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珍稀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文摘   三农   2024-06-28 20:00   浙江  
  通信作者简介:


谭琦,博士,博士生导师,二级研究员,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世界食用菌生物学与产品学会主席、全国植物新品种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农业农村部蔬菜专家指导组成员。上海海洋大学博士生导师,南京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食用菌学报》、《菌物研究》、《上海农业学报》、《食药用菌》编委。

选育国家认定香菇新品种12个,地方认定香菇品种17个;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制定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7项;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著作 4本;主持科研项目2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4项(主持3项)、省部级二、三等奖16项(主持4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首届乡村振兴杰出科技人物、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







摘  要   2021年我国食用菌产量除前7大品种香菇、黑木耳、平菇、毛木耳、金针菇、杏鲍菇和双孢蘑菇外,其他食用菌(即珍稀食用菌)总产量为720 万吨,占食用菌总产量4133.94万吨的17.42%,品种包括茶薪菇(茶树菇)、羊肚菌、牛肝菌、滑菇、蛹虫草等20余种。介绍目前中国珍稀食用菌产业发展具有品种多但产量占比不高;产地集中度较高,地域特色明显;新品种和新栽培模式不断出现等特点。分析茶薪菇、滑菇、大球盖菇、竹荪、羊肚菌、蛹虫草、灰树花、长根菇、牛肝菌、金耳等10种珍稀食用菌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指出未来珍稀食用菌发展前景广阔,并提出注重全产业链标准体系的建设、注意高质量适度发展、关注产业链延伸等发展建议


食用菌产业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不与其他行业争资源,可点草成金,变废为宝,实现循环经济,在农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1]近几十年来,我国食用菌产业高速发展,产量从1978年的6.00万吨[2]增长至2021年的4133.94万吨[3],增长了近700倍。其中的珍稀食用菌,作为区别于平菇、香菇、黑木耳等常见大宗品种的一类菇种,栽培规模较小,人工驯化栽培时间较短。
近年来,我国通过引进、驯化等途径开发出的珍稀食药用菌种类日益增多[4]在“大食物观”倡议下[5],作为市场消费的新热点,珍稀食用菌成为大宗食用菌从业者进行差异化生产、提升栽培利润的新选择

1

我国珍稀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


1.1

品种多,产量占比不高

我国食用菌栽培种类有70~80种,形成商业化栽培的有50种左右,其中约30种已具有一定生产规模[4]珍稀食用菌种类多,但产量占食用菌总产量的比例较低,2010—2021年期间为10%~18%。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2021年我国食用菌前7大品种香菇(1295.72万吨、黑木耳703.44万吨、平菇611.34万吨、毛木耳222.69万吨、金针菇214.57万吨、杏鲍菇205.18万吨、双孢蘑菇161万吨的合计产量占食用菌总产量的82.58%,其他食用菌(即珍稀食用菌)总产量为720万吨,占比17.42%,品种包括真姬菇、灰树花、秀珍菇、大球盖菇(赤松茸)、银耳、滑菇、长根菇(黑皮鸡枞)、草菇、鹿茸菇、竹荪、白灵菇、羊肚菌、茶薪菇(茶树菇)、牛肝菌、榆黄蘑、金福菇、鸡腿菇、姬松茸、灵芝、猴头菇、蛹虫草、天麻、茯苓/猪苓、冬虫夏草等。

1.2

产地集中度较高,地域特色明显

2021年我国珍稀食用菌产量以福建省最高,为182.45万吨,占全省食用菌总产量38.17%;其次是湖南省57.24万吨,占全省食用菌总产量的45.18%;江西省居第三位,为55.85万吨,占全省食用菌总产量的40.53%;云南省居第四位,为53.57万吨,但占全省食用菌总产量比例最高,达62.91%(表1)。河南省是我国食用菌总产量最高的省份,2021年食用菌总产量达576.13万吨,但其珍稀菌产量较低,为5.29万吨,仅占0.92%。

