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南京要开大了!
近日,《南京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发展专项规划(2024-2035年)》意见稿公布,禄口国际机场未来10年的规划,定了!
意见稿提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赋予南京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定位,明确建设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的长三角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加快建设南京等20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南京作为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长三角中心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肩负重任:
南京的志向,也立下了:
国际客运方面,
“到2035年,禄口机场旅客吞吐量将达到8500万人次,其中国际及港澳台旅客吞吐量将达到1700万人次;
南京市航空出行利用禄口机场的比例将由76%上升至90%,禄口机场非南京本市客流占比将由30%增长至50%。”
文件前文的发展现状有提到,2019年南京禄口机场旅客吞吐量为3058万人次。今年有可能会再次突破3000万(1-10月禄口机场吞吐量2633.6万人次,按照平均数计算,有可能会冲上3100万)。
这算是近几年的高峰数据。如果以3000万为起点,那么接下来的10年里,南京要将这个数据拉升到8500万人次,平均到年,相当于接下来的每一年,南京都要增加约500万人次客流量,目标远大,难度也可想而知。
当然,南京是有这个底气立下这个志向的。
到2035年,南京常住人口“严格控制在1300万人以内”;都市圈常住人口,将超过3500万,甚至有可能达到4000-4500万的人口规模,很明显,仅这些潜在航空客源,到时候仅靠当下的禄口国际机场,恐怕会难以满足发展需要。
要想达成,南京禄口机场的机场规模、航司投入、机场时刻容量……都需要大幅提高。
因此,南京的目标也定了。
“到2035年…成为要素集聚程度高、区域辐射能力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除此之外,南京接下来的重点任务,不仅披露了一批重点项目,更证明了南京的目标,不是空穴来风。
——打造全球50强的航空枢纽
1、马鞍机场,适时启动!南京,双机场时代来临
谋划“一城两场、双枢纽运行”新格局,强化南京禄口机场能力,适时启用六合马鞍机场民用功能,逐步打造服务南京都市圈江北核皖东北地区的支线机场。
在前期南京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里,规划“一主一辅、五个通用机场”的航空总体布局,禄口国际机场为主要机场,马鞍国际机场为辅助机场。
南京,将成为继北京、上海、成都之后,又一座“双机场”城市!
不同于禄口机场,马鞍机场所在六合区,连接淮安、扬州、安徽滁州,均为南京都市圈范围,马鞍国际机场是军民合用机场、都市圈第二国际机场。主要服务于江北新区及南京都市圈北部城市,与禄口机场刚好相呼应。
2、T3航站楼要建!T4航站楼的空间,要预留!
加快推动禄口国际机场三期工程建设,新增国际货运区,按照2035年旅客吞吐量8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85万吨、飞机起降60万架次规划建设,提供与全球50强航空枢纽定位相匹配的客货保障能力。
新建长远距第三跑道、61万平米T3航站楼及楼前综合交通中心等,新建满足28万吨保障能力的货运设施和维修机库等配套设施。
预留建设北二跑道和南三跑道、南区卫星厅、T4航站楼的空间条件,推动实现多条跑道之间的独立运行。
到2050年,禄口国际机场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2亿人次、货邮吞吐量230万吨、飞机起降87万架次的运输需求。
1.2亿,比2035年的计划,还多3500万……但如果南京真将禄口机场这三个任务达成,实现这个目标真可能不是难事。
首先是禄口国际机场三期工程。总投资高达约500亿人民币,已列入2024年江苏114个重大基础项目全部纳入国家配置用地计划范围,入选的项目将通过“免申即享”方式直接配置用地计划。
强化枢纽带动产业支撑,规划建设“三核七星”的枢纽经济区,加强各枢纽经济区统筹协调,促进各枢纽经济区错位一体发展,打造产业链供应链协同、经济循环运行规模大的枢纽经济发展高地。
加快临空经济区建设、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推动铁路枢纽站城融合……
商务合作:周胜莲 18358597050(微信同号)
❖ 欢 迎 分 享 至 朋 友 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