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胡言乱语、发热 5 天,首先想到的诊断是?

学术   2025-01-24 20:02   浙江  


病史简介



病史:患儿,女,17 岁,因记忆力下降、胡言乱语、发热 5 天入院,患儿 5 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记忆力下降、胡言乱语症状,感头痛不适,伴恶心呕吐,有妄想、幻觉,无肢体活动障碍,伴反复发热,最高体温 38.8 ℃,予退热药物后缓解,为求诊治来我院急诊就诊,以精神行为异常查因收治入院。


查体:T 36.5 ℃, P 112 次/分, R 20 次/分,BP 134/95 mmHg,神志模糊,胡言乱语,部分遵嘱,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 3 mm,对光反射灵敏,口唇无发绀,颈稍抗,心肺腹查体无异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病理征阴性,双下肢无水肿,指鼻试验不配合。


入院诊断:精神障碍查因:颅内感染?自身免疫性脑炎?精神分裂症?其他?


辅助检查:脑脊液检查正常。头颅 CT 平扫未见异常。


动态脑电图:轻-中度异常动态脑电图和脑电地形图。

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抗体 6 项脑脊液:抗谷氨酸受体(NMDA)抗体 IgG 阳性(1:1);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抗体 6 项血清:抗谷氨酸受体(NMDA)抗体 IgG  阳性(1:100);


住院经过及病情变化:入院后给予甲泼尼松龙冲击,免疫吸附,护脑,维持内环境稳定处理。患儿逐渐可交流,夜间无躁动,生命体征平稳,好转出院。出院后继续泼尼松口服维持。



1.什么是自身免疫性脑炎?



自 2007 年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脑炎被发现以来,一系列抗神经元表面或者突触蛋白的自身免疫性抗体被陆续发现,使得自身免疫性脑炎( AE )也成为儿童神经免疫疾病新的研究热点。

广义上说,AE 是指所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病变,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桥本甲状腺炎、克罗恩病等系统性免疫疾病所导致的中枢神经损伤;非特异性抗原抗体相关性脑炎,如急性播散的脑脊髓炎、白塞病等;以及特异性抗原抗体所导致的神经细胞损害,如抗细胞表面抗原抗体或抗突触蛋白抗体相关脑炎、抗细胞内神经元蛋白抗体相关的副肿瘤性脑炎。

而后者特指狭义的 AE ,是一类作用于神经元蛋白的自身抗体介导的脑炎,分为以神经细胞表面抗原为靶点的抗体介导的 AE 和以神经细胞内抗原为靶点的抗体介导的AE 。我们平时所关注研究的是狭义的自身免疫性脑炎[1-5]


注:其中中枢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可能是癌症的副肿瘤性表现,但与癌症相关的几率因自身抗体而异。大多数通常与副肿瘤性脑炎相关的神经元抗体(例如,70%以上的病例与癌症相关)都是抗细胞内神经元蛋白抗体。NMDAR: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AMPAR: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唑酸受体;GABABR:γ-氨基丁酸B型受体;mGluR:代谢型谷氨酸受体;GlyR:甘氨酸受体;LGI 1: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 1;Caspr2:接触蛋白相关蛋白 2;CV2/CRMP5:塌陷反应调节蛋白 5;GAD:谷氨酸脱羧酶。



2.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特点



1. 疾病谱:儿童最常见的 AE 类型为抗 NMDAR 脑炎,占所有脑炎的 40% ,而其他种类在儿童中很罕见;相比之下,成人常见的AE类型更多样。


2. 伴随肿瘤发生率:成人 AE 常伴肿瘤,而儿童 AE 伴肿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成人,通常与感染有关。在一些文献中提到,约 50% 的儿童抗 NMDAR 脑炎患者在发病前数天至数周具有前驱感染症状,包括发热、精神萎靡、头痛等,而已有证据显示始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疾病,如单纯疱疹病毒脑炎和流行性乙型脑炎,后可诱发抗  NMDAR 脑炎。

但是对于治疗效果不佳、症状反复的患儿,仍需警惕卵巢畸胎瘤等肿瘤


3. 临床表现:儿童 AE 的症状可能更加复杂,具有感染作为诱因,表现为运动异常、易激惹、失眠、癫痫发作等多灶性神经精神症状,而成人可能主要表现为记忆缺陷、精神异常和中枢性低通气综合征。


4. 诊断困难:儿童 AE 在没有自身免疫抗体证据的情况下,早期诊断比成人更为困难,首先,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神经元回路及受体密度不同于成人,造成症状呈多灶性神经精神症状,而非单一表现。

其次,儿童 AE 起病相对迅速,且伴有感染症状,如发热等,这增加了早期诊断的困难度。此外,目前对儿童 AE 的认识仍存在局限性,部分患者并无已知自身免疫抗体,使得诊断变得更为复杂[2-3]