1  2021年全国各省市珍稀食用菌产量及其所占比例


珍稀食用菌地域特色较明显(图1),如滑菇,主要集中在辽宁、内蒙古、河北和黑龙江,产量占全国滑菇产量的比例分别为32.6%、25.9%、14.2%和13.7%;茶薪菇主要集中于福建、江西和广东,产量分别占全国茶薪菇产量的41.8%、41.7%和9.0%;秀珍菇主要在福建、湖南和广西,分别占全国秀珍菇产量的30.8%、25.0%和12.8%;羊肚菌主要集中于四川、云南和陕西;真姬菇主要集中于福建、山东、广东和江西;大球盖菇近两年发展较快,除四川、甘肃和福建外,其他各地也都有种植[6]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食用菌协会。

1  六种珍稀食用菌2021年的产量分布


1.3

新品种和新模式不断涌现

继羊肚菌栽培技术得到攻克,全国各地有较广泛栽培后,目前金耳的工厂化栽培受到业内重视。红托竹荪作为地方性品种,也已实现工厂化栽培。灰树花、牛肝菌工厂化栽培和大球盖菇设施栽培正在发展



2

10种珍稀食用菌现状剖析


选择茶薪菇、滑菇、大球盖菇、竹荪、羊肚菌、蛹虫草、灰树花、长根菇、牛肝菌、金耳等10种珍稀食用菌,简要分析发展现状。

2.1

茶薪菇(茶树菇)

茶薪菇为20世纪50年代欧洲首先驯化栽培成功,我国于80年代初期开展代料栽培[7]其季节性栽培延续至今,目前已开始尝试工厂化栽培。2021年我国茶薪菇产量为89.47万吨,优势区域为福建和江西

茶薪菇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有:菌种质量不稳定,工厂化品种少;生产方式以农户为主体的季节性袋栽模式为主,易发生病虫害;产业技术标准不健全;由于关注度不足,茶薪菇科学研究相对较少,生产设施设备迭代较缓慢。随着其竞品——鹿茸菇干品的消费市场扩大,茶薪菇的市场受到一定冲击,其未来产量能否稳定尚是未知数。



2.2

滑菇

滑菇人工栽培始于日本,20世纪50年代开始商业性栽培先是箱式栽培,随后采用袋式栽培,90年代开始采用广口瓶进行工厂化生产并实现了自动化控制,目前滑菇的工厂化栽培在日本已非常成熟。我国于1977年开始在辽宁的岫岩、庄河等县栽培并快速发展[7]形成规模,但一直以来以农法栽培为主,工厂化栽培规模较小(图2)。近年来,我国滑菇年产量在经历滑坡后有平稳回升,基本稳定在55万~66万吨,2021年产量为65.75万吨


滑菇产业发展的问题主要为,由于以农法栽培为主,质量标准较低;产业技术标准不健全,目前仅有1项行业标准,10项地方标准;深加工产品研发滞后,产品附加值较低。

2  我国滑菇设施栽培


2.3

大球盖菇


1969年,东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国,DDR)首先进行大球盖菇人工驯化栽培[7]1980年,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所研究人员许秀莲赴波兰考察,引进菌种并试栽成功,但未推广。1990年后,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推广取得一定效果,但由于消费者认知度低,产品售价低,导致栽培推广范围有限。2014年前后,上海周边市场出现商品名为“赤松茸”的大球盖菇产品,消费市场快速增长,较多消费者误认为买到的是松茸,能接受较高的售价。此后其发展迅速,栽培模式有南方冬闲田栽培模式、林下栽培模式及大棚栽培模式。2021年全国大球盖菇产量为21.3万吨,优势产区为福建、山东、河南、四川等

大球盖菇利用秸秆栽培,是消化秸秆、响应“秸秆菌业”的一个很好的品种。大球盖菇产业发展非常迅速,但存在品种较混乱,栽培技术待提升,商品菇率低等问题,专业设备开发也亟待加强。


