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有乳腺癌患者用上了!本月起正式执行,这些救命药终于可以报销了!

健康   2025-01-13 19:01   福建  

点个关注吧了解更多抗癌信息


今年1月1日起,国家最新医保药品目录已经陆续落地实施,为众多乳腺癌患者带来了新年福音。


今年医保目录共新增了91种药品,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到了63%1!其中更是新增了两款乳腺癌创新治疗药物,包括单抗类以及抗体偶联药物(ADC),不仅为乳腺癌患者提供了更多有效的治疗方案,价格降下来后,也可以进一步减轻大家的经济负担,让姐妹们更安心地接受治疗。


据悉,目前各个省份医保目录执行所需的各项配套措施也在紧锣密鼓地更新中,比如推进新增药品挂网及进院,完善“双通道”药品使用管理等。通过这些方式,实实在在地满足姐妹们的看病需求。


图源|觅健的版权图库


  01  

乳腺癌“种类”复杂多样

精准分型治疗是关键


众所周知,乳腺癌目前是全球女性最高发的癌症,也是威胁我国女性健康的第二大恶性肿瘤2,主要特点有发病率高、分型复杂多样、晚期生存率低,治疗难度也大。


作为一种高度异质性的肿瘤,乳腺癌在临床、组织学、分子水平上都表现出复杂多样性3。不同分子分型的临床特点有所不同,治疗手段和预后也存在一定的差别4。目前,乳腺癌的分子分型主要可以根据四项指标来制定,即ER(雌激素受体)、PR(孕激素受体)、HER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和Ki-67(增殖细胞相关的核抗原)5


根据四项指标可将乳腺癌分为三类6,包括:

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R+/HER2-)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HER2+)

 三阴性乳腺癌(TNBC)


其中,HER2不仅是乳腺癌分类的重要标志物,也是判断乳腺癌的临床治疗及预后效果的关键指标,因此在临床中对其状态的评估也能帮助医生判断,为患者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7


目前,随着新药研发和精准医学的不断深入发展,HER2低表达乳腺癌也成为了新的治疗类型8



【专家观点】


张剑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

在为患者选择治疗方案时,需要对患者的分子分型、身体状况、年龄、药物的可及性、循证医学证据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并根据患者的意愿,实行更为个体化的治疗选择。


  02  

医保目录持续“上新”

助力缓解这两类乳腺癌患者用药难题


据悉,此次医保目录新增的两款治疗药物,适应症覆盖了HER2阳性和低表达乳腺癌两类人群,极大丰富了患者的治疗选择。


HER2 阳性乳腺癌


HER2阳性乳腺癌指的是HER2蛋白过度表达的一类乳腺癌,约占所有乳腺癌的20%9。正常情况下,HER2蛋白的表达水平会受到严格的调控,来确保细胞的正常功能,而过度表达的HER2蛋白会刺激癌细胞持续生长和增殖,因此HER2阳性乳腺癌具有恶性程度高、易复发、易转移的特点,患者预后相对更差7


由于这些“标签”的存在,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HER2阳性乳腺癌都被认为是不可治愈的。不过,随着抗HER2治疗药物的不断涌现,针对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靶向治疗药物选择越来越多,患者的治疗结局也在不断被改写


图源|觅健的版权图库


按照不同药物的作用机制,目前获批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适应症的抗HER2药物可分为三大类10

● 大分子单克隆抗体(单抗)

● 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

● ADC药物


目前,国内诊疗指南针对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的一线治疗策略仍以THP双靶联合化疗为主。其中,今年刚纳入医保的一款药物,就是组合了两款单抗的创新“双靶点”复方皮下制剂。它通过双剂合一的方式,可以为乳腺癌患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治疗选择。


但对于相当一部分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来说,即使接受了抗HER2治疗,还是会有耐药及复发转移发生的风险。因此,还是需要通过其他创新治疗方案来助力延长生存期,实现更长生存11,12。针对这一情况,ADC药物应运而生。


ADC药物是一种新型的抗癌药物,也被大家称为“魔法子弹”。它主要是由强细胞毒性的化疗药物和抗体,通过连接子偶联合成,同时具备化疗药物的杀伤性和抗体药物的靶向优势,可以实现靶向与化疗“1+1>2”的联合效果,有效减少乳腺癌复发转移风险。



【专家观点】


张剑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

HER2是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有效靶点,而ADC药物可以直接瞄准这个靶点,使得药物能够特异性地传递到肿瘤细胞,并产生杀伤作用。相比传统的化疗加抗HER2治疗,ADC药物具有更多的靶向性,能够产生‘1+1>2’的效果,疗效相对更优


今年,抗体类和ADC两款药物被纳入医保,也为这部分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保障。


HER2 低表达乳腺癌


在乳腺癌中,约45%~55%呈现HER2低表达状态13。此前,由于HER2表达水平较低,这部分患者会被判定为HER2阴性进行治疗14。事实上,HER2低表达和HER2阴性并不能完全画上等号,二者之间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分子分型等有着很大的不同,传统抗HER2靶向治疗对其效果并不理想15


