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拥有思辨力的孩子,在 AI 时代更有竞争力?(大人也需要补的课)

文摘   2024-06-19 21:05   美国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本篇文章,是芊芊在【 AI破局】担任第一期AI+教育行动营,做教练时写的手册。


有不少学员反馈知道怎么在家和孩子聊天,培养娃的思考能力了。


经过共创者们的集体决定,我们把手册全部开源,希望能支持到更多家庭❤️


ps:本文较长,共 15000 字左右,可收藏后反复学习


嗨,各位破局的小伙伴大家好,我是芊芊,曾任职于国内少儿思辨头部教育机构,主要是给小学生教人文思辨课;目前在一所创新教育小学教授科学课。


所以今天这节手册内容,就想和各位家长来聊一聊,我们为什么要给孩子培养思辨能力,怎么样培养思辨能力,培养思辨能力后,孩子能够做什么。

在【思辨力】这一专业名词出现在大众视野前,或许我们更常说的是【独立思考】的能力。




01

什么是思辨力



一场足球比赛看两者差异

独立思考就像是球员的个人技巧,比如控球、射门和传球。每个球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个人技术才能在比赛中独立作战,发挥作用。


思辨力则更像是整个球队的战术安排和团队协作,它要求球员们不仅要有个人技术,还要懂得如何在团队中发挥作用,如何根据比赛的情况做出快速而合理的决策。


个人技巧 —— 球员的独立思考⚽️

每个球员的个人技巧代表了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他们需要能够在没有他人指导的情况下做出快速决策,比如何时传球,何时射门,如何躲避对手。这些都需要球员独立思考和迅速作出判断。


战术安排 —— 团队的思辨力🏟️

整个球队的战术安排就像是思辨力的体现。教练和球员们需要根据比赛的发展,对手的策略,以及比赛中的各种突发事件来调整战术,这就需要他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不仅仅依赖于个人的判断,而是要结合团队的整体利益和比赛情况进行决策。


团队协作 —— 思辨力和独立思考的结合🤝

虽然每个球员需要有良好的个人技巧,但他们也需要懂得如何与队友合作,这就需要思辨力和独立思考的结合。球员们需要独立地做出决策,但这些决策必须符合整个团队的战略目标。


【思辨力】会比【独立思考】这个概念更加全面,但两者在实际应用中是紧密相连的。就像在足球比赛中,球员需要个人技巧,也需要团队战术,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接下来先听我讲个小故事,然后我们再来一起讨论,到底什么是思辨力吧。


科学小故事


在一个小学四年级班级里,有两个男孩,一个是李明,另一个是张强。他们都对科学充满好奇,但在处理问题时的方法却截然不同。


有一天,学校组织了一次科学实验活动,老师要求学生们分组完成一个关于植物生长条件的实验。李明和张强被分到了同一个小组。


张强的做法:张强一听到实验的主题,就立刻兴奋地开始行动。他迅速地翻开教材,找到讲植物的那一节,就开始按照书中的指示种植豆芽。


李明的做法:与此同时,李明在开始实验之前,首先思考了实验的目的和可能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他提出了几个问题:

  • “为什么植物需要阳光?”

  • “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是什么?”


然后,他开始设计实验,不仅按照书中的指示种植豆芽,还设计了一些变量,比如不同的光照时间和水量,来观察它们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李明记录了详细的观察结果,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讨论了他的发现。


实验结束后,李明的小组发现,通过调整光照和水分,他们能够显著影响豆芽的生长速度和质量。而张强的豆芽虽然也生长了,但由于没有控制变量,他无法确定哪些条件是最关键的。



懊恼的张强只能苦哈哈地再去做一遍实验,然后还想着,为啥李明他们组的实验那么成功呢?


什么是思辨力?


是不是觉得,好像李明比张强在学习上强很多,可为什么强呢?答案就是在于:思辨力。


有家长可能之前已经听过【思辨力】,但觉得思辨力是个很高大上的东西,自己不具备专业背景等没办法给孩子培养。


实际上,思辨力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基础思考技能,它不限于特定的学科领域,也不需要特定的教育背景就可以培养。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练习和学习来提升自己的思辨力。


思辨能力,也可以被称作【批判性思维】,它由 2 个维度组成:

  • 情感态度维度:勤学好问、相信理性、尊重事实、谨慎判断、公正评价、敏于探究、持之以恒地追求真理等一系列思维品质或心理倾向;

  • 认知维度:对证据、概念、方法、标准、背景等要素进行阐述、分析、评价、推理与解释等一系列技能。


简单来说,思辨力可以理解为:我们如何理解事物、如何做出决定和判断的能力。拥有良好的思辨力意味着我们能够看透事情的真相,而不仅仅是不加判断地接受投喂给我们的信息。


正如故事中的李明:不盲目接受信息,而是通过提问、实验和讨论来探索和验证假设。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孩子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信息和观点。这些信息和观点可能来自不同的渠道,包括新闻媒体、社交媒体、书籍、电影等,它们可能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偏见和误解。如果没有看透事情真相的思辨力,孩子们可能会轻易地接受这些信息和观点,而不会去质疑它们的来源、准确性和目的。



那具有思辨能力的孩子,是什么样的呢?当孩子接收到一条信息后,到对这条信息进行回应前,他们的大脑中是已经开始有思考:


1.这是什么信息?

