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职业球员要到30岁才能踢明白?

文摘   体育   2023-07-18 14:52   北京  

撰文 / 赵宇

中超有个怪现象,球员越老,踢得越好。

超过35岁的于汉超、阎相闯、谭龙频频进球,成为球队不可替代之人。按说职业球员到了这样的年纪应该逐渐被边缘化,平时训练传帮带,比赛偶尔上去打打酱油,而我们这里却不走寻常路,年轻人能力不行,挤不掉老家伙。老家伙们焕发第二春,甚至比年轻时踢得更好。

究其原因很简单,我们过去10多年的培训出了问题。培训水平不高是肯定的,更重要的问题是只训练,不比赛。

不是教练、孩子们不想比赛,而是没有比赛机制,青少年球队保证不了每周都有比赛,一年能踢个二三十场正规比赛就算不错。这二三十场比赛还不是安排在每个周末,而是到了年底,把队伍集中到北海、梧州、昆明等地,踢个赛会制。赛程繁密,一场踢完还没来得及总结消化,紧跟着又一场,孩子们在用一种机械的方式去完成比赛任务。

反观欧洲、日本等地,从事足球训练的孩子们基本每周都有一两场比赛。理想状况下,一年可以踢百场比赛。

此前与申花队主教练吴金贵聊天,他也说过这样的情况。原话是:“足球发达国家的青少年球员在进入到职业队之前已经有七八百场场比赛经验,而我们的球员,比赛多的不会超过两百场。”

“这样的球员在国内踢一踢问题不大,但到国外高水平联赛就不行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没有球员可以留洋的原因。等到了重要比赛、大赛的时候,这种差距就会更加明显。”

同样的问题也被在中国执教的外教发现。法国教练佩兰下课后与前国足领队朱和元的办公室里聊了三个小时。在佩兰看来,所有中国球员的成长经历都是不完整的。他对朱和元说,法国职业球员从10岁开始接受专业培训,到最终签订职业合同大概需要10年,这期间会有600场比赛的积累。如果该球员能进国家队,踢的比赛会更多,而中国球员在成长过程中大约只能踢到两百场比赛。

练很重要,但如果只会练,不会比赛,没意义。就好比学英语,背了上千个单词,没有和别人用英语交流的机会,白搭。

比赛不光可以提升球员的技术能力,同时还能让他们知道平时练的东西如何在实战中运用,小球员的个人判断力、承受压力能力、团队作战意识能通过比赛得到进一步提升。我们需要培养出会比赛的球员,而不是会训练的孩子。

过去二十年,中国踢球的孩子少,再加之没比赛,留下来的、水平差不多的球员就可以进入到职业队,到了职业联赛再去弥补年幼时比赛能力和经验的不足。

联赛本该是一个成熟的展示品,而我们这里却把它变称为年幼时没有被培训好的球员的继续深造平台。这个平台展示内容的水平、价值和精彩程度可想而知。

随着联赛越踢越多,球员们的水平也会提升。以至于圈内人经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XXX今年踢得真不错。后来一查发现,他是1993年出生的,30岁了。年轻时怎么没发现?

当然发现不了。他年轻时就没这水平,到30岁才踢明白。晚了。

最近这些年,青少年球员的比赛开始变多,不管是足协搞的青少年联赛,还是教育部弄的校园足球联赛,最起码让孩子们有了可以踢更多比赛的机会。但也有人质疑,这些比赛很多都是样子工程。“有的时候有,没有了就没有了。”

建议搞比赛的管理者们把比赛固定下来,延续下去,别需要写报告时就弄个青少年比赛,不需要完成KPI时就不管了。青少年比赛应该成为常态,成为每个周末的固定的安排,这才是最理想的状况。

但愿我们未来十年能多培养出一些会比赛的球员,而非只会训练的半成品。


赵宇聊足球
一个足球记者。奔劳于一线,和中国足球一起经历太多失败。这里多数时间都是在聊足球。意见不必苟同,言论自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