有权,并发起了一系列探索,以使他们自己和定居者熟悉该地区的地理和气候。

与美国的贸易

1854 年,英属北美总督埃尔金勋爵代表殖民地与美国签署了一项重要的贸易协定。该协议持续了十年,直到美国政府于 1865 年将其废除。

建立联邦

1840 年后,要对加拿大联合省实行有效治理,需要仔细平衡法语和英语人口、以及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之间的利益。约翰·A·麦克唐纳 (John A. Macdonald ) 在 1850 年代脱颖而出,成为能够完成这项任务的政治家。作为一名政治保守派,麦克唐纳与强大的法裔加拿大人蓝党的领导人乔治-埃蒂安·卡蒂埃 ( George-Étienne Cartier ) 以及更为尖锐的改革派英裔加拿大人和反法人“Grits”的乔治·布朗建立了政治关系和联盟。 [38]麦克唐纳开始意识到,最可能确保加拿大独立,不并入美国的方式,是将自己改革成一个联邦。

1864 年,来自加拿大的代表团前往夏洛特敦参加由海洋省份代表举行的会议,会议的目的是讨论新斯科舍省、新不伦瑞克省和爱德华王子岛的联邦问题。 [39]这次会议之后在魁北克市召开了后续会议。1864 年的魁北克会议的七十二项决议为北美的英国殖民地联合成一个联邦制定了框架。它们被加拿大大部分省份采纳,并成为 1866 年伦敦会议的基础,该会议导致 1867 年 7 月 1 日加拿大自治领成立。

联邦的产生因着以下的因素:

英国人希望加拿大能够自卫;

海洋省份需要铁路连接;

英加民族主义试图将这片土地统一为一个国家,以英语和英国文化为主导;

许多法裔加拿大人看到了在以法语为主的新魁北克内施加政治控制的机会; [40]

人们担心美国内战结束后美国可能会向北扩张。

在政治层面上,希望扩大问责政府并消除上加拿大和下加拿大之间的立法僵局,并以联邦中的省级立法机构取而代之。上加拿大的自由改革运动和下加拿大的法裔加拿大红党尤其推动了这一点,与上加拿大保守党和某种程度上赞成中央集权联盟的法裔加拿大蓝党相比,他们赞成分散的工会。 [41]甚至维多利亚女王也表示支持,并指出“……我们靠自身能力不可能保存加拿大,但我们必须为之奋斗;到目前为止,最好的解决办法是让它成为英国王子统治下的独立王国。” [42]最后,加拿大成为英国王室统治下的一个自治领。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但未受到普遍欢迎。虽然一些人设想英属北美殖民地联合会是一种共同前进的方式,但新魁北克省的一份报纸La Minerve支持该联合会,因为它提供了提供给我们实现政治独立的唯一途径(“ la seule voie qui nous soit offerte pour arriver à l'indépendance politique”)。 [43]在新斯科舍省的哈利法克斯,对联邦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纪事晨报》在其 1867 年 7 月 1 日版的头版宣布了“自由和开明的新斯科舍省”的死亡。 [43]

参见

遗产会议记录

加拿大历史

加拿大的前殖民地和领土























古罗马或罗马文明,是指从公元前8世纪初在意大利半岛中部兴起的文明,罗马共和国与罗马帝国(前期)的正式名称为“元老院与罗马人民”(拉丁语:Senātus Populus que Rōmānus),缩写为SPQR。传说在公元前754年-753年,罗穆卢斯在台伯河畔建罗马城,开创了王政时代。公元前509年或前510年,古罗马王政时代(罗马王国)在最后一任王“傲慢者”塔克文治下因自己独裁统治及其儿子塞克斯图斯强暴琉克蕾西娅激起人民将其家族永远放逐后结束,选举两名执政官,建立起由罗马贵族掌权的罗马共和国。百人队会议从贵族中选出两名执政官行使最高行政权力,为期1年;管理国家的主要机构为元老院、高级长官及公民大会,而掌握国家实权的则是元老院。随着贵族与平民之间对立的加深,公元前454年,罗马元老院被迫承认人民大会制定法典的决议,贵族承认了平民所选的“保民官”,负责保护平民的权力不受贵族侵犯。前451年,颁布了十二铜表法,解除了平民不受法律保护的局面,在各方面限制骑士阶级和元老院的司法专横,保障平民的生命财产,这也标志着罗马法的诞生。自公元前5世纪初开始,先后战胜拉丁同盟中的一些城市和伊特拉斯坎人等近邻,又征服了意大利半岛南部的土著和希腊人的城邦,成为地中海西部的大国。罗马又发动了3次布匿克战争,在前146年征服了迦太基并使之成为罗马的一个行省。前215年-前168年发动3次马其顿战争,征服大部分伊利里亚、马其顿并控制了整个希腊。又通过罗马-叙利亚战争和外交手段,控制了西亚的部分地区。于1世纪前后扩张成为横跨欧洲、亚洲、非洲称霸地中海的庞大罗马帝国。

以色列国(希伯来语:מְדִינַת יִשְׂרָאֵל‎‬,罗马化:Mdiynat yiśraʾel),通称以色列(希伯来语:יִשְׂרָאֵל‬,罗马化:Yiśraʾel),是位於西亞西部黎凡特的主權國家,於1948年5月14日独立建国。截至2024年估計已有約990萬人口,其中约七成为犹太人,官方语言为希伯来语,是世界上唯一以猶太人為主體民族的國家。


概述


以色列位于亚欧大陆交界处,其国家位处阿拉伯半岛西北角、地中海东岸和红海亚喀巴湾北岸,与巴勒斯坦领土(约旦河西岸地区、加沙地带)交错相邻,北接黎巴嫩,东北邻叙利亚,东与约旦接壤[15],西南则为埃及西奈半岛。


最初领土面积為1.52万平方公里,经过5次中东战争后,目前实际控制面积约2.8万平方公里。以色列国土南北长约470公里,东西最宽处宽约135公里[16],整体南北长,东西窄。地形和气候相当多样[17][18]。特拉维夫是以色列的金融及科技创新中心[19];耶路撒冷則为其法定首都、各政府机构所在地(国防部除外)及其轄下的第一大城市,不过基於耶路撒冷地位問題,目前以色列不被部分国家承认[20]。


猶太人曾在以色列地區建立過北國以色列、南國猶大、從希臘塞琉古帝國獨立但最終成為羅馬共和國附屬國的哈斯蒙尼王朝和後來的希律王朝,在公元前37年至公元74年間作為羅馬的傀儡斷斷續續地統治猶太地(有時建立自治王國有時直屬猶太省下)。第一次猶太–羅馬戰爭在74年結束後以色列地區就直接被外族統治直到20世紀。


除此之外以色列都曾被多個外國统治,包括古埃及、新亞述帝國、新巴比伦帝国、波斯第一帝国、希腊馬其頓帝國、托勒密埃及、塞琉古帝國、羅馬共和國和罗马帝国、東羅馬帝国、波斯第二帝國、阿拉伯帝国、法蒂瑪王朝、塞爾柱帝國、十字军(耶路撒冷王國)、埃及马穆鲁克王朝、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以及大英帝国。1918年,奥斯曼帝国一战战败,退出该地区。1922年,国际联盟委托英国托管。受到犹太复国主义兴起,再加上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在欧洲的反犹主义行径,战后大批犹太人陆续购地并迁入本地。