2.4

 竹  荪


我国已实现红托竹荪、棘托竹荪和长裙竹荪的规模化生产。贵州的红托竹荪、四川的棘托竹荪和福建的长裙竹荪,围绕主导品种集群式发展,使得竹荪产业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发展之势[8]2021年我国竹荪产量达19.4万吨,产区分布在四川、福建、贵州、江西等省份。红托竹荪近年发展较好,尤其是我国实行精准扶贫以后,红托竹荪采取鲜品上市,其口感受消费者喜爱,市场需求量旺盛。红托竹荪鲜品每千克售价在60~200元,利润空间较大。国内企业自发尝试竹荪的工厂化周年生产,其中可移动集装箱式的“方舱栽培”是栽培模式之一。

竹荪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制种周期长且菌种性能不稳定,缺乏专业制种企业。二是栽培周期长,存在连作障碍,劳动强度较大。三是技术操作规范化程度低,存在关键技术缺失、技术走样和技术守旧等问题。四是产业链待延伸,如目前多为废弃处理的竹荪菌蛋蛋壳(菌托),完全可以加以利用,其提取物有抗肿瘤、抗氧化、降血糖活性[9-10],以及强抑制霉菌、酵母菌、细菌等作用[11]


2.5

羊肚菌


羊肚菌驯化栽培始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首先驯化成功,但真正开始大规模生产是我国2012年以后[12]我国羊肚菌2012年之前是以不同形式的仿生栽培为主,2012年后则以大田生态栽培模式为主,规模逐年扩大(图3)。随着羊肚菌菌种稳定性不足问题被逐渐解决,整体产量开始稳定。2021年全国羊肚菌产量已达到9万吨,目前优势产区为四川、云南和陕西

羊肚菌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价格快速下滑(图3)[12]干品由2016年前的每500克500~700元,降至2022年的200~300元羊肚菌主栽品种较少,主要为“六妹” “七妹”和梯棱羊肚菌。基础研究虽有成果,但总体较滞后,在高效遗传特性、育种方法、菌种保藏、病虫害防控技术、土壤连作障碍、保鲜技术、产品加工等方面均有待加强研究。

据调研结果,目前我国羊肚菌实际栽培面积在25万~30万亩,尚属新兴产业,但其发展过程不乏质疑之声。如2023年多地小麦收割期遇连续阴雨天导致小麦减产,引起了各方重视,有人提出羊肚菌栽培消耗小麦较多影响了粮食安全,应限制其发展。有鉴于此,羊肚菌栽培建稳步发展,不宜大规模快速扩展。


图3  2012年后我国羊肚菌的栽培面积和收购价格[12]


2.6

虫草


我国20世纪80年代开始蛹虫草驯化栽培,90年代实现其人工栽培[7]蛹虫草的栽培模式有茧蛹栽培、瓶式栽培(图4)和盆式栽培(图5)。瓶式栽培和盆式栽培主要采用米饭培养基。目前已有较多公司如江苏华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进行蛹虫草的工厂化瓶栽生产。我国蛹虫草的产量在2017年之前波动较大,2017年后趋于稳定,年产量在7.9万~9.1万吨,2021年为7.79万吨,目前主产区为内蒙、辽宁和广东

 

蛹虫草产业存在的问题:品种单一,使用年限长,易变异和退化,缺少自有知识产权品种和菌种标准;栽培和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不高,栽培设施落后;产品方面,工厂化栽培可周年售卖鲜草,而像辽宁等地区以农民季节性栽培(图5)为主,产品集中上市期间,对整体市场价格的冲击较大;研发推广体系不完善,专业技术人员青黄不接,人才短缺。


图5  蛹虫草农法盆式栽培茧蛹栽培(左)和瓶式栽培(右)

培养料准备与接种 

  培养与出菇

图5  蛹虫草农法盆式栽培


2.7

灰树花


灰树花人工栽培研究起源于日本[7],1975年日本即已正式投入商业性生产,其后利用空调设备,实现工厂化栽培。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灰树花的驯化栽培[7]并很快在浙江省庆元县、河北省迁西县实现规模栽培。灰树花工厂化栽培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江苏华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丰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都已进行灰树花的工厂化栽培。2021年全国灰树花产量为4.67万吨,河北(迁西)、湖南和浙江(庆元)是我国优势栽培产区

