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管理更新,培育企业生长力

文摘   2024-10-29 07:31   湖北  

与动物相比,企业更像植物,无法逃离环境。要想活下去,唯有对环境保持敏感,适时作出调整,才能在任何环境下都保持生长力。


文约4100字 | 预计阅读11分钟
  • 作者 苗兆光,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副总裁 ,首席组织与文化专家
  • 来源 | 华夏基石管理评论,华夏基石十月管理高峰论坛
  • 管理咨询、培训业务合作 | 010-62557029,13611264887(微信)

我们现在的管理体系到底应该以什么环境为假设?这是这些年管理学界、咨询界、企业界讨论比较多的问题。


01


正在发生的最大现实:

大建设周期结束了

未来应该是什么样?我们怎么应对未来的环境?德鲁克说过一句名言——“我从不预测未来,我只望向窗外,看看那些已经发生的未来”。

我们现在来看看哪些未来发生了。这是我一年来思考最多的问题,我看到的最大的现实是我们国家的大建设周期结束了。

所谓“大建设周期”,就是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到现在,我们一直在追赶中发展。什么叫“在追赶中发展”,就是有现成的东西去模仿,用较低的试错成本搞建设,而且这种建设几乎是在白地上。
比如说原来我们的住房都很简陋,现在起码每个家庭都要有住房;以前大家都没有车,现在起码大家都要有车;医院的基础设施以前都不完备,医院里也没几个检验项目,现在都要建,这就是所谓的“大建设周期”。

在追赶的过程中,我们的企业想得也很简单:别人有的我们也要有。这种追赶带来了巨大的机会,我们看到这么多机会,怎么办?可以生吞活剥地先拿过来。
所以,在这个大建设周期里,我们形成了路径依赖和管理体系。而现在进入稳定发展周期,大家都有房子了,房地产行业应该怎么办?大家都有车了,汽车行业怎么办?医院各种大项目的检查都有了,医院该怎么办?这是我们当下遇到的主要问题。

在这个主要问题下,以前是“人有我没有”,只是离人家远,外面的技术、资金不对你关门,但现在开始有限制了,市场上开始有了壁垒,市场上产生了新的“洼地”,系统性的机会没有了,只有结构性的机会,这是我们面临的变化。
所谓的数字化带来的新机会很难补上原来丧失的机会,这是我们遇到的问题。而我们企业真正遇到的问题都是源于这种大环境的变化,其他的只是调节变量,很难与这一趋势相比。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管理怎么调整?

我看到一个案例,日本“战国三雄”之一的丰臣秀吉,是个在日本历史上很有影响力、很有地位的人。有一位管理学家分析丰臣秀吉的成败,他认为丰臣秀吉的成功主要在于面对机会的时候,领导意志非常坚决,加上将领有很强的作战愿望,所以得了天下。
丰臣秀吉中年的时候,他的上一任领导织田信长被刺杀了,就给了他一个机会,让他师出有名——为织田信长报仇。丰臣秀吉手下的将领作战愿望特别强烈,有一次丰臣秀吉打下一个城池,给将领分完奖赏以后,第二天听说下面的将领把得到的所有赏赐都分了。
丰臣秀吉问将领,我给你的赏赐你都分了,你图啥?这位将领说,因为我知道,我把钱给他们,他们的作战能力更强,明年就可以攻下更多的地盘,就可以得到更大的封赏。这是算大账,算长远账,让大家对未来有极强的信心,这种机制的力量能够把人唤醒。

丰臣秀吉后来为什么又失败了?他统一日本以后,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将领的作战意愿还在,而没仗可打了。这个时候丰臣秀吉面临怎么解决这些将领们的作战愿望的问题。
有人给丰臣秀吉出了一个主意,不应该再用打仗的方式去激励大家,而应该把精力用在经济建设上,按照经济建设的逻辑来重构管理体系和人员结构。但关键是现在的将领只会打仗,不会发展经济。
所以,丰臣秀吉选择了继续向外扩张,对朝鲜宣战,对中国宣战,后来被大明王朝拦截,就失败了。所以,当环境变化的时候,丰臣秀吉因没有及时调整自己的组织理论,导致了他的失败。


02


大转折背景下的六个管理假设更新

当企业面对的外部环境发生大的变化时,我们应该怎么更新企业的管理理论?我认为有六个内容需要更新。

1.从增长即经营到超越增长的追求。

在过去若干年,大家所遵循的原则是,经营等同于增长。比如我们去企业现场,如果你不讨论增长,人家就认为你这个管理专家不是实战派,光讲理论不接地气。
企业的组织和管理原则是围绕着增长来的,每年大家先讨论市场的增幅,资源配置都围绕着增长的机会来展开,即使分享也是增量分享,所以,长期以来导致越是机制做得好的企业,越是增长依赖型的企业。
而在当前的形势下,很多企业的问题就出现了:当没有了大的增长空间,却仍然把大量资源配置到追求增长上面,配置资源没有带来市场结果,利润出现恶化,而且资源被短期配置,看不清长期的机会,长期的机会就很难等同于增长。

在当前的环境下,很多机会不再显而易见,机会要用更长时间来评估,企业必须依据实实在在的能力去获胜。在讨论企业第二增长曲线的时候,会发现第二增长曲线甚至超越现在的战略周期。
在依据增长配置资源的时候,会发现理论不能支持现在面临的矛盾。所以,对企业来讲,第一个转型就是在增长之上还有什么目标,因此,企业应该在增长之上完善理论。