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大會通過181号决议,确定支持在巴勒斯坦托管地推行分治方案,分别成立一个犹太国家与一个阿拉伯国家,耶路撒冷及其周邊地區则由國際管理[21][22]。1948年5月14日,世界猶太復國主義組織及猶太援以協會主席戴维·本-古里安宣告“猶太國家在以色列家園建立,稱為以色列國”,將於托管期结束之时起開始運作[23][24][25]。5月15日零时,英國對巴勒斯坦的托管终止。[22][26]以色列建國次日,鄰近的阿拉伯國家便集結了軍隊发动第一次中東戰爭争夺前巴勒斯坦托管地,與以色列軍隊交戰[27][28],后双方战线沿当今被称做“绿线”处停战。美國共和黨等的大軸心福音主義新教勢力認爲,1948年以“世俗國家”建國的以色列從大的脈絡來看,是《聖經》(舊約)中預言的“猶太國家”的重生;因此,以色列在神的法則之內。约旦占领了绿线至約旦河的地區,并于1950年宣布将其并入约旦王国,约旦认为此地所有的阿拉伯人为约旦国民。


此後,以色列與阿拉伯鄰國多次發生衝突[29],以色列逐渐控制了約旦河西岸地區(1967年至今)、西奈半岛(1956年—1957年、1967年—1982年)、南黎巴嫩局部地區(1982年—2000年)、加薩走廊(1967年—2005年;但2005年撤退後仍被視為佔領)以及戈蘭高地(1967年至今)。以色列將其法律管轄範圍拓展至戈蘭高地和東耶路撒冷。根据1993年以巴签订的《奥斯陆协议》,以色列对约旦河西岸的“B”和“C”区行使部分或完全的管辖权,“A”区则由阿拉伯人完全自治 [30][31][32][33]。由于以阿双方多年以来都未遵循或承认1947年联大181决议划定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国国界,冲突不断,国际社会只能有限调解以巴衝突,至今仍未達成和平。以色列至今不承认巴勒斯坦为独立国家,但以色列已经分别与埃及和约旦签署和平条约。


以色列人口中约73%为猶太裔,21%为阿拉伯裔(包括德鲁兹派和多数东耶路撒冷阿拉伯人),为世上唯一犹太人占多数的国家[9]。绝大多数阿拉伯裔以色列人为定居的逊尼派穆斯林,内盖夫贝都因人;其余则为基督徒。其他少数族裔包括马龙派、撒马利亚人、多姆人和罗姆人、非裔希伯来以色列人、其他撒哈拉以南非洲人[34]、亚美尼亚人、切尔克斯人、越南船民等。以色列亦有一定数量的来自非洲和亚洲的外国劳工和政治庇护者[35]。


依根据《以色列基本法》,以色列为“犹太和民主国家”[36]。以色列为代议民主制国家[37],采用议会制、比例代表制和普遍选举制[38][39]。总理为政府首脑,议会为立法机关。以色列为一发达国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40],2023年其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排名世界第29,人均GDP排第13位。该国具有较高水平的劳动力,为全球教育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其公民拥有高等教育学历的比例亦为世界最高之一[41][42]。其生活水平为中东最高和亚洲第四高[43][44][45],其人口预期寿命亦居世界前列[46]。


词源


“以色列”(希伯來語:ישראל Yisraʾel, Isrāʾīl;古敘利亞語:𒅖𒊏𒅋 išrail;烏加里特語:𐎊𐎌𐎗𐎛𐎍 yšrʾil;七十士譯本希臘語:Ἰσραήλ Israēl;埃爾(即神)所統治的/堅持/奮鬥[47][48][49][50][51])一词为希伯来语,在希伯來聖經《創世紀32章:24-32節》中的意思为“与神角力者”。猶太人先祖以撒的次子雅各與天使摔跤後,被神賜名為以色列。雅各有十二個兒子,成為以色列十二支派的始祖,雅各的後代子孫於是叫做以色列人。


雅各和他兒子原本住在迦南,因為飢荒遷往埃及,直到摩西帶領以色列人逃出埃及才回到迦南。麥倫普塔赫石碑是唯一提到以色列( "Isrir" 或者 "Israel")的古埃及文字記錄,寫作ysrỉꜣr,標示此一詞的限定意義符號是指外國的民族。


iizZ1s Z1sriArZ1 T14A1 B1Z2

以色列(外國的民族)

T14A1 B1Z2

表示外國民族的限定意義符號

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第181號決議聯合國巴勒斯坦分割方案,隨後巴勒斯坦地區爆發了嚴重的衝突。1948年5月14日,新猶太民族國家以色列通過《以色列獨立宣言》正式宣告獨立。隔日,英國正式結束對巴勒斯坦託管地的統治。


歷史


主条目:以色列歷史

以色列联合王国及南北国时期


主条目:以色列王國 (前期)、以色列王國 (後期)和猶大王國

大卫王雕像,位于耶路撒冷锡安山。根据聖經和塔納赫記載,大卫王将都城迁到耶路撒冷,又能征善战、颇有作为,开创了以色列历史的“黄金时代”

大卫王雕像,位于耶路撒冷锡安山。根据聖經和塔納赫記載,大卫王将都城迁到耶路撒冷,又能征善战、颇有作为,开创了以色列历史的“黄金时代”


扫罗和大卫王时期以色列联合王国的疆域图(以色列联合王国只有在聖經和塔納赫記載)

扫罗和大卫王时期以色列联合王国的疆域图(以色列联合王国只有在聖經和塔納赫記載)


公元前九世纪,南黎凡特地区地图,蓝色为北国以色列,黄色为南国犹大

公元前九世纪,南黎凡特地区地图,蓝色为北国以色列,黄色为南国犹大


以色列最初是指一个民族而非地名,可查最早的记载出现在西元前1211年。[52]在过去3000年的历史中,犹太人视以色列地为自己的民族和精神生活的核心,称之为“圣地”或“应许之地”。以色列在犹太教中具有特别的含义,包括圣殿遗迹和相关的宗教礼仪,都是現代猶太教傳統的重要基礎。[53]


根据圣经记载,以色列人的先祖亚伯拉罕原来居住在美索不達米亞地区,后受神呼召,迁居至迦南。以色列的先祖亦曾南下至埃及寄居,在埃及做奴工四百年。直至公元前14世纪,他们才集体离开埃及,回到迦南定居,并逐渐占领当地。


根據考古證據和現代考古學的記載,以色列人和他們的文化並不是透過武力佔領迦南地區的,而是從長期居住在南黎凡特、敘利亞、古以色列和外約旦的土著迦南人中分支出來的,[54][55][56]透過以雅威(聖經和塔納赫的耶和華)為中心的獨特的一神論宗教的逐漸演變。


以色列聯合王國


部分考古學从业人员爭論以色列聯合王國是否曾經存在過。[57][58][59]


南北王国时期


以色列和猶大國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一致認為,北部以色列王國大約在公元前900年就已經存在。[60][61],而南部猶大王國大約在公元前850年存在。[62][63]


南部群体(即南國猶大)有两个部族,以较为强大的部族犹大来命名;而北部群体(即北國以色列)则有10个部族,仍然保持着以色列的名称。因此,居住在南部犹大地区的人,自此被称作犹太人;而居住在北部以色列地区的人,便保持以色列人的称号,从而使犹太人与以色列人一样,都具有种族和民族,乃至国家的多重意义。[64][65]。


公元前722年,以色列王国被新亚述帝国所灭。南方的猶大王国作為亞述的附庸國苟活至亞述帝國被新巴比倫帝國取代。亞述滅亡後,猶大王國暫時受另一強權埃及第二十六王朝保護(作為埃及的附庸國),公元前588年埃及背棄承諾,撒回了駐軍,因為沒了保護,新巴比伦帝國於公元前586年滅了猶大王國。


