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259期●总第2480期】
【编者按】这是一千多年来,第一次系统揭示隋唐大医孙思邈与湘地百姓的渊源关系的文章 ,既深切表达了湘地人民对大医孙思邈的无限感恩和崇敬之情,也为电影《大医孙思邈》来湘地取景,提供了有力的史实依据。欢迎大家转发支持。
文/罗先明
(一)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生于北魏时期秦川大地的孙思邈 ,因有大德大爱大功大恩于湘地百姓,故世世代代倍受有情有义的湘地百姓景仰、纪念与祭祀。散布于湖湘大地的一座座古老的"药王庙" ,即是亘古不变的明证。那些"药王庙"与遍布中华大地的其他"药王庙"一样,大多专门供奉隋唐大医孙思邈。有的兼及供奉扁鹊、华佗、张仲景、李时珍等名魅圣师,且将神农氏、黄帝、雷公、歧伯等传说人物一并祭祀。在百姓眼里,他们都是庇佑华夏子孙绵延不绝、兴旺发达的尊神。
孙思邈生于北魏(公元541年),卒于唐初(公元682年),其主要行医地在长江以北,以京城长安为中心。按现在交通干线的直线距离计算,从西安至长沙近一千公里。古代交通哪似今日便捷,故长安至潭州(古长沙行政区名)真是相隔千山万水,中间还横陈波涛汹涌的长江。孙思邈做为外乡之人,却赢得湘地万千百姓如此崇敬,奉其为普渡众生的"药王菩萨",特为他修建庙宇,虔诚烧香祭拜。建于湘地的"药王庙"至少二十余座。那"药王庙"跨越世纪,超乎朝代,坏了又修,千年不灭。粗略估计,占全国二百余座"药王庙"的十之有一。
且看长沙及其周边地区的"药王庙"布局。浏阳市郊有座洞阳山,山上即有座"药王庙",又名灵石寺。据悉始建于天寿二年(公元693年)。经多次翻修,至今犹在。因有孙思邈在该地隐居、采药、给百姓治病长达26年之说,百姓感动不已,才有该寺庙的落成。
浏阳市还有一处为孙思邈而建的纪念场所,位于今日市区之孙隐山上,一名升冲观,也叫"药王庙"。"孙隐山"顾名思义,即为孙思邈隐居之所。现该地已辟为环境优雅的"思邈公园","药王庙"即座落在公园里。
同类"药王庙",在长沙周边还有多处。每处都附有一个与孙思邈相关的动人故事。这些"药王庙"既非朝廷敕造,也非官家所为,而是由地方乡贤倡议,百姓自动捐助。
令人叫绝的是,为凸显孙思邈的大爱大德,其中一座"药王庙"在给10位享受祭祀的仙界大圣安排座次时 ,竟将孙思邈赫赫然置于C位,孙思邈的左边是玉皇大帝,右边是真武大帝。往下,分别是黄帝、雷公、扁鹊、华佗等虚虚实实的圣师。这等排序是何依据?只怕难以考证。此事却可说明,在"药王庙"建设者眼里,孙思邈的地位何其神圣,竟高于道教神仙、人类先祖及其他医学圣师。
古老的长沙城里,还有一条年代久远的"药王街"。相当长的时期内,"长沙药王街"极负盛名,街道两旁药肆林立,商贾宾客摩肩接踵,为江南药材重要集散地之一。
生于江北、长于江北、主要行医地亦在江北的孙思邈,数千里外的湘地百姓之所以对您如此崇敬,皆因您在湘地建树了感天动地的皇皇业绩。
(二)
孙思邈之出生地,在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孙家塬村。耀州区古称华原府,孙家塬村乃一荒僻闭塞山村。现有史迹证明,孙母雷氏乃当地富裕人家女子,其父也有些家产。孙思邈在《千金要方. 序例》中自述:"幼遭风冷,屡造医门,家产告罄。"从上述文字可知,孙思邈学医并非家传。他又在同篇坦陈:"吾初学医,勿以为业。"也就是说,早先他并无终生从医之想。故而未及弱冠,即想方设法拜谒当朝重臣独孤信大司马。
与大多读书人一样,追求功名乃最初人生目标。那时,自晋代兴起的"九品中正制"虽进入末期,却仍起作用。平民子弟欲入仕途,非得由权贵人士保荐不可。可惜,独孤信对这位未来的医界圣师并不看好,回了句不着边际的话:"此大器,难为用。"意思是我这口池塘小了,容不下你这条大鱼。曾有人把独孤信此语解释为对孙思邈的溢美之词,作者不敢苟同。身为西魏八柱国之一的独孤信,门庭还不够大?还容纳不了一个试着走出茅庐的小青年?所以应属推脱之词。
