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人秦相》系列第9期
《最后的铁匠》
史志辉
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人,生于1954年12月,本科学历。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空军防空反导学院客座教授、市劳动模范、有突出贡献专家。
1978年开始摄影,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学会博学会士、陕西省摄影家协会第一届纪实摄影专业委员会主任、陕西艺术摄影学会副主席、陕西西咸新区摄影家协会主席、海南省纪实摄影协会副会长、北京公益摄影协会专家委员、西咸志辉影像艺术馆馆长、人民摄影影像艺术中心(西咸)主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培训中心授课老师。
作品先后在《中国摄影报》《大众摄影》《人民摄影报》《中国画报》《新华网》等多家媒体发表或被收藏1000余幅,参加国际、国内摄影展50余次。
荣获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优秀作品”奖;大理国际影会 DIPE 国际摄影节主席联盟大奖;中国三门峡“天鹅湖典藏奖”银奖;郎静山金像奖;第五、六届丝路影像博览会优秀摄影师奖;人民摄影报年度十佳影像;“陕西摄影奖”;中国延边国际摄影文化周“优秀摄影师”奖等300多个奖项。被第六届世界摄影(旅游)大会组委授予“华人杰出贡献摄影家奖”和“2017中国摄影年度人物奖”等。
先后出版发行《中华之魂》《最后的铁匠》《民间老手艺》《北方地坑院》等摄影著作和画册,摄影画册《“疫”座山我们一起扛》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一、为什么拍《最后的铁匠》?怎么拍?
(一)儿时记忆浓浓乡愁
《最后的铁匠》——为什么是最后的铁匠?这个简单的问题,引来无数次的追问。朋友们问我,我问我自己。最开始是儿时乡村的记忆,每逢放学假日,总和小伙伴们围着三叔家的打铁铺子追逐戏耍。那一番铁锤上下,一串钉铛声响,一阵汗雨飘落,还有那执著坚韧,凝结汗水与力量的打铁人的形象,成了我时至今日怎么也抹不掉的记忆。
(二)记录历史传承文化
一种传统手工技艺,或许总有走向终点的那一天,然而,却不能因为一种事物的必然结束就轻易地抛弃它、忘却它,毕竟,它曾是、也一直会是历史的印记,难以磨灭。打铁也即将成为“消失了的行当”,但是,它对历史的贡献,对人们生产、生活所提供的方便,应该永远留在人间。让我们都记住铁匠行当往日的辉煌和铁匠们现时的苦楚,因为这是历史。
(三)耐住寂寞贵在坚持
一个摄影类“专题”不需要抢现场、抢画面、抢速度、抢时效,正相反,越是火急火燎,迫不及待地去抢,越是只能收获些浮躁与枝蔓,很难掘到真金、谋取厚重。只有持之以恒,不断的拍摄、积累、提炼,方能出好作品。
(四)制定方案 有的放矢
在每一个专题还没有开始时,我就会有想法、计划和方案。当机缘所至,开始拍摄时,较为详细的拍摄和采访的计划才会出炉。当然,在后续的拍摄中,还会对预先的方案不断进行改进和微调,以期达到最佳状态。此前最重要的通常是做足案头的功课,尽可能地去了解将要被拍摄的对象,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它的相关知识和背景,绝不打无准备之仗。在拍摄进行中时,会一丝不苟地落实和完善事先的拍摄计划。
(五)图文并茂讲述故事
文字在专题摄影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向读者传达更多更准确的信息,可以引导读者对摄影作品的理解。可以说,离开了文字说明,专题作品就失去了魂。精彩的文字说明可以带给作品更多的意义。
二、我拍《民间老行当》
老行当,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
老行当,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
老行当,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
中国的老行当,凝聚着中华民族博大广宇的智慧和风情、承载着一个时代的人文、风俗和情怀,让人们无尽回味和怀念的传统手工艺,留存着那个年代久远而又温暖的印痕,古朴鲜活中极具沧桑。日新月异的工业发展,精密的工艺和惊人的效率,肆意超越手工的经验拿捏和体力消耗,使传统手工艺在我们平淡的一日三餐中不知不觉地远去了!尽管我们无需为它吟唱哀伤的挽歌,但我们必须对它为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报以感恩,而我能做的就是用摄影记录下这些老行当的样子,用快门的速度留住老行当的瞬间。