巴比伦之囚


公元前586年,新巴比倫王國的尼布甲尼撒二世派兵攻打猶大王國,沒了先前埃及第二十六王朝的保護(埃及為了自身利益不想和巴比倫起衝突),耶路撒冷很快沦陷,遭到了巴比伦军队的烧杀抢掠,大批幸存犹太人被掳到巴比伦,留下的只有一些老弱病残。这次事件史称“巴比伦囚虏”。


尽管犹太人被掳到巴比伦,但他们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宗教和文化,他们依然在一些祭司和利未人的后裔带领之下举行各种宗教活动,并开始在巴比伦建立犹太会堂。犹太人也在这段时间开始编纂典籍,《旧约圣经》被认为是在这段时期编纂的。


前539年,新巴比伦王国被波斯第一帝国的居鲁士二世所灭。居鲁士二世颁布居魯士文書,下令犹太人可以回去重建家园,不少犹太人便回到以色列重建耶路撒冷。他们在前520年开始重建第二圣殿,并于前445年至前443年重建耶路撒冷城墙,即今西墙的一部分。


古典时代及中世紀前期


主条目:第二聖殿時期

经历过新亚述、新巴比伦、波斯、希腊(以及繼業者托勒密埃及和塞琉古)等古国的统治,犹太人在这一地区逐渐衰落。


哈斯蒙尼王朝(希臘-羅馬時期)


主条目:希臘征服以色列、希臘化時代、馬加比起義、羅馬-塞琉古戰爭和羅馬攻佔耶路撒冷

哈斯蒙尼王朝疆土

哈斯蒙尼王朝疆土


古希臘馬其頓帝國在亞歷山大大帝的領導下公元前332年撃敗波斯,征服以色列地區一帶,並在兩年後於公元前330年滅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國。亞歷山大死後帝國分裂,以色列被托勒密王朝統治。托勒密王朝是亞歷山大大帝其中一個將軍托勒密一世的後代,因基地在埃及,托勒密王朝亦被稱為托勒密埃及。托勒密埃及對猶太人非常好,當時猶太人不但有宗教自由,甚至有不少托勒密統治下的外邦人信奉猶太教。第一本舊約聖經(猶太教的塔納赫)希臘文譯本七十士譯本就是當年托勒密埃及為了編纂亞歷山卓圖書館的書籍,而請了一群拉比來翻譯舊約聖經,最後花了七十年來完成。


前198年,以色列便為塞琉古帝國所佔領,塞琉古帝國是亞歷山大大帝另一位將軍塞琉古一世的後代,領土包括土耳其、波斯和敘利亞。他們和托勒密埃及相反,禁止猶太人的宗教自由,甚至在聖殿中擺放宙斯的神像,要求猶太人敬拜希臘諸神。最後,這些行為终於在公元前167年激起猶太人的反抗。


哈斯蒙尼王朝起源於公元前160年代左右由猶大·馬加比領導的馬加比家族,反抗希臘人統治,即馬加比起義。公元前140年由西蒙·薩西立國,存在在希臘塞琉古帝國時期半獨立國家,被視為獨立的以色列。哈斯蒙尼王朝一直作為塞琉古的附屬國,直到塞琉古帝國在公元前116年陷入內戰,哈斯蒙尼王朝親王(國王)約翰·海卡努斯於前110年帶領王朝脫離希臘人掌控,正式獨立並開始一連串的領土擴張。公元前104年,約翰·海卡努斯去世,由亞里士多德一世接任王位,但不到一年,就由亞歷山大·詹納烏斯接任,直到公元前76年為止。二人也恨法利賽人,並偏袒撒都該人,因而法利賽人受到嚴重的迫害。後來,亞歷山大·詹奈的妻子莎樂美·亞歷山德拉接任,她是法利賽人,又因而反過來打壓撒都該人。公元前67年她便逝世,她的兩個兒子約翰·海卡努斯二世和阿里斯托布魯斯二世就發生內戰,互相爭奪王位,為期六年,結果兩敗俱傷。


公元前63年,新興羅馬共和國滅了殘存在敘利亞的塞琉古帝國,龐培將軍的羅馬軍隊亦開始南下攻打正在內戰的哈斯蒙尼王朝,猶太人明顯不敵被迫成為羅馬附屬國。羅馬人監管下的哈斯蒙尼王朝一直都在進行政治鬥爭。龐培先立支持他的約翰·海卡努斯二世為猶太人的統治者,卻不立他為王,以以色列大祭司名義統治,羅馬在哈斯蒙尼王朝的利益由權臣安提帕特代表。


公元前48年,龐培因為和共和國獨裁官凱撒在凱撒內戰中戰死以後,安提帕特馬上改變立場,支持凱撒,使凱撒升他為猶大省長,地位比大祭司海卡努斯二世更要高。同時,凱撒又對猶太人有很大的寛容的態度,給猶太人宗教自由。安提帕特在凱撒的支持下便成為以色列裏最有權力的人。他是徹底忠於共和國的。然而猶太人卻恨他,因為他是以東人,是他們以前死敵的後代。


前40年,共和國軍政人物(後三頭同盟)馬克·安東尼入侵安息帝國(波斯)時,亞歷山大·詹納烏斯之子安提柯二世自立為王勾結安息人反羅馬推翻海卡努斯二世,前37年安提柯二世被安東尼鎮壓並擊退安息軍隊。安提帕特之子希律在同年受羅馬支持返回耶路撒冷,從安提柯手中奪取了政權(前37年耶路撒冷圍城戰),由於希律不是馬加比王室成員,哈斯蒙尼王朝正式滅亡。他在同年被共和國元老院封為猶太人的王,世稱大希律王,開始了希律王朝。


希律王朝(羅馬時期)


主条目:猶太行省、奮銳黨和第一次猶太–羅馬戰爭

羅馬敘利亞行省(紅色)和大希律王治下的希律猶太王國(藍色),猶太行省的前身,耶穌也是在這個王國時期降生

羅馬敘利亞行省(紅色)和大希律王治下的希律猶太王國(藍色),猶太行省的前身,耶穌也是在這個王國時期降生

大希律王死後由羅馬帝國分封的各希律子女親屬的王領領地,稱「希律四王制(英语:Herod Tetrarchy)」。其中藍色部分為羅馬猶太行省(由公元6年起,在此之前為四王之一的亞基老領地),紫色為加利利和比利亞的分封王希律·安提帕斯的領地、粉紅色為亞夫內和阿什杜德分封女王莎樂美一世的領地、淺啡色為戈蘭提斯分封王希律·菲利普二世的領地

大希律王死後由羅馬帝國分封的各希律子女親屬的王領領地,稱「希律四王制」。其中藍色部分為羅馬猶太行省(由公元6年起,在此之前為四王之一的亞基老領地),紫色為加利利和比利亞的分封王希律·安提帕斯的領地、粉紅色為亞夫內和阿什杜德分封女王莎樂美一世的領地、淺啡色為戈蘭提斯分封王希律·菲利普二世的領地

公元41年-44年希律亞基帕一世全盛時期的猶太王國,亞基帕在39年得到了叔叔安提帕斯的加利利封地。此時猶太行省被暫時取消。公元44年亞基帕一世死後,猶太行省重新建立

公元41年-44年希律亞基帕一世全盛時期的猶太王國,亞基帕在39年得到了叔叔安提帕斯的加利利封地。此時猶太行省被暫時取消。公元44年亞基帕一世死後,猶太行省重新建立

