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献给“感觉自己做什么都是错”的群体

文摘   情感   2024-08-02 13:07   浙江  


1,我们所在的婆娑世界,不完美占据大部分。

也就是说,人人必将受苦,只不过有的人受苦多,有的人受苦少,有的人受苦转头就忘了,有的人受一点苦就天塌了,有的人能从苦中找到乐,有的人受苦后要拉着别人一起受苦……对苦的不同态度,勾勒出了人生百态。



2,在所有苦中,最让人遗憾,也最没有办法去解决的,就是丢失自己。


其他苦诸如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只要时间够长,总有一天伤口会慢慢愈合,或者愈合不了,但不知不觉也就习惯了。然而自己一旦丢失,进,无法找到出路,退,背后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底气,没有任何方向,没有任何助力,连最可能帮助自己的自己,也都丢失了。

等于说,肉体虽然活在这个世界,但没有心了。



3,“感觉做什么都是错”,本质上是太把别人当回事,而不把自己当回事。

父母,长辈,老师,领导,一切权威都在随心所欲的制造他们的规则,话可以乱说,事可以乱做,不开心就可以找个更弱小的对象随意打骂,反正不用付出代价。

太年轻,对权威群体依赖太深,无条件的相信着身边亲近之人,那么就会进入他们的规则之中,被规则束缚。而在他人的领域里,对错只在一念之间,和你本身并没有什么关系。说你对就是对,不对也对,说你错就是错,对也不对。



4,悟性比较好,早点感受到了这种答案随机的人,会主动制造有利于提高正确答案概率的条件——讨好规则制造者。

他们不会反省自己,而把精力更多的用来观察外界,观察他人,在没搞清楚事情的走向时不轻易开始,尤其面对情绪不稳定的规则制造者,更要小心行事,以免继续受伤。



5,对外界没有兴趣,脾气又倔的孩子,假如需要面对情绪不稳定的上位者,直接抑郁的概率更大,他们死都不会反省的,厌恶,憎恨着一切,对大人的世界也非常失望,但由于弱小,这个愤怒的力量只能先用来攻击自己,发泄不出去。


6,对外界没有兴趣,但是还依赖,还相信着上位者的孩子,就会开始反省自己。他们希望自己变得更好,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表扬,这个动机大概率会迎来失望。

因为爱是这样一种东西:

「爱你的人既不会因为你不优秀而鄙视你,也不会因为你优秀而奉承你。

爱你的人会感到欣慰自豪满足,是因为他们能看到你身上具备活力,能够活出自己并永不后悔,是你身上有能自洽的状态,而不是达到了某个外界规定的具体水准。」


那么不会爱也同理,希望通过优秀去让人爱是很脆弱的行为,因为人不可能永远优秀,永远强大,永远站在巅峰,一旦不优秀,爱就消失了,变成耻辱了,这样为了得到他人喜欢的优秀不要也罢。其次,普通人想要变得优秀,也是很难的一件事啊,达不到目标产生的自责感,就先把自己吞噬了。优秀只有是你全然为了自己时,才值得追求。



7,“怎么做都不对”,就是做的太多了,没有任何人来指导你,告诉你走歪了,告诉你做自己就好,也没有资源去看到更大的世界,也没有悟性去理解自身圈层以外的高能量,只能靠填鸭式,Pua式方法蛮干,苦干,比如提高学习成绩,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就是怎么付出都没有回报,周围的打压又变本加厉,于是陷入习得性无助。



8,但没办法,这就是要还的债。

本来就不是谁都能过上那种非常完美,非常让人羡慕的生活的,每个人都有要为生活所偿还的债,这个债可能是不负责任的父母,可能是坑爹的损友,可能是你出生的贫穷城市,可能是某天突然产生的一个极端的念头,每增加一个不稳定因素,要还的债就更多,这段还债的路别想有什么风光,默默苟着,先积累能量比什么都重要。

熬过了还债期,后面才可以大胆的往前冲,才开启了真正属于你自己的生活。



9,接受一切改变不了的无奈,接受现实的多面性和残酷性,这一关很快就会过去。反之,怎样都接受不了,痛苦发泄歇斯底里,都可以,反正没有人替你还债。

等年纪大了,被岁月一点点抚平棱角了,或许会坦然一些,原谅曾经的自己一些,理解生而为人的无奈一些,开始能看到自己的苦,也能看到他人的苦了。

明白原来你和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生活不是非要和你过不去。

站的尺度够高了,心胸能容纳的事物自然就更多了。



10,那应该怎么处理“做什么都不对”的无助呢?

反着来,和现有你的一切行为都反着来。


把自卑变成傲慢,把怀疑变成坚定,把惯性退后变成大胆前进,把担忧变成相信,把【收】变成【放】。

能量放出去,放多了不用担心,有放就会有收;

但是有收不一定有放,尤其是习惯憋在心里,什么都表达不出来,也不敢表达的人问题会严重的多。

他们总是担心暴露出了真实的自己会让人不喜欢,害怕群体远离或指责,那就干脆自私,大胆的自私和傲慢,把谁都不放在眼里,这样能量会一点点纠偏回来。

后期度过了这个阶段,心里释怀了,可以再慢慢调整到中间,不再傲慢也不再自卑,不再愤怒也不再无助,而找到了一个自己和他人都能舒服的度。



写的这么好,不点个在看

四月谈修行
求知和修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