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成像与AI:开启精准肿瘤手术新时代

学术   科学   2024-12-26 17:05   北京  
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精准肿瘤手术正成为癌症治疗的重要方向。近年来,荧光成像与人工智能(AI)技术的融合,为肿瘤手术的实时导航和精准切除提供了革命性的解决方案。这一技术的发展,不仅提升了手术的成功率,还减少了患者术后复发和并发症的风险。


在2024年npj Precision Oncology发表的一项中国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对肿瘤精准手术进行了探讨。


精准手术的挑战与机遇



肿瘤手术的核心在于确保肿瘤被完全切除,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正常组织。然而,传统手术方法往往依赖于肉眼观察、影像学检查以及术中病理分析,这些手段在实时性和准确性上存在明显不足。

研究显示,头颈部肿瘤手术中约20%的病例在术后检测到阳性切缘,这显著增加了复发风险。在乳腺保留手术中,这一比例也达到10%。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外科医生需要一种能够实时、准确显示肿瘤边界的工具,而荧光成像技术正是这种需求的直接回应。


荧光成像的突破与应用



荧光成像技术通过特定的荧光探针,与肿瘤组织发生选择性结合,在近红外光照射下发出荧光信号,从而实现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的区分。相比于传统的影像学手段,荧光成像具有实时、高分辨率的特点,尤其是在近红外-II(NIR-II)波段,能够提供更深的组织穿透能力和更高的信噪比。

目前,已有多种荧光探针被批准用于临床应用,如吲哚菁绿(ICG)、亚甲蓝(MB)和5-氨基乙酰丙酸(5-ALA)。这些探针在肿瘤切缘评估、淋巴结转移检测以及术中导航中展现了显著优势。例如,一种基于EGFR抗体与IRDye800CW结合的探针,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术中荧光成像中,显示出高达5倍的肿瘤背景比,为精准切除提供了可靠依据。


人工智能的赋能:从辅助分析到决策支持



荧光成像的优势在于提供实时的视觉信息,但其信号复杂性和易受环境影响的特点,给数据分析带来了挑战。人工智能(AI)技术,尤其是深度学习模型的引入,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

通过卷积神经网络(CNN)等算法,AI能够从荧光图像中提取关键特征,进行边界识别和组织分类。例如,一项针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的研究显示,AI模型在处理荧光寿命成像数据时,能够实现高达88%的组织区分准确率。此外,生成对抗网络(GAN)在图像增强和分辨率提升方面也展现了潜力,将原本模糊的肿瘤边界清晰呈现。

更重要的是,AI技术还能够结合多模态数据,如放射影像、病理切片和基因组学信息,为外科医生提供全面的决策支持。例如,在一项针对胶质瘤的研究中,AI模型结合荧光成像和白光图像,不仅能够实时识别肿瘤区域,还可以预测肿瘤分级及相关基因表达情况,为术中策略调整提供依据。


多模态技术的结合与创新



荧光成像和人工智能的结合并不仅限于术中指导,它们还可以与其他诊断技术融合。例如,研究人员通过结合荧光成像与增强现实(AR)技术,将荧光信号直接投射到医生的视野中,从而实现更加精准的导航。此外,多模态图像技术,如结合放射成像与病理切片分析,可进一步增强诊断的准确性。

在乳腺癌切除中,AI模型被用于分析荧光信号与患者的基因表达谱数据,结果显示某些基因突变与荧光成像信号的强弱呈现显著相关性。这种分析方式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肿瘤特性,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技术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



尽管荧光成像与AI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其临床转化依然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荧光探针的特异性和安全性仍需优化。目前临床使用的探针在选择性和光物理性能上存在一定局限,这可能导致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其次,大规模、高质量的数据集是AI模型训练的关键。然而,由于术中数据采集的标准化程度不足,现有数据集在数量和多样性上远远不够。

此外,实时性是术中应用的核心要求,这对AI模型的计算效率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研究者正在探索轻量化模型和硬件集成方案,以满足实时分析的需求。例如,一种基于EfficientNet-B0的轻量化模型在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实现了性能与速度的平衡。

在未来,荧光成像与AI的结合将会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例如,研究人员正在探索如何将AI模型整合到机器人手术系统中,通过荧光导航实现更精准的自动化切除。此外,数据共享和国际协作对于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


跨学科合作的未来图景



实现荧光成像与AI技术的全面临床应用,需要医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多领域的深度合作。通过建立跨学科的技术联盟和共享数据库,可以加速技术的标准化与推广。

未来,增强现实(AR)技术有望与荧光成像系统结合,将肿瘤边界和关键信息直接投射到术野中,提升医生的操作精度与便捷性。此外,结合机器人技术的自动化手术系统,也将在AI与荧光成像的支持下,为精准外科开启全新篇章。


结语



荧光成像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为精准肿瘤手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通过实时、精准的导航和辅助决策,这一技术将显著改善患者的手术预后和生活质量。然而,全面实现其潜力仍需面对诸多挑战。相信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这一领域将在未来数年内迎来更多突破,为癌症治疗带来革命性变化。



版权信息

本文由嘉议肿瘤编辑部负责编写或约稿。如需转载,请联系april.zhu@jiahui.com。未经授权使用文章内容及部分内容是侵权行为,版权方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嘉议肿瘤
“嘉议肿瘤”由J-Med打造,汇聚全球知名肿瘤期刊内容,致力于传播高水平肿瘤及出版知识,为中国医生传递真实、权威肿瘤医学信息及研究成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