在独孤信大司马面前碰壁的经历,使年少的孙思邈陷入彷徨,不知人生之路该如何选择。识文达理的外公曾遗下少许医书,被孙思邈读得滚瓜烂熟。妈妈稍知些民间治病土方土法,孙思邈亦一一刻入脑海。凭着这点点本钱,才晓世事、不知天高地厚的孙思邈,竟往腰间挂一葫芦,站在路边招徕患者,想通过给人治病换得一点点酬谢,帮家人度过饥荒。结果因盲目滥治狂犬病遭患者家属痛打,险被打残。这事给孙思邈极大教训,乃知行医不是儿戏,非得有真才实学不可。
其时朝廷又发生一件大事,深刻影响孙思邈人生道路选择。即那位喻他"此大器,难为用"的独孤信大司马,忽遭护国公宇文护陷害,被迫自杀,家产抄没。一家人生活状况瞬间从天上掉到地下。孙思邈眼见仕途之险,于是断了追求功名利禄的念头,自此一心学医。用他在《千金要方. 序例》里的话说:“至于弱冠,方知医药本草不可不学。”此则孙思邈漫长成才道路之始。
关于孙思邈如何艰难成才,此非本文宗旨。且说孙思邈经过一番努力, 在医术上崭露头角之后,便考虑如何进一步提升。他一方面继续深入民间 探访医药高人,向他们拜师学艺,一方面利用各种机会研读古代经籍,吸收各种精华。随着钻研领域不断扩展,孙思邈同时不断找到自己的短板,因之医术越来越高。颇有遗珠之憾的是,有一重要领域,他却未能深度涉及,即对于伤寒的防范与治疗。孙思邈于是想到了东汉末年被誉之医圣的张仲景,及其代表作《伤寒杂病论》(简称《伤寒论》)。他决心以张仲景为师,将其代表作钻研透彻,用于临床,治病救人。
(三)
张仲景,生于公元150年至215年,也有说生于公元154年至219年,享年65岁。本名机,字仲景,故居在河南南阳之涅阳县,即今河南南阳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关于张仲景的人生经历,正史亦乏详细记载。对于他究竟是否担任过长沙太守,《前汉书》《后汉书》均无所记,故有人就此存疑。只在唐《名医录》中,称张仲景"官至长沙太守"。明崇祯《长沙府志》、清康熙《长沙府志》、明清时期《南阳府志》、《邓州志》中,所记与唐《名医录》同。1981年,河南省南阳市医圣祠内出土一牌带碑座的墓碑,上书"汉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墓"。以此论之,张仲景确是做过长沙太守。只因彼时医家不为庙堂重视,医者名声再大,贡献再多,也只能归于杂技者流。而仅凭区区长沙太守一职,哪得与朝中重臣相比?故《前汉书》《后汉书》编修者对张仲景视而不见亦情有可原。
比张仲景晚出生约400年的孙思邈,对张仲景却十分看重。他于长年累月游走行医时,偶而接触到张仲景著作残篇,不禁拍案叫绝。可惜,虽说其书已问世400余年,在长江以北却难觅其踪。因张仲景生活年代是东汉末年,接下去便是国家分裂、哀鸿遍野、长达三百余年的魏晋南北朝 。
国家的分裂,导致南北文化交流的断裂,文化人彼此间少有来往。同时,受限于文字传播方式,雕版印刷术尚未诞生,任何作品都只能手抄。先是抄录于一片片竹简,然后抄录于昂贵的纸张。还有一重要原因,即读书人(医者)的保守心态,亦严重妨碍了学术著作传播。人们普遍的观念是:一招鲜,吃遍天。故而个别人即使拥有《伤寒论》片段乃至全本,也不肯轻易示人。
孙思邈既知张仲景著作的巨大价值,便想找机会一睹《伤寒论》真容,得以使医术进一步提高。求知若渴的他,为获得一个有价值的方子,既曾不远千里索求,又曾不惜百金购买。而这不顾一切的目的,即是为百姓排忧解难。他这一高尚动机,将为后来的事实所证明。
怎么才能亲睹《伤寒论》真本?最佳选择是亲往湘地。张仲景不是做过长沙太守么?以他的医术和医德,肯定在湘地播下许多种子,影响诸多后学。这些后学中间,说不定就有《伤寒论》真本珍藏者。
孙思邈动此念头之时,国家南北统一局面尚未实现。且隔着滔滔江水,他只能望江长叹。待到隋帝杨坚灭陈,国家趋于一统,孙思邈便急不可耐地南下寻宝了。这时他才过四十,脚力强健,便背着包袱,挂个葫芦,一边问道,一边行医,开始了千里迢迢的湘地之旅。