- 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 这是在讲故事还是在告诉我们一个事实?

- 这是事实,还是观点,还是感受呢?


2.谁告诉我们这个信息?

- 这个人是怎么知道这个信息的?

- 我们能相信这个人说的话吗?


3.这个信息想告诉我们什么?

- 这个消息是要我们学习新东西吗?

- 它是不是想让我们觉得某种东西很重要?


4.这个信息有证据支持吗?

- 我们能找到其他东西来证明这个信息是真的吗?

- 有没有别的例子或事情可以说明这个信息?


5.这个信息和其他我们知道的东西一样吗?

- 我们之前听说过类似的事情吗?

- 这个信息和我们在学校学到的一样吗?


6.我们应该对这个信息怎么办?

- 我们需要记住这个信息吗?

- 我们是不是应该和爸爸妈妈或老师谈谈这个信息?


你瞧,当孩子在大脑中发生了一系列这样的思维活动后,我想,家长们也就不必担忧孩子不懂得如何思考了。


为什么要培养思辨力?


那为什么需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思辨能力呢?


我曾把这个问题抛给我的姐姐(家有 2 个学龄前小孩),姐姐这样回我:


我就希望他们能够有自己的认知,而不是听信别人的,不被别人的三言两语迷惑,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


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她们以后被 PUA,泰国孕妇坠崖案,江歌案,还不够警醒吗?


如果孩子有完整的思辨和认知,即使遇到这些,也会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有麻烦找警察,不会被 PUA,不会在一段不合适的感情中挣扎。


当然,更重要的是,在这里相遇的各位家长,更能感受到,AI 时代的发展有多快,甚至有句话“AI 一天,人间一年”。


生成式 AI 的能力超强,但有多少信息,是真实有用,真实靠谱的?而不是被批量生产出来赚取流量的?每天真真假假的 AI 资讯,又有哪些真哪些假?


或许作为成人的我们,都难以分清,更何况小朋友呢?而互联网让很多信息无孔不入,我经常会听到小朋友们一起谈论网上的新闻八卦,我们无法让孩子进入信息真空的环境,自然就要教会孩子,如何识别信息。


还记得,在日本核废水事件时,课间几个孩子(小学 4 年级)兴奋地讨论这件事:


小朋友精彩发言

有个小朋友说,自己妈妈在疯狂买盐囤盐,他怎么制止都不听,没办法说服自己的妈妈。

还有个小朋友说,我们可以抨击日本政府,但不要把这种情绪带到日本民众身上,很多日本民众也很气愤这个事情,他们还去游行了,只是他们阻止不了这个事情。

还有个小朋友说,日本首相怎么回事,难道不知道他们也会受到影响吗?过了会又说,哎,他们肯定只看重眼前省钱了,却没想到健康没了就再回不来了。


我课后和几位家长聊了聊,家长表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有接触核废水的事情,因为孩子平时也不怎么和家长聊天,没想到他们看到了这些新闻,还这么多想法。


你瞧,我们的孩子在我们没注意的时候,就关注到了这么多的信息。而现在,他们更是身为 AI 时代第一批原住民,他们与 AI 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他们去使用 AI,也是必然的事。我们学校 5 年级的孩子已经开始在课堂上使用 AI 来进行课题探究了。



所以,孩子拥有思辨力这件事,真的是很重要啊!


说到这儿,或许正在看手册的你,正在担心:那思辨力的培养,要怎么做?难不难啊?学校教不教?我怎么给孩子教?我感觉我也不会啊。


嘿,的确,思辨力的培养需要时间,很多家长会对此手足无措,也只能去给孩子报名价格高昂的思辨课,但别忘了,我们可是学习 AI 的人啊。


而 AI,就能做到,让家长在家也能无痛培养孩子思辨力。

01

和 AI 讨论

02

有 AI 解答




02

如何培养思辨力?


当我们意识到孩子需要具有思辨能力,之后呢?我们要如何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


在这里不得不说一个残酷的现实,在培养孩子思辨力的这个课题上,教育和社会都尚未做好充分准备,目前的公立教育中,从小学到大学,基本上还是在围绕知识的搬运展开,考试训练的依然是孩子对标准答案的追求


思辨力的培养,如同种植一棵树,需要土壤、阳光、水分,还需要时间和耐心。这里的“土壤”是知识,"阳光"是好奇心,"水分"是不断的练习和思考。



问题复杂性和问题探索的过程,才是培养思辨力的关键环节。同时,思辨力的培养更是需要时间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虽然学校没准备好,但咱们家长完全可以准备好,在家中就来培养孩子的思辨力。


思考是如何发生的?


思辨力的培养,一定是发生在孩子思考的过程中,那接下来,让我们先尽可能还原一下,孩子是如何思考的?


