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一定要带孩子去一次的城市,但以我个人带孩子在北京两次旅游(一次夏天、一次冬天)的经验而言,还的确是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这篇文章算是我们这两次北京旅游的经验教训反馈,也算是给大家提供一些小的建议吧。
首先一定要对北京的气候有所认识。
北京的冬季和夏季其实都不太适合旅游,冬天太冷,夏天太热。
可北京因为景点众多,三五天根本不够,我们去了两次了,到现在还没有去长城.......孩子也只有在寒暑假才能有足够的时间,那么就需要面对北京的冬天和夏天。
夏天还好说,就是热嘛;
冬天的冷可能很多南方朋友未必能适应,我是河南人,也不算太靠北,冬天来北京也有点服不住——天冷、风大,所以一定要带好帽子(一定要能兜住耳朵)、手套还有围脖,因为冷风会从领口灌进去,有一个围脖会好很多。
冬天的北京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室内、室外的温差大,室外可能在零下,到室内直接就二十度,尤其是在国博这种人挤人的室内,最好是多层穿搭,可以随时脱掉外套和中层衣物。
其次是要对北京景点之间交通时长有个正确的认识。
北京很大,加之景点有些集中在一起,但有些则距离比较远,比如清华北大颐和园圆明园在西边,环球在东边,鸟巢水立方在北边,故宫国博天安门景山什刹海这些则集中在中间。
不同区域之间的交通时间基本在个把小时左右,如果叠加排队时间,一天安排两个不同区域的景点游览,估计哪个都玩不好,还会超级累。
是的,北京的热门景点永远是热门,排队是常态,大部分景点还都很大,游览时间很很长,强度也会很大。
所以要对排队和强度有个心理准备。
首先是排队,比如国博,故宫这些超级热门景点,一定是会排队的,场馆外要排队,场馆内搞不好也要排队,尤其是寒暑假这种旺季,我是建议一定要赶早去,即使排队时间也会比较少,参观质量会更高一些。
然后是旅游强度。
比如国博、毛主席纪念堂、故宫、景山、北海、什刹海、南锣鼓巷可以认为是一串。
但是千万千万不要把这些安排在一天,那是要累死人的!
如果想要细致的逛逛,但是国博就可以一天,不要看就是在一栋大厦里走来走去,真的很累!
如果国博再叠加一个故宫,其实已经很累了!
像是景山、北海、什刹海、南锣鼓巷这些就可以改天去,减轻负担。
再比如你看地图会发现北大、清华、颐和园、圆明园是在一起对吧,不禁会想先去个清华北大,再去个颐和园......,但凡你想要稍微细致的转一转,那也是要累死人滴!
参观就变成了刷步数.....
再次是住宿。
首先北京的住宿费用挺贵,以我个人的感受,同档次的酒店,北京要比上海贵20%左右?
可能是我个人的认知,不一定算准。
不过北京也有不少民宿,我个人观察,别的城市民宿不敢说安不安全,但是北京的民宿应该算是比较安全的。
为啥呢?
如果你看到北京公交车上都有专门的安全员,地铁车厢里也时不时会有安全员上来巡视,就知道安全这两个字在北京的分量。
如果选择民宿的话,可能会比酒店便宜一点。
至于住哪里,我我们这次因为要去环球,所以选择了住在朝阳三四环之间,平乐园附近,我个人觉得有些偏,其实住在靠中心区域往各个景点去会更方便,即使要去环球,在七号线附近找酒店就行。
当然,越靠中心,酒店费用会越贵。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北京景点的预约。
真的难约。
这次我们去国博,另外两家朋友去故宫,都选择了买讲解+票的那种,至于清华,我是找的朋友走的亲友。
真的约不上。
其实如果是带孩子,我觉得买个讲解也不亏,像是国博、故宫、颐和园这种人文历史比较浓郁的景点,有没有讲解是两回事。
如果不想要讲解,那么就需要扣着时间去预约,起码天安门广场这一圈的景点是都需要预约的,清华北大是需要预约的,像是国子监、恭王府、颐和园基本上掏钱就可以。
不预约的后果是什么呢?