结果始料不及,孙思邈此行却结结实实碰了钉子。他费尽千辛万苦,得到的回报却是:"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
(四)
孙思邈第一次去湘地之前,曾有顶着烈火浓烟、勇闯燃烧中的南陈皇宫抢救医药典籍的惊险经历,差点付出生命代价。可知他对典籍重视程度。他同时医术大增,名声鹊起,故有隋文帝杨坚欲拜其为"国子博士"之事(见《旧唐书 . 孙思邈传》)。他却婉拒杨坚拜赐,坚持民间行医为主。他对皇室也不持排斥态度,虽不做专职御医,但在圣上紧急需要时 ,必出现在皇帝身边。现在,趁着国家南北一统,远行千里不受阻碍,故即下定决心,直奔湘地,寻找《伤寒论》真本。
那时长安城还叫作大兴城。从大兴到长沙,相距二千多华里。孙思邈非官宦人士,手头也不宽裕,赶路全靠两腿。他此行目标明确,就是要找到《伤寒论》真本。孙思邈一边行走,一边访查,并通过行医挣点酬谢,解决吃住问题。至于他以何种方式漂过长江,可惜不得而知。让他很不适应的是,湘地连绵阴雨,道路泞滑不堪。这对于生长于秦川大地的孙思邈来说,实乃棘手之事。
有时走着走着,一场雷阵雨突然袭来,吹走了他头上的草帽或斗笠,身上全给淋湿。适于旱地行走的布鞋又湿又沉,穿在脚上如同大枷。有时脚下一滑,一手撑地,一条腿即踏进水田,弄得满身泥浆。不过对他这年轻人来说,这些都算不了什么。吸引他的,是隐身于茫茫人海的《伤寒论》。故他每到一地便直奔主题,见到挂着布幡的药肆便一头扎进,直言不讳地问:可有《伤寒论》真本?愿以所持各种秘方交换。
孙思邈学医并非家传,为何拥有许多秘方?原来孙思邈自立志从医以后,便把给人治病看作天大之事,除需确有医术,还得拥有奇方异术。这些方术不仅写在一片片竹简上,装订在一卷卷古籍里,还散布在一个个民间高人之手。民间高人们大都藏而不露,你得主动接近,以情感人,最后自愿献宝。另一办法是以物易物,即以秘方交换秘方。
孙思邈早年于治疗狂犬病方面栽过跟斗,他便狠下决心,攻克这道难关。经过种种努力,最终成为行家,取得"一解以来,治者皆愈"的惊人奇效 ,同时自然掌握了诸多奇方。再如孙思邈"而立"之年染上痢疾,病情极其严重,竟"日夜百余行,乃至移床就厕"。为解决自己的问题,孙思邈对照别人提供的方子,拿自己做试验 ,通过验证探求治愈之路。历时数月,把自己折磨得九死一生。
最后,孙思邈不仅治愈了自己,还总结出诸多良方,成为治疗痢疾的高手。他最后从"古今痢方千万首"中筛选出部分方子,以喻他人,必要时彼此交换。他就这样积少成多 ,使知识面越来越广。
现在,孙思邈怀揣这些秘方,辗转来到湘地,满心欢喜地与同行切蹉。他却忽略了一条,即地分南北,人也分南北。不同的土地生长不同的药材,不同的生活环境诱发不同的疾病。孙思邈拿着适宜于西北地区的秘方来湘地交流,自有药不对症现象。加之他年纪尚轻,名气尚欠,医工和患者都对他名字陌生,与他交流时自然有所保留。众多医工思想保守,心胸狭窄,将行医视为养家糊口重要手段,故将秘方看作挣钱工具。以至于某些养颜秘方,"虽父子之间不传。"结果孙思邈空忙数月 ,仅见到一些《伤寒论》残章。对照他此前见过的同类残片,某些文字还不一样。孰是孰非?难以立判。见不到《伤寒论》全本,这对孙思邈是多大打击?他觉出短时间内难以取信于同行,只好怏怏而归。
这种"乘兴而来,败兴而去"的感觉自然难受,数十年之后还挥之不去。待到八十岁余,写作第一部专著《千金要方》时,想到年轻时探寻《伤寒论》真本而不能得的遭遇 ,忍不住在《千金要方.伤寒上.发汗吐下第九》中,写下那句百感交集之语:"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
(五)
清代大诗人龚自珍《咏史》中有语:"著书皆为稻粱谋。"这或许只是一句戏语,却也反映了某些著作者心态。确有不少人之所以奋笔著书,一为立身扬名,二为获得酬报。孙思邈之著书,却不是这种心态。他在《千金要方 . 序例》里写道,他之著述,乃"欲使家家自学,人人自晓"。这话明白无误,即为传播知识,尽力广泛普及,让百姓学会给自己看病。所以他把费尽千辛万苦搜集整理的各种方子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来,任由众人学习、挑选、运用。此为孙思邈大爱大德精神的重要方面。