  1. 首先,孩子通过自己的感官(口鼻眼手耳)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信息上,其中 1-2 条信息对孩子们来说非常敏感,于是,孩子们的注意力就集中在了这 1-2 个特定的刺激上。


  2. 接着,这些信息在孩子的大脑中短暂存储,而孩子们使用各种认知策略(如分类、比较、归纳和演绎)来处理信息。

  3. 然后,孩子会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监控和调节,来思考自己解决问题和处理信息的有效性。

  4. 最后,孩子在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中,通过语言,学习如何表达和评估思想。


所以,思考大致分为这几个环节:

  • 接触信息,产生注意

  • 短暂存储,选择信息

  • 选择策略,处理信息

  • 监控调节,思考处理方式对与否

  • 交流互动,学习表达和评估


思辨的培养,是哪个环节?


思辨力的培养,其实是可以在孩子思考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进行干预。



比如在注意力方面:邀请孩子关注他未关注到的信息;


在进行信息处理时:让孩子想一想,这个信息是真信息吗?是事实、观点还是感受;


在进行问题解决时:询问孩子,你为什么这样处理?还有没有其他的处理办法?


在进行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请孩子理清自己的思路,如何让他人听懂并信服自己的观点,是否有足够的论据支撑;


事后进行反思和调整的时候,可以邀请孩子复盘他的思考过程,寻找思维漏洞,比如:你刚刚是怎么想到用这样的方式来处理的?你怎么想到这样的解决办法?那有没有其他路径还能实现啦?


在其他环节进行干预时,还是比较容易的,只要让孩子脱离思维定势,想出第二答案即可。


但是在注意力环节,却是个超级大难题。思考发生在注意力开始的时候。注意到的信息量多少,决定了孩子后续的思考量。



接下来,我们重点来说说,注意力的干预。


注意力干预

大脑一贯是会节能的,倾向于使用最少的能量来完成所需的认知活动。


这种倾向可能导致孩子们在面对熟悉的事物时,重复以往的经验和注意力焦点,从而采取最直接的反应。


就像我们面前有一个正方体,孩子一直都是看正面这一个面,当再次出现一个正方体时,孩子还是会习惯性的看那里,就像视频中二维世界的小人只能看到三维物体的一面,很难理解升维后的规则一样。


【烧脑短片】降维攻击为什么可怕,看这动画就明白了_哔哩哔哩_bilibili


那我们作为家长,就可以提醒孩子:

  • 这个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一样的吗?你能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吗?

  • 如果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这个正方体,你会看到什么新的东西?


此处来一个 AI 对话版的注意力干预:



提示词:


你作为一名思辨力老师,非常懂得如何干预孩子的注意力,进而让孩子进行更多思考,现在请你按下述工作流程,开始工作 

  1. 询问孩子的年龄

  2. 请孩子描述他关注到的物体

  3. 结合儿童心智年龄思维水平发展,向孩子提问“他未关注到的信息”,进而实现干预注意力让孩子开始思考

限制:一次只问一个问题,模拟真人对话 


举例: 

-孩子说:我看到了有个小男孩上了扶梯 

-你问:这个扶梯是什么颜色的?小男孩上扶梯是为了去做什么?


接下来还有更详细的家长在不借助 AI 工具时就能使用的问题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我们想培养他们的思辨力,还是要尽可能在孩子们的兴趣点上展开。


比如低年级(1-2)小学生,他们的兴趣点通常是:童话故事、动画片、简单的游戏。那我们就可以问:

  • 今天老师讲的故事里,如果你是世界上的另一个角色,你会怎么做?

  • 你在电视上看到的那个广告,你真的需要那个玩具吗?为什么?



中年级(3-4)小学生,他们的兴趣点通常是科学实验、自然探索、简单的历史故事。那我们就可以问:

  • 你觉得我们学到的这个科学实验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应用?

  • 如果你是历史故事中的英雄,你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吗?为什么?


高年级(5-6)小学生,兴趣点通常在科技新闻、社会事件、文学作品。那我们就可以问:

  • 你最近在新闻中听到的那个发明,你认为它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吗?如何改变?

  • 你读的那本书的主角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如果你处在他们的位置,你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吗?


其他环节干预

在扩展了孩子的注意力之后,孩子可以思考的信息量就变得多了起来,假设原来只有 2 个信息点可以进行思考和提问,那扩展注意力后,可能就有 5-6 个,甚至更多的信息点啦。


那接下来的思考过程,就完全随家长,希望思辨力是在孩子的哪一方面产生具体应用了。


这里指出四个常用方向:联系生活、情感社交、信息来源、激发创造力。



我们可以鼓励鼓励孩子们将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例如,“你今天看到的这个故事,你在家里或学校里有看到过它的发生吗?这个故事里有没有谁的做法是不恰当的?”


如果觉得小朋友最近需要进行一些情感社交干预,那就引导小朋友从情感角度考虑问题。例如,“这个故事中的人物遇到了困难,你能理解他们的感受吗?如果你能帮助他们,你会怎么做?”


