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能放下 . 才真提得起

文摘   2024-09-01 19:30   北京  

放下主观意识之判断和考量,首先要不为自我的私利设想。


有人认为,师父对弟子而言,具有权威性。在佛法的原则上,我会坚持。但是,我不会对我的弟子有相争的行为表现出来。我的弟子常常会说:「师父,您错了。」或是:「师父,这件事情您处理得很不恰当。」我会说:「啊!是的,我错了,是我处理不对。」事实上是不是我真的错了呢?不一定。站在师父的立场,可能错误,但也不一定是处理不当。但是既然有弟子认为我错了,一定有他的原因,那是站在他自己的立场,认为师父不应如此。我为了包容他,就必须接受他的意见,否则他将难以成为我的弟子。能够承认对方的想法是对的,因而调整自己的作法,这就是包容。


当我们包容他人时,好像是放弃了自己,实质上并非如此,他们反而成为我的弟子,既然是我的弟子,才能跟随我学佛,帮助我弘法。所以,还是要「放得下」,才有进步和包容。


放下,是放下主观意识及自我中心的判断和考量,但这并不等于是没有决断力,而是不用自我的主观意识来加以判断。例如:我和学生及弟子们在开会时,我首先会推动他们从主题上获得答案。要得到答案,必须靠他们自己运作,我不会给予他们任何的意见,仅告诉他们明确的主题和原则,然后再请他们轮流各抒己见。如果一开始我就发表自己的意见,加上自己主观的色彩,事情运作起来就会有种种的障碍,特别是在民意高涨的民主社会里,做一个师父必须学着如何舍弃自我的主观,才能让弟子们预期受教。


许多人希望「提起」,总是以自我的利益为优先考量。譬如:自我之升迁、财务之获得等等,此无非是为了保障自己及儿孙的将来安全。但是,如果是一个有高尚人格修养的人,绝不会如此。否则,动不动就以个己之利益为着眼点,社会将会动荡不安,我们的眼光一定要放远、放大,能如此,自己就处于远大的前景中。


放得下的人,应首先放下自己,其次放下周遭所有的一切。所谓「放下」并不是没有自己,而是指没有对抗心,没有舍不得之心。我们是双手空空地降临人间,死时又能带走些什么?又有什么东西「放不下」?随时随处对任何事物无一丝毫牵挂或舍不得,能如此,才谈得上是自在,是解脱。


摘录自 《禅的世界》

文 | 圣严法师

本文已由版权所有者授权转载

  微信扫描关注

提升人的品质    建设人间净土

弘传法鼓山

心灵环保之理念

圣严法师所教授之禅法


法鼓山圣严师父
依循法鼓山创办人圣严法师「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的理念与悲愿,致力于推行汉传大乘禅法教育,期能让人们运用禅法来安定身心,学习慈悲与智慧。用禅修的方法践行「心灵环保」的理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