孙思邈动笔写作《千金要方》时已届八十,行医六十余年,亲手处诊的病例难以数计。加上平时博览群书,对许多医学典籍烂熟于心 ,故写作前的准备工作相当充分。他却不是闭门撰稿,无问春秋,而是一边写作一边继续行医。时间紧迫,两件大事都耽误不得。他合理安排时间,两者相辅相成。行医时注意收集与验证各类处方,撰写时查阅大量参考资料。资料多是笨重竹简,携带十分不便。这样,孙思邈居家不出时才能写作,一旦出行便需搁笔。他就这样写写停停,逾时三十余年,终完成第一部专著。时为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 年已111岁。
《千金要方》内容广博,正如宋人林亿之论,该书"脏腑之论,针灸之法,脉证之辨,食治之宜,始妇人而次婴孺,先脚气而后中风、伤寒、痈疽、消渴、水肿,七窍之疴,五石之毒,备急之方,养性之术,总篇二百三十二门,合方论五千三百首,莫不十全可验,四种兼包。"其中专论"伤寒杂病"者,则有2卷篇幅。
孙思邈在撰写各科内容时,一般包括"论"、"方"、"术"三个方面。"论"是指病理分析,"方"是指古今药方,"术"是指特殊疗法。由于他对古方古法十分熟悉,亲身经历极其丰富,故各科之"论"、"方"、"术"大都相当精准,因之许多病理论述迄今令人信服,许多处方疗法也沿用至今。后人评说,孙思邈乃中医药史上承先启后的大医学家。
不过,孙思邈由于在写作《千金要方》时未识《伤寒论》原貌,故对伤寒之解析、预防与治疗问题 ,所述皆差强人意。有的内容,甚至与张仲景本意相去甚远。张仲景以大著《伤寒论》立身,被世人尊为"医圣",地位不可动摇。孙思邈尽管接触不少类似妙方,却总有隔靴搔痒之感。他自知对《伤寒论》的理解实不到位,只能日后设法补救。他于是带着遗憾,暂将《千金要方》结集。书中关于《伤寒论》之解读,便是今人见到的内容。
(六)
春去冬来。转眼到了唐高宗显庆元年(公元656年)。其年,孙思邈寿高115岁。过往岁月,他仍忙于临床,始终处在一线,一段时间在新皇李治身边,一段时间在皇后武则天身边 ,一段时间在民间行走。他因为完成了《千金要方》的写作,精神压力大为减轻,故身体状况依如以往。现在,他大部分时间都在长安地区,行走于皇宫与江湖之间,日子过得非常充实。有关他隐居外地某座山林某个山洞专事著述的传言,均无所凭。《千金要方》已在民间悄悄传抄,这让孙思邈特别欣慰。著书目的终于达到,他就是要让众人知晓基本医药知识,而不使任何药方成为个别人牟利工具。
再过了一段时间,孙思邈隐隐觉得:还有些内容未曾写入《千金要方》,是否有必要再续写一部?眼见自己大限日近,谁都不可能长生不老。凡是有价值的东西,就该尽可能留下。
就在这时,传来江南瘟疫流行的消息,而湘地为瘟疫重灾区。消息传到京城,孙思邈心急火燎。他抚摸着垂到胸前的花白胡子,不由暗忖:要不要说服家人和弟子,值此机会再下湘地?
孙思邈进入百岁之后,家人和弟子担心他的健康,全都反对他远行出诊。别说"人生百岁如朝露",能活到他这个年龄,在当时已是奇迹。孙思邈进入写作状态后,亦担心能否将全书写完,所以出远门较少。他在九十三岁那年,去四川内江采药和处诊,因遇上老友,心情快愉,喝多了酒,诱发体内毒火攻心,险些失了性命。幸亏他以油菜花为主打药品,治疗及时,才没酿成大难。自这以后,他一是不敢再开怀畅饮,二是不敢离家太远。但是现在,面对湘地如此严重的疫情,孙思邈便坐不住了。捶一捶腰,没事。踢一踢腿,正常。饮食起居诸项都不输一般年轻人。或许这是我最后一次出远门机会,也是为湘地百姓最后一次出力之时。
亲人和弟子百般担心,极力劝阻。面对他们的各种理由,年近一百二十岁的孙思邈一度无言以对。他想来想去,最后摆出一条不容置疑的理由:没准我这一趟湘地之行,能有缘见到《伤寒论》真本呢!