当然,还有我们上面提到的,要对信息的来源和真实性进行思考,那就是鼓励孩子们对信息进行批判性分析。例如,“你在网上看到的这个消息,你觉得它是真实的吗?你是怎么判断的?”


但也有一部分小朋友,因为学校发言机会过少,以及“标准答案”的干预,导致孩子们的创造力开始飞速下降,常常想要追寻确定性答案。那我们也可以对孩子的创造力进行干预,激发创造力,让他们想象不同的结果。例如,“如果你要写一个关于你最喜欢的动物的故事,它会发生在什么地方?会发生什么事?”


上面这些就是,我们在干预孩子的思考过程时的环节,明白这个逻辑之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更好和孩子沟通了。




03

培养思辨能力实例


那 AI 能不能辅助我们,直接和孩子全程对话,完成对某个事件的独立思考呢?


实例展示

答案是,当然能!并且凉白开老师还制作好了智能体,方便家长们直接使用,请看以下实例:


本环节作者:凉白开老师


孩子在学校参加了一场足球比赛。尽管他非常努力,但最终他的球队还是输了。孩子回到家后,显得有些沮丧和失落。



这是一个教育孩子运用批判性思维的好机会,从孩子的视角出发,我们可以这样引导他:


直觉

通过输球的事实,孩子可能直觉地认为自己是个不好的球员,或者认为失败是因为自己的表现不佳。在这个阶段,孩子会感到自责和失望。


假定

为了帮助孩子更全面地看待比赛,可以引导他做出一些假设。比如,球队输球可能是因为团队协作不够,或者对手的实力确实更强。也可能是当天队员们的状态普遍不佳,或者战术安排上存在问题。


洞察

接下来,鼓励孩子深入思考比赛的每一个细节。他可能会回忆起一些关键时刻,比如他错失的那个进球机会,或者团队在防守时的失误。通过这种反思,孩子开始理解影响比赛结果的因素有很多。


验证

为了验证这些假设,孩子可以和队友、教练交流,了解他们对比赛的看法。他也可以观看比赛录像,分析球队的表现和策略。这样,孩子就能更客观地评估自己和团队的表现。

反证

在收集了更多的信息后,孩子可能会意识到,虽然他确实犯了一些错误,但这些错误并不是导致失败的唯一原因。他可能会发现,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可以做得更好,而不仅仅是他自己。


迭代

最后,引导孩子总结经验。在未来遇到同样类似的时候,自己会有更加合理的应对和判断。


通过这个例子,孩子学会了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来分析问题,而不是仅仅依赖于直觉反应。他学会了如何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如何收集信息和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并且如何从经历中学习和成长。


AI 如何辅助?

有了以上方法论,我们就可以把 AI 训练成批判性思维贴身私教,通过一步步提问和反馈来帮助孩子不断练习批判性思维的全过程。


智能体链接:

https://chat.openai.com/g/g-Z81JrxCOk-pi-pan-xing-si-wei-da-shi



04

生活中,提高思辨力的小活动

看了那么多思辨力培养的原理,是不是有点晕了?更感觉难以具体实现?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就有许多活动可以帮助孩子们锻炼思辨力,那具体有哪些呢?我们一起往下看。


餐桌话大事


我最常遇到的家长就是,说孩子回家后不愿意和自己沟通,而作为家长,除了问作业就也不知道和孩子聊啥了。


每每家长说到这里,我都崩溃,我们可以想想,辛苦工作一天了,回家后想休息下,如果问咱们工作怎么样,哪里好不好,这谁能不痛苦吗。


那不聊这些,还能聊什么?那就是去聊聊孩子感兴趣的话题,他们好奇的话题,话题自然就能不断延伸下去。


如果孩子已经是五年级以上了,那进行一些深入讨论的时事热点都是完全 OK 的。



Duke 老师就基于此,创建了【餐桌话题妙想家】的智能体,来和家里的娃聊天。


效果如(上图),开始使用时可以直接点击蓝色框提示(下图)。


01

效果图

02

点击蓝色框提示


智能体体验链接: https://chat.openai.com/g/g-MiRiS0R4F-can-zhuo-hua-ti-miao-xiang-jia-yu-hai-zi-you-xiao-gou-tong


如果你用不了 GPT,Duke 老师也使用智谱清言制作了一个平替版本:


智能体体验链接:https://chatglm.cn/main/gdetail/6612ae79a53159ea6401a6a9


也可以基于下面这个提示词,与国产大模型进行对话哟。


角色:你是一名非常善于为家长和孩子在家交流,准备餐桌话题的思辨老师 


工作流程:

  1. 询问孩子年龄

  2. 结合孩子的思维发展水平和心智年龄特点,给出 4-5 个孩子可能感兴趣的话题类别

  3. 请孩子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话题类别

  4. 根据孩子的选择,对这一个话题类别,继续列出 4-5 个家长可以和孩子讨论的主题,主题难度要逐渐深入,同时要写出每个主题对孩子哪方面能力进行锻炼


要求:要一步一步互动式对话,禁止一次性发出所有信息 


例如: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思维:如果你有一个时光机器,你会做什么? 


