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扫兴父母

情感   2024-07-12 03:27   英国  

最近看到一个网友吐槽,感觉很有意思。这个网友人在国外,有一次在朋友圈说老公吃猪油渣,她远在天边的妈妈评论说,看着实在心酸。可姑娘本意只是想说老公就爱这个口味。过了一段时间,姑娘发了一个美食照片,小情侣外出用餐,主食是鸭肉,妈妈旋即发来评论,说肉上的毛都没去干净,国外的厨师实在可怕,生活太惨。再后来,姑娘说自己和闺蜜一起组装家具,花了一个下午安好了一个柜子,她高高兴兴地拍了柜子照片,妈妈评论说,看了照片,自己难过得一晚上没睡好……姑娘实在受不了了,打算就此把妈妈分组,“从此之后只给她看头脑简单、斗志昂扬的五彩表情包+鸡汤!”

      中式父母,好像多多少少和“扫兴”有点干系。上述的姑娘还不算倒霉,因为她妈妈只是关心过度,总幻想着孩子离开自己就孤苦无依,饱受生活的铁锤,习惯性地要把孩子纳入自己的羽翼之下。这种不能拥抱外在世界的父母,顶多让孩子感觉腻歪、烦人。有一些父母就可怕了,他们专爱打压孩子。“给他们分享旅游见闻,他们说我不好好上班,乱花钱。”“带父母去吃饭,他们嫌弃餐厅又贵又难吃。”“买花祝妈妈节日快乐,结果却被妈妈指责一点都不实用,让我把花退回去。”这种父母才真的让年轻人伤心甚至愤怒。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他们却还停滞不前,固守在了“训导者”的角色上,总要板着脸教育孩子,甚至不知不觉养成抬杠般的对话方式。若遭到反驳,他们轻则辩解说自己是担心孩子不成熟不稳重,怕吃亏。重则勃然大怒,“翅膀长硬了”之类的斥责脱口而出。

       网友说,“中国式父母的神奇之处是:和他们倾诉烦恼,烦恼就会加倍;和他们分享快乐,快乐就会消失。”扫兴的父母,“小时候不让你高兴,长大了不让你不高兴”。孩子们当然有过反抗,但是父母的自我如此凝滞和庞大,他们从来不觉得自己有错。长此以往,孩子和父母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隔阂越来越深,最终,性格温和的孩子养成“报喜不报忧”的习惯,性格刚烈的孩子则把父母“屏蔽”甚至拉黑,大吵一架之后“断亲”的事也不罕见。

       为什么会有扫兴的、喜欢打压孩子的父母?我想,对于忧虑型的父母来说,扫兴可能出于一种习得性的恐惧。我们的民族多灾多难,所以不能沉溺放纵于快乐之中,要把更多的心力放在谋划面对风险和挫折时的预防性措施上面。对于这种人来说,“快乐”的同义词是“风险”。百分之百的快乐让人有一种宿命的“不祥感”,毕竟,太多的历史故事都告诉我们,所有的快乐都在冥冥之中标注了价格,一旦得意忘形,便要受到命运的惩罚。所以,老祖宗创造了许多规诫的成语,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写入民族记忆,就是为了劝说大家不要“任意妄为”,以免“乐极生悲”。

      而喜欢打压的扫兴父母,多半是放不下对权力和秩序的迷恋。在他们的意识里,父母为尊,子女为卑,父母为上,子女在下,只有父母违抗子女,子女不能违抗父母。通过挑战子女的言行,才能体现自己的权威。对于这些父母来说,子女必须百分百地服从自己,而自己可以任意挑剔、打压子女,只有这样,才能建立正确的秩序。有的心理学家说,为什么和这种父母分享快乐,快乐会消失?其实能量是守恒的,快乐并没有消失,它只是转移到了父母那里。有意思的是,不少自己事业发展得好的父母,因为能从多方位获得成就感,对于子女倒没有那么苛责。一些自己事业发展并不好的父母,因为生活中可以凭借的东西太少,反而处处要打压孩子,因为除了孩子,并没有太多的弱者可以供他们攻击。

      扫兴的人让别人远离,父母也不能例外。虽说每一代人都是在反叛上一代中获得成长,但父母和孩子本应该是人世间最亲近的人,从亲密无间到渐行渐远,不失为一件憾事。好在,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大家发出了“不做扫兴父母”的呼唤。带孩子去游乐园,不要在回来之后布置作文;孩子有了进步,由衷夸奖,别担心他们“翘尾巴”;不迷恋基因带来的权威,不停留于孩子幼小时对自己的依赖。学会欣赏,才能保护大家的快乐。

翡翠岛浮生记
现当代文学硕士,管理学硕士,现居剑桥(如非特别说明,本公众号内容皆属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