啊?是吗?
是呀,到了湘地,就是机会。若是不去,那就一点"可能性"也没有了。
家人和弟子一时哑然。谁都知道,得识张仲景《伤寒论》真本,乃孙思邈毕生最大心愿之一。还能说什么呢?只有考虑如何妥当安排行程。
一位朝廷勋臣听得孙思邈决意去湘地抗击瘟疫,十分感动,立即表示愿尽力提供帮助。原是这位功臣二十多年前在战场身先士卒,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因之在血腥战斗中为掩护军队撤退而不幸背部中矢。锋利的箭簇深入肉体,竟拔不出,长达二十余年。该功臣为此受尽苦痛,尤其阴雨天气,脊背疼痛难耐。虽多方求医,皆曰不治。
孙思邈偶尔得知,决心为功臣解除痛苦。他将功臣创痛部位细察过后,脑海里冒出一个格外出奇的治疗方案:瘦身疗法。原是功臣腰圆体胖,背部厚实,将箭簇包裏在皮肉里了。孙思邈以瘦身疗法治之,既确保患者维持身体健康所必需营养,又使背部皮肉紧缩。日子稍长,那深藏的箭簇便自然凸现,一拔即出。困扰功臣二十余年的痼疾,就此迎刃而解。
"神医,圣手。"该功臣对孙思邈感恩有加,不知该怎么感谢是好。孙思邈却视替病人解除痛苦为应尽之责,实在算不了什么,故一再坚拒功臣任何酬谢。现功臣闻知孙思邈即将高龄远行,当即决定给孙思邈无偿提供一辆马车代步。孙思邈知功臣实心实意 ,而自己年纪确也大了 ,行走难免有些闪失,于是对功臣拱手致谢,接受功臣好意。待到湘地,再将马车奉还。
(七)
孙思邈再来湘地的消息传开,当地百姓立即蜂拥而来,争着一睹他的风采。此时,孙思邈名气已不限于长江以北,江南许多地区都在传诵他的大德大爱故事 。尤其是他的年龄问题,让许多人感觉困惑。试想,太上皇李渊生活与医疗条件那么好,只不过活了七十二岁。先皇李世民,年轻时体健如一头雄狮,那一张令敌人闻之丧胆的强弓,连秦叔宝、尉迟敬德拉起来都感到吃力。他却沒活过五十岁。孙思邈吃的是五谷杂粮,居然活过一百多岁,至今康健如故。这到底有何奥秘?
因这原故,孙思邈每到一地,便被好奇的民众包围,向他问这问那。"您哪有一百多岁?也就是六七十岁样子。"孙思邈想,我这是来帮助治病,还是来展示自我?他便对大家笑道:咱大唐帝国可能有两个孙思邈,一个是百岁老人,一个大约六七十岁。我就是那个六七十岁的孙思邈。我也懂点医术。大家有什么疾病,都说说吧。他就这样排除干扰,集中精力,迅速投入疗救工作。
瘟疫是各种流行病的总称,具体细化为若干科目。主要分为霍乱、痢疾、脑炎等。孙思邈经近百年临床实证,对治疗各科疾病都很有经验。比如霍乱,这在当时极难对付,许多医工感到束手无策,只能眼见患者大批大批倒下,有时乃至十室九空。孙思邈却有一套治疗办法。在《千金要方》里,孙思邈列出治疗霍乱的多种方法,都是他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亲身实证的结果,因之创造了诸多奇迹。最有名的,当属将法号净明的尼姑庵主持彻底治愈。
时为唐高祖初年,刚从战乱中获得喘息机会的国家满目疮痍,广大百姓在饥饿和疾病中痛苦挣扎。大家饥不择食,抓到一点可填充之物便塞进嘴里,哪还顾得上饮食卫生。于是与肠胃相关之疾不可胜计,其中以霍乱最为流行。德行高尚的净明尼姑,即在这种情况下染上霍乱,一时大病不起。
得悉净明尼病危 ,朝廷亦为之震惊,特遣御医巢元方等给她诊治。巢元方亦是有学问之人,主持编纂的《诸病源候论》一书,在中华医学史上据有一席地位。他对净明尼病情却做了错误判断,认为不是霍乱,结果开出的处方不仅未能减缓病情,反使病情加重。孙思邈彼时不在京城,稍后才知此事。出于医者仁义本性,他乃主动前往出诊。他这是冒了很大风险的,因已有多名御医的诊断摆在那儿,你是随声附和,还是坚持自己的独立见解?隨声附和,弄错了咋办?坚持独立见解,岂不要得罪诸位权重位高的同行?孙思邈虽有点犹豫,但本着对患者高度负责的态度 ,决然甘冒风险。为将病情吃准 ,他独辟蹊径 ,反复比较,最终认定净明尼所患确为霍乱,因之必须按霍乱对待。孙思邈秉承胆大心细原则果断用药 ,经过若干疗程,终使净明尼彻底康复。
