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电传导系统异常所引起的心跳不规则、过快或过慢等症状的总称。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心律失常发病率快速上升,且呈年轻化和不断增长的趋势。
心律失常常见类型
按发生部位:分为室上性(包括窦性、房性、房室交界性)和室性心律失常;
按发生机制:分为冲动形成异常和冲动传导异常;
按发生的频率:分为快速型与缓慢型心律失常。
常见的缓慢型心律失常(心率<60次/分)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房传导阻滞(I、II、III度)。
常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心率>100次/分)包括:早搏、窦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等。
心律失常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心悸、出汗、乏力、憋气、头晕、黑矇、晕厥、甚至猝死等。心律失常伴有明显的外周血流动力学障碍时,会出现相应的器官受损的症状,如脑:视力模糊、头晕、黑矇、晕厥等;胃肠道:腹胀、腹痛、腹泻等;肾脏:尿频、尿急、多尿等;肺脏: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
心律失常常见病因
可分为遗传性(基因突变)和后天获得性。
后天获得性包括:
生理性因素:运动、情绪变化等。
病理性因素:心血管疾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病、心肌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等。
全身性原因:药物毒性作用、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神经与体液调节功能失调等。
心脏以外器官发生结构或功能改变:甲状腺功能亢进、脑卒中等。
诊 断:
可通过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负荷心电图、心脏电生理检查,听诊心率、心律、心音的变化,进行心律失常的初步判断。
治 疗:
一般治疗:心理疏导,应向患者解释病情及诊疗方案等,消除其思想顾虑和悲观情绪;病因治疗,积极查找病因及诱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药物治疗:抗心律失常药物根据Vaughan Willams分为四类。I类:具有阻断心肌和心脏传导系统的钠通道而起到膜稳定作用。根据药物对钠通道阻滞作用的不同,分为三个亚类,即Ia、Ib、Ic。Ia类:适度阻滞钠通道,包括:奎尼丁、普鲁卡因胺、丙吡胺等。Ib类:轻度阻滞钠通道,包括:利多卡因、苯妥英钠、美西律等。Ic类:明显阻滞钠通道,包括:普罗帕酮、恩卡尼、氟卡尼等。II类:阝受体阻滞药,包括: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等。III类: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抑制多种钾电流,包括:胺碘酮、索他洛尔、溴苄铵、依布替利、多非替利等。IV类:钙通道阻滞药,包括: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等。
急性期治疗:针对出现低血压或血压测不出、意识丧失、抽搐、晕厥等症状的患者,存在严重的血流动力学紊乱,需及时抢救。
中医对心律失常的认识
心律失常中医称之为心悸。是因外感或内伤,致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痰饮瘀血阻滞,心脉不畅,引起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治疗原则:心悸虚证由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心神失养所致者,治当补益气血,调理阴阳,并配合应用养心安神之品,促进脏腑功能恢复;心悸实证常因于痰饮、瘀血所致,治当化痰、涤饮、活血化瘀,并配合应用重镇安神之品,以求邪去正安,心神得宁;心悸表现为虚实夹杂时,应攻补兼施。
心虚胆怯: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而易惊醒,食少纳呆,恶闻声响,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心脾两虚: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少寐多梦,健忘,面色无华,神疲乏力,纳呆食少腹胀便溏,舌淡红,脉细弱。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阴虚火旺: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口干,盗汗,思虑劳心则症状加重,伴有耳鸣,腰酸,头晕目眩,舌红少津,苔薄黄或少苔,脉细数。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心阳不振: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虚弱,或沉细无力。治法: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水饮凌心:心悸,胸闷痞满,渴不欲饮,下肢浮肿,形寒肢冷,伴有眩晕,恶心呕吐,流涎,小便短少,舌淡苔滑或沉细而滑。治法:振奋心阳,化气利水。
心血瘀阻:心悸,胸闷不适,心痛时作,痛如针刺,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或代。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痰火扰心:心悸时发时止,受惊易作,胸闷烦躁,失眠多梦,口干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预防与调摄:情志调畅,饮食有节,宜低盐低脂饮食,忌烟酒、浓茶。作息规律,避免外感六淫邪气,增强体质。避免惊恐刺激及忧思恼怒等。保持精神乐观,情绪稳定,坚持治疗,坚定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