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科幻作家还画过坦克设计草图?
文摘
2024-10-29 18:01
上海
本文是尤里所作文章的编译版,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译者观点。由于公众号推送规则,如果您想第一时间刷到更新,可将本公众号设为星标,也可点赞、在看以增加互动,防止无法收到更新内容推送。斯坦尼斯瓦夫·莱姆(Stanisław Lem)在1944年向苏联军方提交的Czołg P和其他项目斯坦尼斯瓦夫·莱姆是二战后的知名科幻小说作家之一,他的《索拉里斯星》和《无敌号》非常出名。但鲜为人知的是,在卫国战争时期,这位初出茅庐的科幻小说家曾尝试过装甲车辆设计。有人在红军坦克兵总局发明部档案内偶然发现了这份文件,一开始还以为是同名同姓的另一个人。从现有的真实文档来看,这位未来的文学巨匠正是波兰最重坦克的设计者之一。1947年的斯坦尼斯瓦夫·莱姆
斯坦尼斯瓦夫·莱姆在德国占领期间的活动记载很少,但至少有一些信息。他设法活过了纳粹的大屠杀,拿到了假证件,得以在德国的Rohstofferfassung公司合法工作,负责收集废旧金属,包括损坏的装甲车辆。在利沃夫第4机械化军的旧车库里,这位未来的小说作家认识到了KV-2,城市周围也有很多有趣的东西。总之,这位战前即将进入利沃夫理工学院学习的年轻人已经积累了不少知识基础。斯坦尼斯拉夫非常幸运,一直活到了1944年夏利沃夫解放。他不愿意回忆这段生活,但档案里有相关信息。1944年10月14日,莱姆给国防工业人民委员部写了封信,称为 “国防工业的技术革新项目”。这封信几乎全用波兰语写成,毕竟莱姆当时并不懂俄语。然而,他清晰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并详细阐述了启动这一项目的初衷:“1941年德军入侵期间,本文的作者因不可抗力滞留于利沃夫市,未能随同红军撤离。愈演愈烈的恐怖浪潮,残忍的迫害与折磨,非人的酷刑,特别处决中的大规模屠杀,以及最终对犹太人民的彻底灭绝,这一切迫使我躲藏。我失去了无数亲人,亲眼见证了四百万来自各行各业、拥有不同信仰与背景的人们惨遭屠戮。我深刻地认识到,法西斯主义无论以何种面目出现,只要它孕育出嗜血的野兽和专业的施虐者(多为党卫军),就必须被彻底摧毁,从这个地球上清除干净。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全心全意地致力于一个目标——基于有限的数据与观察,创新或优化现有的战争技术。在此期间,我的心中始终怀揣着堆红军解放利沃夫市这一光荣时刻的憧憬。如今,这令人欢欣鼓舞的一刻终于到来。我将自己所有的计划、构想与创意毫无保留地呈献给苏联。这些成果若能被采纳,便能为迅速终结人类历史上最为深重的灾难贡献一份力量。“斯坦尼斯拉夫-莱姆并非只给出了坦克的设计建议,他的信件中还涵盖了多种创新想法,包括一种特殊系统的燃烧弹,在坠落地面后会喷射内部物质;以及基于Fi.103(Fau-1)的思路研制一种“火箭弹”。信中还提到了“在履带式车辆平台上安装半开放式炮塔,内部安装重炮”的项目。考虑到作者当时的紧迫状态,以图片形式展示的项目确实寥寥无几,但这封信件中提到的坦克项目无疑是最吸引人的部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注释将其描述为“大型坦克”,附图中的称呼却是不同的:Czołg Pancernik,或简称为Czołg P:“我绘制了一种坦克草图,长10米,宽超过4米,能够在各种地形中灵活机动。该坦克配备四条独立的履带,每条履带均可独立运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跨越反坦克壕沟、城墙及砖石结构的防御工事。这辆坦克可被形象地称为“陆地战舰”或“战列舰”。除了主炮塔外(152-155mm),还有一个较小的后部炮塔,内装一门双联装小口径高射炮。同时,坦克的四个角落均安装有机枪塔,火力覆盖范围广泛且相互重叠。整辆坦克的总重量超过了220吨。Czołg Pancernik,或者叫Czołg P尽管采用的装甲材料相较于轧制装甲稍逊一筹,会增加坦克的重量,但这种材料更易于大规模生产和组装,且无需复杂工艺。坦克的外形设计采用了球形或圆柱形的轮廓,无论是侧面、正面还是背面都呈现出流畅的曲线。履带系统由常规动力源,如柴油发动机通过万向节进行驱动。坦克的布局经过精心规划,确保了主炮、速射炮和机枪的射击区域互不干扰,实现了高效的火力配置。这只是我对这款坦克的一个初步构想,能够与专业化的军事单位协同作战。”在莱姆提出的众多设计方案中,Czołg P的设计尤为精细且吸引人。首先,这位未来《技术大全》的作者对坦克作战重量的评估较为精准。基于其尺寸与武备配置,该坦克理应具备相应的重量。其次,采用大型铸造部件的设计理念颇具创意,法国人及后来的美国人都使用过这一概念 。尽管美国人最终转向了全铸造车体,但莱姆提出的分段式车体方案同样具备可行性。再者,小型机枪塔的设计亦值得肯定,前提是能够实现遥控操作。然而,若想使该项目更具现实意义,则需对其做出相当大的改动。例如,将防空炮塔置于车尾可能并非最佳选择,不仅会妨碍主炮塔的操作,还会占据主炮塔的空间。若以40年代中期的技术背景考量,Czołg P并非完全遥不可及。四履带布局在多个国家均有所发展。1944年秋提交的设计当然未引起关注。然而,作为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这份文件仍具有重要价值。讽刺的是,在波兰为数不多的附带插图的纸面项目中,斯坦尼斯瓦夫·莱姆的建议占据了独特地位,其他项目仅以文字形式流传至今。在此,我们衷心祝愿波兰学者们在探寻这段历史的过程中取得佳绩。迄今为止,这位来自利沃夫的年轻作家构思的波兰超重型坦克设计草图,仍是该国唯一且最重的坦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