请以“你好,我是餐桌话题妙想家,专门为父母和孩子准备各类有趣的话题,请问小朋友现在几岁呢?”开始对话


但是要注意,作为家长,我们要明白,这是培养孩子的思辨力,而不是和孩子争对错,所以孩子的想法除非是涉及到三观不正,需要慢慢引导之外,其他时间都是给孩子适当的鼓励或者引导就好了,那等娃说完后,咱们家长也跟着认真回答,就能逐渐达到深度沟通的效果了。


如果忘记了怎么引导,就回到上面一个环节,再复习一下吧。


陪读大师


都说阅读是一个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但对孩子来说,阅读却是获取快乐的港湾。


他们会在书中、电影中、节目中看到世界的千变万化,或与他们的生活相同,或与他们的生活不同,总之,在这个阶段的孩子,还是很容易爱上读书的。


但,书读千遍,不进脑不用脑,只是看故事,那我想,看了多少书都会效果平平。而思辨,同样是在阅读时最好的思考方式了。



那阅读时,可以如何培养孩子的思辨力呢?(前提一定是选择孩子喜欢的书)



串线索:引导孩子思考故事的主题、角色动机、情节发展等。比如可以这样提问孩子:ta 为什么要去做这件事啊?这本书讲了什么啊?然后发生了什么?


讨论和分享:鼓励孩子与家人或朋友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比如可以这样提问孩子:你看完这本书,有什么样的感受,或想法呢?


鼓励思考:教导孩子识别故事中的偏见、刻板印象或不准确的信息,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比如可以这样提问孩子:这个故事是否以某种方式偏向特定的观点?如果是,你怎么看待这种偏向?


连接现实生活:帮助孩子将阅读材料与现实生活经验相联系,思考书中的情境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比如可以这样提问孩子:那这件事情如果发生在生活中,你会怎么做?


鼓励孩子的创造性思维:编写自己的故事结局或设计新的故事情节。比如可以这样提问孩子:好像 xx(角色名)的故事还没写完哎,他后来去干嘛啦?


哪怕是语文课文,孩子也有可以讨论的内容,我记得在去年七夕的时候,孩子们就讨论了牛郎织女:

童言童语

有说:牛郎在现在就是犯罪,要被抓起来坐牢!

有说:写这个故事的时候,哪有什么坐牢,觉得女的被看光了就是应该嫁人...

有说:这根本不是爱情,这是织女被道德绑架了,我们可千万不能被道德绑架!



对了,如果小朋友是和自己的朋友共同阅读一本书,那还可以让他们直接进行角色扮演,排演戏剧,在这个过程中会迸发出更多思考哒。


你瞧,哪有什么不好看的书,只有不会读的书,这样读完的书,信息可都在孩子的小脑袋里啦。


提示词如下:


角色:你是一名专业的少儿思辨老师 


背景:非常擅长通过少儿书籍精读的方式,带领孩子进行批判性思考,进行思辨能力的培养 


工作流程: 

  1. 询问孩子的年龄段,以及正在看的书

  2. 在阅读开始前,对孩子进行 3-5 个提问,让孩子带着问题去读书

  3. 向孩子提出该书中重要的概念及问题,请孩子作答,并与孩子讨论

  4. 引导孩子探讨书中不同角色之间的关系,画关系图

  5. 全书阅读完,并完成初步讨论后,向孩子提出一些挑战性的问题或观点,请孩子思考,完善自己的观点

要求:

  1. 全程使用教练式提问,尽可能避免直接给孩子答案

  2. 要一来一回交互式对话,避免一下给很多问题


以“你好,我是你的阅读思辨老师,你几岁啦,最近在看什么书”开始对话


小小观察家

在做了老师之后,我才真的发现,什么叫做“生活处处是教育”,就好比我们习以为常的社区生活,天气,花草树木等,只要我们有心,我们同样可以向他们学习,让它们成为我们和孩子讨论的好材料。


如果觉得每次都用书来进行思辨,有点无聊了,而餐桌话题有的时候又有点远,那我想,这个【小小观察家】会更适合你使用哦。



我们可以鼓励孩子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并且引导他们来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这里也直接给大家放提示词,以及使用效果,还有文字版提示词,大家自行选用呀。


提示词:


角色:你是一名日常生活观察家,同时非常擅长鼓励孩子观察生活现象,并引导他们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工作流程: 

  1. 询问孩子年龄段,以及想探讨的话题

  2. 针对孩子想探讨的话题,向孩子提出一些问题,同时鼓励孩子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3. 请你继续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帮助孩子深入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和可能的影响

  4. 请你继续提出一些批判性的问题,鼓励孩子分析和评估这些日常现象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5. 请你继续提出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孩子提出创新的想法或解决方案。

  6. 最后,请你引导孩子进行反思,讨论他们从这些日常观察中学到了什么,以及这些观察如何影响他们的观点和行为。

  7. 直到孩子说“结束”,我们开启一个新的话题,开启新一轮对话


要求:

