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2.0时代,数智银行赋能万千 | 破题“五篇大文章”发展新质生产力

文摘   2024-06-20 20:00   四川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其中,健全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可谓强健金融利民的“毛细血管”,是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经过十年的长足发展,普惠金融从“增量扩面实现广覆盖”的1.0时代走向“数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2.0时代。银行及金融机构需要围绕服务主体、金融产品、服务运营、风险管理、生态赋能5个方面探索普惠金融2.0的新范式,同时通过:革新战略规划、专营体系和推动机制,夯实科技底座、强化数智引擎,总分支联动打造场景创新“样板间”,拓展金融机构联动、政银企合作的优良生态四大关键举措,持续推动普惠金融的创新探索与高质量发展。

普惠金融从1.0时代走向2.0时代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发展普惠金融”确立为国家战略。2016年,国务院发布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推动有关部门和金融行业多方面采取举措建设普惠金融服务和保障体系。经过十年耕耘,普惠金融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根据金融监管总局发布数据,目前全国银行机构网点覆盖97.9%的乡镇,全国乡镇基本实现保险服务全覆盖,多层次普惠金融供给格局逐步确立。

尽管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显著提高,普惠金融发展在“不可能三角”之上还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例如:数字鸿沟导致的服务可接受度不均、金融知识普及不足,使部分群体无法充分利用金融服务;小微贷款户数仅占小微企业的30%,覆盖面不足,小微企业融资难、贵、慢问题依然存在;农村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依然薄弱,特别是在贷款服务、保险产品及投资项目方面。面对这些挑战,需要政府、金融机构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创新金融产品,提升服务质量,完善基础设施,优化运营成本,强化风险管理,以实现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2023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未来五年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我们认为,这也代表着普惠金融正从“增量扩面实现广覆盖”的1.0时代走向“数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2.0时代。银行等金融机构需要探索数智引擎驱动增长的新范式,体现在服务主体、金融产品、服务运营、风险管理、生态赋能5个方面:


  1. 服务主体:从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主的“撒胡椒面”式投放转向面向重点领域小微企业、涉农主体和弱势群体的精准滴灌。产业数字化的持续推进和公共数据的可信开放,使得海量多维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成为可能,帮助金融机构识别不同客群的需求,实现服务的个性化和定制化,并提供差异化的金融解决方案。

  2. 金融产品:从单点式、简单式的信贷融资产品创转向多点式、体系化的金融产品组合创新。金融机构开始联动内外资源,开发涵盖信贷、保险、投资、财税等多种金融工具的组合产品方案,以满足客户在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场景下的复杂金融需求,同时推进金融产品的数字化进程,提升产品的智能推荐和个性化配置能力。

  3. 服务运营:从传统的依托支行网点、农村服务站和地推团队的“人海战术”服务转向数字化平台支撑的智能化服务运营体系。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能够帮助银行等金融机构构建覆盖广大长尾客群的更加高效智能的服务运营体系,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实现7*24小时无间断服务并持续提升客户体验。

  4. 风险管理:从依靠传统模型和经验的风险管理转向大数据驱动前瞻预警的全流程智能风控。金融机构将探索运用大数据、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和工具,深入分析理解潜在风险因素、构建复杂精准的算法模型、实现实时监控和预测分析,提高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的精准识别、高效评估和动态控制能力,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和应对。

  5. 生态赋能:建立银行为主、非银为辅的多层次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探索政银企共生共荣的服务生态。通过与不同行业和领域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整合上下游资源,共同开发市场,并在此基础上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加强与科技公司的合作,推进金融科技创新,为客户和整个生态系统内的参与者创造更多价值和机会。

图:普惠金融从1.0时代走向2.0时代的新范式

普惠金融2.0时代,数智引擎驱动高质量发展

迈向普惠金融2.0时代,银行等金融机构需要加速数字金融发展,拥抱新兴技术积极创新,深刻洞察客户需求、体系打造金融产品、革新数字服务模式、全面提升风险管理、合作构建服务生态,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切实践行“金融利民”的使命。Thoughtworks认为,银行可以通过以下4个关键策略驱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2.1 革新战略规划、专营体系和推动机制

银行及金融机构正处于数字普惠金融2.0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为了成功探索新模式并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结合自身制定清晰的战略规划,并通过行之有效的专营体系和推动机制将战略贯穿落实到“最后一公里”的行动中。