孙思邈联系这个病例,由此及彼,更加坚定战胜瘟病的信心。他一到湘地,立即将一幅"义诊"的布幌高挂树上,坐在路边,开始接诊。
孙思邈对贫苦百姓开展"义诊"的举动,年轻时就已开始。起初是对个别穷困患者看病不收分文,后来上升到给穷困患者倒贴药费。再以后他则每旬集中两天,专给穷苦人免费治疗。光是这样还不行,个人能力毕竟有限。
孙思邈为了让更多人掌握简便易懂的医术,紧急之时能够自救,便精心挑选一些简易处方,用珍贵的绢纸誊抄,贴在醒目的墙壁上,以便人们传抄。再后来,孙思邈干脆找好心人赞助,把一些常用处方刻在石碑上,将石碑(药碑)树在大路旁。百姓对此举大为赞颂,并称呼石碑(药碑)为"石大医"。这些利于患者的做法,他毫不犹豫地决定搬来湘地实施。
(八)
孙思邈到了湘地,眼见到处都是患者,仅凭一己之力,本事再大也治愈不了几人。何况自己确实老矣,精力不济,接诊时间长了,就感觉腰酸背痛,眼晴昏花。他于是援用在江北实施过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除对重症患者亲自疗救外,对于轻度感染者,则指导当地有一定经验的年轻医工处诊,教给大家基本要领。借用现代语言,叫开办短期培训班。他同时直接向村民传授自救之法,便于对染疾稍轻的亲友做简单处理。他也尝试将简易药方誊写并张贴墙上,供有心人广泛传抄。这些措施,对控制疫情、治愈患者皆有立竿见影之效。
其时湘地疫病以霍乱为主。关于霍乱起因,孙思邈在《千金要方 . 膀胱腑 . 霍乱》篇中称:"原夫霍乱之为病也,皆因食饮,非关鬼神……眠卧冷席,多饮寒浆,胃中诸食而不消,阴阳二气拥而反戾,阳气欲升,阴气欲降,阴阳乖隔,变成吐痢。头痛如破,百节如解,遍体诸筋皆为回转"等。
孙思邈又论:"凡霍乱,务在温和将息,若冷即遍体转筋。凡此病定,一日不食为佳,仍须三日少少吃粥,三日以后可恣意食息,七日勿杂食为佳,所以养脾气也。"
在本篇中,孙思邈列关于霍乱的论二首,方二十八首,灸法十八首。在《千金翼方卷十八 . 杂病上 . 霍乱》中,孙思邈列方二十七首。在同卷《痎疟》篇中,列方二首,禳法十二首,针灸法七首。
除了霍乱,还有 疟疾。此病在江北较少发生,孙思邈初时亦觉棘手。经多次验证,才推数方。其中一方名"陵鲤汤 ",主疟疾、江南瘴疟。内容是:
陵鲤甲十四枚,炙,鳖甲一枚,炙 ,乌贼鱼骨 、附子(炮),各一两,去皮,恒山三两
上五味,呋咀,以酒三升渍一宿,未发前稍稍啜之,勿绝吐之,并涂五心,一日断食,过时久乃食。(作者注:因古今食材品质有异同,故读者慎勿依样画葫芦)。
精通针灸的孙思邈,对针灸方法治愈疫病同样有独到贡献。在《千金要方卷三十 . 针灸下》中,他列出多种针灸治疗霍乱之法:
孙思邈在湘地除诊治瘟疫,还诊治恶疾大风。恶疾大风,俗称"麻风病"。这在当时亦属"不治之症" ,令人谈虎色变。孙思邈全凭对患者的大爱精神,视患者为至亲,不避污秽,不怕感染。为近距离观察患者,竟与病人同处一室。由于孙思邈对恶疾大风患者的满腔热情,关怀备至,且竭诚竭力,所以在这一艰难领域,亦创下惊人奇迹。孙思邈在写作《千金要方 . 痔漏 . 恶疾大风》篇时,不经意记下这一可喜成果:余手治六百余例,愈者十之有一。
孙思邈治疗麻风病的方法之一,便是让患者服食松脂。关于此法,他在上述同篇中亦有一治愈病例:"余以贞观年中,将一病士入山,教服松脂,欲至百日,须眉皆生。"
以上所列,可知孙思邈在湘地治疗疫病所用方术,既有古方师承,又有民间采集。为使患者尽快康复,他就这样竭尽全力。
(九)
有关孙思邈再下湘地、抗疫治病之事,遍查唐代以来诸多官方文本,均未见详尽记载。但证明孙思邈确有此行的依据,民间却俯拾皆是。再对照孙思邈在其著作中透露的片断记载,可从以下方面得到准确印证:
