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患儿应用磺胺药后出皮疹,停不停药?

学术   2025-01-25 20:00   浙江  


今天讨论的病例来源丁香园社区 [1]:患儿为 6 岁女童,诊断百日咳,口服磺胺 10 天后出现皮疹、低热。


患儿一般情况好,皮肤瘙痒,偶咳,无流涕咽疼及呕吐腹泻等。查体咽部无充血,心肺听诊正常。


图 1. 患儿皮疹表现 [1]



百日咳抗菌治疗的指南推荐情况


长久以来,百日咳抗菌治疗的首选抗生素是大环内酯类,随着耐药率的增加,近年来相关指南针对耐药菌株感染的抗菌药物推荐有所改变,亦有国内专家发文建议调整首选用药。



总之,复方磺胺甲恶唑在百日咳治疗中的地位有所提升,成为 2 月龄以上耐药株感染病例经验治疗的一线选择[4],2 月龄以下婴儿由于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等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使用受限。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是临床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在最新的《中国百日咳诊疗和预防指南(2024 版)》中首次不再强调其首选地位[3,4]。随着复方磺胺甲恶唑在儿科应用增多,一些不良反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磺胺类药物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5,6]


1. 过敏反应


较常见,表现为药疹、光敏反应、药物热、血清病样反应等。过敏体质、有其他药物过敏史应尽量避免使用。


关于百日咳患儿使用 TMP-SMZ 可能出现的药疹类型,儿科时间既往已有整理,可点击右侧链接进行回顾👉👉 百日咳用药:TMP-SMZ 可引起哪些药物性皮炎?


2. 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症及再生障碍性贫血


表现为咽痛、发热、苍白和出血倾向。用药期间定期检查周围血象变化。


3. 溶血性贫血及血红蛋白尿


易发生于红细胞缺乏葡萄糖 - 6 - 磷酸脱氢酶的患者。


4. 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核黄疸


新生儿、2 月龄以下禁用。


5. 肝脏损害


可发生黄疸、肝功能减退,严重可急性肝坏死。用药期间定期监测肝功能。


6. 肾脏损害


可发生结晶尿、血尿和管型尿;偶有患者发生间质性肾炎或肾小管坏死的严重不良反应。用药期间监测肾功能。


7. 其他


恶心、呕吐、胃纳减退、腹泻、头痛、乏力。艰难梭菌肠炎、甲状腺肿大及功能减退、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无菌性脑膜炎等。


以上不良反应中,尤其注意肾损伤、结晶尿、皮疹。提醒患儿多饮水,维持充分尿量,以防结晶尿发生。皮疹发生率较高,较严重时需停用[3,6]。提醒家长,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就医。



其他抗菌药


有研究提示 β- 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用于百日咳治疗有效,但存在失败风险,如果患儿不能使用 TMP-SMZ,可尝试足量、足疗程选用 β- 内酰胺类药物,效果需谨慎评估[2]。其他抗菌药物如喹诺酮类、四环素类、氯霉素、链霉素疗效不确定[2]


具体到每个患儿,是否停药换药,可能要从医患关系、严重过敏反应风险、疗程、病原复查情况等多方面考虑。



特别说明 |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等专业人士参考


参考文献

[1]https://www.dxy.cn/bbs/newweb/pc/post/50474014

[2] 姚开虎,孟庆红,史伟,等.国内当前百日咳治疗的抗菌药物选择之我见[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4,39(2):85-88.

[3] 华春珍, 王传清, 杨章女, 黄丽素. 百日咳病原新认识及其抗感染策略[J]. 临床儿科杂志, 2024, 42(6): 480-484.

[4]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儿科感染学组,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儿科专委会感染组,中国临床实践指南联盟方法学专委会,等. 中国百日咳诊疗与预防指南(2024版)[J]. 中华医学杂志,2024,104(15):1258-1279.

[5] 药物说明书

[6]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S].北京,2015.



作者 | 三也

投稿 | zhangxinyu2@dxy.cn

题图|图虫创意

丁香园儿科时间
丁香园旗下公众号,更懂中国儿科医生。前沿、用药、指南、病例一网打尽,轻松玩转儿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