希律生於公元前74年的以東,是哈斯蒙尼王朝權臣安提帕特的其中一位兒子,活在馬加比王室底下所以自小就作為猶太人長大,他父親和羅馬共和國獨裁官尤利烏斯·凱撒關係很好,因此受羅馬人的信任。哈斯蒙尼王朝國王安提柯二世反叛羅馬共和國時,作為凱撒昔日部下的軍頭安東尼支持希律去猶太地奪位,並且最終成功。公元前37年希律推翻哈斯蒙尼王朝後,共和國元老院封希律為猶太人的王,開始了服從羅馬共和國的希律王朝。大希律王統治時期的以色列叫希律猶太王國(公元前37年-前4年)。


大希律王死後羅馬帝國將猶太地分為4個郡王統治,其中3個均為希律的後代:希律·安提帕斯、希律·阿基勞斯、希律·菲利普二世和希律的妹妹莎樂美一世。其中統治猶地亞核心地區的分封王希律·阿基勞斯因為殘暴統治而於公元6年被羅馬皇帝屋大維罷免,他的領地變為羅馬「猶太行省」,委任羅馬總督/長官管治,而其餘三位分封王:希律安提帕斯、希律菲利普二世和莎樂美一世的領地仍受猶太行省管治,因此三位分封王的存在是象徵性。《聖經》由新約開始,記載的事件背景多為猶太行省和三位分封王領地等地方。羅馬長官的地位及權力亦比由羅馬皇帝指派的猶太地其餘的三位分封王更高。


公元6年猶太行省的建立導致了激進反抗組織奮銳黨崛起,奮銳黨人在這130年以来常沖擊羅馬人並挑戰當地羅馬總督及希律王室的權威,社會分裂親羅馬/希律派(他們視希律王朝為復國最後希望)和奮銳黨(呼吁使用暴力反抗罗马人、“犹奸”和撒都该人),為日後的公元66年行省叛亂埋下伏筆。


在《塔木德》中,奮銳黨是个非宗教派系(不追随宗教领袖),被称之为 Biryonim (בריונים),即“野蛮的”、“蛮荒的”、“暴徒”,并谴责他们的冲动,谴责他们不会委屈求全,保护耶路撒冷的幸存者,以及他们盲目的军国主义,敌视拉比们的求和。他们继续指责奋锐党导致耶路撒冷和第二圣殿的倾覆,使得罗马束缚了犹太人。根据《巴比伦塔木德》,Gittin:56b,在耶路撒冷城被围时(猶太戰爭期間),奮銳黨人摧毁了几十年堆积出的食物和柴火,勒令犹太人出动,在绝望中进行反抗羅馬軍隊。猶太拉比约卡南·本·萨卡出逃,与羅馬將軍韦斯巴芗(於69年成為皇帝)会面,建立贾尼亚会,编撰《米書拿》,使得犹太教得以幸存。


公元39年,大希律王的孫子希律亞基帕一世受羅馬皇帝卡利古拉准許,獲得叔父希律安提帕斯的封地(亞基帕在權鬥中擊敗安提帕斯)。公元41年,卡利古拉在羅馬城被禁衛軍刺殺,擁立了克勞狄一世為新皇帝,而亞基帕一世因為支持克勞狄而重新獲得整個猶太地,繼大希律王後又一位王作為猶太人的王直到他在44年死亡。其後希律亞基帕二世繼位,但只擁有加利利和先前希律菲利普二世的封地,猶太行省仍然存在,所以亞基帕二世不是像他的祖父和父親那樣有“猶太人的王”稱號。公元66年,當地猶太人發起了猶太戰爭,遭到第十海峽軍團的镇压,亞基帕二世逃往羅馬城,希律王朝亦在此時終結。


羅馬帝國後期及東羅馬帝國時期


主条目:第二次猶太–羅馬戰爭和巴爾柯赫巴起義

132年-135年巴爾柯赫巴起義的範圍(藍色)

132年-135年巴爾柯赫巴起義的範圍(藍色)


公元66-74年猶太戰爭結束後羅馬人摧毀了第二聖殿並繼續管治以色列,在132年的巴爾柯赫巴起義失败后,罗马帝国皇帝哈德良在135年将犹太人驱逐出这一地区,将地名改为“叙利亚-巴勒斯坦”,從此以色列地/猶太地多了一個家傳戶曉的名字一「巴勒斯坦」。[66]雖然如此,千年來小部分猶太人一直留在巴勒斯坦,但主要的猶太人口從以色列南部移至北部、或其他大陸。猶太教最重要的兩本經籍《密西拿》和《塔木德》經也是在這段時期寫成。


390年猶太行省正式被拆分為三個省份。395年羅馬帝國分裂後由拜占庭帝國(東羅馬帝國)繼承。


中世紀後期


伊斯蘭帝國、十字軍及馬木留克时期


主条目:拜占庭-薩珊戰爭 (602年-628年)、穆斯林的征服、十字軍東征、耶路撒冷王國、蒙古突襲巴勒斯坦、阿音札魯特戰役和阿卡圍城戰 (1291年)

公元638年,趁拜占廷帝国剛結束了激烈的拜占庭-薩珊戰爭,阿拉伯帝国夺取该地区的控制权,之后数个穆斯林帝國统治过这个地区;包括倭馬亞王朝、阿拔斯王朝、法蒂瑪王朝、塞爾柱帝國,以及花剌子模(非常短的時間)。在1260年埃及馬木留克王朝進一步打擊在黎凡特的十字軍國家及蒙古勢力,1291年耶路撒冷王國亡於馬木留克,在中東的十字軍全部被消滅。馬木留克統治這地區至1517年。


奥斯曼帝国时期


主条目:沙姆省和耶路撒冷穆塔薩勒夫

接著在1517年埃及被鄂圖曼帝國征服,這地區亦順理成章地成為奥斯曼帝国一個省份,直至1918年奥斯曼帝国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


近代


锡安主义与犹太人回归


主条目:錫安主義和猶太人

現代以色列国父、锡安主义运动创始人西奥多·赫茨尔(1860年—1904年)

現代以色列国父、锡安主义运动创始人西奥多·赫茨尔(1860年—1904年)

艾利泽·本-耶胡达,著名语言学家,不懈努力复活希伯来语

艾利泽·本-耶胡达,著名语言学家,不懈努力复活希伯来语

身为犹太人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支持犹太复国运动,並参与创办了希伯来大学。圖為1923年爱因斯坦访问以色列理工学院時的留影

身为犹太人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支持犹太复国运动,並参与创办了希伯来大学。圖為1923年爱因斯坦访问以色列理工学院時的留影

近几個世紀以來,諸多流亡海外的猶太人一直試圖返回以色列。1800年,在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數量约10,000人。据奥斯曼帝国人口统计,此时當地总人口约300,000人,穆斯林佔87%、基督徒佔10%、犹太人佔3%。18世紀开始有數波小型的回歸潮,從數百到上千人不等。


在1878年,佩塔提克瓦出現第一個大型的猶太人農場社區,此时在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數量约37,000人。第一次大規模的回归浪潮則始于1881年,散居在世界其他地区的犹太人來到中东定居,并从奥斯曼帝国的阿拉伯人手中购买土地。1896年,基於猶太人在東歐受到種種迫害,維也納記者和劇作家西奥多·赫茨尔发起了锡安主义(又称犹太复国主义)运动。该运动号召散居全世界的犹太人回归故土,恢复本民族的生活方式。1897年8月29日在瑞士巴塞尔,他召集舉行第一次錫安主義代表大會,會上决议建立“一个得到公众承认的、有法律保障的家园(或国家)”。“犹太国民基金”、“巴勒斯坦土地开发公司”等机构相应成立,帮助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向巴勒斯坦移民。锡安主义运动的发展推动“第二次回归浪潮”,约有40,000名犹太人返回定居。至1914年,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數量约94,000人,占总人口700,000人的13%。此时,当地尚极少发生穆斯林、基督徒與犹太人三方之間的宗教及民族冲突。


