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讨论的病例来源丁香园社区 [1]:患儿为 6 岁女童,诊断百日咳,口服磺胺 10 天后出现皮疹、低热。
患儿一般情况好,皮肤瘙痒,偶咳,无流涕咽疼及呕吐腹泻等。查体咽部无充血,心肺听诊正常。
图 1. 患儿皮疹表现 [1]
百日咳抗菌治疗的指南推荐情况
长久以来,百日咳抗菌治疗的首选抗生素是大环内酯类,随着耐药率的增加,近年来相关指南针对耐药菌株感染的抗菌药物推荐有所改变,亦有国内专家发文建议调整首选用药。
总之,复方磺胺甲恶唑在百日咳治疗中的地位有所提升,成为 2 月龄以上耐药株感染病例经验治疗的一线选择[4],2 月龄以下婴儿由于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等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使用受限。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是临床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在最新的《中国百日咳诊疗和预防指南(2024 版)》中首次不再强调其首选地位[3,4]。随着复方磺胺甲恶唑在儿科应用增多,一些不良反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磺胺类药物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5,6]
1. 过敏反应
较常见,表现为药疹、光敏反应、药物热、血清病样反应等。过敏体质、有其他药物过敏史应尽量避免使用。
关于百日咳患儿使用 TMP-SMZ 可能出现的药疹类型,儿科时间既往已有整理,可点击右侧链接进行回顾👉👉 百日咳用药:TMP-SMZ 可引起哪些药物性皮炎?
2. 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症及再生障碍性贫血
表现为咽痛、发热、苍白和出血倾向。用药期间定期检查周围血象变化。
3. 溶血性贫血及血红蛋白尿
易发生于红细胞缺乏葡萄糖 - 6 - 磷酸脱氢酶的患者。
4. 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核黄疸
新生儿、2 月龄以下禁用。
5. 肝脏损害
可发生黄疸、肝功能减退,严重可急性肝坏死。用药期间定期监测肝功能。
6. 肾脏损害
可发生结晶尿、血尿和管型尿;偶有患者发生间质性肾炎或肾小管坏死的严重不良反应。用药期间监测肾功能。
7. 其他
恶心、呕吐、胃纳减退、腹泻、头痛、乏力。艰难梭菌肠炎、甲状腺肿大及功能减退、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无菌性脑膜炎等。
以上不良反应中,尤其注意肾损伤、结晶尿、皮疹。提醒患儿多饮水,维持充分尿量,以防结晶尿发生。皮疹发生率较高,较严重时需停用[3,6]。提醒家长,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就医。
其他抗菌药
有研究提示 β- 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用于百日咳治疗有效,但存在失败风险,如果患儿不能使用 TMP-SMZ,可尝试足量、足疗程选用 β- 内酰胺类药物,效果需谨慎评估[2]。其他抗菌药物如喹诺酮类、四环素类、氯霉素、链霉素疗效不确定[2]。
具体到每个患儿,是否停药换药,可能要从医患关系、严重过敏反应风险、疗程、病原复查情况等多方面考虑。
特别说明 |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等专业人士参考
作者 | 三也
投稿 | zhangxinyu2@dxy.cn
题图|图虫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