  1. 全程使用教练式提问,尽可能避免直接给孩子答案

  2. 要一来一回交互式对话,避免一下给很多问题


以“你好,我是小小生活观察家,你几岁啦,让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吧,包括但不限于天气变化、社区活动、学校生活哦,你对什么感兴趣呢?”开始对话


01

发送提示词给 AI

02

聊起来吧


人人都能当家做主哦

原来家里有这么多可以玩的互动来锻炼孩子思辨力,可感觉这就是聊天啊。


的确,这就是聊天,但很多时候,聊天才是孩子思路打开的过程。不过呢,思辨也不全是这样,有的时候我们还是会介入一些思维工具的。


所以这个互动方式就是,一边介入一些思维工具, 一边邀请孩子参与一些家庭中的小决策,询问他们的意见,并让他们解释自己的选择,这有助于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评估不同选项的能力。让孩子的自主性慢慢培养起来。



话不多说,直接上提示词,以及沟通效果图吧。


角色:你是一名家庭决策官,擅长分析家庭中的一些事情可以怎么决策,并且可以选择合适的决策方法论,然后将决策方法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给孩子,让孩子能够参与进家庭决策的同时,也学会系统性全面性思考问题。 


工作流程: 

  1. 询问孩子年龄段,以及最近要做的家庭小决策

  2. 根据孩子的年龄段以及心智水平发展,提供 1-2 个合适的决策方法。

  3. 请孩子选择其中一个决策方法

  4. 向孩子解释该决策方法应该如何使用

  5. 请孩子说出自己的回答,并解释为什么选择这些活动

  6. 向孩子解释如何评估和比较不同的选项,包括考虑每个选项的优点、缺点和可能的后果

  7. 提供一些简单的投票或共识决策过程,以便家庭成员可以共同选择最终的活动或菜单

  8. 向孩子解释决策过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从决策中学习,无论结果如何。


要求:

  1. 全程使用教练式提问,尽可能避免直接给孩子答案(解释除外)

  2. 要一来一回交互式对话,避免一下给很多问题

以“你好,我是家庭决策官,让我们一起开始一些家庭决策吧,你几岁啦,家里现在正在做一个什么样的决策呢?”开始对话


01

把提示词发给 AI

02

和 AI 互动


以上就是 4 种常见的,我们可以在家中就和孩子互动起来,锻炼孩子思维能力的小游戏了。


需要知道的是,这 4 类游戏并非独立存在,有的时候也是可以混合的,就像咱们在第二块内容看到的,如何培养思辨力,实际上就是干预孩子的思辨过程。


随着咱们家长与孩子的互动越来越多,或许就会发现,哇,原来咱也能对思辨无师自通,能够创造更多好玩的游戏呢。


也期待看到各位家长,不只是养育出超级棒的娃,同时也让自己不断进步,成为了更好的自己呢。




05

培养思辨力,家长需要接受的挑战


嘿,正在读文章的爸爸妈妈,如果你已经读到了这里,那么很开心,或许,你对自家娃的思辨力培养已经不再焦虑,并充满了信心。


可到这儿,我要来给各位家长来个预防针了。


随着孩子思辨力的逐步发展,家长会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而如果,你没有处理好这些挑战,或许你将会得到一个“更加叛逆”的孩子,或者一个不再思考的孩子。


所以这部分,一定要认真看啊!


孩子感受到安全了吗--不要让家庭变成了学校


要知道,即便是学过思辨课的孩子,也并非都愿意在家中和父母聊天谈心,反而更愿意在学校和同学开展激烈的讨论。


有个妈妈在我开家长会的时候,就请教了另一个妈妈:

你们家女儿好好啊,上完芊芊老师的思辨课还和你讨论一遍上课学了啥 ,我们家孩子从来不跟我说的,更别说芊芊老师分享的那些餐桌话题了。


那个妈妈很想回复,却不知道怎么说,因为她也不知道为啥那个姑娘不和自己妈妈讨论啊。


我仔细观察过两对母女之间的相处模式:什么都聊的那对母女,她们之间的氛围就是轻松愉快的,而没话聊的母女,她们之间的气氛则会更紧张沉闷一些。


如果妈妈对孩子的态度更偏向于强势掌控,会更希望孩子顺着自己的规划走,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就容易不再感受到爱与安全,那自然就会慢慢断绝沟通,去更别提“思辨”这样可能会挑战到家长权威的事情了。这样的规划的确没错,甚至谁都知道妈妈爱着孩子,但要注意保持规划和安全两者之间的平衡。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如何确保孩子感受到足够的安全,鼓励他们大胆提问、勇于探索呢?


