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后期,中国社会经历了显著的变革,特别是在居住条件方面。随着生产方式的改进,人们开始追求更舒适、更复杂的居住环境。
商代的居住形式主要分为两种:传统的穴居和新兴的官室建筑。随着文化的发展,人们逐渐从简单的穴居过渡到更为复杂的官室建筑。在商代,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具有独特的影响,展示了当时社会的发展水平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商朝的都城以都城殷墟为代表,其规模宏大,占地面积约1200多万平方米,被誉为“古代东方城市的瑰宝”。
商代建筑风格被称为“惟宫室邑”,商朝的建筑主要分为宫室、祭祀建筑、居住建筑等几类。宫室建筑规模宏伟,代表是在殷墟中发现的王室建筑遗址,这些宫殿建筑坐南朝北,布局严谨,并通过殿堂、庭院等方式展现了。商朝后期迁都于殷,它不仅是商王国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也是当时的经济中心。遗址范围约30平方公里,中部紧靠洹水,曲折处为宫殿,西面南面有制骨、冶铜作坊区,北面东面有墓葬区。居民则散布在西南、东南及洹水以东地段。
半地穴式房屋是商代典型的居住形式之一,考古资料显示,殷商时代,典型的居住形式为半地穴住宅。据《诗经·大雅·绵》记载,周的先祖古公覃父建造的居所,就有“穴”和“复”。其形制大概是,先挖一个地穴,穴的四周围土墙,在穴的中央立一木柱,以草盖顶,此顶称为“复”。半地穴式房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约7000~8000年间的前仰韶时代,由于半地穴式房屋具有冬暖夏凉的优点,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分布。
商代的居住形式也包括了地穴式和半地穴式房屋,这些房屋形式在平民百姓阶层中流行,西周时期的半地穴居,正是对《诗·大雅·緜》“陶复陶穴”的具体佐证。这种半地穴居,按建筑形态看,尚可区分出下列诸种形式,包括半地穴式圆形房子和方形房子等。
商代的建筑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宫殿建筑的设计合理,居住舒适。商代宫殿主要有三种形式:四合院式宫殿、回廊式宫殿和复合式宫殿。这些宫殿具备了高台基、大殿、走廊和庭院等基本特征,建筑形式丰富多彩。商代的建筑不仅仅是人们遮风避雨的需要,更是身份地位高低的标志,简直成了当时社会不能移动的“名片”。
商朝的都城与行宫是商代王室的居住与办公地,商朝的都城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安阳市,被称为“商台”,是商王朝的王宫和统治中枢。商台的建筑群布局严谨,主要由宫殿、祭祀场所、官署等组成,宫殿是商台的核心建筑,是商王与王后居住的地方,也是举行朝会和祭祀活动的场所。
在盘庚迁殷之后,商代的官室建筑技术取得了显著的发展,这主要体现在建筑结构、屋顶设计和材料使用等多个方面。屋顶设计通常采用刀脊形式,这种设计便于雨水顺畅下流,反映出古人对建筑实用性的深刻理解。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商代可能包括草或木板等,但目前尚未发现使用瓦片的证据,这表明商代的建筑材料和技术还在不断发展之中。
商代的建筑技术在多个方面表现出创新。首先,商代砖瓦的应用成为重大突破,商朝采用夯土砖的制作工艺,这种砖夯实坚实,不易受到风雨侵蚀,且具有良好的保温和隔热性能,成为商朝建筑稳固耐久的重要保障。其次,商代的建筑特点是重木轻石,广泛使用檀木、鸡翅木等质地坚硬且耐腐的木材,用于建筑结构的构建和纹饰装饰的雕刻,同时注重石材的应用,如玛瑙石、青石等,用于路面铺设和广场建设。
商代的建筑遗址,如郑州商城遗址、黄陂盘龙城遗址、偃师商城遗址和安阳殷墟遗址,都发现了大型宫殿的遗迹,这些大型木构建筑的营建反映了商代建筑技术得到很大发展。郑州商城遗址是约2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城市遗址,其中包含了居住遗址和各种作坊,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早的城市遗址。盘龙城遗址中的1号宫殿基址,展示了台基中央的东西并列四室结构,以及木骨泥墙和檐柱等建筑特点。
商代的建筑遗址还表现出了当时的筑城技术和建筑规划的先进性。例如,夯土筑城在春秋时成为重要的防御手段,并逐步形成了一套筑城的标准方法。此外,高台建筑的兴起,瓦的普遍使用和砖的出现,以及建筑装饰与色彩的进一步发展,都标志着春秋时期建筑技术的进步,而这些都是在商代建筑技术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