第一次世界大戰及奥斯曼帝国的滅亡


此时该地区仍是奥斯曼帝国的一个省。一战中,1915年,在溫斯頓·邱吉爾的主导下,英法聯军对奥斯曼帝国发动了加里波利之战,但遭遇惨败。随后1915年7月至1916年1月,英国高级专员亨利·麦克马洪与地方首领侯赛因·本·阿里互通信函,达成著名的《麦克马洪-侯赛因协定》,并由英国陆军中尉军官湯瑪斯·愛德華·勞倫斯组织当地以贝都因人部落为主的军事力量与奥斯曼帝国作战,有效削弱了奥斯曼帝国的势力。1916年5月16日,英國的中東專家馬克·賽克斯和法國外交官弗朗索瓦·皮科又签订了《賽克斯-皮科協定》,以图获得法国中东军事力量的支持。1917年一战尚未结束时,英国外长贝尔福发表《贝尔福宣言》,表達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家园的立場,并将“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亦试图获得犹太人支持(虽然当时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拥有土地为0%,人口亦不足10%)。在一战期間,英国就戰後奥斯曼帝国领土的划分,曾分别向阿拉伯人、法国、犹太人三方承诺了各自不同且互有矛盾之處的方案。


一战结束后,奥斯曼帝国完全退出中东地区,并于1923年瓦解。而阿拉伯部落之间纷争不断,最后于1918年默认由英国占领。


英国托管时期


主条目:巴勒斯坦托管地

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英国决定将今叙利亚地区转交予法国、将今伊拉克地区划给费萨尔·伊本·侯赛因。1920年,国际联盟委托英国管辖其余部分。1922年英国将托管地划分为两部分:約旦河以东的地区称作外约旦(今约旦),交由哈希姆家族統治,是托管地轄下受英國保護的酋長國;約旦河以西的地区則称作巴勒斯坦地区,由英国直接管理。在东西约旦,犹太人原本与阿拉伯人混居。1922年,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略降至约84,000人,佔當地总人口750,000人的11%。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犹太人掀起“第三和第四次回归浪潮”,随着犹太居民的增多,他们与阿拉伯人之间的關係也日趋紧张,導致與當地阿拉伯人爆發衝突。如泛阿拉伯主義者阿敏·阿·侯賽因就在1920年发动了一場暴動。1931年,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數量达到170,000人。在當地总人口约1,000,000人當中,穆斯林佔74%、犹太人佔17%、基督徒佔9%。


1933年,纳粹党上台后,德國开始驱逐犹太人;同一時期的美国出現经济大萧条,引发反犹风潮拒绝接收犹太移民。而此时中东相对平静,导致“第五次犹太人回归浪潮”。接着1937年起锡安主义者多次发动对阿拉伯平民的袭击,作為返擊,當地阿拉伯人也發動多次暴動引致數以千計猶太人的傷亡。在1936年至1939年間雙方又發起了數場針對對方的暴動。對此英國在1939年頒布一份白皮書,規定1939年起的五年之內可再移民75,000名猶太人,此后不再接受猶太移民。這份白皮書被許多猶太人和錫安主義者視為對他們的背叛,並認為此舉違背了《贝尔福宣言》。而阿拉伯人的抵抗也並沒有就此平息,他們希望完全停止猶太人的移民。1940年,犹太人已占当地居民总数的30%。1942年后,納粹德國推動惡意針對猶太人的所謂「最終解決方案」,導致其佔領下的歐洲各地出現針對猶太人的系統性種族滅絕,事件进一步推动犹太人回归。1944至1948年之间,約200,000名犹太人通过各种途径辗转来到巴勒斯坦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巴勒斯坦地区已经有600,000名犹太居民[67]。1947年,犹太人达到630,000人,佔当地总人口1,970,000人的将近1/3,拥有的土地佔巴勒斯坦地區的6%。


以色列复国


主条目:以色列獨立宣言和第一次中東戰爭

1947年,猶太人與阿拉伯人兩者之間的衝突不斷升級、批評聲浪增加,猶太人宣布將于1948年5月14日建立以色列国,英国政府則决定自1948年5月15日起切割其作為巴勒斯坦托管者的身分[68]。


猶太人的移民數量自從19世紀末以來一直保持增長,其後受到二戰中的猶太人大屠殺影響,猶太移民数量骤增。伴随着与阿拉伯人的冲突,猶太復國主義情绪高涨,而分别建立犹太國家以色列及阿拉伯國家巴勒斯坦国的分治理念也獲得联合国的支持,並為此成立了“巴勒斯坦专门委员会”。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表决《1947年联合国分治方案》,在33国赞成(包括美国和苏联)、13国反对、10国弃权(包括英国)下通过决议:将巴勒斯坦託管地(约旦河以西[註 2])再分为两个国家,由猶太人與阿拉伯人分治,划为多块交错的领土,两国領土面積分別佔大約55%及45%;至於耶路撒冷則被置于联合国的管理之下,以免雙方發生冲突。分治方案在已开发领土上大致采取照顾传统聚居点、按人口比例均分的原则,考虑到未来大量犹太难民的迁入,方案将南部幅員遼闊但人烟稀少的內蓋夫沙漠划入犹太国,故犹太人以相对少的人口佔據较多的领土。联大决议令当时拥有巴勒斯坦地区7.4%的土地、佔巴勒斯坦人口1/3的犹太人可得到该地区56%的土地(约15,200平方公里);而拥有巴勒斯坦地区11.6%的土地、佔巴勒斯坦人口2/3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则得到该地区43%的土地(约11,500平方公里)[69]。


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通过分治方案的当日,大卫·本-古理安代表猶太人接受该方案,但阿拉伯国家联盟认为联合国无权干涉当地事务不予承认,堅持不讓以色列復國,作为托管方的英国对决议表决弃权。於是阿盟国家對以色列展開為期三天的軍事行動,緊接著猶太人組織民兵部隊展開還擊,這些戰鬥很快便蔓延为大规模的冲突,继而引发1948年的第一次中東戰爭[70]。1948年5月14日,在英国的託管期结束前一天,以色列国正式宣布成立。


在以色列復國的隔天,英国宣布结束托管,埃及、伊拉克、約旦、敘利亞以及黎巴嫩對以色列「驅逐」(阿拉伯不承認以色列國,因此名為宣戰,但實際是沒有這樣的正式宣言),幾天內集結軍隊開始第一次中東戰爭的進攻。北邊的敘利亞、黎巴嫩和伊拉克軍隊都在接近邊界的地方被阻擋下來,來自東面的約旦軍隊則攻下耶路撒冷的東部,並且對城市的西部展開攻擊。在缺乏外國正式軍援的情況下,猶太人民兵部隊阻擋約旦軍隊,而地下的國民軍組織部隊也阻止來自南方的埃及軍隊。從6月11日開始,聯合國宣佈一個月的停火令即“28日停火”,在這段期間裡以色列秘密备战,以色列國防軍正式成立,7月9日,经过充分准备的以色列军队向阿拉伯军队发动攻击,这次进攻名为“十天进攻”,取得胜利。在數個月的戰鬥後,雙方在1949年達成一則停火協議並劃清暫時的邊界,這條邊界線被稱為「綠線」(Green Line)。以色列在約旦河以西取得額外的土地,面積佔整個巴勒斯坦地區的23.5%[71];約旦則佔有東耶路撒冷、以色列南部一塊山地區域和撒馬利亞,後來那裡被稱為西岸地區;埃及在沿海地區佔有一小塊的土地,後來被稱為加薩走廊。


