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崎骏给童年的馈赠

情感   2022-03-04 21:32  


宫崎骏是我最喜欢的导演之一。他的动画电影极具纵深感和层次感,不同年龄、种族和文化背景的人都能从里面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瑰丽的想象,充满悬念却又温暖平淡的故事,夏日的风,林间的光影,乡下的风土人情,少年的心事,常令我有一种莫名熟悉的感觉。

我看过不少遍《龙猫》,身为“10后”的女儿也看过很多遍。《龙猫》魅力如此之大,如果找原因,我想,“治愈感”一定是最重要的一条。编剧的不二法门就是让主人公经历意外、波折之后,破茧成蝶,完成自身的突破和成长,而观众随之经历波折之后,也会收取绵延不绝的治愈感。宫崎骏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曾说,他的目标是把《龙猫》做成一部幸福温馨的电影,让人们以轻松纯真的心找到回家的路,让恋人们彼此真爱,让父母们感慨童年往事,让孩子们因为想要见到龙猫而去神社后门探险或爬树。

如果不看资料,很难想象,《龙猫》竟然是1988年制作的。从技术手段相对原始的时代出发,《龙猫》如何穿越了30多年的时光,历久弥新?磨铁图书的新书《龙猫官方艺术设定集》做出了回答。这本书收入了几百张珍贵的原画手稿和概念草图,大量的制作资料,媒体对主创人员的采访,让我得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欣赏这部经典。


影迷们津津乐道于细节,隐藏设定是挖掘起来最有趣味的一种。比如小月一家迁入的乡间小屋,那屋子其实不算小,但有一种被废弃的感觉。看电影的时候,我没有考虑过屋子从何而来。宫崎骏在书中揭露了秘密,“过去有不少结合了日式住房和西式房间的住宅,其实那都只是半成品,还没有完全造好。院子本来也是想好好打理的,但还没来得及去做,屋子就用不上了……总之,是一栋有病人在里面病逝的房子。基本上,我把这栋房子设想成为病人疗养而盖的别墅。带有一个可以安置结核病人的小屋。但因为那位病人去世,屋子就用不上了,最后成为空屋。”小月和小梅的妈妈因为生病住院,离开了家人,这才有小姐妹俩在乡间因为无人照管而自由自在的生活,以及随之遇到的冒险。谁能想到导演在家人生活的乡间,也给这场病情放置了一个对照和隐喻呢?

完整的故事形成之前,许许多多闪着金光的小片段其实早就潜入了创作者的心里。正如康‧巴乌斯托夫斯基在《金蔷薇》里说的那样: “每一个刹那,每一个偶然投来的字眼和流盼,每一个深邃的或戏谑的思想,人类心灵的每一个细微的跳动,同样,还有白杨的飞絮,或用在静夜水塘中的一点星光——都是金粉的威力。我们,文学工作者,用几十年的时间来寻觅它们——这些无数的细沙,不知不觉地给自己收集着,熔成合金,然后再用这种合金来煅成自己的金蔷薇——中篇小说、长篇小说或长诗。”能够了解一个经典作品的构思打造过程,也就是从金粉最终铸为金玫瑰的过程,是非常愉快的阅读体验。《龙猫》的故事,缘起于宫崎骏在制作动画片《三千里寻母记》(1976)执笔的绘本。初期草稿中,一些细部特写可以看出宫崎骏最初的构思:龙猫的耳朵是什么样子,爪子是什么样子,飞行时是什么表情和动作……虽然是草图,已经有了电影分镜头的质感。小梅最初只是一个姑娘,看起来更像日系动画里常见的甜美小妞,可爱但个性特征不足,后来才变成了各具特色和识别度的小月和小梅姐妹俩。追随细细碎碎的小片段是一场有趣的逆行,我们抵达终点的时候会发现,原来,龙猫和姐妹俩的故事虽然行云流水,但重要的内核,却是那些承载着宫崎骏最初灵光闪现的片段。