对于HER2阳性、阴性和低表达的区别,网上有一个很形象的描述:“HER2蛋白存在于细胞表面就像头发长在人头皮上,头发浓密的就是HER2阳性,而光头就是HER2阴性,除了这两类之外,还有一类人不是没有头发,只是头发稀稀拉拉,这就是‘HER2低表达’”16


图源|觅健的版权图库


不过,随着新一代ADC药物在HER2低表达乳腺癌患者中展现出良好获益,其治疗人群也从HER2阳性进一步拓展为HER2低表达乳腺癌,HER2低表达也成为了乳腺癌又一新治疗亚型8,进一步推动了精准诊疗的发展。


今年,HER2低表达晚期乳腺癌的适应症被正式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填补了目录内该治疗领域靶向药物的空白,这也意味着将有更多乳腺癌患者从抗HER2靶向治疗中获益。



【专家观点】


张剑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

从HER2低表达的角度上讲,新一代ADC药物的出现改变了既往HER2阳性、HER2阴性两分法,并带来了非常明显的治疗格局变化,使得HER2低表达成为了新的治疗分型。当然最重要的是,它也最终实际改善了这部分患者的生存,这也是创新药物能够在临床应用的关键。


结语


1月新版医保目录落地实施,进一步打破了精准诊疗与患者之间的“高墙”。展望未来,随着医疗科技持续创新突破,希望可以有更多创新药物能够更快进入医保。我们也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乳腺癌患者挣脱病魔枷锁,在医保政策与诊疗突破的双重庇佑下,重新拥抱阳光灿烂的生活,绽放生命的绚丽光彩。


声明:仅供疾病科普使用,不做任何推广目的,如有疑问请咨询医疗卫生专业人士。

审批编号:CN-152095 过期时间:2026-01-12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吧

更多
相关文章
■ 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乳腺癌的这个难缠并发症,治疗前做好一步能规避……
■ 医保报销后能省几千元!明天起乳腺癌“神药”DS-8201多数患者都能用得起了,这份攻略建议收藏!
■ 老婆确诊乳腺癌后,3年换了4次治疗方案,但癌细胞还是跑到了她的脑袋里……

封面图片来源:稿定设计

责任编辑:觅健圈圈

参考文献:

[1] 国家医疗保障局. 国家医保局2024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新闻发布会实录. https://www.nhsa.gov.cn/art/2024/11/28/art_14_14889.html

[2]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22

[3] 王硕,郑新宇. 乳腺癌分子异质性与分类治疗[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1,41(11):1238-1243.

[4] 江思源,宋丽萍,于世博,朱丽喆,闫宇.乳腺癌患者分子分型与改良根治术后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预后的关系[J].肿瘤研究与临床,2021,33(6):408-413.

[5] 乳腺癌精准治疗标志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2版)

[6] Huppert LA, Gumusay O, Idossa D, Rugo HS. Systemic therapy for hormone receptor-positive/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negative early stage and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CA Cancer J Clin. 2023 Sep-Oct;73(5):480-515. doi: 10.3322/caac.21777. Epub 2023 Mar 20. PMID: 36939293.

[7] 中国抗癌协会国际医疗与交流分会,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乳腺癌学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低表达乳腺癌临床诊疗共识(2022版).中华肿瘤杂志, 2022, 44(12):1288-1295.DOI:10.3760/cma.j.cn112152-20220914-00623

[8] Wolff AC, Hammond MEH, Allison KH, et al.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testing in breast cancer: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ists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cused update. J Clin Oncol. 2018;36(20):2105-2122. 10.1200/JCO.2018.77.8738.

[9]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乳腺癌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1版)

[10]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4年版)

[11]  Wei Cao, et al. Changing profiles of cancer burden worldwide and in China: a secondary analysis of the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 Chin Med J (Engl). 2021 Apr 5; 134(7): 783–791.

[12] Barok M, et al. Trastuzumab emtansine: mechanism of ac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Breast Cancer Res. 2014; 16(2):209.

[13]  Shui, Ruohong, et al. "Hormone receptor and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detection in invasive breast carcinoma: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12,467 patients from 19 Chinese representative clinical centers." Clinical breast cancer 20.1 (2020): e65-e74

[14]  郭晴,张剑.HER2低表达乳腺癌的靶向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癌症杂志,2023,33(02):181-190.DOI:10.19401/j.cnki.1007-3639.2023.02.012.

[15]  王雪儿,王永胜."精准医疗"时代从乳腺癌分子分型探讨抗体-药物偶联物的临床价值及最新研究进展[J].中国癌症杂志, 2023(12):1073-1082.DOI:10.19401/j.cnki.1007-3639.2023.12.002.

[16]  https://mp.weixin.qq.com/s/HSgiJZe2XFPdr7OVLMBeCQ 


乳腺癌互助圈
规范、专业、温暖的乳腺关爱服务平台,带您掌握乳腺癌预防治疗、术后康复、科研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