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精神大讲堂丨谢维和:《引路人的样子——两种教师观的比较与启示》

教育   2024-12-07 21:05   江苏  


NEWS

关注我们点亮星标,随时掌握师院动态~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引导师范生践行教育家精神,教师教育学院推出面向全校师范生的“教育家精神大讲堂”系列专题讲座。12月2日,“教育家精神大讲堂”系列讲座第六期在仙林校区图书馆东报告厅顺利举行,讲座由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冯建军教授主持,教师教育学院的院领导、部分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本期大讲堂主讲人是清华大学的谢维和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题为“引路人的样子——两种教师观的比较与启示”的讲座。

01

主讲人介绍

谢维和教授是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原副校长,教育研究院院长;现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等职。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学原理、教育社会学、高等教育与青少年研究等。


02

讲座内容

本次讲座以“四个引路人”为出发点,探究了“引路人”是什么样的以及如何成为合格“引路人”的问题。谢维和教授以一个选择题作为切入点,讲述并比较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教师观,包括教师的责任观、专业观、儿童观、教学观等内容,以期指导师范生在教育家精神指引下选择与教师教育密切相关的教师观,力求帮助学生开阔理论视野,积淀教育情怀。

首先,谢教授给出了一个选择题:教师应当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还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由此,谢教授就引出了两种不同的教师观:第一种更加强调教师传授知识的责任,教师重在积累知识;而第二种更加强调学生的积极性与主体性,教师重在指导学生。谢教授指出,两种教师观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教师需要有丰富的学识,但不能仅仅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的人,而是要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的人

其次,谢教授引用了唐君毅先生“奔向罗马”的比喻:成为学者第一步就是要接受知识,第二步就是将所学知识系统化,第三步是要思考知识的边界,第四步则是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思想。而作为已经到达过“罗马”的人,教师应当知晓如何到达罗马以及到达罗马的多条路径,从而更好地引领学生“条条大路通罗马”。

谢教授认为,教师的专业化不仅仅需要知识的铺垫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认识。尽管学界常说的“学生”大多是译自“student”,但是中国的学生应该具备独特的人生观。因此,中国的教师也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要做到真正的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除此之外,作为引路人的教师也要充分关注学生的成长故事、发现学生的个性,从而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以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特别是对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身心上的变化更应多加关注

最后,谢教授也指出,教育的意义不仅仅是对成绩的追求,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兴趣与能力,使学生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与积极态度;谢教授也强调,教师在对学生的研究过程中,不应局限于常规的教学任务与班级管理工作,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深入认识自我、自然与社会,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03

总结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场精彩的讲座已逐渐走向尾声。谢教授围绕着“引路人”展开了一系列叙述,充满着异彩纷呈的教育思想与事例,在一次次互动交流中为教师教育学院的师生们带来了新的启迪与思考,也激励着每一位师生向着“教育家型教师”前进,成为学生成长路上合格的引路人。



文字丨陈一蓁

图片丨杨志瑞

编辑丨虞雪伦

审核丨王加强 侯天阳 陈思锦 许天辰



南师大教师教育学院
这里是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宣传平台,感谢您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