大量的阿拉伯人在該次的衝突中被迫逃離,以色列在獨立戰爭取胜後,並不許這些巴勒斯坦難民重返家園,但承認留守的阿拉伯人擁有以色列國籍。阿拉伯人將此次流亡稱為「大災難」(النكبة‎),估計有400,000至900,000名阿拉伯人流亡,後來稱為巴勒斯坦難民,聯合國估計有711,000人[72]。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的軍事衝突、以及巴勒斯坦難民的問題一直持續至今。隨著1948年的戰爭,约旦河西岸地區和加薩走廊的猶太人口開始遷入以色列,大量來自阿拉伯國家的猶太難民使得以色列的人口遽增兩倍。在接下來幾年裡將近850,000名瑟法底猶太人移民,其中約有600,000人遷移至以色列,其他的人則移民至歐洲和美國。

历史


上古时期


参见:微兰诺威文化

根据传说,当特洛伊城在前1193年遭到希腊人攻克的时候,阿芙洛狄忒女神的儿子埃涅阿斯及其追随者沿着小亚细亚和黎凡特的地中海沿岸逃出来,并沿北非西行穿过迦太基,后渡海经过西西里岛,并沿着亚平宁半岛北上来到台伯河河畔的罗马[1]。


根据现代考古学家的研究,亚平宁半岛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到了新石器时代,利古里亚人从非洲经过渡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伊比利亚半岛,法兰西人来到亚平宁半岛。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青铜时代,一些讲印欧语的雅利安人部落跨越过喀尔巴阡山,跨过潘诺尼亚平原、多瑙河,并且再越过阿尔卑斯山进入亚平宁半岛,其中一支拉丁人进入拉提乌姆平原,约于前800年移至后来罗马城所在地,居于帕拉提乌姆等山丘。与此同时或稍后,萨宾人〔居于邻近山丘〕。其后伊特拉斯坎人也来到这里[2]。


前8世纪至前6世纪,古希腊人向亚平宁半岛南部移民,并建立城邦。公元前7世纪,以帕拉提乌姆为中心开始部落联合过程,由单一的拉丁人部落联合包括萨宾人和伊特拉斯坎人等3个部落组成罗马人公社。前7世纪末至前6世纪末,罗马人公社处于伊特拉斯坎人的统治之下。此时,完成了由氏族部落公社到城邦的过渡。前4世纪末,高卢人从阿尔卑斯山以北进入波河平原。这些部族经过长期融合同化,形成了亚平宁半岛人的祖先[2]。


罗马王政时代


主条目:罗马王政时代

传说公元前754年-753年,罗穆卢斯在台伯河畔建罗马城,开创了王政时代。先后有7个王,氏族部落组织尚完整存在,统治阶层包括王、元老院、库里亚会议(罗马称胞族为库里亚,每10个氏族组成一个胞族,后为百人队会议取代)。后来又出现贵族与平民之分[3]。


第一王罗穆卢斯建立罗马城。前四王是罗马人公社的军事首领,后三王是伊特拉斯坎人塔克文王朝的君主。前6世纪后半叶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的改革,标志着罗马国家的产生[4]。


王政时代最后一位王高傲者塔克文暴虐无道,被愤怒的罗马人赶走,公元前509年或前510年王政时代结束,选举两名执政官,建立起由罗马贵族掌权的罗马共和国[5]。


罗马共和国


主条目:罗马共和国

公元前5世纪至前3世纪初,平民与贵族的斗争告一段落,意大利半岛基本被罗马统一。百人队会议从贵族中选出两名执政官行使最高行政权力,为期1年;管理国家的主要机构为元老院、高级长官及公民大会,而掌握国家实权的则是元老院[6]。随着贵族与平民之间对立的加深,贵族承认了平民所选的“保民官”,负责保护平民的权力不受贵族侵犯[7]。约前450年,颁布了十二铜表法,明定了平民与贵族不能通婚的限制,这也标志着罗马法的诞生。前326年,取消了债务奴隶制。


罗马刚建国时,还是一个小国家。自公元前5世纪初开始,先后战胜拉丁同盟中的一些城市和伊特拉斯坎人等近邻,又征服了亚平宁半岛南部的原住民和希腊人的城邦,完成意大利的统一,成为地中海西部的大国[8]。罗马又发动了3次布匿战争,在前146年征服了迦太基并使之成为罗马的一个行省[9]。前215年-前168年发动3次马其顿战争,征服伊比利亚半岛、马其顿王国并控制了整个古希腊[9],又通过罗马-叙利亚战争和外交手段,占领了西亚的小亚细亚半岛和黎凡特地区,建成一个横跨欧洲、亚洲、非洲,把地中海变成内海的大国[9]。


这一时期国力发展迅速,但是也激化了社会矛盾。由于对外战争关系,大量廉价战俘成为奴隶进入元老议员和上流阶级的庄园,取代了替人耕作的农民催生了大庄园制的形成,同时期西西里岛的廉价农作物流入罗马市场,更严重打击中小型农民唯一生计。元老院议员更趁机吞并中小型土地,逼使大量农民破产沦为游民,使罗马社会矛盾激化[10]。前130年代~前30年代,史称内战时代,先后爆发了西西里奴隶起义和斯巴达克起义,形成了破产农民与大地主的斗争,无权者与当权者的斗争,骑士派与元老派的斗争,交织进行。如在前133年至前123年期间发生了格拉古兄弟改革。


前107年,在民主派支持下,马略当选为执政官并开始实行军事改革。他推行募兵制,使大批无业或无地公民投身军队。成为之后各军阀的私兵。


前90年,为了争取罗马公民权,拉丁人起义,史称同盟者战争[11]。


前82年,贵族派支持的苏拉率军占领罗马。次年,迫使公民大会选举他为终身独裁官,开创了罗马历史上军事独裁的先例。前60年,克拉苏、凯撒、庞培秘密结盟,共同控制罗马政局,史称前三头同盟[11]。前48年,尤利乌斯·凯撒先后打败另外两人,被宣布为终身独裁官,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他厉行改革,但因独裁统治而招致政敌仇视,于前44年3月15日遭贵族派阴谋分子刺杀。凯撒死后,罗马内战又起[12]。前43年,安东尼、雷必达、屋大维公开结盟,获得统治国家5年的合法权力 ,史称后三头同盟[12]。


随后屋大维将另外两人打败,于前27年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的尊号,建立元首制。共和国宣告灭亡,罗马进入帝国时代[12]。


古典罗马帝国


主条目:罗马帝国

奥古斯都创建的政治制度,史称元首制,其实就是共和名义的帝制[13]。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积极的改革,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并且对外扩张,使帝国北疆达到莱茵河与多瑙河一带[14]。


奥古斯都死后,其养子提比略继位,从此开创了皇位继承制。从前27年开始到192年这一时期被称为前期帝国时期[15],包括3个王朝:克劳狄王朝[16]、弗拉维王朝[17]和安东尼王朝。这一时期社会相对稳定,史称罗马和平。安东尼王朝皇帝图拉真(98年-117年)在位时,帝国疆域达到最大:西起西班牙、不列颠,东到幼发拉底河上游、南自非洲北部,北达莱茵河与多瑙河一带,地中海成为帝国的内海。经济空前繁荣[18]。公元1世纪中叶基督教兴起,公元2世纪、3世纪迅速传播。


192年,安东尼王朝最后一位皇帝康茂德被短剑刺身亡后,罗马出现了近百年的混乱时期。史学家将193年塞维鲁王朝建立,到235年这段时期称为后期帝国时期。始于安东尼王朝后期的社会、经济和军事危机,在公元3世纪达到空前规模,以致一些史家又划出一个三世纪危机时期(193年-284年)[19]。这一时期,战争频仍,皇帝更迭频繁,奴隶和隶农的起义遍及各地,3世纪60年代在高卢开始的巴高达运动,对统治阶层的统治造成很大的威胁。


