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冬天是最适合喝威士忌的季节,我觉得此话不假。
在温暖的火炉边,来上一杯烟熏火燎的泥煤威士忌,或是一杯醇厚馥郁的雪莉威士忌,这滋味,谁试谁知道。
但我们也说了,凡事讲究个分寸,尤其天寒地冻的,更得注意饮酒安全和身体健康。
以下五点“冬天喝酒保命事项”,希望朋友们耐心看到最后,最好转发到“相亲相爱一家人”群里,让爱喝酒的大爷小舅子什么的,都好好看一看
❄️
冬天喝酒确实会让人感觉到浑身暖乎乎的,甚至还会有一些出汗,所以以前很多人以为喝酒真的能让身体“暖和起来”。
好在互联网自媒体同行们早就身先士卒,把喝酒暖身这个谣言击碎八百回了:
喝酒后感觉到暖和,主要是因为酒精对血管和神经系统的作用。酒精进入人体后,会刺激血管扩张,尤其是皮肤表面的毛细血管。血管扩张导致血液流向体表,使得热量更容易从体内散发到体外,从而让人产生一种暖和的错觉。
同时,酒精还会影响神经系统,尤其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降低人对寒冷的感知能力。这种抑制作用使得人们在喝酒后对外界温度变化的反应变得迟钝,即使体温实际上并没有升高,人们也会感觉到温暖。
不过,我还想补充一点,那就是冬天喝完酒之后,即使感觉到热,最好也穿严实一点。
尤其是在喝完酒往家走的路上,千万别直接往路边一躺,就像这样👇
因为酒精扩张血管的作用是短暂的,一旦酒精代谢完毕,血管会重新收缩,导致体表温度下降,甚至比喝酒前还要更低。
这种情况下,人就很容易着凉感冒,甚至是出现失温的现象。
失温症是很危险的,它是指人体核心温度降至35℃以下的一种状态。当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时,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会出现一系列如寒战、意识障碍、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甚至最终造成死亡。
而且,如果冬天室外醉酒的话,随着体温的进一步下降,大脑皮层进入抑制期,在丘脑下部体温中枢的调节下,皮肤血管突然扩张,这时体温虽然一直在下降,皮肤感受器却有热的感觉,导致“反常脱衣”现象的发生,更加加快了失温进程。
总之,每年新闻里总有几个喝完酒回家,在室外不幸冻死的相关报道,触目惊心,大家一定要引以为戒。
冬天感冒的人多,自然吃抗生素的人也多,那句大家都听说过的“头孢就酒,说走就走”,可以说对,但也不全对。
一方面,理论上只有某些(含有甲硫四氮唑基团的)的抗生素会引发双硫仑样反应,另一方面,双硫仑样反应并不是百分百致命的。
虽然但是,我仍然不建议大家在吃头孢,乃至于服用任何药物时喝酒。
酒精除了和抗生素不对付之外,还有很多药物禁忌:比如说退烧药(扑热息痛、布洛芬)等,二者同服,可能诱发胃肠道出血;比如说安眠药(安定类药物、佐匹克隆等等),很可能导致深度昏迷甚至死亡。
有的人就会说了:我自己/我朋友/我亲戚吃了xx药又喝酒,一点事没有,这怎么解释呢?
这是因为乙醇与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反应因人而异,毕竟每个人年龄、身体状况和代谢能力都不一样,毕竟健康是自己的,还是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为宜。
一句话,喝酒不吃药,吃药不喝酒!
虽然冬天不如夏天那样令人口干舌燥,但在温暖的室内,水分仍然会流失:
即使不出汗,皮肤也会流失水分,而且室内暖气带来的干燥空气会让你不知不觉地脱水。
加之酒精本身就有脱水利尿的作用,所以,大冷天喝酒,你以为是解渴,实则则是让你更渴。
水约占人体的60-70%,对于运输营养物质、清除体内废物、支持免疫系统、滋润组织和器官、维持血压以及维持适当体温必不可少,这些对于冬季在户外预防体温过低非常重要。
而且缺水不仅会导致脱水,还会增加患肾结石、尿路感染和便秘的风险。
所以,下次和朋友聚会喝酒,别忘了多喝些水,这不仅能降低酒精对身体的损伤,避免醉酒,也能让你更“抗冻”。
每年冬季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多项研究表明,随着气温的下降,脑血栓、心肌梗死、脑溢血等疾病的发病率显著上升。
这是因为寒冷会导致血管收缩,进而导致血压升高,加剧心绞痛的症状,增加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
所以,对于爱喝酒,但是有“三高”,或者其他基础疾病的朋友来说,建议冬天不喝甚至少喝酒,咱等到开春儿了再干杯,也不迟。
一直跟大家灌输的观念就是“喝少点,喝好点”,在冬天也不例外。
到底多少是少呢?我们看看国家官方是怎么说的:
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中建议“男性每日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每日酒精量不超过15克”,而新版指南中,不再对男女摄入量做区分,统一为不超过15克。
我们来换算一下,按照这个标准,每人每天最多可以喝375毫升啤酒(5度左右)/ 187.5毫升葡萄酒(10度左右)/ 37.5毫升威士忌(50度左右)。
其实,对于平时有品鉴习惯的朋友来说,就算你每天打卡一款威士忌,喝个30毫升左右,也是没有超过这个标准的,积少成多,一年喝它个二三百款,你也就基本上“出师”了。
毕竟,品鉴和酗酒这两件事本就无关,寒冷冬日,一杯酒也足够暖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