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走访相机收藏家系列(66)
探访孙晶璋
转载自公众号书影旅行摄影
作者:李辉
今年我采写百位相机收藏人系列文章,上海“海鸥之家”相机收藏馆马正康同我说:“你应该采访一下孙晶璋,我来帮你联系”。
孙晶璋老先生我曾在2021年上海豫兴电子有限公司的产品鉴定会上见过一面,当时他和北京钱元凯先生都是被邀请的光学专家,而在这之前我曾看过他写的东风相机研制过程文章,很有印象。
孙晶璋曾是上海照相机厂的总工程师,参与了很多海鸥相机的研制与开发,也是德高望重的人,能采访到他当然最好了,但我11月到上海后,马正康说:“孙总生病住院了,我同他联系过,他很高兴我们去采访。”
但他又说“我们只用一个小时,不多停留。”
我们赶到医院时,他正在午睡,听到了声音马上起来,开始采访后,他问我是不是要录音,我说可以用手机录,弄好就听他讲,让他谈谈他个人和上海照相机厂的事。
从开始到结束,他讲得条理分明,逻辑性很强,他是做了准备的,而这篇文章也是录音的完整部分。
孙晶璋说他1936年出生在杭州,祖父是开肉店的。当年杭州有三家半肉店,孙家肉店排行第四,也就是那“半家”肉店。
他说父亲14岁开始学徒,但不是在自家店,而是到别人家店,学习做肉店生意。当时学徒都不能在自己家店,那是学不到什么的,而在外学徒,又是很苦的,但可以学到真本事。
父亲学徒三年,17岁出徒后没走,又在师傅家做了三年“打工仔”,直到20岁了,结婚后才回归。但他并没有到祖父家里接着做,而是另起生意,在街面上摆起了肉摊,自立门户干起来。
由于父亲学的刀功好、人和善、童叟无欺,生意很好,也赚了钱,后来却信佛了。
信佛后,不能杀生,就卖不成肉,开始做别的,于是做钱币兑换,就是银元兑铜板、铜板再兑铜钱,就是大钱换小钱,挣一些手续费。
有些积蓄后父亲来到上海,寻找机会,想做大生意。
在上海找到了“兄弟烟草公司”,谈成后做杭州的代理,整车拿货,再批发给街头小贩,这样很快生意越做越大。有了钱,就在杭州团子巷建了一座大房子,一共三层,有院子、有花园,有祠堂也有佛堂。
这个时候孙晶璋已经有记忆,家里很大,有很长的通道......
因为信佛,父亲有很多佛友和道友,而此时正是侵华日军占领杭州的时候,控制着粮食等战略物资,粮食非常稀缺,很多老百姓没有吃的,非常艰难。
当时杭州有一些满清的旗人后裔,他们不会做什么,就靠祖上留下来田地,出租土地生活,此刻也扛不住了,没有粮食吃,要饿死了,就想变卖祖上留下来的土地。
他们找到了父亲,希望能接手,父亲做生意攒了些钱,信佛又有怜悯之心,就断断续续买了一些土地。但战乱年代,也只是做了地契等交接手续,甚至土地在哪里,什么样的地,父亲都没有仔细看过。
到了1945年,日本投降了,国家光复,然而也就是这一年,父亲患脑溢血突然去世了。那时家里还有钱,给父亲造了一个大墓,厚葬了。
这一年孙晶璋读初中一年级。
因为有土地,解放后自然就变成地主,家产被分,成为黑五类,家里一贫如洗,结果读到高二、高三,没有钱交学费,只能欠债读书。
他说当时自己只有一条长裤,到了秋冬季节,有时裤子洗了,也只能穿短裤上学,非常狼狈。
后来考大学,他考进了浙江大学的光学仪器系,然而上学后麻烦来了,高中来信,讨要2年学费,如不补交,就同大学联系处理他。
他害怕了,马上写信给姐姐,当时姐姐在北京刚参加工作,就给他邮寄10元,他送到学校,说再多没有了。学校看他真的困难,就把剩下欠费给免了。
接下来他在浙江大学读了四年光学仪器专业,到1958年毕业。
这期间实习,他被分到了上海照相机厂(筹备处),当时只有七八个人,其中主要有三四个老师傅,已经手工打磨出仿徕卡的小型相机,他负责把一台徕卡3b分解,画出图纸,他的毕业设计就是给上照厂画出一套完整的徕卡图纸。
用这套图纸,经过一些改进,上海照相机厂后来生产了第一台上海58-1相机。
而他毕业分配到了北京轻工业部研究所,他的同学大部分都分配到了国防、军工、公安等要害部门,他学的光学仪器专业当时是国家稀缺人才,但他家庭出身地主,不能委以重任。
到北京后,他工作和生活并不如意。生活上不习惯,工作上不对口,无法施展和发挥技术特长,这一时期,上海照相机厂不断来要他,他也写报告,要求调回上海。
后来轻工部一位姓孙的副部长,来所里调研,听到他的事,支持他调回上海照相机厂。
上照厂老厂长非常高兴,说他是厂里的第一个大学生,是按他1958年实习算起,这时到了1963年,厂里又分配了三个大学生。
马正康提供图片
这时原来的上海58-1相机型被58-2替代,但也出现了滞销,当时260元售价,大部分人买不起,那时他的工资只有56元。上照厂想研制新机型,把价格降下来,于是开始仿罗莱可得,推出上海(海鸥)4型。
他调回上照厂是到技术科,而不是设计部门,当时的研究所已经有了三名大学生,同时也研制出上海4型相机,通过技术鉴定,甚至拿到了外销的订单,但是却无法批量生产,主要是质量不过关,问题在慢门上面,快门老是打滑,1-1/15秒不稳定,变成1/300秒,是一个非常苦恼的技术问题。