抛开两个大园子不说,咱们就看恭王府,因为可以买票,人流直接爆炸,很多旅行社都组织旅游团去恭王府,院子里都是乌央乌央的人,导致毫无体验感。
如果国博、故宫、清华、北大这些也开放,那场景都不敢想。
其实北京还有很多的博物馆、科技馆,并不是非常难抢,靠时靠点总能抢到的。
如果要把北京的景点分一个层次,从我一个家长角度来列的话:
第一层次:国博、军博、故宫、清华&北大(实在是不好意思,把清华北大当景点,只是为了行文方便,清华北大学子莫怪莫怪)、长城、天安门周边,这算是知识&历史向;
第二层次:天坛、地坛公园、什刹海、南锣鼓巷、颐和园、圆明园、中轴线、其它各种国家级展馆,这算是历史&人文向;
第三层次:环球、大栅栏、琉璃厂、北京动物园、鸟巢&水立方、簋街、牛街以及其它景点、商业街,这算是旅游景点向......
如果是冬天的话,什刹海的冰场值得南方孩子们去体验下。
可能不全,毕竟岁数大了,有时候顾及不过来。
下面简单的就我们参观过的景点,简单的说下。
一、国博
国博非常非常建议花一天时间去转转,尤其是你花钱找了讲解的情况下。
国博非常大,除了一些常设展馆比如古代中国,在二三四层还有其它展览,可以说各个都是精品,值得慢慢体味。
我是建议最好选择上午入馆,越早去排队越好,一是时间充裕,二是去的早,古代中国馆人没有那么多,观感更好。
去的晚的话,遇到限流就会耽误很多时间。
孩子最好是在四五年级以上,尤其是六年级的孩子,非常建议去看看,可以和他们初一的历史教材无缝衔接。
太小的孩子比如幼儿园或者小学一二年级,说实话效果一般,也就是凑个热闹。
国博里没有太多休息的地方,大家都是在楼梯上坐着休息,可以适当带些吃喝,充电宝也可以带,起码一万毫安的没事。
冬天的话,最好是背个包,进了国博就可以选择把外套脱了存储物柜,其它必需品放包里,放心,不冷的。
现在都是营销为王,比如大家如果想去国博,在小红书一搜索就会发现那个凤冠很火,实际场地中也有很多人排队去拍照,还有什么代购凤冠冰箱贴,我个人觉得完全没有价值,除了华丽点,无论从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等方面都那样,也就是宣传、营销罢了,在那里浪费时间没有意义。
对了,国博出来就是天安门广场,所以不用预约天安门广场。
二、故宫
故宫也是建议上午早点去,赶早效果会更好些,我也建议跟讲解,否则也就是看个热闹。
去故宫现在有两条线路,一是从天安门穿过去到午门,一个是从天安门东侧的劳动人民文化宫(两块门票)穿过,后者貌似会稍微快一些。
如果跟着讲解就不说了,肯定是需要按部就班的走。
如果是不跟讲解,那么有一个思路——开门就直接往后走,不要在前面徘徊,其实三大殿你也进不去,也就是在殿门口看看罢了。
快速甩开人群后,你能收获一个人比较少的后半程,这样拍照什么的可以摒除周围人群的干扰,更容易出片。
这样一直走一直拍,到御花园之后,再反身回来详细的逛逛前面的一些场馆。
这也是一个选择。
至于珍宝馆,那没办法,人就是多,挤吧。
故宫后面其实就是景山,如果不是太累的话可以考虑把景山也逛了,两块钱,时间也不长,山也不高,但是可以俯瞰故宫,别有一番风味。
六年前我们去景山的时候,山上一个人都没有,我们坐在山顶呆了很久,崇祯上吊的地点也看到了,这次再去,人过于多了,都是拍照打卡的,崇祯那个歪脖树也没找到.....有些遗憾。
三、清华&北大
北大我们是没有进去的,但是我有些感想想说下。
清北是中国人公认的最高学府,有机会的话当然都想带孩子进去,两所学校也都给了预约的机会,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带入,咱就不展开了。
去了也就去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两所大学,是有众多学生、老师上课、科研的学府,不是单纯的景点。
某种意义上,我们算是不速之客。
假期还好说,平时游客进入后,最好是能够不影响人家的正常教学、科研秩序,爱护人家的教学设施与环境。
也算是给孩子做一个表率,毕竟治学要先学做人。
我自己也带孩子去过不少名校,印象最深的有两次。
一次是去武大看樱花,人太多了,有些人真的是素质堪忧,爬到樱花树上摇树的,孩子随地小便的,真的.......;
另一次就是这次去清华,大家都在二校门排队照相,有两三波家长带着在另外一侧枉顾周围游客的指责和安保人员的劝阻插队给孩子照相......