传承渐行渐远的老行当,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历史是生活之源,每个老行当都值得我们去敬重留驻,珍贵的手工艺需要我们的传承,伟大的匠人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三、我拍《北方地坑院》
我历经10余年的时间釆访和拍摄,其间,走访了陕西咸阳、甘肃庆阳、山西运城、河南三门峡等地,拍摄记录了地坑院的春夏秋冬,婚丧嫁娶,喜怒哀乐,民风民俗。在敬畏和虔诚中,深切感受到中华民族智慧的魅力带给我心灵深处的震撼、抢救式的留存了这些极为珍贵的影像资料。
四、我对纪实摄影的思考:
纪实摄影是我比较钟情的,它更能体现出人与社会,与生活,与人生的诚实思考和对话。虽然现在有不少人惊呼它已被冲击,被边缘,但我总觉得,从摄影术诞生的那一天起,它就是以“客观呈现”、“真实记录”为最根本功能的。纪实摄影承载的是历史纯正的写真,是不可或缺的主角。它真正的意义就是,不修饰,不粉饰,让一切依着历史真实前行。
未来,“蚂蚁摄影”将在巩固传统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新的内容领域,把对摄影的信仰踏踏实实落在行动上,竭力打造卓越的标杆性、示范性摄影平台。
157,黄一鸣,《立足本土,用影像代言》
158,周向阳,《西塘,我的外婆家 - 我用40年的时间来记录》
165,李杰,《摄影×手工书 抒情的另一种可能》
166,卯明勇,《乌蒙山影像》
167,薛华克《我的摄影思考-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168,侯剑华,《蓝晒印相工艺的实践运用》
170,江融,《论照片-如何读懂一幅摄影作品?》
171,“想象“AI影像展之- 方政《一场不存在的展览后记》
172,“想象“AI影像展之- 海杰《AI影像,指令投喂与数据劳工》
173,“想象“AI影像展之-洪菘《AI影像,填补历史想象的空白》
174,“想象“AI影像展之- 李揽月,《AI影像,重构一份公共记忆》
175,“想象“AI影像展之- 郑龙一海、Racelar Ho
176,黄一凯,《AI, 给摄影的思考题》
177,袁蓉荪,《空谷妙相》
178,朱洪宇,《如何用策展的理念提升摄影作品的价值》
179,张沐榕,《跟我看阿尔勒摄影节》
180,方秀荣、王晶《68岁时,妈妈学会了巴黎的艺术》
181,宋晓丽,《寻古晋中》
182,占有兵,《生长着的打工博物馆》
183,周沛,《我从洞庭来》
184,邹拥军,《如流水一样》
185,浦潇月,《自梳女与姑婆屋:封建时期女性集体居所》
186,袁洁,《看“懂”照片并不难-摄影欣赏的方法》
187,李颀拯,《摄影的路在摄影之外》
188,罗怀学,《云南布朗山-记21世纪最后的刀耕火种民族》
189,朱炯,《纪实摄影实践与研究的并行学习》
190,周国献,《立足本土的影像实践》
191,孔若琛,《如何在4200M上一堂摄影课》
192,朱朝晖,《制造《新美国人》:如何凭空创作一部AI摄影集》
193,邵大浪,《境生象外》
194,千豆,《千豆塬上的歌谣》
195,吴家翔,《让被忽视的被看见》(第9届侯奖获奖者系列)
196,魏王恺,《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197,姜豪,《平行世界》(第9届侯奖获奖者系列)
198,田建明,《宋人南读与我的“南渡”》(第9届侯奖获奖者系列)
199,龚俊,《在他们消失之前》
200,张春海,《“黄浦江”诞生记》
201,田凯,《步履匆匆,笃定不怠》
202,李朝晖,《从新博物学出发》
203,黄新,《寻找心中那片风景》
204,汪雪涯,《国际滨》
205,吴为,《自成一座芬芳花园》
206,陈有为,《摄影和脉络》
207,邹引知,《黑白暗房入门》
208,高宁,《漫谈百年古董电影摄像机》
209,王若邦,《缅甸岁月》
210,郭珈汐,《灵山何以为记?-空间化的图文构建》
211,曹文博,《凝视与反思——唐陵影像观察述评》
212,卢北峰,《她们在北京》
213,李长江,《倒立的白驹-长江的湿和远方》
214,杨达,《图像的叛离》
215,何博,《映秀的树绿了-为什么还要看灾难图像》
216,李贫,《诗影中国,再现李白诗中的影像世界》
218,王佳璇,《当图像动起来-当代艺术中的动态影像》
221,江融,《如何欣赏斯蒂夫·肖尔的作品》
222,“秦人秦相”/陈团结,从《终南隐士》到《渭水秋歌》
230,“秦人秦相”/史志辉《最后的铁匠》
分享时间:10月4日晚上20:00
231,“秦人秦相”/王润年《远山淡影》
232,“秦人秦相”/杨小兵,主题待定
233,张芳,主题待定
234,李频,主题待定
235,叶朝晖,主题待定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