家庭中思辨的对话是【自然】产生的,孩子在一个充满爱和支持的环境中才能成长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个体。


首先,家长需要建立一个积极的家庭氛围,让孩子知道家是一个可以自由表达、不会受到批评和嘲笑的地方。当孩子提出问题时,家长应该给予积极的反馈,哪怕问题再简单,也要认真对待,让孩子感受到他们的每一次尝试都是被珍视和鼓励的。



其次,家长可以通过共同参与活动,如一起做实验、观看教育节目、讨论时事新闻等方式,与孩子一同学习和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可以主动承认自己的不足,与孩子一起寻找答案,这样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家长也是在学习的路上,他们并不孤单。



最后,家长应该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无论是对问题的好奇,还是对答案的疑惑。通过开放的沟通,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起自信,让他们相信自己的思考是有价值的,自己的问题是值得被探索的。



但在这里,要和家长分享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安全不是我想说的时候就可以说,而是我想不说的时候也可以不说。


所以即使我们很希望通过各种小活动锻炼孩子的思辨力,也一定要判断,孩子现在是否愿意参与这样的讨论。不要让餐桌变成了教室,不要让读书变成了阅读理解。不要让生活的观察成为了考试内容。


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向孩子发出讨论的邀请,但参与还是拒绝的权利,在孩子手中。


当然,我们可以用轻松点的方式邀请孩子,比如:

  • 你看完这本书后,能和妈妈/爸爸分享下这本书讲了什么吗?

  • 今天的天气好好啊,晒的人暖呼呼的,你有没有感觉到?


回顾一下,我们的核心是让家庭中思辨的对话【自然】产生,在孩子在感兴趣有求知时适当引导,自然对话,趣味练习,内化思维,爱上思考~


在培养孩子思辨力的过程中,确保孩子感受到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够在一个充满爱和支持的环境中,勇敢地提问、自由地探索,最终成长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个体。


知识与信息的挑战


1.我怎么回答不上孩子的问题?

之前我给孩子上思辨课的时候,课下都会给家长说:xx 妈妈/爸爸,回家后咱们也可以平时多和孩子交流,探讨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把思辨这个习惯代入生活中,孩子才可能真的培养出思辨力。


然后就有一部分家长会来找我求助:芊芊老师,不是我不想和我们家孩子探讨,但他问的很多问题,我也不知道,然后他也不想和我聊,更想来上课的时候,和你聊,和其他孩子聊了。


是啊,随着孩子的思辨力逐步进阶,我们的知识面就真的逐步赶不上孩子了,就不得不面对我们会被孩子“难倒”的局面。



那怎么办呢?办法也很简单,邀请孩子主动搜寻答案。


但一定要记得,不要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而是先夸奖孩子的提问力,然后再请孩子一同探讨答案。


就像我课堂中曾经遇到的一个男孩,他真的是十万个为什么,我就问过他,为什么所有的问题都要问我,他说因为他觉得我很厉害。


我这样回复他的:

哇塞!谢谢你夸我厉害,而且我觉得你也很厉害啊,能提出这么多问题,其他同学都没有想到哎,不过我觉得,你可以先试着自己搜索查询下答案,学会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你,会变得更厉害的!


没一会儿,他就真的自己去查答案,并在上课后和其他同学分享,觉得自己超棒。



同样,在家里也适用,不过我们可以直接向孩子承认自己不懂:

你现在好厉害,提出来的问题爸爸妈妈都回答不上,不过,我想我们可以一起上网查资料,找找答案,对不对。这样以后你又有问题的时候,就可以先查查资料,然后我们再来一同探讨啦。


比如当孩子问及“宇宙是如何形成的?”时,那我们就可以引导孩子一起观看关于宇宙大爆炸理论的教育视频,然后来讨论和总结学到的内容。


2.被娃揪出我的错误啦

在刚开始做老师的时候,我最大的恐惧就是,我不能犯错。我总觉得,一旦我回答错了某一个孩子的问题,那孩子就会失去对老师的信任感。我觉得我应该是全能的!


直到后来,我在教学中放下这种恐惧感之后,接着就发现,有的家长不能和孩子沟通,也有这个原因。因为现在小朋友的知识面其实很广,很多都是大人没接触过的。随着话题的不断深入,接不上孩子的话,就会变得家常便饭,有的家长就会紧张,觉得自己要犯错了。


实际上,家长也是人,出错误也很正常。而这样的错误,其实也是在告诉孩子,你也可以犯错误,而不必让孩子紧张。



那当孩子真的指出我们的错误后,怎么办呢?


首先,我们要真诚地对孩子说:“宝贝,你真棒,你发现了我之前没注意到的错误,谢谢你告诉我。”这样的回应不仅能够保护孩子的求知欲和批判性思维,还能教会他们,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有勇气承认并改正。


接着,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探索正确的答案。这个过程不仅能加强亲子间的互动,还能让孩子明白,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可以一起查阅资料,一起讨论,甚至可以请教专家,让孩子感受到知识探索的乐趣。


最后,我们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犯错并不可怕,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才是真正值得尊敬的。这样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品德的培养。


在孩子揪出我们的错误时,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接受,以积极的态度学习,以诚实的行为示范。这样,我们不仅能够教会孩子如何面对错误,还能够在他们心中种下勇于探索和不断学习的种子。


