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研究生阶段,就别再处处以学生自居了,尽早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才是王道。
咱们国内的孩子从小到大一直被教导在学校里要听老师的话,听学校的安排,好好学习就行了,其它事都不用操心。所以,即使到了研究生阶段,年龄上是成年人了,但是心态上还是中学生水平,难以转变过来。
等到意识到需要改变的时候,则是在现实中已经碰壁了。
以研究生校招就业来说,我就遇到过不少理工科的学生,读研之后,导师给分配任务,整天忙的团团转,丝毫不敢怠慢,这样忙着不是坏事,但是如果完全陷在其中忽略对自己未来规划的考虑,读研则会本末倒置。
我曾经遇到一位985院校工科的研究生,这位同学到了研三该参加秋招时候了,还在忙着做实验,甚至不参加校园招聘会,以此作为逃避参加秋招的借口。
总的来说,大多数研究生真得很实在。
但是现实中,导师不会提醒自己的学生去找实习、去准备秋招、去准备就业,导师恨不得一直把学生当作自己的科研帮手(廉价劳动力)。
学生自己如果觉得跟着老师按部就班走行了,啥啥都等着学校安排,等到毕业那就傻眼了。
拿着自己没写多少亮点的简历去投递,才发现投出去的简历鲜有回复,仿佛石沉大海。
为什么?研究生期间认真学习、听导师的话有什么不对吗?
当然不是,绝大多数人都在做的事情当然不会错,但是这样你只会成为对就业感到迷茫的几百万毕业生之一,如果你想要获取市场上10%的优质就业机会,就需要努力成为前10%的优秀求职者。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是现实社会的运行规则,可是现在大学所教授的知识与社会脱节已经太严重,很多单位即使招聘应届毕业生,仍然十分希望这个候选人最好能有些相关经验。
专业的理论知识可以通过学校学习,但很多社会实践性的技能仍然要靠自己。
你在大学不会沟通表达,大学里会教你如何沟通吗?
你不懂人情世故,大学里会教你这些吗?
你想尝试赚钱,大学里能教给你吗?
你找不到工作,大学里能教你如何找到吗?等到毕业时学校会给你分配?
这些是走向社会后,最重要的事情,学校里不会教这些东西,只有靠自己转变学生思维或者有家里其他人教导才行。
具有社会思维的研究生是怎么做的呢?
他们在大四成为预备研究生后,从大四暑期便开始实习,研究生开始后及早制定就业规划,利用寒暑假实习,提前了解学校的资源,并且早早地就拓展校外实习资源、竞赛,参加高质量个人成长的社群活动,结交优秀的朋友,不断的开拓自己眼界。
有的同学会觉得,校园时光多珍贵,好好学习就行了,社会上的事情等到了社会再说吧。
殊不知,当你真的毕业进入社会后,社会这堂课该补的课照样需要补回来,而且你会为过去大学期间的偷懒而付出显著代价,比如,你的第一份工作起点、你的薪资待遇、你的社交圈层、你的生活质量以及你的认知。
人各有志,既然读了研究生,那就充分发挥高学历的价值,如果能够在研究生期间补足的东西,一定不要落下。
我相信每位读研的学生,寒窗苦读十几年,并不甘心未来毕业后只是成为一名普通打工人,每个人都希望毕业时能找到一个满意的工作,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如果你想做到这一步,就需要培养自己的社会思维,主动学习学校里不教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