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工体的意义

文摘   体育   2023-04-16 12:10   北京  


撰文 / 赵宇

昨晚去工体前,先去了趟北京交通广播。电台的王牌节目《一路畅通》用两个小时时间聊新工体,可见这话题已超越足球和体育本身,它是一种生活方式。

一边录节目,一边刷手机,发现朋友圈被工体刷屏了。我很纳闷,赛前一问都说没票,怎么一到比赛时全去现场了。

有听众留言说,你们把氛围弄得跟过年似的,要不要上盘饺子吧?别说,从5点聊到7点,还真饿了,但没时间吃饭。

本打算骑个共享单车去工体,可那时间在长安街周边找个自行车太难。幸好另一位嘉宾吴迪及时出手相助,他骑着小摩托带,着我穿梭于使馆区的街道,风驰电掣。

7:15分,准时到达工体西门。吴迪说,如果不等那几个红灯,会更快。

一路小跑进球场,开幕式进行到一半时坐在了媒体席上。

新工体的媒体工作间、新闻发布厅在地下二层,媒体看台在四层,指引很清晰,哪怕第一次去,也很容易找到。

这种清晰的指引值得不少中超赛区学习,这应该是最基本的服务,但很遗憾,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做到。

不过也有小瑕疵,从媒体工作间到媒体看台的电梯只有一部,人多时等待时间较长,如果能多几个有明确指引的步行通道,就再好不过了。哪怕是爬六层楼,也问题不大。

开幕式上,马宁代表裁判员宣誓,这个环节几乎是在嘘声中完成的。马老师应该有心理准备,因为每年开幕式都如此。别太认真,也别太当真,问心无愧地执法好每一场比赛即可。

往年中超开幕式还有个嘘声四起的环节是足协领导宣布开幕。足协两大掌门人陈戌源、杜兆才都被抓了,只能让副主席高洪波承担起这个角色。他曾为国安队踢过球,在工体流过血汗,北京球迷是有感情的,他在新工体听到了掌声和欢呼。在我的印象里,职业足球搞了这么多年,这个环节应该是第一次没有听到嘘声。

新工体首次亮相,现场共有46818名球迷。如果算上工作人员,总人数应该超过5万。围巾墙、《最后的胜利》、“这里是哪儿?北京!”等元素又都回来了。

过去三年,中超施行赛会制,绝大多数比赛都空场进行。那是一段迫不得已、不堪回首的往事。还好,一切都结束了,一切都过去了。

每到重要比赛时,国安球员李磊会在朋友圈里分享去球场路上听的歌。忘了是哪一年,对手和他开玩笑:“最烦你这个时候发歌。”他知道,李磊一旦此时晒歌,就意味着马上就要像打鸡血般地进入到比赛准备状态。

他昨天赛前分享的歌是party tyme karaoke的《home》,赛会制三年,在外漂泊三年,再回到工体时,想必每个人都有回家的感觉。

我在微信里对他说:“借歌一用,晚上加油,战斗。”他回复:“战斗了。”

在《一路畅通》节目里,我预测国安队3比0击败梅州客家,甚至还说过这样的话:“我知道国安队还没磨合好,但对手也不一定就完全找到了感觉,所以干净利落地赢下比赛,问题不大。”

比赛结束后发现被打脸了,可见预测比赛这件事是多么不靠谱。

新工体的第一个进球来自梅州客家的叶楚贵,冬季转会窗口引进8名内外援的国安队和对手踢得不分上下,1比1的比分让国安球迷觉得不够爽快。但从双方的表现而言,比赛结果是公平的。

纸面实力强于对手的国安队不能在主场赢下比赛,暴露的问题不少,比如人员使用是否合理、战术思路是否清晰、阵容磨合是否到位、临场指挥是否有效。

比赛结束后我在想,这样的球场、这样的氛围,如果教练席上坐的是施密特,会怎样?在气质和能力上,恐怕只有像施密特这样的教练才配得上新工体。

赛后混合采访区遇到张玉宁,我问他怎么样了,他说差不多了。希望老张尽快回归,新工体还等着你去摧城拔寨。

赛后混采区还有个细节,阿代米走过时被记者拦住。对于采访需求,他很愿意配合,但身边没有翻译。他告诉记者等一等,然后走回休息室,带着翻译一起来到广告板前接受采访。

这是职业。

我们这里很多球员不愿意接受采访,赢球不愿意,输球也不愿意。也不一定是耍大牌,而是单纯的不想、不会表达。对于职业球员而言,接受采访也是职业的一部分。阿代米在赛后的这个小细节值得很多球员学习,接受采访也是对个人、俱乐部、联赛的一种宣传。

老工体没有媒体工作间,记者采访结束后只能在发布厅里工作,新球场终于有了这个最基本的配置,不过空间相对拥挤,办中超、亚冠这样的比赛问题不大,但如果未来想要承办国际比赛,还需要扩容,现在这样肯定不行。

为了尽可能地保持原有风貌,工体的看台编号没变,熟悉的球迷从北门进入后可以轻松找到自己的位置。原来进入看台后可以随便坐,现在必须对号入座,进步了,好事。体育场外的雕像也都回来了,很怀旧,很复古,它象征着一种情怀。

让人稍显遗憾的是,比赛结束后现场没有播放《国安永远争第一》的队歌,不知道是疏忽了,还是和没赢球有关,希望未来能把这个环节恢复。

“球迷朋友们,比赛已经结束,请您携带好自己的随身物品有序退场。退场时上下台阶注意安全,请您照顾好老人小孩。有乘坐113路汽车,115路118路电车的乘客,请您从北门退场。汽车出西门,请相互礼让。感谢您的支持,欢迎您再次来我场观看比赛,祝您晚安。”

不知道这段熟悉的退场广播,将来会不会在比赛结束后再次响起。时代发展,社会进步,113路电车已不再是人们往返于工体的必要交通工具,但它代表着一种情怀,一种回忆,一段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就像那身绿色的球衣和那个永远不变的名字。

现在想想,中国足协2019年推动职业足球俱乐部中性化名称改革时,险些把“国安”二字去掉的想法该是多么愚蠢。推动“变革”的足协领导们已被抓走,“国安”二字却存在了30多年。

国安队比赛结束后,一名球迷跳下看台,冲进场内。我相信他一定是没有恶意的,一定是太兴奋了,太希望和工体的草坪亲近了。

这是件小事,大型国际比赛也存在这种意外状况,各看台的安保人员今后多留点心即可,不必上纲上线。也没必要为了防止球迷跳进场安装各种防护网和护栏,那样既影响观赛体验,也浪费成本。

目前,新工体只是开放了球场,其他商业配套设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完成。希望这里将来是一个可以让大家聚在一起享受生活的场所,既可以逛街吃饭,还可以休闲娱乐。或者什么都不做,铺上防潮垫,在休闲区的绿地上野餐、晒太阳,晚上再去看场球。

体育场和它的周边应该是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尽可能地少设置条条框框,给大家一个宽松的环境。

体育是竞技,但它存在的意义一定要超越竞技本身。别牵扯太多家国情怀,它更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给人们带来健康的、乐观的生活态度。

赵宇聊足球
一个足球记者。奔劳于一线,和中国足球一起经历太多失败。这里多数时间都是在聊足球。意见不必苟同,言论自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