这个问题落在了他的身上,他搞了两个月,用各种方法改进,最后用一个钟表油丝放在慢门下面,把问题解决了,性能也稳定了,而后来的上海4型又发展成海鸥4A、4B,是中国最有名和生产量最大、外销最多的相机。
接下来就到了文革了,政治挂帅。
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落到上海照相机厂身上,江青喜欢摄影,她要造中国最牛的相机赶超世界,于是任务自然落到了上海,中央派新华社摄影器材组一位姓杜的组长,带着两台相机来落实任务,一台是哈苏500C相机,另一台是徕卡M4相机,分别落在了上海照相机厂和上海照相机二厂。
这就是后来的东风和红旗20相机。
孙晶璋所在的一厂负责研发东风,但是技术研究所力量不行,就把他从技术科调到了研究所,主攻相机的快门技术。
但是这种镜间快门技术难度极高,原来哈苏相机的只能做到1/500秒,但江青要求“外国人能做到的我们要做到,外国人做不到的我们也要做到”。结果政治上要求,我们要把快门做到1/1000秒。
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是到今天,哈苏也没有把快门做到1/1000秒,何况五十多年前,只能硬着头皮上马了。
当年最主要困难的不仅是工艺,还有材料,做弹簧的椭圆形钢丝国内找不到,最后委托上海钢铁厂特制,虽然做出来了,但是质量不达标,弹力不够,无法达到要求。
最主要的就是1/1000秒问题,是无法解决的,思来想去,也没有头绪,最后和一位负责装配的老师傅商议,牺牲了光圈,使用F2.8时,只能达到1/500秒,把光圈缩小至F5.6时,达到了1/1000秒的要求。
这一无奈的想法,达到了政治要求,上下都欢欣鼓舞,但孙晶璋痛心的说“我们国家的基础技术,确实还达不到1/1000秒的水准啊”。
1979年上海照相机总厂由上海市区搬迁到了松江,国家拨3亿在松江盖起了新的厂房。此刻改革开放开始了,知识分子得到重用,原来叫技术人员,这时去掉“人”字,叫“技术员”了,厂里的大学毕业生,也都成了工程师。
转眼到了1982年,这时国家欣欣向荣,无论是照相机厂还是他个人都到了最好的时期。
马正康提供图片
上海有关部门组织照相机行业5人赴日考察,孙晶璋作为技术人员参与,这也是中国照相机行业第一次出国考察,在考察的日本企业中,虽然日方接待热情,也解答一些问题,但是有关技术东西不让多看,更不能拍照,他努力多看多问,还是了解了很多东西,偷偷记了下来。
他每天回到酒店,凭着记忆,把看到的和听到的全部记录和整理出来,回国后,他拿出一个完整的考察报告,这让领导刮目相看,不仅他的报告作为这次考察的技术报告,还在多种场合做报告解说,反响非常好。
这次出国考察后,他得到了奖励,是一套小房子,虽然是六楼,但是还是很开心,他结婚后一直住在妻子家里,现在终于有了自己的家,工作与生活都很开心。他也因此升任上照总厂的副总工程师,后来到总工程师。
马正康提供图片
1996年他年满六十岁,退休了,每月领696元退休金。
而美国柯达公司马上找上来,要他到上海分公司工作,任总工程师,并说这是柯达公司总部人力资源推荐的人才。
那时柯达公司上海分公司也开始生产简易自动相机,刚好新上一种相机,生产成本是5美金,而中国市场销售价300多元,第一批4000架准备销往俄罗斯,结果出现了技术问题。
原来是卷片的塑料件出现问题,而当时的工程师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哪里懂得相机原理,他仔细研究发现是塑料件有弹性,不标准,都变形了,他马上找来电烙铁和热风机,一番操作,恢复正常,然后让工人都按这个标准整改,结果都成功了。
马正康提供图片
他刚到柯达就给他们解决了技术难题,第二天开会,他被表扬,并获得一台柯达一次成像相机奖励。然而到了月底开支,他因为没有提供银行卡,公司用信封装了一摞钱给他。
他数了一下,是8000元(税后),这一刻,他说“百感交集,酸甜苦辣涌上来啊。”
他在柯达公司做了四年,最后攒下40万元,他用这笔钱买了一套全款房,一直住到现在。
马总看时间已经超过了,提醒我结束采访,而孙老依然意犹未尽,他今天很高兴,87的老人逻辑清晰,思维敏捷,记忆如新,太难得了。
但我们不得不结束了,离开时马总要他安心养病,早日恢复健康,孙晶璋老人说自己心态好,很乐观的。
他最后说:说每个人都有归宿的,怕什么呢?
这次采访用时一小时十五分钟,但我已经是满满的收获了。
李辉(郭铁师):
80年代初期开始接触和喜欢相机;
90年代初期接触苏联相机,开始研究古旧相机,开始收藏国产相机。
2000年9月16日开办“sy916相机世界”网站,宣传相机文化,特别是普及国产古旧相机知识,宣传国产相机收藏,同时经营古旧相机、望远镜和钟表等。
2012年秋天开始放弃经营活动,全身心都出去游玩,一直到现在......
2017年后陆陆续续写了一百多篇有关相机收藏家故事、相机收藏活动、拜访各地收藏家以及相机展馆的文章。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