284年,近卫军长官戴克里先由军队拥立做皇帝,取得帝国政权,改元首制为多米那特制(即绝对君主制),正式采用东方君主的统治形式和礼仪。并实行了许多改革,史称戴克里先改革[18]。其后继者君士坦丁一世废除四帝共治制,于324年成为唯一君主,皇权得到加强。330年建在原拜占庭建城君士坦丁堡。313年,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20]。他死后,战争又起,予罗马帝国以打击。395年狄奥多西一世死后,统一的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两部分[21]。


在西罗马帝国,经济不断出现危机,人口减少,田地荒芜,城乡萧条,统治亦日益减弱。410年8月24日,西哥特人亚拉里克一世攻陷了罗马城。452年,匈人国王阿提拉进兵亚平宁半岛。455年6月2日,汪达尔人攻陷罗马城,并造成毁灭性破坏。先后建立起西哥特王国、汪达尔-阿兰王国、勃艮第王国和东哥特王国等蛮族国家。476年9月,西哥特人人军队长官奥多亚克废黜最后一位君主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西罗马帝国宣告结束[21]。


中世纪罗马帝国


主条目:东罗马帝国

与在长期内乱和蛮族内迁中步入死亡的西罗马帝国不同,东罗马帝国倚靠东方稳固的农业经济体系,仍然保持相当的活力,到了6世纪时,国力重新达到了高峰,在查士丁尼大帝的统治下几乎重夺古罗马全土。然而盛极始衰,此后古老的经济政治军事制度再次遭受到南下的斯拉夫人和西进的波斯人及阿拉伯穆斯林的挑战,经历7世纪的阵痛后,以丧失了北非近东的大量领土为代价,东罗马帝国完成了经济军事的封建化,政治制度的君主专制化和文化的希腊化以及东正教化,重新绽放活力,并在11世纪初期进入经济文化上的全盛时期。然而11世纪末叶面对来自塞尔柱突厥人的入侵,中兴之主亚历克赛一世请求天主教诸国的军事援助的举动,却为往后罗马灭亡埋下了伏笔。


十字军东征对东罗马帝国的破坏是深重的,长期的战争和外敌的掠夺摧毁了原本稳固的农业经济,西方封建骑士的圈地则瓦解了原本的中央集权官僚制度,而更致命的是首都君士坦丁堡在1204年4月13日由威尼斯共和国的总督恩里科·丹多洛率领下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中被攻陷和血洗,直到1261年才收复,但光复首都的帝国仍然自此一蹶不振,沦为东地中海一个无关紧要的小国,苟延残喘至1453年5月29日,才终为奥斯曼帝国穆罕默德二世所吞灭。其宗室的另两支摩里亚专制国在1460年和特拉比松帝国在1461年8月15日被奥斯曼帝国占领,东罗马帝国和其遗存政权彻底灭亡。


政治制度


古罗马文化对后世贡献最大的,是法律、公共建设、语言与宗教信仰。罗马由一个小城邦发展成为一个大帝国,政治制度上历经王政、共和、独裁和帝制等,成为历代政治家和学者效法与研究之对象。


教育


主条目:古罗马教育

古罗马教育史可以简化为两个时代,其一就是以罗马固有教育为主的上古时代,其二就是以希腊教育为主的古典时代[22]。古罗马上古时代的教育,是在罗马固有社会组织和固有思想下,以罗马传统英武杀伐精神为教育精神,单纯就是罗马人的教育。古罗马古典时代的教育,前146年,罗马征服希腊后,大批希腊学者来到罗马办学,罗马社会吹起一股希腊风,将希腊文化视为一种时尚,尽管受到保守分子的打压与反对,但是仍有许多富家子弟纷纷负笈希腊,到雅典等城市专攻希腊哲学和修辞学[23]。


法律


古罗马法律尤以具有高度弹性为其特点,可分为三大系统:一、以十二铜表法为基础,发展而成的民法。二、与各民族风俗习惯有关的万民法。三、哲学家、法学家等对法律的研究形成的自然法。其中以自然法最为重要,认为任何法律不得违背理性和自然法则,如人人平等,享有政府不可侵犯的基本权利等等。自然法虽非法律条文,却对法律具有无形的约束作用,对后世影响很大。西元六世纪时,查士丁尼大帝曾将这些法律加以整理,编纂成查士丁尼法典,奠定欧美大陆法系的基础。


军事


军团是古罗马军队的基本作战单位。军团的数目以及军团中的人数在不同历史时期有所不同。


王政时期


王政初期,罗马按氏族部落召集武装力量。王政后期,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实行改革,根据财产多寡将公民划分为5个等级,规定各级中17至60岁的公民皆有服兵役的义务,从而建立了公民兵制。“王”负责征集和统率军队。公民兵出征须自备武装和给养,战后即解甲归田。这时的军队有重装步兵、轻装步兵、箭手和投石手,此外还有少数骑兵。当时的作战队形是排成密集方阵,重装步兵在战斗中起决定作用[24]。


共和时期


共和时期,由于战争的频繁和扩大,罗马的军事制度发生变化罗马军事家卡密鲁斯(Camillus)实行改革,从最初在军队中发放军饷,并由国家供给武器和给养,到后来的逐渐改进军事组织、战斗队形和武器装备。在布匿战争中,又进行多方面改进,终于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备的军事制度。每个军团通常由4500人组成,包括3000名重装步兵、1200名轻装步兵和300名骑兵。重装步兵为军团的主力,配备投枪、短剑、大盾、金属头盔、胸铠和胫甲。每个军团分为30个中队,每个中队分为两个百人队。罗马军团主要由三个战列组成。第一列是青年兵,也称为“枪兵”,武器一律是长枪。第二列是壮年兵,又称“主力兵”是军团的核心。第三列则是“后备兵”,由老兵组成[24]。


除了上述三列重装步兵外,每个百人队配有20名轻装步兵,每一军团配有300 名骑兵,由10个30人的骑兵小队组成。轻装步兵和骑兵亦分为小队,战斗中轻装步兵通常配置于军团前面,骑兵则掩护两翼。征服意大利后,罗马军队中还有臣服于罗马的城邦或部落,即所谓同盟者提供的大量辅助部队,配合军团作战。最高军事指挥权掌握在执政官手中,军团的指挥官是6名军事保民官,由公民大会推举或执政官委任。下级军官最重要的是百人队长,从士兵中挑选任命[24]。


不过随着共和制度陷入危机,前二世纪末,盖乌斯·马略实行军事改革,史称马略改革。改革主要是将公民兵制改为募兵制,招募以前无权参军的贫苦公民到军中服役;并提高薪饷,延长服役期限;同时,为了加强军队的机动性,改变军团的编制和作战队形,此后,城乡大批无业游民加入军队,罗马军队至此成为脱离社会生产的职业军。军队参与社会,逐渐成为军阀争夺权利和实现独裁统治的工具[24]。


帝国时期


前27年,奥古斯都又对罗马军事制度作了改革。将精锐的职业军队进一步合法化,形成了正式的常备军,并配备以辅助部队,驻扎于行省和边防要地,建立禁卫军专门保卫元首及元首家族。军团士兵从罗马公民中招募,辅助部队则从行省和附庸国非罗马公民中征集,禁卫军仅来自意大利的罗马公民。起初这三类士兵在服役期限有很大的差异,后来由于罗马公民权的扩展,行省居民在军团中的比例日益增加,军团和辅助部的差别逐渐缩小,到二世纪时,驻行省的帝国军队就地征地,并修筑了永久性营地,完全成为当地驻军[24]。