3.儿童抗 NMDAR 脑炎的特征 



儿童抗 NMDAR 脑炎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神经和精神症状。其中,患儿早期可能出现类似流感的前驱症状,表现为发热、头痛、头晕等,主要神经系统表现为癫痫发作、运动障碍(舞蹈症、手足徐动、肌张力不全等)、睡眠障碍和精神行为异常等症状。

精神症状方面,年龄越大表现越明显,激越和紧张症被描述为重要表现,特别是激越行为在儿童抗 NMDAR 脑炎中占有核心地位,呈现动态连续性变化,可从轻度焦虑不安、易激惹,进展为难以控制的攻击行为,甚至可能出现伤害他人或自残行为。

在临床实践中,儿童紧张症常容易被忽视,可能表现出焦虑、抑郁、兴奋、攻击行为等症状,因此早期识别和管理儿童抗 NMDAR 脑炎的精神症状对于改善患儿的预后和提高生活质量非常重要[4,6]



4.抗 NMDAR 脑炎的诊断



在发生上述临床症状且通常伴有下述表现,则应怀疑该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开始免疫治疗:


1.脑脊液(CSF)淋巴细胞增多或寡克隆带阳性(不过 CSF 基本参数最初可能正常)。


2.EEG 可显示出弥漫性或局部性慢波、癫痫样放电以及极度的δ刷等异常情况。极度δ刷状波是一种不常见的独特 EEG 模式,可辅助诊断,并与病程较长相关。


3.脑 MRI 往往正常,或显示皮质(大脑、小脑)或皮质下(海马、基底节、白质)区域有一过性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高信号。虽然不是常规进行,但据称 PET 显示大脑葡萄糖代谢呈额叶-枕叶梯度的特征性增加,这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脑脊液中NMDAR抗体的阳性结果是确定诊断的必要条件[5]



5.抗 NMDAR 脑炎的治疗



根据国际 AE 联盟和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神经学组发布的共识推荐,免疫治疗在抗 NMDAR 脑炎的一线和二线治疗中起着关键作用。对于精神症状的治疗,除了环境和行为管理外,抗精神病药物、苯二氮䓬噻类药物、镇静药物和抗抑郁药物等药物治疗也被建议使用,并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情况进行选择[7]


关于免疫治疗,目前多推荐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作为一线治疗方案,但糖皮质激素药物种类以及剂量选择尚无统一标准,有文献推荐,甲泼尼松龙 20 mg/(kg.d),连续使用 3 天,后改泼尼松 1.5~2 mg/(kg.d)口服,随后逐渐减量维持治疗 3 个月,可显著改善患儿病情。丙种球蛋白在抗NMDAR脑炎患儿应用中一般为 2 g/kg,分 2-5d 静脉滴注,在治疗过程中需监测患儿的心率、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

没有证据表明,甲泼尼松龙、IVIG 单独或联合应用,哪种治疗方案效果更佳。血浆置换具有起效快的优点,能更有效清除脑脊液中抗 NMDAR 抗体,可作为急性重症病例治疗方案,但是对于脑脊液抗体阳性而血清抗体阴性的抗 NMDAR 脑炎,血浆置换的疗效尚未明确。一线治疗 10 d后患者病情仍无改善,即可考虑使用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进行二线治疗,多为单独应用,疗效不佳时再考虑联合治疗[7]


6.抗 NMDAR 脑炎的预后?



大多数患儿的预后良好,患儿的精神症状会在 2~4 年内改善,且只有极少数患儿会存在长期持续性精神症状。通过早期识别和管理该疾病的精神症状,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预后,并提高其生活质量[8]



参考文献(上下滑动查看):

[1]邹丽萍. 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几个需要关注的问题[J].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21,28(6):445-447. DOI:10.3760/cma.j.issn.1673-4912.2021.06.001.;
[2]张育才,崔云. 重视儿童重症自身免疫性脑炎的诊断与治疗[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1,30(6):655-657.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1.06.001.;
[3]李秀娟. 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临床特点[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9,34(24):1846-1850. DOI:10.3760/cma.j.issn.2095-428X.2019.24.002.;
[4]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
[5]uptodate:自身免疫性(包括副肿瘤性)脑炎的临床特征和诊断;
【6】窦家莹,崔云,史婧奕,等. 儿童重症免疫性脑炎临床特征和治疗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1,30(6):677-681.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1.06.006.;
【7】彭镜,钟林秀. 儿童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脑炎的治疗策略[J].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21,28(6):453-457. DOI:10.3760/cma.j.issn.1673-4912.2021.06.003.;
【8】柳培娇,程敏,胡越. 儿童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精神症状研究进展[J]. 国际儿科学杂志,2023,50(12):800-804. DOI:10.3760/cma.j.issn.1673-4408.2023.12.003.;



✩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等专业人士参考



作者:赵鹏
投稿:zhangxinyu2@dxy.cn
题图:站酷海洛

丁香园儿科时间
丁香园旗下公众号,更懂中国儿科医生。前沿、用药、指南、病例一网打尽,轻松玩转儿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