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是越来越辛苦了......养育开支太高了......甚至都影响到了家长的生育意愿!
社会、媒体、专家也都在找原因。
一开始他们把原因归结在机构身上,说机构煽动焦虑、高收费、给孩子增加负担.......是引起内卷、影响生育的罪魁祸首!
于是,双减把机构从大到小打了一遍!
可是看起来效果似乎不太明显.....哪怕人家贴心的帮家长打掉了机构,为了减轻家长负担还提供了免费的课后延时,可这帮家长仍然不领情,找人打听、熟人介绍,偷偷摸摸的也要继续找老师上课。
各种媒体报道的学生自残、抑郁等情况也有增无减,该不生还是不生......
这一定是家长的问题,这帮子人实在是太不知好歹了!
所以大家看,最近这一段时间,不管是影视剧还是各种媒体,包括各种平台上,都把矛头指向家长,似乎是他们不识时务,是他们盲目焦虑,是他们不懂得教育规律(这个.....有很多还真是),亲手把孩子送进了内卷的火坑!
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初中一天在校12个小时甚至15、6个小时,晚上回家还要写学校作业写到11点、12点,各种背诵、讲题打卡、各种教辅、卷子,你告诉我说这是家长的错?
高中一周六天都在学校,孩子一周放一天假,有的地方甚至一周放两个小时假,你告诉我说这是家长的错?
各种制度改来改去,朝令夕改,各种改革百花齐放,命题改革、录取改革、教学改革,让家长们无所适从,哪个家长这么牛逼能干涉政策的制定?
就那么几所优质学校,就那些有限的高考录取指标,百分之一、百分之三的录取率,你倒是多建些好学校、好专业,让家长、孩子都能轻松点啊?
埋怨家长不转变教育理念,一味往独木桥上冲,你倒是好好支持中职、高职,让这些专业毕业的学生有一个好出路啊?你倒是提供些好的就业岗位啊!
掩耳盗铃的宣布11点之后不能再写作业了,那你倒是少布置一点啊!你倒是早点放学啊!你第二天不要要求交作业啊!孩子没完成你别在群里@家长啊?
试问,上面这些问题,哪个家长可以左右,哪个家长可以决定?
从我上学开始,快四十年了,年年减负,减了个屁!
孩子们一年比一年辛苦,一年比一年累,了无生趣。
每年年底各级教育部门都是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作业专项治理取得了成绩、减负工作卓有成效、阳光体育校园活动增进了学生体质......
战报很华丽!可是战线呢?
战线不会说谎!
为什么我写这篇文章?
因为今天晚上我在接孩子的时候,看到了他的一个同学,那个女生我头两个月看到的时候,每天放学看到家长都是飞过去的,我是眼瞅着这闺女眼中的光一点一点的暗淡,面孔变得麻木,了无意趣,弓着背拎着书包,步履沉重,这才是13岁的孩子啊!
我看到都觉得挺疼,孩子的家长是什么感受,可想而知。
可能有人说,这都是你们家长自找的!你们为什么不反抗?
不敢罢了。
怕孩子被另眼相看,打入另册;怕自己特立独行,最后孩子跟不上其它同学;怕失去了升学的机会,影响孩子一辈子......
是的,咬着牙孩子生病也不敢请假的,是家长;
给孩子报班的,是家长;
在家长群里围着老师唱赞歌,感谢老师严格管理的,是家长;
明明一肚子意见,却屁都不敢放,只敢在网络上吐槽的,是我;
.......
可是,我们又有什么办法?
所有的这一些,政策、制度、命题、教学、管理、改革,哪一个都不是我们能左右的!
我们只是被动的承受着这一切,心疼着孩子,默默的帮孩子纾解着,然后还要背上一个盲目焦虑、内卷的锅?
我们辛辛苦苦上班、养家、谨小慎微、配合学校、老师,服从政策,教育孩子听老师的话,遵守学校纪律,到最后孩子眼睛近视了,背弓了,肩膀歪了,笑模样没了,还被指责说我们造成内卷?!!!
这个锅谁爱背谁背,我们家长不背!
视频号每周六直播聊天,欢迎大家来聊啊!
小升初计算怎么刷?——《小升初数学计算严选600题》使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