灰树花目前还是以农户春秋季小规模的分散种植为主,管理较粗放,集约化程度低。产品以初级农产品为主,整体附加值较低。生产管理繁杂,劳动强度大,比较效益低,难以吸引年轻人从业。灰树花还存在消费者认知不足、接受度低的问题,市场拓展有待发力

灰树花工厂化栽培

灰树花农法栽培


2.8

长根菇(黑皮鸡枞)


我国长根菇驯化栽培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开始栽培技术不断完善[13]1995年前后开始商业化生产。长根菇全国生产规模小,总量较低,得益于商品名“黑皮鸡枞”的使用,价位较高,发展前景良好。2021年全国长根菇产量为3.22万吨,目前在山东、浙江、福建、云南、上海等地都有规模化栽培,山东等地已实现工厂化生产(图6)。


长根菇因产量较少,产业受关注度不高,缺乏专业品种的选育,品种单一。长根菇采收后进行的削根操作尚未实现机械化,用工量大。由于需要覆土栽培,土传病害较严重。已有科研人员进行长根菇不覆土栽培研究,如能获得成功,将解决土传病害问题,还能使采收的菇体干净不带土,发展前景更好。


6  长根菇工厂化栽培

2.9

牛肝菌


泰国的清迈大学及其他科研机构均尝试牛肝菌的人工袋式栽培驯化,目前尚未成功,仍处于干预性的半人工栽培阶段。2021年我国牛肝菌的产量是12万吨,以野生为主,主产区为云南。贵州宏臻菌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于2013年在云南建成黑牛肝菌(暗褐网柄牛肝菌Phlebopus portentosus)工厂栽培研发基地,实现黑牛肝菌工厂化栽培[14]目前栽培技术日趋成熟。


牛肝菌工厂化栽培品种较少,已认证、可检索到的品种仅6个,其中菌株YL1701-2是目前工厂化栽培的主要菌株。


2.10

 金  耳


金耳是近年较热门品种,20世纪80年代就驯化栽培成功[7]近几年才开始规模生产。由于是一个刚开始进入规模化生产的品种,其产量波动性较大。云南菌视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20年首先实现金耳的工厂化周年栽培,全部以鲜菇销售,效益较好,推动了金耳鲜菇市场的发展和栽培模式的转变。目前云南和山东是主要产区,福建、安徽居次,浙江、四川、北京也有栽培。由于金耳优质种质资源的匮乏及栽培技术不成熟,导致种植过程的风险较大,造成许多农户、合作社和公司在从事金耳种植时面临诸多挑战,流动性大,整体产量不稳定。

金耳产业发展的问题:一是生物学基础研究比较匮乏,金耳与银耳一样,为两种菌(金耳和革耳)伴生,相关研究还不透彻;二是金耳栽培的种质资源不丰富;三是栽培技术难点有待攻破,如金耳子实体转色不理想、子实体生长过程中易感染病原菌而发生病害、生物转化率低等;四是专业技术型人才欠缺,栽培者多是将其他木腐菌的栽培知识迁移到金耳上,而金耳的营养特性不同于其他食用菌,这是金耳从驯化成功到现在四十多年,栽培规模没有大幅增长的原因


3

珍稀食用菌产业发展前景展望与建议


我国珍稀食用菌品种地方特色较强,量少价优,具有较高的利润空间,是食用菌从业者进行差异化生产的新选择。在大食物观倡导下,珍稀食用菌是丰富“菜篮子”工程的重要内容,也是市场消费的新热点,已引起广泛关注。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把珍稀食用菌品种作为十四五期间关注重点,工厂化生产和地方特色种类的创新是重点科研任务。其中,工厂化生产主要关注品种选育,而特色食用菌种类则关注全产业链。因而具有地域特色的珍稀食用菌的品种选育和技术攻关等将是体系内各地方试验站的工作重点。
 

随着食用菌栽培技术的进步,栽培模式的改进提升,珍稀食用菌的标准化、规范化、设施化和栽培水平将不断提高,品种数量将会不断增加,规模也会不断扩大,发展前景广阔。建议各地在发展珍稀食用菌产业时注重全产业链标准体系的建设,通过标准化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并注意适度发展,关注产业链的延伸,实现提质增效


致  谢  感谢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的各位专家提供相关数据。

参考文献


[1] 李玉. 中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态势[J]. 食药用菌, 2021, 19(1): 1-5.

