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1日,中国正式实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清单》。这份清单对稀土、电子零部件、机械设备等进行了全面管控,尤其是针对美国军工企业,直接来了个“釜底抽薪”。美国军火商最擅长的飞机、大炮、导弹,生产所需的很多关键原料和部件都严重依赖中国,而这次清单的推出,几乎让它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生产支撑。
这就好比,武器工厂想造枪炮,但车间里的钢材、车床、甚至一颗螺丝钉都不够了,武器还怎么造?
美国这次尝到了什么叫“精准反击”。中国不直接和你硬碰硬,而是通过技术和供应链的断供,让你自己举步维艰。洛克希德·马丁的F-35战斗机生产线可能会因为缺乏稀土而停摆,雷神公司的导弹订单也会因关键部件短缺而拖延。简单来说:不靠中国,美国连“螺丝都拧不紧”。
回顾过去几年,美国在遏制中国的道路上,出手颇多,却显得杂乱无章。总体来看,可以总结为两种打法:
散打式出招:没有清晰的战略规划,想到哪儿打到哪儿,今天对中国企业下禁令,明天又拉盟友搞贸易壁垒,更多是临时凑招,像个急着扳回比分的业余选手。
乱斗式围堵:美国不仅单独对付中国,还试图拉拢各方,对俄罗斯群殴,对欧盟、日韩“薅羊毛”,甚至连自己盟友的利益也毫不留情地收割。
表面上看,美国拉起了一个庞大的“反华联盟”,但实际上,越是打压中国,它的内耗就越严重。这种缺乏章法的打法,让美国看似风光,却越来越像一只泥足巨人。
相比美国的散打和乱斗,中国的反击显得更有智慧,带着“太极拳”的风范:看似不动声色,实则刚柔并济。《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清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既没有直接针对具体的美国政策,也不搞喊口号式的对抗,而是以精准的技术卡点,让美国军工行业尝到什么叫“举步维艰”。
这份清单到底多厉害?简单来说,它的管控范围极广,从基础原材料到尖端科技设备,从民用领域到军用领域的交叉点,都在其覆盖之内。比如,美国海军的福特级航母由于缺乏中国制造的先进导航桅杆技术,已经陷入了长期的项目停滞。而如今,中国不仅停止供应相关零部件,还将涉及导航桅杆的技术全部列入了出口禁令,这让美国的造舰计划更加无力。
再举个小例子:导弹的生产需要稀土,中国不仅是全球稀土储量最多的国家,还在稀土加工领域拥有技术优势。这次管控清单的出台,让雷神公司的导弹工厂“无米下锅”,即使美国再有资金,也难以从别处找到替代品。
中国的反制并非“一刀切”,而是步步为营,细致入微。以《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清单》为例,它的封锁不仅仅是材料上的限制,更包括技术上的断供。比如,仅“技术资料”一项,就涵盖了设计图纸、计算模型、工程方案等方方面面。这样一来,美国不仅拿不到零部件,连未来研发的基础都可能被掐断。
这种“软刀子割肉”的手法,比起直接的贸易制裁更具杀伤力。因为它不只是在眼前制造困难,还可能对美国的军工体系产生深远的影响。从战斗机到导弹,从航母到航天器,只要涉及高科技军工,美国就很难避开中国制造的影子。而中国这次的反制,等于让美国的军工企业走进了“死胡同”。
美国对台军售的行为,实际上是一场注定失败的赌博。长期以来,它试图通过对台输出武器来挑衅中国,却没想到,中国可以通过供应链反击,把这一切化为泡影。如今,美国军工企业的窘境,正是这种策略失败的直接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