一是孙思邈关于衡山以东一处高山深谷的记述。在《千金要方 . 卷二十七 . 养性》篇中 ,有一段关于湘地一处高山深谷的详细记述:"其谷正从衡山岭直东四百八十里,当横揵,正在横岭东北,行过其南,入谷五十里,穷穴,有石城白鹤。其东方有大石四十余丈,状如白松。松下二丈有小穴。东入山有丹砂可食;其南方阴中有大松,大三十余围。有三十株不见日月,皆可取服之。"上述文字,除了那"直东四百八十里"是为概数外,对山谷本身描述即如拍照取景一般,不仅宏观廊廓分明,细部亦栩栩如生。孙思邈若不曾攀爬亲临,怎得描述如此详尽精准?
二是孙思邈关于攸县松脂的记载。在同篇中,孙思邈透露了前往该山谷的目的:考察松脂品质,进行横向比较。松树生命力旺盛,易于生长,大江南北遍地皆是。若将其类分,即各地松树的品性大有差异。孙思邈考察松树,只取松脂一项,最后得出结论:“衡山东行五百里有大松,皆三四十围,乃多脂。"又曰:"衡州东南攸县界,此松脂与天下松脂不同。”孙思邈得出这一结论,必基于对湘地乃至全国其他地区松脂品性的反复比较,而非一叶遮目,武断论之。可知孙思邈湘地之行,足迹并不限于攸县。这一结论,在他之前的古籍里是找不到的。在他之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亦予以认同。此即孙思邈在湘地多处松林考察验实的重要佐证。
松脂为道家传统"仙药" ,葛洪在其著作《抱朴子 . 内篇》中有记载。孙思邈继承了道家这一传统,对松脂同样殊为重视。他之往攸县采集松脂,一是自己服食,二乃救治病人。可知孙思邈在湘地治疗疫病期间,与恶疾大风患者亦有密切接触 ,且予精心治疗。
三是祭祀孙思邈的"药王庙"遍布湘地。已如前述,华夏各地"药王庙"都关乎孙思邈,此事在湖南攸县亦得以证实。据当地文物志记载,攸县历史上确有过一座"药王庙",由地方乡绅发起,百姓捐款修建。庙门口有一对联:"神医庙中龙问药,真人座前虎求丹",恰印证关于孙思邈为龙治病、于虎口拔刺的传说。可惜该庙年久失修,最后倒塌。由此及彼,湘地其他县市修建的"药王庙"以及相关传说,亦不至凭空编造,溯之无源。相反各有其据,叙述着孙思邈当年披风栉雨、跋山涉水,为湘地百姓抗疫解难的感人故事。
自唐代以来,修建"药王庙"最多的省是陕西省,其次是四川省,然后便是湖南省 。古代信息闭塞,谁欲达闻于某地,一般只能在该地抛头露面 ,或者说有所作为。不似现今"网红",朝夕名扬天下。故孔子在《论语》开篇告诫那些热衷声名之士:"人不知而不愠,不若君子乎。"孙思邈做为长安人士,若不在湘地留下足够行踪,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即当地百姓断不可能为他修庙立碑,表达对他的永久纪念。
四是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对《伤寒论》的准确解说。孙思邈从开始写作《千金要方》到最后完成,始终与《伤寒论》真本无缘得识,故在阐述"伤寒"病理及治疗方术时,亦始终不得张仲景学术思想真谛。而在一百三十余岁以后著就的《千金翼方》里,他对"伤寒"的解读与《千金要方》里的表述截然不同。孙思邈在新著中写道:"伤寒热病,自古有之。名贤睿哲,多所防御。至于仲景,特有神功,寻思旨趣,莫测其致。所以医人未能钻仰。尝见太医疗伤寒,惟大青、知母等诸冷物投之,极与仲景本意相反。汤药虽行,百无一效。"(见《千金翼方 . 伤寒上)。
孙思邈研究《伤寒论》的最大贡献,在于突出强调桂枝汤、麻黄汤、青龙汤的特殊作用,称:“此之三方,凡疗伤寒不出之也。"这一研究成果,启迪了后世研究《伤寒论》的思路,被誉为《伤寒论》之"三纲"。由此可知,孙思邈再下湘地之前,朝中御医们同样皆未见过《伤寒论》真本,故治疗"伤寒"都是乱下虎狼药。全赖孙思邈百余高龄再赴湘地,才使得《伤寒论》飞越长江,在京城长安和江北大地开始流传,服务万民。