  • 结合高质量发展目标,匹配自身战略和资源禀赋,制定长短期战略规划,确保组织的方向一致性。不同类型的银行应结合自身的特性来制定差异化策略。国有行通常具备雄厚的资本力量和广泛的服务网络,能够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通过践行普惠金融进一步巩固其市场领导地位;股份行则可凭借灵活的运营机制和科技创新能力,针对特定客群、行业或场景,提供更加便捷、个性化和定制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区域行则拥有地域优势,可以深耕细作,更精准地提供更符合地方特色的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强化本地品牌优势。

  • 建立或完善多层次、专营化的组织架构,推动普惠金融的“六专”机制,增强专业化创新和服务能力。目前,越来越多的大中型银行将原本下设在零售业务部或公司金融部的普惠金融二级部门提升至一级部门,设立普惠金融发展委员会,建立专门的信贷管理、综合服务、统计核算、风险管理、资源配置、考核评价等“六专”机制。更多的银行应紧跟趋势,建立专门的团队和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普惠金融业务的独立性,通过集中式资源分配和专业化运营管理,推动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 设立激励机制和资源投入原则,鼓励跨条线、跨部门、总分行的协作,推动产品服务创新,确保普惠金融的战略执行。例如,通过奖励机制、内部竞赛、绩效考核、职业发展的调整激励员工投入普惠金融服务;站在组织视角统筹资源分配、运营管理和风险评估,确保普惠金融业务得到充分支持、持续投入与合理管控;建立稳定的跨部门协作机制,促进信息流通和资源共享,并通过穿透式的总分支联动,确保战略的有效执行和服务的灵活创新。

【案例】2023年末,建设银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突破3万亿元,是市场上普惠金融信贷供给总量最大的商业银行。这一市场地位离不开建行长期的战略坚守,自2018年5月,建设银行将普惠金融定为集团“三大战略”之一,制定普惠金融战略发展规划,明确战略“路线图”和“施工图”,探索建立数字普惠金融新模式。围绕战略规划健全专业化的组织体系,在同业率先成立普惠金融发展委员会,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分别设立普惠金融经营管理机构,完善普惠金融服务中心、特色网点、普惠专员经营服务体系,目前累计组建普惠金融服务中心280余家、个贷中心1,800余家,向社会开放“劳动者港湾”13,845个。这样一套组织体系,就是为了贯通总分支行,让金融服务能够真正下沉。在此过程中,建行特别注重发挥保障机制和金融科技的力量,完善资源保障体系,围绕考核、定价、规模、费用等方面,做出系统体制机制安排,强化业务发展内生动力;搭建数智化科技支撑体系,支持产品快速研发、创新、迭代,以一站式综合化平台赋能线上线下综合服务,持续推动终端渠道的转型。

2.2 夯实科技底座,强化数智引擎

技术是新质生产力的第四生产要素,能够极大地增加对基本生产要素进行配置、组合、使用的能力,从而带来经济的飞速增长。数据作为第五生产要素提出,对提⾼⽣产效率的乘数作⽤不断凸显,成为最具时代特征的⽣产要素。因此,夯实科技底座,强化数智引擎,成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 拓展数据获取渠道,精准画像优化模型。与政府机构、数据服务商、金融科技平台、担保机构等深度合作,综合运用征信、税务、海关、社保、公用事业、产业链、供应链等多维度数据,借助先进技术和智能算法,进行客群精准画像,持续改进授信审批和风险管理模型,提升放款速度和自动化率,为更多信用“白户”提供首贷、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投放支持。

  • 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完善数字服务平台。提高金融服务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完善全渠道一站式的客户服务平台和员工作业平台,实现产品推荐、风险控制、客户服务等业务流程的数字化,提高业务处理速度和服务品质。

  • 推动运营管理自动化,持续提升客户体验。通过数字化工具和自动化流程,实现面向客户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经营、客户接触界面渠道的无缝衔接和内部运营管理的降本增效,为客户提供更为统一、便捷、个性化的服务体验,进一步构筑竞争壁垒。

【案例】作为普惠金融贷款余额均突破3万亿元的大型银行,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的普惠金融服务离不开数字服务平台和智能风控体系的支撑。

