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的时候,出了一条重要的新闻。
据财政部、税务总局,现就调整铝材等产品出口退税政策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取消铝材、铜材以及化学改性的动、植物或微生物油、脂等产品出口退税。
二、将部分成品油、光伏、电池、部分非金属矿物制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3%下调至9%。
三、本公告自2024年12月1日起实施。本公告所列产品适用的出口退税率以出口货物报关单注明的出口日期界定。
这个事情看起来很不起眼,但背后所反映的趋势非常重要,今天我们就来仔细地聊一聊。
1,出口退税政策缘起
要了解出口退税政策,就得先从增值税聊起。比如一瓶水的出厂价2块钱,售价3块钱,要征收13%的增值税,那就是0.13元。在国内流通的时候,还会产生很多其他费用,来抵扣增值税。但是,如果我们把这瓶水出口到国外的时候,这就踏踏实实的缴费了,也就没什么抵扣了。
这种情况下,怎么鼓励企业出口呢?出口退税政策应运而生了!国家通过退还出口商品在采购环节已缴纳的增值税,不仅解决了企业进项税额无处抵扣的问题,还进一步降低了企业负担,鼓励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自上世纪开始,出口退税政策,成为了全球出口的惯例,目前基本上大多数国家都有相关的政策。我国从1985年开始实行出口退税政策,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以后继续对出口产品实行退税。根据财政部数据显示,1996年退税总额仅约655.8亿元,2012年首次突破了1万亿元,在2021年出现阶段性高点约18158亿元,2023年约17122亿元。
不过,这也成为很多人攻击中国出口补贴的抓手,认为中国通过大量的出口退税实施变相出口补贴政策,是一种不公平的贸易,并以此为理由对中国征收反倾销税。
其实,这里面很有讲究,退多了,本质上就是变相补贴,退少了,本质上就是不鼓励出口,就这么回事儿。所以,出口退税政策,成为了政府控制出口的一条准绳。
2,历次出口退税费率重大调整
过去30年中,随着经济的变化,中国的出口退税政策,也出现了多次重大变化,以下就是一些历史的沿革:
√ 1995-1996:第一次大幅大幅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由原来的对出口商品实施零税率调整为3%、6%、9%三档;
√1998:提高部分出口产品退税率至5%、13%、15%、17%四档;
√2004:调整出口退税率至5%、8%、11%、13%、17%五档;整体性下调了约3%的税率,比如将部分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降为8%和5%。
√2005年:分批分期取消了部分“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退税,同时降低了纺织品出口退税率,提高重大基数装备\IT\生物医药等产品的退税税率。
√2008-2009:金融危机之后,为了刺激经济,提高纺织品、竹制品、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商品退税率,同时提高高附加值、高基数含量商品的退税率,出口退税税率分为5%、9%、11%、13%、14%、17%一共6档;
√2010: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包括部分钢材和有色金属甲供材等等。
√2014年:2014年12月31日,财政部发布《关于调整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医药变动最多,所列原料药产品退税率多数从9%升至13%;所列制剂、生化药、中药、医疗器械产品退税率全部从15%升至17%。
√2016:将照相机、摄影机、内燃发动机、汽油、航空煤油、柴油等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至17%。
√2017:农产品、食用植物油等、饲料、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二甲醚、食用盐等商品出口退税率从13%下调为11%。
√2018:在美国贸易战的背景下,2018年11月1日起,中国将现行货物出口退税率为15%的和部分13%的提至16%;9%的提至10%,其中部分提至13%;5%的提至6%,部分提至10%。
√ 2019年:自2019年7月1日起,购进时不管是按照16%还是13%税率征收增值税的, 统一执行13%的退税率 ;购进不管按10%还是9%税率征收增值税的, 统一执行9%的退税率。
总的来看呢?退税率变动的原则就是根据经济周期的变化而采取不同的刺激政策,经济差的时候,就提高退税率,经济好了,就降低退税率。资源、农业等不鼓励出口的产业退税率下降,高科技行业退税率上升。
3,出口战略变化
此次退税政策变化,与历史上其他的退税政策不太一样,一是退税政策针对性太明显了,二是退税的方向不一样。
先来说说针对性,油脂取消退税没什么好说的,其他两个大的项目,一个是绿色金属铜、铝,一个是光伏、电池、部分非金属矿物,目标就三个字:新能源。
要知道,新能源可是中国的结构性优势产业。2023年,“新三样”产品(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蓄电池)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增长了29.9%。
再来说说方向,以往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更多是提高退税率以刺激出口,而这一次反而是在经济不好的时候,降低退税率。
而且,力度还很大,铝材直接从退税13%直接降为0了,而光伏、电池也直接下调了4个百分点。
说到这个事情,就不得不说现在的存量竞争格局了。中国新能源三大件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无可比拟的价格优势,这也动摇了依赖传统汽车产业的欧洲,而且10月份中国的贸易顺差又扩大了,存量竞争之下,其他国家开始反击了,很容易出现贸易摩擦。(《BBA大溃败:犹抱琵芭半遮面》)
这段期间,欧洲开始对中国电车征收关税,目前还在继续谈判中。也许,这一次的退税率下调,也是谈判中的一环,或者是作为应对未来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前奏。
由于中国的产业优势,建立在庞大的产业链、大量产业人才、丰富的专利、富足的基础设施之上,这种情况下,哪怕是涨价,也不怕别人替代,这是一种产业自信的体现。
而且,新能源汽车行业,目前如此内卷,其实便宜的是国外的客户,国内企业累死累活,还没赚到钱,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哪怕中国取消了出口退税,中国的产品仍然具有价格优势,为什么不赚这个钱呢?减少优势行业的出口退税,有利于降低内卷的力度,有利于全球的贸易平衡。
这也是一个重要的信号!标志着中国产品的竞争力已经从劳动力竞争力,转向体系竞争力。
4,脉冲式价格冲击,不改长期趋势
很多人还关心,对铝以及氧化铝的价格有什么影响。
显然,市场已经做出了反应,周五伦铝大涨8%,而国内铝价反而下跌。2023年,中国电解铝产能占全球总产能的59.61%,中国的政策显然会对铝价产生较大的影响。
而且,电解铝产能的建设周期比较长,快的一年,慢一点需要2年,如果还需要建设配套电厂的话,可能还需要3年。更重要的是,铝是高耗能行业,对这个国家的能源成本要求很高。
不仅要便宜,还要很稳定,能够达到这个条件的并不多。而中国的能源成本,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相对比较低的,发达的电网系统,也可以保证供电的稳定性。即便咱们取消了退税,铝材的价格仍然是具有竞争力的。
所以,短期内,很难有大量的产能替代中国的铝产能,只能接受涨价。短期内,可能对全球通胀形成一定的压力。而且,在12月1日执行之前,会有抢出口的情况出现,带来阶段性需求激增。
对于氧化铝来说,本质上还是取决于铝土矿的供给问题,国内铝价下跌会抑制氧化铝的涨幅,因为原来还有1000块钱的利润,现在出口没利润了,就得涨价了,要不然就得减少生活。但,这些都是扰动,氧化铝的产能是够的,关键是铝土矿不够。
长期来看,此次脉冲式的价格,影响的是铝价的价格中枢,但长期还是得看基本面的眼色。接下来,短期扰动之后,该是什么行情,还是什么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