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大户”竟是“肥肉”的5倍?医生:建议少吃,助力健康

民生   2024-10-10 20:57   海南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来聊聊让人闻之色变的疾病——血栓。不管是在脑血管、心血管,还是在动脉、静脉,反正只要是我们身体里的哪根血管堵了,它大都可能是个共同的“凶手”。


大家想想,血栓堵在脑血管,就是脑梗;堵在心血管,心梗就来了;要是堵在肺部,肺栓塞可就找上你了。乖乖,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据统计,因血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竟然占了全球总死亡人数的 51%,比肿瘤造成的死亡还多!这数字,吓人不?


我们先说说血“稠”是怎么回事。血液黏稠,是个血液流变学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血液里的有形成分多了,血流阻力变大,速度就变慢了。这黏稠的血液要是流到小血管里,就容易形成栓子,小血栓慢慢变成大血栓,最后血管就可能严重阻塞。血稠的人,在四个时刻可能会有特殊症状。
早上起床的时候,有的人就感觉脑袋不清醒,思维也不流畅,但是晚饭后,精神头可好了。这很可能就是血黏度高搞的鬼。午饭后,健康的人有点困倦感还能忍,可血黏度高的人要是不休息一会儿,浑身都不舒服,整个下午都没精打采的。为啥?因为血液黏稠会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得小睡一会儿才能好。



还有下蹲的时候,血稠的胖子们就难受了,胸闷气短。这是因为下蹲时回流到心脏的血液减少,血液太稠的话,肺、脑等重要脏器就缺血了,呼吸困难、憋气就来了。再有就是劳动后,有些人嘴唇是青紫色的,稍微干点体力活就气短。这种人不但要当心血液黏稠,还得查查有没有心血管和肺脏的病变。


中老年人要是有这些症状,又没有明确的心脑血管病史,赶紧去医院。做个血液流变学检查和血小板聚集试验啥的,监测一下血液黏度指标。
不过,有时候血黏度变高也可能没症状。高血压患者、高血脂患者、长期吸烟者还有45岁以上的男性,都是高危群体,最好定期体检。


再说说这吃的方面。病从口入这话一点没错,有些食物吃多了,血栓的几率就大大增加。远离血栓,有四种食物再喜欢也得少吃。


第一种是高油食物天天大鱼大肉或者吃外卖等高油食物,血液里胆固醇、甘油三酯就蹭蹭往上涨。这时候脂质沉淀多了,血栓就容易形成,脑梗也就不远了。


第二种是高糖食物像甜点、蛋糕这些,里面有大量反式脂肪酸,会加速血管病变,增加血液粘度,影响脑部供血。


第三种是腌制食物含盐量高得很,咸鱼、烟熏肉、腊肠啥的。盐虽然是人体必需的,但吃多了可不好。


第四种是酒精喝了酒,血管壁内皮组织就受损了,变得不平整。血液里的脂质就更容易在这凹凸不平的地方沉淀聚集,形成血栓。而且喝酒的时候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也是引发脑梗的一个因素。


最后提醒大家,那些所谓的“疏通血管”“血管排毒”的偏方和保健项目可没啥科学依据。60 岁以上的人建议每年体检,排查血管健康状况,有问题就找血管科医生给专业指导。我们可不能让血栓这个“坏家伙”得逞,得好好保护我们的血管健康。

高质量生活家
《高质量生活家》创办于2013年,获得\x26quot;新榜500强\x26quot;、\x26quot;最澎湃创作者\x26quot;等荣誉称号。关注我们,每天随时随地:了解社会热点、关注食品安全、科普养生知识、分享生活窍门、烹饪技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