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坛书市漫谈足球

文摘   2024-09-21 11:39   北京  

撰文 / 赵宇

上周,朋友告诉我,今年的地坛书市会有一个“全民健身主题日”活动,其中一个环节是“足球漫谈”,问我是否有兴趣过来和前国脚徐亮一起做个分享。

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个活动太好了。

我所了解的北京书市最早是在劳动人民文化宫,后来搬到地坛,差不多每年都会去溜达一圈。可能也不会买太多书,但还是喜欢那种氛围。

去年,当它离开10年再回地坛时,迫不及待地去了一趟。虽然我们的生活已进入电子阅读时代,可售卖实体书的书市里仍旧挤满了人,就像早高峰的地铁。

走在人群中,仿佛回到10年、20年前。我始终相信,再古老的事也有它的现实存在意义。

更让我高兴的是,在这样一个拥有历史底蕴、文化氛围的地方,让足球有了一席之地。

不凑巧的是,昨天从一大早就风雨不断。下午一点多抵达会场时,仍旧下着小雨。我在开场时调侃说,天知道我们今天要在地坛聊足球,特别是中国足球,从早晨就开始刮风下雨,到现在都没停。“这可能也是想告诉我们,中国足球无论过去还是将来,都要经受风雨的考验。”

不过在一个小时的漫谈中,我们还是希望能有更多孩子喜欢上足球。作为世界第一运动,它真的太可爱了。

今年夏天到德国采访欧洲杯时,曾到曼海姆一家存在了117年的乡村足球俱乐部探访。介绍我认识这家俱乐部的中国朋友,已和爱人在德国生活工作多年。他们的儿子出生在德国,今年4岁。

我去采访那天,朋友把儿子拉到教练身旁问:“带他来这里训练需要办什么手续吗?”

教练说,不用,下周直接带过来就行。

朋友告诉我,她儿子起初对足球不感兴趣,和小朋友一起玩时,也只想做场上“最不累”的守门员,但她还是想让儿子到家门口的足球俱乐部接受培训。因为对于德国人而言,足球是融入当地生活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无论大人还是儿童——足球已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后来我离开德国,到巴黎采访奥运会,朋友发来儿子训练的视频,告诉我说:“他已不想当守门员了。”

在我们的认知中,联赛繁荣、拿到世界冠军意味着足球的成功,但这只是成功的一部分,我甚至认为它的占比不应该超过百分之五十。足球运动真正的成功应该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给人们带来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在我们这里,足球或许无法像德国那样成为融入社会的钥匙,但我们应该努力让足球和体育出现在更宽广的社会层面,让那些过去不太热爱运动的人,能有机会了解,并参与其中,让运动分泌的多巴胺给人们带来愉悦感,进而更加热爱生活。

不一定所有事情都要成功,更不能为了成功不择手段,对立与仇恨只能让这个本就糟糕的世界变得更加糟糕。

分享会结束后,顶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我在书市里逛了一圈,买了本余华的散文集《山谷微风》。

实话实说,买这本书时,我没抱任何期望,完全是为了买而买。不是有那么句话嘛,来都来了。

回家后翻看了一下,印证了我的判断。

我还是更怀念写小说的余华,哪怕豆瓣评分7.9的《文城》,读完正文的“补充”后,也会有种波澜壮阔的感觉。至于《山谷微风》,可能就是一股微风吧。

赵宇聊足球
一个足球记者。奔劳于一线,和中国足球一起经历太多失败。这里多数时间都是在聊足球。意见不必苟同,言论自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