孙思邈如何在湘地获得《伤寒论》真本?真本系何人所献?具体情形怎样?现已无法考证。确信无疑的是,必与他这位百岁大医在抗击疫情中杰出表现有关。由于孙思邈言行举止感天动地,如菩萨下凡,才有《伤寒论》真本拥有者为之动容,主动献书,了就孙思邈平生夙愿。孙思邈如饥似渴认真捧读后,却不是将它秘而藏之,而是迅即带至江北,在更大范围内广泛传抄,疗救更多百姓。
五是《宝庆府志》的明文记载。各地修建的"药王庙"均附有一个流传故事 ,有的还在地方志有一段相关记载。如河南某地的"药王庙",地方志把孙思邈如何行医采药、奋发著书说得有鼻子有眼,甚至说孙思邈长眠在此。对照孙思邈原著,往往透露出一些蛛丝马迹。这些说明,所有"药王庙"皆非海市蜃楼,而是总有出处。同样,建于湖湘各地的"药王庙”亦都有矗立于世的足够理由,如新邵龙山的"药王庙"即是如此。该地古属邵州,邵州后改名宝庆。据《宝庆府志》记:“唐时孙真人(即孙思邈)修炼于此(新邵龙山岳平顶),宋时,建庙祀之。”与之对应的是当地传说,亦称孙思邈隐居于此,并称该地有孙思邈用过的炼丹池。池旁的药王殿拆了又建,宋时将药王殿拆建于现址。
《宝庆府志》又记, 古邵州还有另一处烟火不绝的药王庙,位于隆回县六都寨镇。该地群山环绕,海拔最高的山名大东山,高达1202米。山上有一古老庙宇,一名"东山禅院",又名"药王庙",亦为纪念孙思邈而建。当地传说,孙思邈在东山隐居二十余年,一边采药治病,一边奋笔著书。围绕"药王庙",尚有与孙思邈相关的遗址,如"晒药台"、“洗药池"等等。且不论传说有多少是真,孙思邈足迹至此应是不争史实,且非蜻蜓点水,一掠而过。否则,当年荒僻之所,众人员孤陋寡闻,怎知孙思邈大名?笔者 2012年春月再去陕西省铜川市孙家塬村孙思邈故里采访时,竟在那儿见到了六都寨乡亲们赠送的锦旗。
有情有义的湘地百姓,对于大德大爱的大医孙思邈,就这般深怀感恩之心,永久景仰祭祀!那一座座纪念孙思邈的庙宇,也是一座座孙思邈自立的丰碑!
【作者简介】罗先明,湖南省洞口县人。原中央政法委长安杂志社副总编辑(正局级),高级编辑。
主要作品:①《远东战争风云》(纪实文学,四卷,252万字,人民出版社出版);②《大医孙思邈》(72集电视连续剧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③《远东大抗战》(63集电视连续剧本,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④《大医精诚 . 孙思邈传》(长篇传记文学,作家出版社出版);⑤《本案拒绝旁听》(长篇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⑥《神舟山传奇》(长篇小说,作家出版社出版);⑦《开国反腐第一案》(长篇报告文学,《长安》杂志首发,《中华文学选刊》转载);⑧《报警记》(中篇儿童小说,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⑨《天才之初一一齐白石青少年时代的故事》(中篇传记文学,云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⑩《中国预防犯罪通鉴》(合著,人民法院出版社)等。
①参与拍摄电视连续剧《长沙保卫战》,为原著作者,总顾问,该剧由 《远东战争风云》部分情节改编。②即将拍摄电影《大医孙思邈》 ,为总编剧,已获国家电影局批准,即将开拍。
①拍40集同名电视连续剧《大医孙思邈》,为总编剧,剧本送审中。②筹拍100集动漫故事片《大医孙思邈》,为总编剧。
责 编:肖正中
◆请伸出您的金手指,点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