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登《老照片》的佳作 | 一座战时兵工厂的影像记忆(上)

文摘   2024-09-17 15:19   广东  

直到今天,我这篇荣登《老照片》杂志封面的图文电子版才到我手中,许多人并不熟悉也不订阅这份中国最优秀的山东画报社旗下的《老照片》杂志,因此有必要在我自己的园地里刊登出来,与读者朋友们分享。


几度重读这篇图文,我必须承认,这不仅是我在《老照片》杂志发表的最精彩、最长篇的一篇图文,即使是把它拿到我自己的公众号里来,也必须是名列前茅的置顶文章。


承蒙《老照片》杂志主编冯克力兄多年厚爱,他第一时间以犀利的眼光看中了这个题目,接下来鼓励我继续深耕,然后不辞辛劳为拙文润色改名;他不但给了这篇图文两张对折页共计四个版面,还又将我“摆”上台,再次荣幸上了封面。不得瑟一下,对不住冯兄。


一座战时兵工厂的影像记忆(上)



若非长期以来对战俘审讯报告之类的文字及照片档案有特殊兴趣的话,我可能就不会去点开阅读《老照片》微信公众号推出的图文《遗失的审讯记录及照片》(作者李宾,原载《老照片》第一四二辑)。受“遗失的审讯记录及照片”标题所诱惑,我迫不及待地点开看个究竟,想发现点什么,结果最先从中读到了主人公程箴的这一段“供述”:

 

其间1942年2月去了五十三兵工厂,1944年二三月间离开(云南海口),在五十三兵工厂共两年时间,主要做钳工,生产锉刀、铁皮样板等,没参加什么组织。

 

其中“五十三兵工厂”几个字,瞬间触碰到了我敏感的照片记忆神经,我立刻翻看由我担任主编和翻译、于2010年出版的大型图册《国家记忆》,顷刻,这张照片跳到了我眼前。


图1 装配轻机枪


这张来自美国国家档案馆的照片(图1),由我翻译的背面图说文字描述了中国抗战时期的军工生产(请留意左边竹斗笠上的中文字:“五十三厂”):“枪支从地下‘生长’出来,照片中的轻机枪到了装配的最后阶段。两位熟练的技工在作业台上做最后的检测,之后枪支会被运往前线。成千上万的枪支供给自由中国的战士们。因为工人们需要经常进出地下防空洞,凳子上放的竹斗笠和台面上的油纸伞是工人们在雨季遮风避雨的必要用具。战争信息办公室(OWI)发布照片。”

我赶紧拨通了《老照片》主编冯克力兄的电话,异常兴奋地告诉他,我这里有二十来张美国国家档案馆的照片,所有内容都与文中主人公程箴的“供述”吻合!作为过去十几年来一直坚持研读这批照片的《国家记忆》主编,我清楚记得这些照片在二万三千张照片硬盘里所存放的位置,因为它们与众不同。

这一批照片画幅比较大,多数背面附有新闻系列报道式的通稿文字,有的还有序列编号,有的画面甚至有编辑或审核官员裁剪画线的符号。

初读李宾文,便已被主人公丰富曲折的抗战从军经历所深深吸引,尤其是涉及许多我所熟悉的中国远征军番号以及这些部队的征战足迹。这位被审讯者程箴全程参加了全面抗战,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八千里路云和月,人生最辉煌的一段时光是在边陲云南。他还是一名中国远征军战士。

李宾在文中写道:“他们父子在四十九师修械所修理战场损坏的各种枪支和迫击炮,以保障战场的需要。”仅仅这一行字,就已经激活了我脑海中存有的几幅照片和解说文字,那些照片会不会是程箴和他的战友们?我屏住呼吸,捂住心脏,急速地往下逐行审视,盼望我的直觉能得以印证,这种感觉,在我过去十几年的“寻找+发现”旅途中常常伴随。


图2 英文图说为:“在兵工厂培训技校,一位教官为学员们讲解轻机关枪术语,学员们大多年龄在十四岁左右,一旦被招收,立即安排上机床做实习工作。战争信息办公室发布照片。”

图3 照片比对之一


图2这张昆明五十三兵工厂教官为技工们讲解机关枪结构知识的照片,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赶紧将其找了出来,发现第二排右二那位青年的脸形,像极了李宾文中贴出的程箴标准照。这群青年技工的粗布制服的颜色和质地,与程箴标准照(图3)中的一模一样。

怀着激动的心情,再从头到尾把李宾文仔细阅读了几遍,每一处有可能被照片印证的细节,都令我禁不住睁大双眼紧盯画面,盼望奇迹出现:照片中竟突然冒出主人公程箴的身影来!

