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神明:当用神的视角看待父母

文摘   情感   2024-11-15 08:00   浙江  
本公众号旨在探索心灵平静与意识觉醒,所有文章皆为原创,请勿盗取。‍‍
  

通知:即日起,四月都会在每周五早上8点更新,其他时间不定。





我试着模拟一下中国60、70年出生的父母们的人生吧。


女孩版:


一个女孩,生长在多兄弟姊妹的家庭,她并不受父母的重视,或者说在贫瘠又无知的小城,父母的父母也不知道什么叫重视,什么叫真的关爱和教育,反正一代代都这么过下来了。生存,才是第一要义。


于是,她从小就无师自通的学会了爱其他人。不管那是出于孩子本能地想要讨好父母的心,还是出于“一家人就要相互帮忙”的心,总之,这个女孩非常体贴,牺牲一切自己的权益帮助他人。读书的机会,工作的机会,甚至嫁得一个好丈夫的机会,都可以让给他人。


她存在的理由好像就是为了牺牲,因为不知道谁说的,又好像每个人都在说的——“女孩子,总有一天要嫁到别人家,那就趁还在家的时候多帮衬下家里吧。”


她无比坚定的认为,人,就是要拥有一颗清白的心,要堂堂正正,要当一个贤妻良母,要乐于助人,要孝顺父母,感恩世界。后来的日子,无论多么痛苦,也都因为有这样一个信仰,而还能继续存留一点勇气坚持下去。


她们没有受到过良好的教育,所以很难觉醒;

她们的性格普遍温柔,所以不懂拒绝他人;

她们受到的社会规训像一根链条一样把肉体和心灵都捆的死死的,以至于人生的天花板在十几岁就注定好了,没有一丁点从内可以打破的可能。


以后嫁的丈夫好,就跟着好,嫁的差,就跟着差。


嫁人后,她也非常努力的为家庭付出,可是有时生活并不是努力就会有回报。


丈夫生活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从小就无意识地拥有性别优越感,表现为家务天生就该是女人做的,既然是应该,就很难感恩。


她欺骗自己不去计较,依然无私的为家庭奉献,一边工作,一边做家务,一边照顾孩子,周围的邻居没有一个不夸她的贤惠和大气。但是丈夫和孩子们却不觉得如此。丈夫说“这个女人总是在家里发脾气”,孩子也说“妈妈总是发脾气”。


怎么能不发脾气呢?繁重的家务,不体贴的丈夫,淘气的孩子,各种生活费用的支出,全都要她来操心。偶尔和丈夫也能其乐融融,但是这两个加起来也才不过四十几岁的年轻人,心性太不定了,外界的一点风吹草动就会影响到这个脆弱的小家。


比如某个人说,“要注意好你妻子,她那么年轻漂亮,工作能力又强,很多人盯着。”


比如某个人说,“女人还是不要抛头露面,在家带孩子才是正道。”


比如某个人说,“家庭和谐,就得丈夫强硬,不能什么都听妻子的。”


于是,没有分辨能力,耳根子又软的丈夫就听信了旁人的话,命令妻子不能从事高收入的工作,高收入意味着高风险,他情愿家庭一直贫穷下去,也不能承受那风险。而她并不想如此,她想给孩子好一点的教育,她想拥有一套更好的房子,她认为凭自己的双手辛勤工作总能过得更好的。


但是,生活并没有更好。


孩子们虽然大了,但是和她并不亲近,因为她有限的时间全用来工作和做家务了,实在无暇顾及什么亲子陪伴。


丈夫也已经离心,每次发脾气,丈夫都跟着吵回来,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他连吵也不吵了,直接装作看不见她。


辛勤工作赚下的钱,一部分借给贫穷的亲戚了,要不回来,一部分借给许诺高利贷的老板,然而随着老板入狱,钱也跟着打了水漂。


在年岁渐长的时光中,她终于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了有什么不对劲……





男孩版:


有一个男孩,在1960年代出生,由于当时物质匮乏,一日三餐都得按票购买,于是身高就勉勉强强,长不成外界对男性“高大健壮”要求的样子。


他出生的家庭,假如父母从小陪伴+有可安排的工作,那么人生会顺利很多。但是假如缺失一个,孩子就得自己从头再来,重新去探索一遍世界,吃很多亏,挨很多打,才能混到差不多60分的水平,也就是一个小康之家的普通人的水平。


对啊。普通,普通,普通人的生活从来不容易,不要以为不求富贵普普通通的生活就很容易似的,想要养活妻女,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供养孩子们上学,过上不用那么拮据的普通人的生活,从来都不容易。


