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的园林世界

文摘   2024-12-25 14:49   柬埔寨  

“青山自青山,白云自白云”

明正德初年,王献臣辞官回乡。此时苏州造园之风盛行,隐于山林,随性而居成为主流。

官场上多年沉浮,心灰意冷的王献臣同样需要一个小天地来疗愈心灵,姑苏有造园传统,有工匠技艺,更有文征明,可谓万事俱备,只欠开工。

接受了好友的嘱托,衡山全心参与到拙政园的蓝图描绘和园林设计中。清风明月,循环往复,山川之灵秀,泉水之跳脱尽数纳入园中,宇宙变换、生命真意在不经意处流露,幽静、朴素而有野趣。文徵明给好友交了一副满意的答卷。

后文徵明特为此园作《拙政园三十一景图》,人与物的对立逐渐消解,执笔者优游于自然之中,永恒又无边,园子的处处巧思,大多契合文徵明所追求的圆满自足的世界。

今日初代拙政园的面貌几乎已经荡然无存,但从文徵明的笔墨中,我们依旧能窥见几分来自远明的旷达野逸。

朱良志在《南画十六观》中认为文徵明的笔下充满了人文气,彰显人类至真至诚的美感。这份纯净也带给了拙政园非比寻常的审美意味。

文徵明在《王氏拙政园记》中写道“:凡为堂一,楼一,为亭六,轩、槛、池、台、坞,涧之属二十有三,总三十有一,名曰拙政园”。其中建筑结构首选开阔,与自然相接,与天地相承。

图中拙政园古木茂盛,房屋院墙低矮,院间牡丹、芍药、丹桂、海 棠、紫璚诸花簇拥,水联动其间,两岸飞桥相连,高士或驻足观山或立于桥面,清幽宁静,萧泊淡然。

对于拙政园的描绘,文徵明的哲思众多,园林不单单作为住所,呈现其建筑功能,《拙政园三十一景图》是经过文征明心灵过滤后的小世界。

这个世界时间停摆,永远寂寥,摒弃了时间的因素,转而去追求一种永恒,追求心物之间的往来回环之趣。“老不关时事,聊从造物游”,园林是他与造物同游的乐趣之地所在,他的心思简洁明朗,感情细腻真挚。

人世间也许太多无奈束缚,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着便是主人,一花一石,实为心存,领者自有佳趣。

这份闲适淡然,是文徵明的处世哲学。相对于好友唐寅、祝允明,他性格沉稳内敛,柔性淡泊,却有着对生意的热爱之狂热。

九十多年的人生,文徵明没有一帆风顺,他的迷茫、恐慌、悲悯、喜悦都在艺术中,生活的情趣被保留、被重视,人性的真觉被激活、被重现,慵懒闲散、无忧无虑。

今日的拙政园成就姑苏旅游的一段佳话,美景在旁,赏心悦目,这份来自晚明的礼物不正是“天供闲日月,人借好园林”。


彬龙美术馆
彬龙美术馆是以收藏、展览、研究、公共活动等为一体的私人美术馆。当下我们专注于发掘优秀的艺术家和推动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未来我们将提供多平台艺术策划、美术教育等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