其实,山东那边厢,冯克力兄听我电话中说了我的发现后,拍案叫绝,兴奋不已,当即约我写一篇文章发表在新一辑《老照片》。他见我太执着于想要找出程箴照片来,就宽慰我说:“发现这些照片已经很了不得啦,即使没能找出程箴来,这也是一个精彩绝伦的照片故事。当然,若能从中看见程箴和他的同事们的身影,那绝对是不可思议的机缘巧合发生了!”

因为作者李宾曾在文中感慨:“即使是可以确定的这几个人,想从网上了解更多的信息,也无异于海底捞针,想想也是,要不是这份遗失的审讯记录,除了他们的家人,还有谁了解他们呢,他们早已被埋没在历史的尘埃里了。”这一句话,我最能理解,深有感触。

不过,现在我想要对作者李宾说:“还有我!我正在努力从尘埃里把他们找寻出来!”

可以负责任地说,李宾文中下面这一段,几乎每一行出现的关键词,都能在我发现的这批照片中得到扎扎实实的印证。

 

查阅五十三兵工厂厂志得知,1939年4月国民政府筹建第五十一兵工厂,开挖三十座山洞作为生产车间,1941年投产。1942年1月,在昆明柳坝村的第二十二兵工厂因日机轰炸迁到海口,与五十一兵工厂合并成立第五十三兵工厂,占地面积4830亩,拥有进口机器设备近千台,员工及士兵夫役2400余人,成为云南规模最大的兵工厂。形成机枪厂和光学厂两个制造系统,生产捷克式轻机枪、6倍望远镜、80公分测远镜、瞄准镜和指北针。抗战期间,从工厂开始生产,至抗战胜利的五年间,累计生产轻机枪1.5万余挺、望远镜1.3万架、迫击炮瞄准镜0.37万架、指南针2.7万具,并为中国远征军修理了近千门火炮和2.7万余支机步枪及数以万计的光学器材、军用杂件。从时间上看,五十三兵工厂在建设初期,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工人,此时程箴奉调五十三兵工厂也就顺理成章了。


图4 “地下中央大街”


从这张照片(图4)看,这条“地下中央大街”笔直宽广,按照当时的条件,人工照明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当局必定全力保障,地下建筑的通风设施也会耗资巨大。随附的英文图说为:“通向胜利之走廊(CORRIDORS TO VICTORY)。在这里,这座山的岩石地基深处,有一条巨大的地下走廊,连接着轻机枪兵工厂的各个地下车间。这些车间灯光明亮,干净整洁,标志着中国人践行了现代美国工业的‘好管家’技术。连接隧道的长度约为500码(约457米),机房的高度约为30英尺(约9米)。依靠现有的炸药和手工工具,中国建筑工人们用两年的时间完成了这项开山劈石的工程。战争信息办公室发布照片。”


图5 英文图说为:“光学仪器厂的许多机器必须经常用篷盖遮挡以保护不受岩洞中滴水的侵蚀,如此方能确保这些机器为中国军队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照片展示了山洞厂房的入口。战争信息办公室发布照片。”


图5解答了为什么斗笠和油纸伞总是无处不在这个疑问。岩石壁上滴水渗水,洞内空间必定阴冷潮湿,对人身体的损害还是小事,而高精密仪器和机床需要恒温及干燥的空间环境,如何处理这些问题都令人难以想象。

这一批照片的文字说明清楚表述了兵工厂、防空洞、轻机枪等概念,但没有任何地方提及工厂的具体地点,因为照片发布的原意,就是赞扬中国人在抗战时期的保密工作和防空袭工作成就的,加之战时新闻审查制度,又是战争信息办公室所发布,很自然就屏蔽掉了这些关键信息。

