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版初中数学教材横评(教材内容)——人教&北师大&苏科&华师大&湘教&浙教

教育   2025-02-06 07:19   河南  

之前写了一篇文章,从章节编排上评测了六版初中数学教材。六版初中数学教材横评(教材编排)——人教&北师大&苏科&华师大&湘教&浙教

但是这只是章节编排顺序,具体到教材内容,某一特定章节内各版教材到底是什么样的,还是需要再来比较一下,毕竟学生学的不是目录,而是具体的教材内容。

在此我们选择六版教材都有的内容——平行线的判定来比较下,主要几何内容是孩子们新接触的内容,更能看出来教材编写者的匠心。

首先我们还是以人教版为基准:

人教版的平行线判定内容组织形式很有代表性,好几个版本教材都是类似思路——在平行线定义中事先使用下面的例子:

之后在平行线的判定中顺势引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判定定理,再由此引申出内错角与同旁内角两个判定定理。

同位角、同旁内角、内错角的概念,都是在讲授平行线之前就已经引入学习。


在平行线中可以直接使用相关概念了。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教材的内容呈现形式和人教版截然不同,按我的理解,编写者试图呈现出一个概念形成的思考过程,设置了很多的探究、实验和实践环节,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也放在这一节中。

初衷应该说是好的,如果按照这个来上课应该也是不错的,就是自学起来感觉冗长、繁琐,不够清晰、明确。

当然优点就是探究、实验比较多吧,比如还有尺规作图,算是比较贴合新课标的理念。

当然这是我个人的感觉。


人教版和北师版的例题都不够多,人教版有一道例题,北师版则一道例题都不安排.....


浙教版



浙教版在例题和练习题的丰富程度上则做的比较到位。

在知识的呈现上,浙教版和人教版基本一致,不去赘述,但是它的例题安排的量与质都分丰富,题型很多样,这是浙教版最大的特点。

当然三者也有一些共同点,即对判定定理都是以直观认知为主,没有严格的证明。


这也是现在初中数学教材经常被人诟病的一点,即几何命题的证明过程很多不够严谨甚至缺失,代之以直观认知。

对于这一点,可谓见仁见智,有些认为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如果加入大量的证明,可能淡化了研究主题,也提升了理解难度,但也有人认为不加以证明的几何内容还叫几何吗?学生这样学习不利于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学会数学思想。

大家觉得是什么样的呢?欢迎留言区交流。


那么有没有不太一样的教材呢?

有。

湘教版。

湘教版的编排是比较特殊的,先讲的平行线的性质,后讲的平行线的判定。

这个编排是很有意思的。

一般数学教材的编排都是有一定逻辑的——先讲定义、后讲判定、最后讲性质。

但实际上在研究数学问题时,未必就是这个顺序,更大的可能是先观察到一个现象,观察到一个性质,然后再去想证明。

我觉得湘教版的编排其实就是这个意思,其实也是挺自然的,符合认知顺序,有了性质定理作为铺垫,判定定理就可以来证明一下。

前面几版教材是先判定,直观认识判定,然后性质定理来证明,反正都是二选一。

在例题方面,湘教版像是前面几版教材的折中,有例题,但是例题难度没有浙教版大。

需要指出的是,湘教版是唯一三个判定都给出证明的教材,其它的都是让学生自己思考。


这四版教材如果让我来排的话:湘教版>浙教版>人教版>北师版。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湘教版比较均衡,有一定特色,浙教版是例题比较好,人教版是正常水平吧,北师大版就......不过存在即合理,也会有朋友喜欢北师大版的编排。


华师版其实就是人教版的略微强化版,多了一些例题,多了个尺规作图,其它的几乎都是一致的。


苏科版

苏科版在内容思路上和北师大版是很接近的,在北师大版的基础上增加了例题,思路看起来更清晰,明快。
如果非要按照这种结构教学或者学习的话,那么也应该选择苏科版,而不是北师大版。
综合排名的话,按我个人的喜好,那就是:
湘教版>浙教版>华师版>苏科版=人教版>北师版(等号两侧靠前的会略好一点,但非常有限)。

这里我真是对湘教版刮目相看,不管是高中还是初中,湘教版的数学教材编写的都相当有水平。
这里还需要着重指出的就是北师大版,北师大版高中教材不咋地这个没啥说的,但是初中教材应该是评价比较两极分化的,喜欢的会很喜欢,讨厌的也会很讨厌,但即使肯定了它的优点,它在例题、练习上的缺失也是不容忽视的。
而且它的编排顺序给教学造成了不应有的困难。
给我的感觉就是,北师大版就是班里那个志大才疏的学生,总想着与众不同,总是凭空想象,但实力不支持,最后反而做的疏漏百出......
加小助理不失联

视频号每周六直播聊天,欢迎大家来聊啊!

小升初计算怎么刷?——《小升初数学计算严选600题》使用指南

安然的小酒馆课程介绍

安然的数学小酒馆
学习方法,学习规划,家庭教育理念探讨,家庭教育经验记录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