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往研究表明,醛固酮受体拮抗剂(MRA)可以降低心梗合并心衰患者的死亡率。
然而,11月17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表的CLEAR SYNERGY(OASIS-9)研究表明,在未出现左室功能障碍的急性心梗患者中,与安慰剂相比,螺内酯总体上并不能改善预后。
这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采用2×2析因设计,从全球14个国家104家中心纳入7062例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梗患者,随机分配接受螺内酯或安慰剂以及秋水仙碱或安慰剂治疗,其中3537例被随机分配至螺内酯组,其余3525例被分配至安慰剂组。
研究设了两个主要终点:(1)心血管死亡或新发心衰/心衰加重的复合事件,以事件总数进行评估;(2)首次心梗、中风、新发心衰或心衰加重、心血管死亡的复合事件。
在进行分析时,该研究中45例(0.6%)患者的生命状态未知。
分析结果显示,中位随访3年期间,螺内酯组和安慰剂组中心血管死亡或新发心衰/心衰加重的复合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7例/百人年和2.1例/百人年(调整非心血管死亡的竞争风险后,HR=0.91,P=0.51)。
螺内酯组和安慰剂组中首次心梗、中风、新发心衰或心衰加重、心血管死亡的复合事件发生率也没有明显差异(7.9% vs. 8.3%,调整非心血管死亡的竞争风险后,HR=0.96,P=0.60)。
但是,根据实际治疗情况进行的分析显示,在排除第一天就停用研究药物的患者并审查7天后停用药物的患者后,螺内酯组中两个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心血管死亡或新发心衰/心衰加重的复合事件发生率为1.5% vs. 2%(HR=0.79,P=0.047),首次心梗、中风、新发心衰或心衰加重、心血管死亡的复合事件发生率为5.8% vs. 7.2%(HR=0.83,P=0.046)。
另外,无论是意向性分析还是根据实际治疗情况分析,螺内酯组的新发心衰/心衰加重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安慰剂组(治疗意向分析:1.6% vs. 2.4%,HR=0.69,95%CI:0.49~0.96;根据实际治疗情况分析:1.3% vs. 2%,HR=0.67,95%CI:0.46~0.98)。
螺内酯组和安慰剂组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7.2%和6.8%,螺内酯组中导致研究药物停用的高钾血症及男性乳房发育的发生率较高。
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关于秋水仙碱的结果已在前不久的2024 TCT年会上公布,同样得出了阴性结果。
该研究中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1岁,20%为女性,95%为ST段抬高型心梗(STEMI),既往有心衰病史者不足1%。
该研究结果同时在2024年美国心脏协会(AHA)年会上发布时,研究者指出,该研究中大约26%的患者停药,这高于预期。另外,在过去20年中心梗患者的预后有了明显改善,因此要显示出治疗效果的差异更具挑战性。
另有专家表示,该研究中大多数患者为STEMI患者,就诊时病情稳定,左室功能障碍或心衰患者很少,不良事件发生率很低。该研究结果可能受到低于预期的事件发生率和同时服用秋水仙碱的影响。在该研究中,秋水仙碱组腹泻发生率较高,可能因此而停药的患者比例更高。螺内酯可以降低新发心衰或心衰加重的风险,未来需要确定获益最多的患者。
来源:
[1]Routine Spironolactone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N Engl J Med, November 17, 2024
[2]In PCI for MI, spironolactone does not meet primary endpoints but may show benefit in HF. Healio, November 1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