另外,这批照片还有一个共同点,背面除了通稿式的英文注解,每一张都加盖了一个蓝色印章,上面写着“中央宣传部国际宣传处检讫,准由昆径发国外”的字样。除了那顶斗笠,这个印章再次暴露了这家工厂是在昆明。从这个中文验讫章以及照片画面的质量、构图、色泽看,我觉得这一批五十三兵工厂的照片可能并非由美军拍摄,倒像是中国相关新闻部门拍摄的,因为我没有看见任何一张照片背后注明了我通常会看见的“美军通信兵拍摄”的字样,按照美国人注重版权以及署名的习惯,这些照片显非美军所拍摄。英文讫验章中的文字是:“通过美军新闻审查官审核准予公布,中缅印战区新闻官马克·巴淦中尉。”在我们从美国国家档案馆复制回来的两万三千张中国抗战照片中,背面同时盖有中美双方新闻审查部门验讫章的照片屈指可数,且散落各处,而这一批最为集中,中文章的“准由昆径发国外”字样,也独一无二。


图6 英文图说为:“深藏在中国内陆的地下。照片显示的是在坚固的山体岩石中开凿出来的一系列密闭车间中的一处武器质检车间。画面左前方的机枪架上摆满了枪支,工人们正在后面的工作台上对所生产的武器做最后的检查;男女工人平等地受到雇用,头戴锥形帽的搬运工们正把通过检查的武器抬往发货部门,然后运送到在自由中国前线作战的部队中去。战争信息办公室发布照片。”


图6的画面清晰地反映了搬迁到山洞里的兵工厂机关枪制造车间的情景,闪亮的“五十三厂”四个字再次出现在竹斗笠上。这批照片的说明文字,没有任何地方提及五十三兵工厂,这是因为严格的战时保密要求。然而,这顶写有“五十三厂”的斗笠屡次出现在镜头里,让人不得不猜测是摄影师故意所为,旨在拿它当道具,神不知鬼不觉留下一个真实的记录,并且躲过了严格的战时新闻审查。


图7 英文图说为:“埋在山底的工厂。照片显示的是这座地下兵工厂的光学仪器厂之九号井道。工人用手传递的是瞄准镜,这些器材用手推车运送来到这里集装,并往外运输。注意,这座山洞兵工厂的入口隐藏在巨大的岩体之下。战争信息办公室发布照片。”


“三十个山洞”之一的第九号(图7),其入口正立面大概就是这个模样了,请注意看,左下角又出现了那个神秘的、我怀疑为道具的“五十三厂”竹斗笠。

目测山洞开挖在岩石以下约十五米的地方,难怪照片的文字说明总是用“Bombproof(防炸弹)”来形容这种岩洞建筑的坚固性。


图8 英文图说为:“在其中一间光学仪器车间山洞的入口处,中国军械局的一名军官正在对火炮瞄准镜做最后的检查,这些产品即将发货。请注意两旁的山体,可以看出开凿的痕迹。战争信息办公室发布照片。”


如果前面那张照片是山洞工厂的正立面图的话,那么图8就可称作鸟瞰图了。可以看见,洞内的空间高达两层楼,门口的雨棚正好用来作为装卸货的平台,手推车可以来到门口,从平台上往车里装货,靠人工传递。每一个入口都是开山劈石从山体上凿出来的,痕迹明显,确实是“深挖洞”工程的结果。


图9 英文图说为:“一辆满载火炮远程瞄准镜的卡车正驶往中美炮兵训练中心基地。战争信息办公室发布照片。”


图9是装配运输部的卡车,把火炮瞄准镜送往昆明的中美炮兵训练中心基地进行实验。这是少有的不在洞穴里拍摄的照片,因距离炮兵训练中心基地不太远,所以几位工人可以挂在车外行进一段。也或许,对于长期在地下岩洞里工作的人来说,“扒卡车”送货去训练基地,也算是一种变相的“放风”吧!