动画资料部分也很有意思。这部分有初期概念草图,故事分镜图,美术草图,赛璐珞画,成片画面等资料。赛璐珞画的部分就更有意思了。赛璐珞本是一种合成树脂。早期动画制作人员用赛璐珞制作透明胶片,把人物画在胶片上面,把背景画在纸上面,可以做到很多不同的效果。比如,拖动胶片层,起到角色在背景上移动的效果。现在已经不用赛璐珞制作动画了,但在很长一个时期里面,“赛璐珞画”是“手绘动画”的代名词。电影中一闪而过的镜头在书里停止了下来。我们又一次进入小月和小梅的世界,那里一切静止,由得我们细细观赏。晚霞,光影,颜色,屋子外面野蛮生长的蓟,还有种种野花,六月微寒的夏天,八月盛夏的田野,林间小道和长满松树的曲径……这是一个多么美妙的世界。手绘图案非常精致,定格的画面中,我一次次发现以前没有注意过的东西:池塘边零散开放的鸢尾花,房子外面的小雏菊,池塘水面倒影中的半个太阳,雨后林间的车辙积满了水,水面倒映的天光。这心无挂碍的景色,不正是我们心无挂碍的童年吗?

伟大的作品都有类似之处,静止的画面有时候能够让我们发现意外的连接。我觉得《龙猫》受到过《爱丽丝漫游仙境》的影响:龙猫生活的地方像极了爱丽丝跳入的兔子洞,猫巴士咧嘴一笑也像极了神秘莫测的柴郡猫。柴郡猫的微笑消失在空气中,在屋顶上咧嘴微笑的猫巴士,也轻飘飘地飞到空中消失了。文化之间的影响是双向的,两只龙猫在被小姑娘发现之后疯狂逃走的树底隧道,和《权力的游戏》中的“黑暗树篱”一模一样。《龙猫》的制作远早于《权力的游戏》,我不由得想,这种相似难道是纯粹的巧合吗?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必然与创作者对于每一个细节的有精益求精有关系。宫崎骏对细节的追求令我感动。《龙猫》的故事发生在1957年,那时候,东京郊外还是一片田园牧歌景色。所以,在1988年的时候,创作团队格外注意追求充满季节感的风景。在“创作经验”一节中,美术导演男鹿和雄回忆了宫崎骏对细节的注意程度。他说,在创作院子里的土的时候,宫崎骏说,因为关东垆坶质土层是红色的,希望他把土变成红色,这个观点和男鹿和雄的经验是相违背的,所以他刚开始非常抵触。但最后拗不过宫崎骏的要求,还是把土变成了泛红的颜色。这一细节加深了画面的质量感和清晰度。这种事例比比皆是,煮饭的时候锅边溢出的米汤的痕迹,洗澡的时候,天窗中透出来的光线和水蒸气的移动,都经过创作者的再三打磨。对于专业人士来说,这一部分内容可能更有意义。


妈妈回家了,小月和小梅的生活回归正常,跟小朋友玩耍,和妈妈腻在一起。龙猫渐渐离开了。之后,孩子可能再也没有见过龙猫。毕竟,片尾画中,连一幅龙猫和孩子们一起出现的画面都没有,只有龙猫独自生活在大自然之中,自顾自吃橡果子的画面。儿童是分不清幻想和现实的,也正因为这个,童年的世界和成人是如此的不同。当龙猫在夜色跳舞,让橡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的时候,我们很难分辨小月和小梅在真实还是在梦境中。可是,我们总要和童年告别。然后慢慢长大。很多童话故事结尾是梦的醒来。对于小月和小梅来说,童年和龙猫一起的经历,将是她们一生中不可磨灭的珍贵经历,伴随着她们走过漫漫的人生路。

龙猫消失得悄无声息,这是宫崎骏式的结尾,是宫崎骏对童年的温柔馈赠。

翡翠岛浮生记
现当代文学硕士,管理学硕士,现居剑桥(如非特别说明,本公众号内容皆属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