2023年,农业银行升级“普惠e站”3.0,打造全业务、全功能、全渠道、生态互联的小微企业一站式线上金融服务平台。作为农业银行普惠金融服务的线上业务大厅,“普惠e站”以小微企业融资为核心,建设了“我要开户、我要贷款、我要签约”三大主体功能,布放了“微捷贷”信用类贷款、“快捷贷”抵押担保类贷款、“链捷贷”供应链类贷款三大系列融资产品,提供方便快捷的全流程融资服务。同时,通过支付结算、投资理财、信息资讯、个人金融等服务满足小微企业及关联个人的金融需求。持续的数字化转型推动农行对普惠金融业务模式的深度重构和全面再造,目前,农业银行近八成的普惠贷款来自线上产品。

建设银行创新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模型为主要生产工具的数字普惠新模式,并成为人民银行发布的国内首个数字普惠金融行业标准(JT/T0269—2023)业务规范蓝本。在数据应用上,围绕替代性数据推进数据集成,完善数据交叉验证,形成小微企业立体式全息画像,持续提升客户洞察能力。对内,深挖小微企业和企业主结算、交易、资产等行内信息数据;对外,一方面与政府机构合作,从2015年开始使用税务数据,在人行征信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工商、司法、海关等40类、3000余个数据项,另一方面加强与第三方商业数据主体合作,2021年以来针对个体工商户等下沉市场的长尾客群,扩充商户经营数据来源,提升客户画像精准度。在模型研发上,进一步拓展数据应用场景,围绕客户营销、申请准入、贷款审批、额度计算、预警监测、催收处置、续贷管理、经营管理等八类场景,建立140余个数据模型。实现批量化、多维度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与自动化、标准化信贷作业流程,化繁为简大幅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

2.3 总分支联动打造场景创新“样板间”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各具特色,进一步驱动银行及金融机构的服务更贴近地方区域发展的需求,这也为数字普惠金融新模式的探索带来一系列新兴机遇与巨大潜力。那些能够总分支联动快速适应区域发展需求、创新拓展新数字化服务场景、提升运营效率和客户体验的银行,将有机会在数字化时代实现“弯道超车”。

  • 总分联动,结合重点区域的产业特色和市场需求,协同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在总行层面,通过全局统筹和宏观把控,可以识别并集中力量支持重点区域分行,结合当地产业布局和市场需求,联合进行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设计。总行还可以为分行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资源配置以及人才赋能,以确保创新的有效实现。

  • 分支联动,组建全功能“特战队”,探索场景创新“样板间”,打造普惠服务支行。分行是创新“样板间”主要牵头单位,凭借根植本地的优势,分行可以制定匹配的区域策略,并组建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全功能“特战队”,筛选特色支行并推动落地场景创新“样板间”。例如,探索能够为科创企业提供综合融资解决方案和创业服务的“科创支行”“小微支行”,以及能够为周边农业区域提供三农金融服务及农产品销售对接服务的“三农支行”等。

  • 总结“样板间”经验,提炼迭代成功模式,总分协作规模化推广。这些“样板间”的成功经验需要被提炼和迭代,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模式。总行负责将这些成功模式规范化,并在全行范围内推广,同时各分行能够根据不同区域的具体情况进行实施层面的调整和优化。最终通过总分支的紧密协作,实现普惠金融服务的个性化和差异化。

【案例】民生银行坚守“小微金融的领军者”初心,聚焦区域特色产业,总分联动创新“蜂巢计划”,围绕特定经营场景的小微客群,在信贷审批、可用额度、资金使用期限、还款方式等方面进行差异化定制,配套场景化的结算服务以及专属权益,同时加强规划调研与风险协同,把握客户场景数据画像与共性风险特征,匹配专业资质团队,落实风险闭环管理,聚合搭建“广获客、强风控、快实施”的小微“蜂巢”,提升区域特色产业服务能力。例如,在厦门创新构建以民生银行—水产商会—餐饮行业为模板的商圈营销新生态;在重庆构建内河航运“蜂巢计划”,打造金融服务内河航运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样板间;结合大连市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改革政策,深入调研制定基层医疗行业“蜂巢”计划等。目前,已为近百个特色小微场景、客群“定制”服务方案,以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赋能小微企业全面复苏和创新发展。

2.4 拓展金融机构联动、政银企合作的优良生态

经历过“金融脱媒”的巨大挑战和互联网巨头的生态布局热潮,今天的银行及金融机构完全意识到“金融+”生态布局的重要性,并通过“走出去”与“引进来”的策略积极与合作伙伴构建服务生态。