 

图10 两位校长的身影


图10是五十三山洞兵工厂系列照片的第十四幅,从其背面随附的英文图说中,我读到了非常关键的信息来印证“日机轰炸”和“搬迁”:“兵工厂培训技术学校校长WANG YUNY CHING(音:王云清)和副校长在光学仪器厂原址上走过。1940年光学仪器厂被日机炸毁。这次空袭发生后,当局立刻启动了将工厂搬迁到防轰炸山洞里的计划。战争信息办公室发布照片。”


图11 英文图说为:“兵工厂技校的学生们离开车间前往食堂用午餐,墙上有汉字,右边是‘忠’字,左边是‘孝’字。战争信息办公室发布照片。”

图12 英文图说为:“为工人们开办夜校班。在夜校补习班上,山洞兵工厂的一名教师和学生们在讨论中华民国国父孙逸仙博士的著作;这种极受欢迎的夜校班能给予工人们学习的机会,夜校开办有诸如高级语文、数学、绘图和英语课程。兵工厂在办技工职业学校的基础上,额外提供了这种常设的夜校班课程。战争信息办公室发布照片。”

图13 英文图说为:“一位兵工厂技校的教官正在给学生们讲授各式各样的机床零部件,学生的年龄介乎十四岁到二十岁不等;非常需要这样的职业技术学校为兵工厂提供有技术的工人,这对于中国抗战大后方提高工业产品的产量至关重要。战争信息办公室发布照片。”


对李宾文中下面的这段记述,我也找到了质量非常高的照片(图11、图12、图13)给予印证:

 

程箴的交代透露了一个重要的细节,就是五十三兵工厂拥有自己的技校,为抗战培养专门的技术工人。查阅厂志知悉:厂技校1940年改称兵工署第七技工学校,开始招收高小毕业生或相当于高小毕业文化程度、年龄在十四岁至十六岁之间的年轻人入校;学校开设工艺学、绘图学、工业数学、理化、常识、德文、公民七门课程,实行半天上课、半天工作制,多选用德国艺徒教材,学制两年。看到这段我着实吃惊不小,当时德国的艺徒职教模式,随着德国设备和技术的引进,也一同被引入了我国。


还有一些照片(图14、图15、图16),定格了车间环境和相关生产工序的情况。比如图14便向我们展示了兵工厂的另一个不为人知的生产项目。


图14 英文图说为:“在防止日军轰炸的中国制造枪支弹药的洞穴兵工厂中,还有一个化工车间,化学工程师们指导工人从菜籽中提炼工业用油,这些油菜是在兵工厂生活社区的农场里种植的。战争信息办公室发布照片。”

图15 英文图说为:“在中国的隐藏在山洞里的光学仪器车间,这两位年轻的技工正在检测指南针指针归零的位置是否精准;画面前的工人正在为指南针装上磁铁指针;这款指南针很新,才问世一年时间,就被前线作战的中国军队用上了。战争信息办公室发布照片。”

图16 英文图说为:“深埋地下的中国兵工厂光学仪器车间里,年轻的学徒工们日夜奋战,协助国家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兵工厂为他们提供薪水之外的额外粮食供应。小姑娘正在洗干净望远镜的光学部件,男孩正在给望远镜镜头涂抹蜡封。战争信息办公室发布照片。”

图17 英文图说为:“测试大炮射程瞄准镜的恒温测试间,技工们一般只能在里面待十分钟就得离开,以免影响室内的温度变化。战争信息办公室发布照片。”


这是专为测试大炮射程瞄准镜的恒温测试间(图17)。可以看到,这个测试间的墙壁已经不是那种刷灰浆的砖石墙了,而是用木板条装修过,显然对温度和湿度要求都很严格。


图18 英文图说为:“这是一台制造80毫米口径火炮远程瞄准镜镜头的光学仪器机床,装有17个不同类型的刀具。照片中可以见到,盒子里整齐地码放着制造镜头用的金属箍。战争信息办公室发布照片。”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随着中美军事合作的深入,许多高精尖的机床设备也源源而来(图18),大幅提升了中国的工业制造水平,并对中国后来工业化的进程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以上图文选自《老照片》第154辑

一座战时兵工厂的影像记忆

文图 | 晏欢

冯克力  主编

2024年4月  山东画报出版社


(点击封面或文末“阅读原文”可购买)

|


 OLD PHOTOS 


📖


定格历史 

收藏记忆 

观照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好友


商业合作或投稿

请发邮件至:laozhaopian1996@163.com

转载:联系后台  |  购书:点击“阅读原文”


鹰隼N1A晏欢
写周游世界的游记见闻,展示照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