[2] 张树庭. 中国蕈菌产业的发展[J]. 浙江食用菌, 2010, 18(3): 1-3.

[3] 董浩然, 于海龙, 姜宁, 等. 中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发展现状及趋势[J]. 食药用菌, 2024, 32(1): 1-9.

[4] 胡清秀, 廖超子, 邹亚杰. 我国珍稀食用菌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J].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2(4): 50-54.

[5] 李玉. 食用菌在构建粮食安全大格局中的作用: 践行“大食物观”探讨食用菌产业发展途径主题报告[J]. 菌物研究, 2022, 20(3): 157-159.

[6] 边银丙.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及其创新发展方向[J]. 食药用菌, 2023, 31(6): 370-377.

[7] 黄年来, 林志彬, 陈国良, 等. 中国食药用菌学[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0: 607-608, 647, 751, 771, 902, 1761.

[8] 龚光禄, 杨通静, 桂阳, 等. 我国竹荪产业现状与红托竹荪菌包脱袋覆土栽培技术[J]. 食药用菌, 2022, 30(4): 271-276.

[9] 赵凯, 王飞娟, 潘薛波, 等. 红托竹荪菌托多糖的提取及抗肿瘤活性的初步研究[J]. 菌物学报, 2008, 27(2): 289-296.

[10] 杨玲, 王万坤, 罗丽平, 等. 红托竹荪菌托多糖提取工艺及抗氧化降血糖活性[J]. 菌物学报, 2023, 42(1): 603-610.

[11] 檀东飞, 黄儒珠, 卢真, 等. 棘托竹荪菌托的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Ⅰ)[J]. 菌物学报, 2006, 25(4): 603-610.

[12] 刘伟, 何培新, 时晓菲, 等. 我国羊肚菌栽培历程及相关基础研究进展[J]. 食药用菌, 2022, 30(4): 261-270.

[13] 纪大干, 李代芳, 宋美金. 长根菇及其栽培[J]. 食用菌, 1982(1): 11-12.

[14] 纪开萍. 黑牛肝菌工厂化栽培研究及开发[J]. 食药用菌, 2019, 27(1): 9-12.





本文作者及单位:董浩然1#  于海龙1#  周 峰1    陈 辉1  陈美元2  张 敏3  唐 杰4  谭 琦1*  1.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上海 201403;2.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12;3.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辽宁 沈阳 110161;4. 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6

本文基金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项目(2023LZGCQY013);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20)
第一作者简介:董浩然(1990— ),男,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生理研究,E-mail:dhr605061238@163.com。于海龙(1982— ),男,研究员,主要从事食用菌育种及栽培方面的研究,E-mail:yuhailong@saas.sh.cn。
注:本文为通信作者在2023福建漳州蘑菇节的同名演讲整理稿。

本文刊于《食药用菌》2024年第1期,引用格式:董浩然,于海龙,周峰,等.  中国珍稀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J].  食药用菌,2024,32(2): 77-83.


推荐阅读:
*中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发展现状及趋势(作者:董浩然 于海龙 周峰等)
*中国食用菌产业未来发展新赛道探讨(作者:鲍大鹏  陈洪雨  吴莹莹  邹 根)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及其创新发展方向(作者:边银丙)
*我国竹荪产业现状与红托竹荪菌包脱袋覆土栽培技术(作者:龚光禄  杨通静  桂 阳 等)
*理性认识羊肚菌产业发展诸多问题(作者:赵永昌 柴红梅  陈卫民)
*黑牛肝菌工厂化栽培研究及开发(作者:纪开萍)
*北方地区长根菇大棚地栽周年生产标准化技术(作者:万鲁长 李晓博 赵敬聪 等)
*金耳及金耳多糖的药用保健功效及其机理研究进展(作者:杨林雷 李荣春 曹瑶等)
*灵芝工厂化栽培之我见(作者:黄毅)
*科有趣 | 为什么吃食用菌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2024食药用菌杂志协办单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