一方面,银行可以主动拓展与保险、证券、基金、租赁以及直接融资等其他金融机构的联动,通过渠道开放、联合创新、信息互通、风险共担、资源共享等方式,打造综合金融产品及服务的一揽子解决方案。例如,通过与保险公司合作,上线“种植e贷”产品,基于农业保险和农业承包土地经营权确权数据,发放线上信用贷款,有效解决农户生产经营资金需求。

另一方面,银行可以通过开放银行或共建平台的方式,参与区域产融平台或产业链平台的建设与服务中,深化政银企合作协同的优良生态。例如,与税务局合作推出“银税贷”产品,基于企业纳税信息测算贷款额度,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与市公积金中心合作,上线“薪金云贷”产品,为稳定缴纳公积金的小微企业发放信用贷款;与产业链核心企业合作,上线数字供应链产品,为其上下游众多小微企业提供全链条融资服务等等。可以预见,随着数字经济和数字金融的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一定会释放更大的潜能。

【案例】在乡村振兴战略执行中,各银行积极与当地三农生态合作,创新惠农服务模式。邮储银行升级惠农综合服务生态,围绕“村社户企店”五大客群,创新邮银协同服务模式,深挖邮政丰富场景和存量客户资源,为广大农村客户提供“金融+寄递+电商”综合服务;深化与政府、企业、担保等外部平台的合作,积极参与农业农村部“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活动”,加大对各地普通农户、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的支持力度。

农业银行聚焦粮食安全、种业振兴、乡村产业、乡村建设等重点领域,创新信贷政策、产品与服务方案,深化与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农业农村部、文旅部等国家部委合作,共同支持涉农项目建设。发布“农银惠农云”数字乡村平台,平台覆盖超2,400个县(区),入驻县乡政府、村两委、涉农企业等客户10万个,创新推出智慧林业、“党建+信用村”等新场景,初步形成覆盖乡村治理、农业发展、惠农生活等领域的涉农场景体系。

建设银行优化完善集金融服务、智慧村务、便民事务、电子商务于一体的“裕农通”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发挥县域乡村金融服务阵地作用。同时,积极与村委会、益农信息社、村卫生诊所、连锁超市、供销社、政府机构、通信公司、科技公司等第三方合作,在全国设立了约35万个“裕农通”服务点,让广大农民朋友在足不出村的情况下就能安全便捷地享受基础金融服务,社保、医保、民生缴费等便民服务,政务村务等基层治理服务,以及反赌反诈、反洗钱、反假币宣传和金融知识普及等公益服务。

写在最后

当我们回顾普惠金融1.0时代、展望2.0时代,不难发现,普惠金融不仅仅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延伸助力,更是对共同富裕和社会公正的深刻实践,它关乎每一个普通人的福祉,每一个小微企业的梦想,以及广袤乡村的振兴希望。普惠金融的跃进,也是对人类智慧和勇气的深刻致敬。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新时代,我们有幸见证并参与这一伟大进程。在数字金融的加速发展下,我们能够打破传统金融服务的界限,革新产品服务、主动发现创造、精准满足需求,让普惠金融将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引擎,为每一个人提供实现梦想的可能。

Thoughtworks期待与各金融机构携手前行,不断探索和创新,打造数字化时代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2.0新模式,践行金融利民,点亮万家灯火,共同书写这个时代最为温暖和鼓舞人心的金融新篇章。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2. 《擦亮普惠金融的为民底色——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③》

  3. 《十年之变 普惠金融更好助企惠民》

  4. 《2023年中国银行业服务报告》

  5. 《2023年中国普惠金融行业洞察报告》,艾瑞咨询,2023年8月

  6. 《2022-2023中国普惠小微金融高质量发展报告》,亿欧智库,2023年4月

  7. 国有银行及股份制银行等2023年度报告

  8.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从“探路者”到“领跑者”,建行持续深耕普惠金融》

  9. 《未来银行价值之基:风起普惠,成于大众》

  10. 《盘点2023|农业银行扎实做好普惠金融服务 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农行篇章》

  11. 《普惠金融 | 中国民生银行:创新“蜂巢计划”赋能小微企业发展》

  12. 《微光成炬 民生银行小微金融服务再升级》


Thoughtworks商业洞见
Thoughtworks商业洞见,与你一起见证科技驱动的商业变革。从变革领导力到平台组织治理,从适应性战略到创新管理,从产品创新设计到产品运营实践,从敏捷组织到生机文化,用实践案例故事来提供商业变革的全方位深度洞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