通过对殷墟的多次考古发掘,我们对商代建筑的规模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些发掘揭示了大量房基遗迹,其中房基多为长方形,大型房基的尺寸可以达到40×10米。例如,在洹北商城宫殿区一号建筑的主体殿堂,东西长90米以上,南北宽约14.4米,现存台基高于当时地面0.6米。这种规模宏大的建筑体现了商代晚期都城的宏伟与繁荣。
(洹北商城遗址)
商代建筑的房基遗迹不仅规模宏大,还包含了丰富的建筑元素。在殷墟的发掘中,考古学家发现了版筑堂基、柱础石和石子路等建筑元素。这些遗迹表明商代的建筑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能够支撑起复杂的建筑结构。特别是版筑技术的应用,为大型建筑的稳定性提供了保障。
在殷墟宫殿宗庙区,考古学家还发现了大型池苑、水道及相关建筑遗迹。这些遗迹的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商代建筑功能的认识,也展示了商代城市规划的先进性。例如,洹北商城宫殿区一号建筑,其规模巨大,总面积达到1.6万平方米,是现知夏商周三代规模最大的院落建筑。
(洹北商城平面图)
此外,殷墟的发掘还揭示了商代建筑的多样性。除了大型宫殿建筑外,还发现了中小型房基,这些房基尺寸较小,反映出不同社会阶层的居住条件。同时,殷墟还出土了大量与建筑有关的遗物,如青铜器、陶器、玉器等,这些遗物不仅反映了商代的工艺水平,也为研究商代建筑提供了重要线索。
在商代建筑的建造之初,首先要进行的是房基的准备工作。这包括挖掘基坑并填入干净的土壤,然后通过人工或畜力进行夯打,以确保房基的稳固和均匀。夯土技术在商代已经相当成熟,夯土墙不仅坚固耐用,而且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例如,在殷墟发现的宫殿宗庙区的建筑遗迹中,就可以看到夯土技术的应用。
在房基稳固之后,接下来的步骤是埋设柱础。柱础是支撑木结构的关键部分,商代人可能会使用天然鹅卵石、铜础或其他坚硬材料作为柱础,以确保立柱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在殷墟的考古发掘中,就曾发现过用于支撑大型木结构的柱础石。
柱础设置完毕后,便开始立柱。立柱是整个木结构建筑的骨架,商代的立柱可能采用整根的原木或经过加工的木料。立柱的选材和加工都需要非常精细的工艺,以确保其承重能力和耐久性。
立柱之后,紧接着是架梁,即在立柱上架设横梁,形成建筑的基本框架。横梁的架设需要精确的计算和测量,以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对称性。
在木结构框架搭建完成后,下一步是筑墙。商代的墙体可能采用夯土、土坯或木板等材料。夯土墙通过层层夯打而成,土坯墙则是将泥土制成块状后堆砌,而木板墙则是由木板拼接而成。
最后一步是盖屋顶。商代的屋顶可能采用茅草、木板或瓦片等材料。屋顶的设计需要考虑防雨、保温和通风等因素。在殷墟的考古发掘中,虽然没有发现使用瓦片的证据,但从其他遗址出土的陶瓦来看,商代晚期可能已经开始使用瓦片作为屋顶材料。
商代的宫殿建筑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规模宏大,装饰华丽。以殷墟为例,宫殿宗庙区的建筑遗迹显示了商代晚期都城的宏伟。宫殿建筑通常采用夯土技术建造台基,使用木材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并通过精美的雕刻和彩绘进行装饰。例如,殷墟出土的青铜器、玉器等文物反映了商代宫殿的奢华。宫殿区内还发现了用于宗教仪式和政治活动的专门场所,如祭祀坑和宗庙建筑。
相比之下,平民的住宅则显得十分简陋。考古发掘显示,普通居民的住宅多为半地穴式或地面单层建筑,使用的材料主要是土坯和木材。这些住宅通常较小,结构简单,不具备复杂的建筑技术和装饰。例如,在殷墟发现的一些小型房基遗迹,面积从数平方米至数十平方米不等,这些可能是普通居民的住所。
统治阶级的宫殿建筑与平民住宅之间的对比,不仅体现在建筑规模和材料上,还体现在居住区的规划和布局上。宫殿区域通常位于城市的中心或显要位置,周围有城墙和护城河保护,而平民住宅则散布在城市周边或边缘地带。此外,宫殿区内还发现了用于防御的壕沟和哨所,而平民住宅区则没有这样的防御设施。
商代的居住条件差异是社会等级制度的直接体现。统治阶级享有丰富的资源和先进的技术,能够建造豪华的宫殿和宗庙,而平民则只能建造简陋的住宅。这种差异反映了商代社会的阶级分化和权力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