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
需要注意的是,清华里面有几个食堂是可以对外的,大家可以在小红书查找一下;
另外清华、北大的文创店在过年期间都是关门的,你买不到官方的文创商品;
清华校内是可以骑共享的,最好也是骑个共享,这样会更轻松些。
四、环球
其实环球没迪士尼好,这是我们家回来之后的评价。
但是环球有热门IP比如哈利波特和变形金刚,比迪士尼又略胜一筹,所以带孩子倒是可以去下。
反正大部分就是来一次就算了,那最好是买那个啥,优速通吧,这样孩子能玩的尽兴一点。
优速通好像是有三项、五项、八项?
价格不一。
地铁是七号线,还有一号线八通线可以到。
还是那句话,赶早。
这个是必须单独安排一天的!!!
五、天坛
天坛公园其实很大,开放时间很长,门票其实不贵。
但是祈年殿开放时间比较短,空间也有限,人群一涌过去,也就毫无观感了,尤其是不好拍照。
所以如果想要出片,那就趁早。
六、恭王府
没必要去。
七、国子监&孔庙
这不算是个太热门的景点,但是我个人觉得比较有意思,历史悠久,有不少古树、碑刻,历史韵味悠长,带孩子去转转还是不错的。
国子监&孔庙、雍和宫和地坛离得比较近,可以统一安排一下,我们今年没有去雍和宫,也没有去地坛,主要是适逢新年,人太多了。
初一、初二,某些时间段地铁到雍和宫地铁站甚至会甩站跨过。
地坛过年庙会我们本来是想去的,后来看人太多,就转而去了东岳庙,小而有趣,是个不错的去处,还是那句话,趁早,玩了据说也限流。
八、颐和园
圆明园和颐和园,我们去的是颐和园。
园子很大,要转完需要花很多时间,也要跑断腿。
所以一天的话,如果要去颐和园,就不要安排其它的刷步数项目了。
九、鸟巢&水立方
拍照打卡点。
如果看了我上面的介绍,大家会发现很多我都劝你赶早,没有办法,只有赶早才能有比较好的体验,加之很多景点花费时间长,赶早才能丰富体验。
因此,建议可以每天一个大景点搭配一个小景点,这种模式会更轻松下。
十、什刹海
如果是平时的什刹海,在我的排序中,那就是个二类景点。
但如果是冬天结冰的什刹海,一旦开了冰场,那么对于偏南方的朋友来说,就可以作为一类景点,让孩子体验下自己之前没有体验过的生活,也是旅游的目标之一嘛。
北京其实有很多冰场,像是今年好像龙潭湖也有,奥体那边也有,你在小红书上一搜一大把,但是在什刹海,那不是能体验老北京人冬天的快乐嘛,偶尔你还能看到冬泳的老大爷。
最后再聊聊饮食。
北京有没有好吃的,有,各种驻京办,各种米其林。
如果说北京本地的,大众熟知的就是豆汁、烤鸭、涮羊肉、卤煮、爆肚这些吧,如果你去景点看,就是糖葫芦、稻香村、梨茶、门钉肉饼这些,这个门钉肉饼我上次来还没有见,这次怎么这么多.....
豆汁我个人实测没有短视频里演的那么难喝,味道也不是臭,是带着豆味的酸,所以尝一尝也没有啥,吃不惯很正常;
烤鸭我们因为之前来吃过了,这次也就是很随便的在酒店旁边一个小馆子点了份,也是现烤的,吃着还是比我们这里的好吃,这个建议大家可以尝一尝;
涮肉的话,这次我们吃的南门涮肉,需要先排号,我们觉得挺好吃,肉不错;
卤煮、爆肚这类吧,其实也就是那样,你在本地能吃惯来北京也不必尝,你在本地都不吃肝、肚这类,到这里也没必要勉强自己;
在北京我们还吃了羊蝎子,叫蝎王府吧,群友推荐,我们去试了试,额,不太符合预期,吃着也就那样,服务嘛,就挺那啥的,不过过年期间,不能接受,可以理解;
稻香村的话,店很多,自己看着买吧,反正北京特色嘛。
北京,总是要带孩子去一趟的。
两次北京之旅,每次都有不少的收获。
也希望我的个人经验能够给大家一些帮助,如果有说的不到位之处,那也是我个人的局限,先道个歉。
视频号每周六直播聊天,欢迎大家来聊啊!
小升初计算怎么刷?——《小升初数学计算严选600题》使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