假如过不上60分的生活,他们这些男性群体就会被整个社会鄙视。大家从心眼里瞧不起失败的人,一旦被打上失败的标签,干什么都觉得别人在鄙视自己。比如搭不上混得稍微好一些人的话,比如听不到周围一些正向的鼓励,比如交友话题也仅限于没事聚在一起聊国家局势,显得自己非常有见解,比如想要抽出2年时间去进修学习,就是天方夜谭,老婆孩子都在家里嗷嗷待哺,一天也离不了人。


但是妻子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有那么多的坏脾气。


他自问已经努力,他也想赚更多钱但就是赚不到,这时妻子本应该是最支持他的人,但她总是胳膊肘往外拐,会为各种无关紧要的邻居,或者娘家亲戚的话来烦他。他们吵架很少是因为自己小家庭的事吵,而总是因外人的事吵。


那么他也不能向着她了,那些不怀好心总是索取的娘家人,伤透了他的心,她的不安全感让她选择了和娘家人抱作一团,她把沉重的生活压力全都仅向他一人发泄,而在外界依然是一片美名。他们开始进行激烈的权力的博弈,一方比一方更大声音的争吵,“我才是为这个家付出最多的人,你根本没有付出!” 新仇旧恨一起算,每一次吵架都惊天动地。一直争吵,一直互相伤害,直到争吵升级为仇恨,直到仇恨升级为漠然:有一天,即便对方站在自己面前,也可以轻而易举的装作看不见这个人。



这一切,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他们都那么努力认真的生活,为什么就是过不上60分的人生呢?


弱小的孩子一开始还会试着帮助父母调解,直到ta们长大,进入社会,有了家庭,是再也不想踏入老家一步了。空气中的争吵和漠然都非常让人近而远之,那些长年旧账翻来覆去的算又有什么意思呢?甚至ta们还非常痛恨自己为什么要生在这样的家庭,且有更加不幸的一小部分,过上了更糟糕的人生:缺失的童年,充满争斗的家,太多的怀疑和指责,早已不知不觉地给ta塑造了再也修复不好的破碎人格,破碎的自己拥有想毁灭一切的欲望,首当其中的就是要先毁灭自己。ta们实在不知道,就自己这样的人,还配什么好日子。





神,站在高处静静地观察着这一切的发生。


“啊,又是一出类似的悲剧。”


几千万年来,凡有人类诞生开始,凡有文明开始,这些家庭的悲剧就在反复上演,大部分都会走向一个悲剧的结尾,小部分呢,早早的意识到了一些不对劲,并且及时行动,勇敢前进,可以跳出那些为他们安排好的人生剧本,慢慢拥有一些连ta也预料不到的结局。


ta给了他们绝望,但是,ta也给了他们希望啊。


神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人,但是神,也拯救不了一个不愿醒来的人。

如果人类的大脑里装满各种各样根深蒂固的观念,神是无法把这些观念强行拿走的。


比如“女人就是要做家务” ,“男人就是要赚钱养家”,“孩子就是要出人头地”,“人生就是要有房有车”,“天下的乌鸦就是一般黑” ,“好人就是要吃亏” ……


这些观念,都直接框死了当下。


命运的剧本,神不过是先编织了一个框架,但是要怎样往其中填充血肉骨骼,那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所以命运的结尾,连ta也不知道。因为纵然是一摸一样的结尾,但只要主宰人拥有不同的意志,不同的感受,神就无法判定那是个好结尾还是个坏结尾。判定命运好坏对错是非真假虚实值不值得的权利并不在神的手中,而在每个人自己的心中。


人越相信某个观念,他就等于把这个观念加入了剧本里面,然后去经历自己亲手创造的人生。


“男人就是要赚钱养家”,那就会拥有丈夫不参与养育孩子的生活,因为那是ta允许的。


“婚姻就是彼此搭伙过日子,所以要留一手”,那就会拥有没什么信任感的婚姻,因为那是ta坚信的。


“对妻子没有爱情,爱情最后都会成为亲情”,那就会拥有亲情,谈不上什么爱不爱,因为这是ta默认的。


“生活就是要平平淡淡才是真”,那就会把这套传给下一代,在孩子二十岁的时候就认为ta闯不出个什么名堂来,直接用当下框死ta的未来。


哎,神叹气。


“什么时候能够了解到外界的一切都是在和人的心相呼应,用什么样的心去看待世界,就会得到什么样的收获,那么心才会找到真正的路,知道怎样从源头开始,去控制好行为,一点点去创造一个自己想要的剧本。


我制造了万物和人类的心相互呼应、碰撞,来提醒他们去反求诸己,但是还是得他们先愿意接纳敞开,才能注意到我发出的信号啊。


第一次注意到信号就会注意到第二次,第三次,无数次,然后越来越好。因为不安全感而注意不到我的信号,就会加重不安全感,越加注意不到,不知不觉,这一切就变成好的更好,差的更差了……”





现在可以添加四月的微信号了,朋友圈会发很多不对外公开的观点~


写的这么好,不点个在看

四月谈修行
求知和修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