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名医病了,一堆名医来会诊,这样的盛况只有在这本书里才能看见

健康   2024-09-13 09:25   北京  

点击关注传统中医唐略

→点击右上角“...”→点选设置为星标

清朝初年,苏州有位儿科大夫,叫汪五符,非常有名气。他不仅水平高,而且,还是儿科名家叶子帆的得意门生兼乘龙快婿,尽得其传。叶子帆,就是叶天士的爷爷啊。汪五符也就是叶天士的姑父。只是这个故事发生的时候,叶天士年纪还小,不会看病

这年夏天,汪五符忽然出现发热、呕吐,脑袋发胀,下泄黄水,身上还疼,用手一摸,肌肉里面就跟被刺扎了一样,但两个小腿却发冷。

这是怎么回事呢?汪大夫给自己摸了摸脉,发现脉象模糊不清,要仔细找才能摸到若有若无的跳动。他判断,这应该是一个寒证,于是给自己开了个方子,用了五积散:

当归、川芎、白芍、茯苓、桔梗

苍术、白芷、厚朴、陈皮、枳壳

麻黄、半夏、肉桂、干姜、甘草

这个方子很大,适用面广,既能养血,又能益气,既能发散表邪,又能温里,通行诸经,名叫五积散,还意味着它能消积,积有五种,寒积、食积、气积、血积、痰积,它都能消。

可能这也是汪大夫临床常用的一张方子,这次用到自己身上来了。哪知,药才喝了一剂,人就不行了,热象更甚,人也糊涂了,躺在那里直说胡话,腹泻黄水也更多,到晚上,各种症状更加厉害。

他的夫人和孩子急坏了,找谁呢?这时候叶子帆老先生大约已经去世,或者年高不看病了,老叶家活跃在苏州医界的,是其子叶阳生,也就是汪五符的舅子,叶天士的爸爸。这也是当时的名医,不仅医学水平在叶子帆之上,而且还是著名的书法家、画家、收藏家。

夏天出现汪五符现在这些症状的,叶阳生见得太多了,基本上都是暑证。于是他用了个香薷饮:

香薷、厚朴、白扁豆

这个方子吃下去后,汪五符头上、脸上汗出如蒸,下肢更冷了,而且出现了气喘,呼吸困难。

这下可把叶阳生吓坏了,凭着自己的关系,请了好几位苏州名医,前来会诊。

第一个来的是程郊倩,他本来是安徽歙县人,是新安派鼎鼎有名的大家,也是伤寒名家,著有《伤寒论后条辨》等,至今影响都很大。他也在苏州发展,因为苏州当时是一线城市。程大夫见病人满头大汗,而又脉息模糊,认为这是大汗亡阳,建议用大剂量的人参、附子,回阳救逆。

◎就在这时,沈明生来了。沈明生就是沈时誉,有《医衡》《鹤圃堂三录》等著作。而且他就住在桃花坞的唐寅别业,这可是明代著名画家唐伯虎的故居啊。能买下这个地方,也是有些本事。就连《苏州府志》对他都有记载,说他“切脉入神,投剂则起”。

沈大夫看了程大夫的方子,说:“不行的,这不是阴证,不是脱阳。这种汗出如蒸,是热象!得用人参白虎汤。”

于是两位名医争起来了。陆续赶来的其他名医见两位大佬在争论,也都没法儿说话。

这时,张石顽来了。他不仅切脉看舌,还按了按病人的腹部,按得病人哇哇乱叫。

诊毕,张石顽说:“老汪是又吃多啦,食积了。”

马上有大夫问:“食积是实证,不应该见虚脉啊。”

张石顽说:“但如果屡次伤食,那脉象就未必还能滑大了。老汪这个人是个吃货,咱们每次聚餐,不都是他吃得最多吗?而且现在,食物都填在胃里了,中气不能鼓动血脉,也会导致脉象模糊不清呀!”

“那你说用什么方吧?”有人问。

“当用凉膈散,清上攻下。”张石顽把握十足,于是提笔写方。

没有人说得过张石顽。何况,在座的大夫们也想赶紧摆脱这场尴尬的争论,谁也不想冒险担责,也就都没说什么,于是任由张石顽用了凉膈散:

大黄、芒硝、栀子、连翘

黄芩、薄荷、竹叶、甘草

药吃下去后不久,汪五符就开始拉肚子。这回拉的不是黄水,而是各种痰涎状、柏油状的东西,其中还隐约可见食物的残渣,臭秽之气不可闻!拉完睡了一觉后,汪五符清醒了,脉也起来了。

大家都觉得张石顽真是高明,同时也后怕。试想,如果当时用了参附汤,那岂不是火上浇油,或许病人马上就死了;如果用了人参白虎汤,也好不到哪去,可能中焦的阳气就被大寒之药浇灭了。

这位张石顽大夫,也叫张璐、张璐玉,与喻嘉言、陈士铎齐名,并称“清初三大家”。(当然,也有人说清初三大家里没有陈士铎,有吴谦。咱不争论这个。)我们知道“叶天士学经十七师”,张石顽先生就是这十七位老师之一 。

这么精彩的一则医案,最初记录在张石顽师徒编写的《张氏医通》里,后来被俞震选编进了古今医案按

这部医案,选编的历代精彩医案,其中尽是古人的真传,理法方药,无一不精,历来对此书细读深思者,无不医术大进

我本人也从中获益非凡,从这个秋天开始,我们一起来讲习此案,主要在团队内部,也欢迎海内外中医界好学敏求者参与。


从下周四(9月19日)开始,我们将用约两年的时间来讲习这部医案,整个讲习分为20期,每期单独报名。第一期内容为第一卷的上半部分,现在可以报名了。
【报名方式】点击下方图片,预约报名课程苹果手机用户,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参与报名
报名成功后,请务必记得扫描识别下方二维码,添加助教微信申请加入相关学习群。

【课程价格】 课程预期讲4-5次(每周四开讲),定价1280元,三人成团价为880元。

三人成团价优惠时间截止至9月25日,之后报名恢复至原价1280元。

【学习方式】

1.线上提供直播(每周四)及回放;
2.凡购买线上课者,可报名申请线下课(名额有限,额满为止),通过申请后方可参与,不另收费,地点在北京。
【适宜人群】临床医生;资深中医爱好者;小白努一把力慢慢也能听懂,因为我们团队里边很多就是小白。
【你将收获】
1.如果你是临床医生,你将见识到从汉代到清代近两千年来,最优秀的医家是如何看病的,见识到他们最优秀的医案,学习到他们的一手临床经验和辨证方法(与教材大不一样),进一步养成中医思维,大大提高临床效率。
2.如果你是中医爱好者,你将获得正确的中医临床观念,不再被市面上打着中医幌子的胡编乱造、哗众取宠的偏门邪门学说所迷惑,眼明心亮,走上正确的学医之路。
3.如果你是中医小白,只要你能静下心来好好学,很快就能进入状态。本书用浅易的文言文写成,都是生动的案例教学,加上唐略老师仔细的讲解,不仅能使你学到中医知识,还能直接提高文言水平,得到深厚的传统文化的学识和熏陶。

4.本期课程结业后,发给含本期内容的唐略整理的《古今医案按唐略导读版》纸质版(繁体竖排,非常精美),作为学习与留念。


END



喜欢我们的内容,就点个“赞”“在看”分享给小伙伴吧!
苹果手机用户,请点击“阅读原文”参与报名。

传统中医唐略
《思考中药》作者,《温疫论》《重编时病论集注》等中医古籍译注者。中医临床工作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