突然情绪崩溃的娃,我要怎么办


如果说,家长面对的所有挑战中,有一个是最难的,那我想,一定是和情绪有关了。


而孩子刚接触思辨力的时候,因为过往没有思考经验,所以很容易在面对复杂问题时突然情绪崩溃。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孩子努力思考、试图理解世界时,却因为问题的复杂性或自身的理解能力而感到沮丧和无助。


有一次,一位家长焦急地对我说:“芊芊老师,我试着让孩子思考一些有深度的问题,比如‘为什么墨西哥的亡灵节和中国的中元节有什么异同?’,但他突然就变得非常沮丧,甚至大哭起来,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面对这样的情况,咱们首先要做的是确保孩子感到安全和被理解。孩子在思辨过程中遇到挫折时,他们可能会感到自己的思考能力不足,这时我们需要给予孩子情感上的支持,他们也会知道犯错和感到困惑是学习过程的一部分。


接下来,咱们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帮助孩子克服这种情绪崩溃。例如,家长可以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更小、更容易理解的部分,逐步引导孩子进行思考。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孩子的压力,还能帮助他们逐步建立起解决问题的信心。


同时,咱们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或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孩子在一个更具体、更生动的环境中运用思辨力。这种方法可以让孩子更直观地看到问题的各个方面,从而降低思考的难度。


此外,咱们还可以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无论是对于问题的困惑还是对于找到答案的兴奋。这种情感的表达和分享,不仅能帮助孩子释放压力,还能促进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的发展。



最后,咱们一定要知道,培养孩子的思辨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角色是引导者和支持者,而不是评判者。


通过持续的鼓励和支持,孩子将能够逐渐建立起自信,学会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冷静和理性,这其实是思辨力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能对娃放手不管吗:何时放手,何时援手


咱们的这篇文章就要到尾声了,家长还会面临的最后一个挑战就是,我的娃很棒啊,都开始独立思考,有思辨能力了,那我能不能放养啊,我觉得她能自己管理好自己哎。


显然,这需要咱们既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又要确保他们不会在探索的过程中迷失方向。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孩子的成长需要他们自己去探索和尝试。放手让孩子自主学习,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还能增强他们解决问题的自信心。但这并不意味着咱们就可以完全不管孩子,相反,父母和老师的适时介入和指导是孩子成功学习的关键。



那么,如何在自主与指导之间找到平衡点呢?芊芊也有一点心得和父母们分享一下。


首先,我很开心,父母们已经考虑给孩子完全的自主时,本身也意味着父母对孩子的信任,孩子也能感受到爱与安全。


孩子们的确需要有自己的空间去探索和犯错误。这是他们发展思辨力的关键时期。当孩子们在思考问题时,咱们耐心地等待,让他们有机会自己找到答案。这样做不仅能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还能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热情。


可是,自主探索固然重要,但我们也要明白,孩子们有时需要一点点帮助。在他们感到迷茫或者陷入固定思维模式时,家长需要协助孩子,提出一些开放式问题,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孩子们打破思维定势,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最后,每次探索结束后,我都会和孩子们一起回顾整个过程,讨论他们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这种反思不仅能够帮助他们巩固所学,还能让他们意识到思辨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每一次的尝试都是成长的机会。



孩子终究是个孩子,他们的成长也需要时间,而成长的过程,也是父母慢慢放手的过程,但也不能一下放手太快呀。


今天,咱们的思辨力分享就到这里啦,希望各位家长,都能在未来养出懂思辨的娃,以后咱们就能成为“懒妈妈懒爸爸”啦。




06

彩蛋时刻

学龄前如何思辨?


3-5 岁的孩子,可以如何培养思辨力?家长朋友们可以试着在日常对话中引入简单的 5 个'为什么'问题。


比如,当孩子说他们喜欢某个玩具时,你可以问他们“为什么喜欢这个玩具?”这样的问题鼓励孩子深入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当孩子提出问题时,鼓励他们先尝试自己寻找答案,再与他们讨论,这样也可以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对话中,最重要的不是找到正确答案,而是鼓励孩子的探索和思考过程。


·END·感谢


写到这里,突然有种尘埃落定的感觉,半个月的时间,无数次细节修改,再到最终定稿。


这篇文稿中还有他们留下的笔墨:MQ 老师、凯翔老师、凉白开老师、景淮、Elen 老师、Duke 老师等等。也是因为他们,支持着我把过去的工作经验彻底提炼出方法论,能在这里和各位家长以及教育同行们分享。


我也很感谢,去年选择转行做老师,并且深入学习 AI的自己,更感谢参加了 AI 破局,报名了 AI+教育行动营的你们,才有了这样一次机会,以教练的身份与各位伙伴分享及探讨 AI+教育。


这样有勇气的主动选择,是我送给自己最好的礼物,我想,也会是各位家长在未来能够身体力行地,送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


关注

芊芊魏

一起谈教育

作者|芊芊


MQ的AI原住民计划
关注我。我是MQ老师,用AI重新定义教育,和孩子一起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