帝国时期的军团与共和国时期相比已有较大的改变,按财产等级划分兵种的制度已经取消,全部士兵已不再都是服义务兵役的公民,而是主要由职业的雇佣兵组成。每个军团包括10个营,每个营包括3个连,每个连再包括2个百人队。每个军团的定额大约为5000人。军团士兵分为步兵、骑兵、海军,军事单位有军团、步兵队和骑兵队[24]。


帝国后期(西元五世纪中叶),罗马的军事组织又有重大变化。以前作为罗马军队编制核心的重步兵渐渐丧失其重要性,而让位于骑兵。戴克里先执政时,把全国军队分为边防部队和内部机动部队两种,军团数目多达72个,各兵种的士兵总数增加到60万人左右。帝国晚期,军队中明显的变化是日耳曼人比例越来越大[24]。


经济


主条目:古罗马经济

[icon]

此章节需要扩充。

王政时期


共和时期


帝国时期


文化


主条目:古罗马文化

古罗马文化早期在自身的传统上受伊特鲁里亚、希腊文化的影响,吸收其精华并融合而成。公元前3世纪以后,罗马成为地中海地区的强国,其文化亦高度发展。


公元3世纪后罗马经济、政治转入危机阶段,文化逐渐衰落。同时基督教迅速传播,基督教文化开始形成。古罗马文化对后世西方国家文化有相当影响。


语言


拉丁文字母成为许多民族创造文字的基础,也是整个罗马帝国的官方语言。不过,在东部,希腊文亦为受过教育的人所使用。一般人在埃及使用古埃及语文,在中东使用闪族语系中的阿拉姆语文。在西方,高卢与不列巅地区的普通人使用塞尔特方言,莱茵河与多瑙河地区的日耳曼人讲古老的日耳曼语文,迦太基一带讲腓尼基语文。


罗马法和法学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凯撒、西塞罗为代表的拉丁文散文,以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等人为代表的罗马诗歌,是世界各国学者研讨的物件。在罗马帝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基督教,给整个人类特别是欧洲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


文学和史学


主条目:古罗马文学

古罗马文学为拉丁文学,其原创性不大,多摹拟古希腊文学。拉丁文学的全盛时期约为前80年至公元17年左右,这段时期以公元前42年为准又可分为两期,前期以西塞罗、凯撒、卡图卢斯为代表;后期以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李维为代表[25]。


前期的西塞罗,以书信、演讲词著称;凯撒征服高卢所写的高卢战记等一系列以第三人称描述的战记,简洁流畅,是后人研究西欧早期历史的重要资料;维吉尔则是后期最杰出的诗人。


史学方面,则有李维的罗马史,记录罗马早期的历史;塔西图斯留下丰富的历史著作,著有《编年史》、《历史》、《日耳曼尼亚志》等不朽著作,如描写帝国早期的编年史,强调历史的鉴诫功能。


哲学


主条目:古罗马哲学

古罗马哲学深受希腊化时代斯多亚学派与伊比鸠鲁学派思想影响。代表思想家为西塞罗。他认为善行产生快乐,智者就是依照理性指导而生活的人,因而不为烦忧痛苦所困扰。哲学家卢克莱修著作的《论物性》是流传至今唯一阐述古代原子论的著作;五贤帝之一的奥理略,留下沉思录名著[26]。


公元3世纪以后的新柏拉图主义成为具影响力的学派,有取代斯多亚学派之趋势。该学派的创立者为普洛提纳斯。他鼓吹苦行禁欲和内省思考;在宇宙本体的看法上,结合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学说,其主旨为太一或上帝发投出心灵和世界灵魂,然后到达认知的世界。新柏拉图主义对早期基督教神学发生了深远影响[26]。


宗教


主条目:古罗马宗教

意大利原有本土宗教,相信在自然物体内有一些精灵或神明控制人类的命运,如森林之神、花神、灶神、门神等等。前三世纪开始受到古希腊宗教影响,便开始信仰希腊人所信仰的神祇。共和后期和帝国时期,来自中东和小亚细亚的信仰,如埃及的生育及繁殖女神伊西丝,小亚细亚的大母神,以及一些其他的神秘宗教,也得到古罗马人的信仰[27]。


帝国时期,基督教开始发展,教义倡导平等博爱、相互扶持,吸引大批社会底层的人民和奴隶信仰。由于拒绝接纳罗马信奉的诸神明、不愿将罗马在世的皇帝视为神明,故受罗马政府的打压与迫害。随着罗马帝国国势走下坡,内部与外部危机的出现,不少上流社会的贵族亦改信为基督徒。公元313年,君士坦丁颁布的米兰敕令,基督教得到合法地位。狄奥多西一世在392年颁下诏令,独尊基督教为罗马帝国的国教[28]。


科学


古罗马科学是总结过往累积的经验和吸引地中海各民族科学成就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在农学、天文学、地理学及医学、工程技术有较大的成就。与古希腊人比较起来,罗马人在科学方面的研究有两个明显的特色。第一,罗马人注重实际,而不看重抽象的理论框架的构造。第二,虽然罗马人在自然科学方面,无重大创新,由于他们征服地中海沿岸广大地区,接触到许多文明古国创造的优秀成果,故此在对人的科学成就进行总结有所贡献[29]。


艺术


主条目:古罗马艺术

古罗马艺术大多承袭希腊与伊特拉斯坎,罗马人崇拜希腊艺术,所以大量引用希腊艺术形式,也因此而缺乏独创性,不过罗马人与希腊人重理想,在艺术创作中喜欢运用抽象、概括的理念不同,罗马人更现实、讲究实际,更喜欢具体、实在的物体,尽管古罗马十分重视发展希腊艺术,不过也保留自己的艺术特点,以建筑和雕刻最具代表性。雄伟壮观的公共建筑,如万神殿、罗马竞技场、君士坦丁堡、凯旋门,展现了帝国的气魄。雕刻强调真实、自然,则表现罗马人务实的性格[30]。


社会


古罗马人与古代世界的许多民族一样为父系社会,重视家庭生活,结婚的儿子及其家庭和奴隶常住在一起,为一种大家庭。父亲或家长有很高的权威,也是家庭祭祀的主持人。一般人居住的房子是四边的房间即前庭,后来在四边加盖其他房间,它就变成客厅。城市中有一层的房屋或多层的公寓,乡间则有豪华的别墅。饮食方面,罗马人吃三餐,但除了晚餐外,都很简单。至于衣着,常穿宽的外袍,其款式和颜色随着身份与财富的变化而有所改变[31]。


古罗马人喜欢竞技和赛马。赛马常在一种长圆形的竞技场进行,大赛场有时可以容纳30万名观众,而大竞技场也很壮观。此类活动充斥血腥与暴力,而一般穷人在政府供应的节目中乐此不疲,以致诗人朱维纳感叹他们只知面包和竞赛[31]。


虽然相对于希腊女性享有更多自由,妇女在罗马社会中地位并不高。在家庭上,妇女为丈夫的所有物,丈夫可以任意支配、惩罚甚至杀死;在法律上,罗马法并不承认妇女有订定契约、处分财产和继承的权利。不过,上层社会的妇女享有较多的自由,拥有支配财产和婚姻的权力[31]。


古罗马主题

参考文献



点击查看往期内容:

《按书而行》 二 为什么要研读古经

《按书而行:读经之道》第一章

《按书而行:读经之道》序


心意更新而变化
婚姻育儿以及翻译分享被和谐的优秀属灵书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