2.从以竞争为基点转向以顾客价值为基点。

我们知道,在战略理论里有个“战略三角形”(见图1),所有的战略无非是在三角关系中博弈:打败竞争对手,满足顾客要求,提高自己的能力,三位一体平衡战略。
在过去若干年,大多数企业的战略基点是以打击竞争对手为前提的。与增长即经营同样的一句话——市场份额即战略,很多企业都把抢市场份额当战略,而抢夺市场份额的本质是打击竞争对手,让竞争对手无法满足规模优势。
所以,大家看看近些年的管理畅销书,“打胜仗”这类专题很容易畅销,这背后是根深蒂固的竞争观。 
在这种观念下我们就会看到一个现象:很多行业打的都是资源消耗战,竞争就是拼资源,开局就是内卷。当企业面临的机会是行业成长期时,这种策略是对的,只要抢到了市场份额,就抢到了市场红利。
可是当市场趋于稳定的时候,我们何以超越竞争对手,超越内卷?所以,所谓的战略升维,就是要从以打击竞争对手为基点,转向以创造顾客价值为基点。把顾客价值作为第一变量,把竞争视为干扰因素,作为第二变量。

3.从分好钱到创造归属感。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与增长即经营、份额即战略并列的还有一句话:分好钱即管理。或许大家都听过任正非说过的一句话:钱分好了,问题就解决一大半了。这成为过去若干年里企业管理的重点,有很多人专门研究如何分钱,结果往往是企业的钱没分好,卖“分钱方案”的人挣到了钱。

其实,当机会充裕的时候,作战欲望就是第一变量。我们知道,分钱的基本逻辑是在增量中分钱,但当市场受阻的时候,我们遇到了挑战,激励成本越来越高。
中国企业在人工成本上已经很高了,单纯在这里面创新,空间已经很小了。很多人是因为钱来工作的,而当你回归创新、回归价值的逻辑的时候,为钱而工作,动力就不够了,我把这种升维称为创造归属感。
企业真正的动力来自员工愿意对企业的成功承担责任,这来自归属感。尤其是在民营企业里,缺乏归属感是企业与员工的主要矛盾之一。即便是私营企业,公司仍然是公共的,怎样去创造归属感?尊重、成长、公平公正的环境,应该是在分钱之外所要升维的问题。

4.从移植到基于价值的引入和创造。

以前我们企业做管理并不复杂,且不论研发、技术等,企业的职能部几乎都是外部引入管理的,比如看华为怎么搞的、美的怎么搞的,管理大师们怎么讲的,就拿来导入到公司。这种做法是从外部推动内部的管理,导致我们很多企业过去的管理成效并不大。

为企业引入管理,还是要基于价值的引入和创造。管理的合法性不能来自外部,一定要来自经营者对经营的觉察上:内心是不是认为这么干能带来成果。这是我认为的在企业内部要发生的关键性变化。任正非有很多管理金句,比如“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但实际上很多企业“先僵化”后,就真的“僵化”了。


管理是用来创造价值的,不能创造价值、提升价值创造能力的管理毫无意义,企业要先评估自己要什么,然后到外面取经;而不是看到外面有什么,就直接生搬硬套进企业。

5.从追风口到重管理。

一个企业的利润结构里包含着三种利润。
第一种利润:风口利润。来自机会,只要踏进去了,就能赚钱。
第二种利润:经营利润。什么叫经营利润?就是在机会窗产生的时候,利用时间差提前做了布局,比如提前获得了有效率的渠道,提前获得了被低估的资源,那就能赚到钱。
第三种利润:管理利润。什么叫管理利润?打比方说,我看到同一个机会,我比你响应快,我看到同一个产品,我做的品质比你好,成本比你低,变现的能力比你强。
华为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当你跟它看到同样机会的时候,它管理的精准度比你强,管理利润就相对高。我一直认为华为对中国企业的贡献其实是重视管理,它会把管理当成企业最重要的一门技术来抓,所以,华为的技术积累就会很高。

6.从谈组织到建组织。

我发现,我们中国的企业家“谈”管理的比西方多,“谈”组织的也多。但大部分企业在建设组织上仍然不得要领。组织的实质是什么?
第一是超越个体,要比个体简单相加更有力量;
第二是跨越时空,前人想明白的事情,后人不需要再重新想一遍,所有人都立足于创造,而不去做过去已经干过的事。
组织里怎么搞定市场,一定是少部分人先知先觉,多数人把少部分人想明白、做明白的事持续做对。华为早年建组织,用的是笨办法,把明白人形成的经验总结成方法、流程、工具,而后来的人用了流程,用了模板,就得到了前人的赋能,组织能力就这样产生了。

现在是智能化时代,互联网企业思考这个问题就变得简单了,认为一个企业的组织由三部分构成。
第一:湿件,就是人的头脑;
第二:软件,就是工具、模板、流程、方法;
第三:硬件,构建一个组织需要硬件的投入。
而现在硅谷企业认为,组织的真正能力应该建立在软件系统上。因为硬件竞争对手可以获得,人的头脑也可以获得,只要对手出足够的钱,你的人就不是你的人,而软件系统包括流程、模板、工具、信息化系统、管理体系等,这些不仅能用于建组织,还能持续为组织建设赋能。

最后,我想说,与动物相比,企业更像植物,无法逃离环境。要想活下去,唯有对环境保持敏感,适时作出调整,才能在任何环境下都保持生长力。

一场企业家精神危机正在来临?万字详解新发展格局下如何塑造企业家精神

2024-05-16

方洪波的未雨绸缪

2024-05-18

为什么美国一流企业获利能力那么强?

2024-07-15


点击关注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官方微店,获知更多华夏基石图书信息 


您每点一次在看都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华夏基石管理评论
北京华夏基石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华夏基石管理评论》由彭剑锋教授创办并担任总编辑,根植本土企业最佳实践,传播世界优秀管理思想! 为客户创造价值,与客户共同成长!业务咨询电话 010-62557029 ,13611264887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