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噜冒泡的锑锅,盖子揭开,热气腾空,一股清晰且厚实的味道延长弥漫,用勺子一搅,水与米交融的粘稠,泛起小单位的波浪。
四川人喜欢喝稀饭。
尤其是冬天,煮一截香肠,呛一锅豌豆尖,配合稀饭下肚通体温暖。
四川人确实是稀饭的脑袋,一碗开花的稀饭,赏心悦目,既能吃到完整的饭粒,也能品到软糯的芬芳,朴实无华但家庭地位极高。
可以不吃肉,但必须喝稀饭。
但四川人不喜欢白稀饭,一定要往里面加内容——
绿豆稀饭用来解暑;
荷叶稀饭是一股清香;
红苕稀饭一定不能说成红薯稀饭;
菜叶子稀饭往往会出现在年夜饭的结尾;
说不完道不尽,在吃稀饭的赛道上,四川人永远走在前面,物尽其用然后对症下稀饭,一碗稀饭冲下去,让一切心事都烟消云散。
一碗深浅不一的稀饭,装着四川人的智慧与习惯,“今天吃稀饭”。
在四川人的稀饭清单里,永远花样百出,内容丰富,花生、红苕、南瓜、豇豆、玉米、荷叶……有啥吃啥,一周七天不重样。
尽管四川人无辣不欢,但抵不住稀饭的诱惑。
但有个别稀饭,比较小众,类似于家喻户晓的面疙瘩稀饭,一锅冬寒菜叶子打底,用手捏出不规则的面疙瘩丢进去煮。
用猪油来升华,既有风味,又能顶饿。
过去乡下条件差,连米都是省到吃,所以稀饭是家常便饭。
但最幸福的时候是杀年猪,优先把完整的部位整理出来,剩下的不成形的猪杂零碎,会处理干净之后,丢入稀饭里乱炖。
干柴烈火,配合上地里挖来的野菜萝卜,这一锅可以说是千金不换。
结了霜的清晨,或者漫天飞雪的时候来上一碗,简直是顶腔的鲜美,从头顶热乎到脚尖,那个感觉简直难忘,是记忆中的味道。
这个故事其实源于创始人@宇哥 ,因为惦念那一口暖和,2004年他孤身逆行,在热辣滚烫的玉林路上开了一家砂锅粥。
70个平方的堂子,硬是搭了9张桌子,在当时发动了一场喝粥的现象,为了一口香糯的猪杂粥,半条巷子都在排队。
用稀饭做锅底,依次加入猪杂牛肉鱼片,确实是一次别开生面的吃法。
包容的粥底,不断接纳每一种食材,经由无声无息地沉淀之后,降落到每个人的碗中,连粥带肉滚动入胃里,驱赶一切寒气。
后来宏记暂时搁浅,很多人都在打听,“咋个不开了,搬到哪去了”。
时隔二十年,有一种重新坐上了时光机的感觉,借由猪杂粥的光,重新把这样的一群人聚在了一起,记忆中的味道依然热气扑腾。
一脚踏入慢搅粥底火锅,有一种掉入米缸的感觉,暖色调的装潢柔和舒服,蜷缩的身体逐渐舒展,一首手写的小诗在门口迎来送往。
有一点书卷气,文静端庄,但转头就切换成了艺术空间,高级深邃。
左边是一个清亮的养缸,不断冒泡,芬芳的海鲜生机盎然,右边的砂锅列队,在火炉上蓄势待发,下一秒就会被运上餐桌。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碰撞交织,确实有一种万事粥全的踏实。
围炉而坐,眼前是岁月静好的感觉,幔帘之下冒着热气,勺子搅动砂锅的声音此起彼伏,每个人都慢条斯理心平气和。
一旦步入临窗的包厢,树影随风摇曳,真的有一种在青城后山的错觉。
相比于热辣滚烫的牛油火锅,粥底火锅吃的是一口细嚼慢咽,没有争分夺秒的刺激,追求的是一种细品,沉淀出来的千滋百味。
看似风平浪静的一口金粥,其实是经过了八小时千锤百炼的佛跳墙。
声名远扬的佛跳墙,闽菜的高奢之物,却成了四川人的稀饭,海鲜花胶鲍鱼瑶柱文蛤等,似大浪淘沙之后走入寻常百姓的口中。
色泽浓厚,香飘四方,落座第一步,必须喝粥,用一碗纯正的佛跳墙打开味蕾晕开五官,丝丝入扣的荤鲜,好喝到想跳墙。
文火慢煨出来的佛跳墙金粥,不是结束,甚至是才开始,把火点燃,开始慢搅,正式走入了电影《饮食男女》的片头——
鲍鱼杨帆而来,立在船头,有一种山水画的感觉;
鱼片切成三毫米,用十斤的冰块保驾护航;
活蹦乱跳的基围虾,像被军训过一样整整齐齐;
牛肉红嫩大片,晾晒在酒罐子上听候筷子的差遣;
手打丸子是猪肉跟牛肉,细腻的肌理如此真实;
高矮错落的一桌,大小不一的碗碟,真的有一种团年的氛围,新鲜食材带来的自然而然,健康高端的营养搭配,一起大补特补。
但不要着急。
粥底火锅吃的是一种仪式感。
第一轮是海鲜局,依次丢入鲍鱼活虾鱼片,提鲜,把大海的味道继续叠加。
贴心的剥虾服务
第二轮是牛肉猪杂丸子,分泌出油脂,逐渐渗透进鲜美里,提升香的厚度。
手打藕丁猪肉丸/贡菜牛肉丸
第三轮是菌菇蔬菜,煮出清香,加入丰富的维生素,平衡鲜与脂。
一边在炼粥,一边大快朵颐,粘稠的粥挂在肉的壁上,像镀了一层金,消解掉食材的粗糙边界,反而是多了一层爽滑嫩气。
然后一定要配上秘制的酸辣蘸碟,在暖和的包裹下,突然让你眼睛一亮。
鲍鱼厚重拽实,一口下去会留下牙印,刚好断生的鱼片,迅速会被筷子拈走,油条虾滑是个纸老虎,一口下去软糯吸汁。
严格来说一切都不是煮熟的,而是蒸焖煨烧,所以体感是真的原汁原味。
食物翻云覆雨,留下踪迹,不断做加法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粥的微妙变化,像教科书一样,不断往后翻页,味道聚拢升华。
然后一个鸟巢打下去,用鸡蛋与青菜收尾,呈现一碗举重若轻的粥。
配合上十几种香料炒出来的榨菜,舀上两勺酥脆细长的馓子,稠密的粥变成了一碗可口的香酥油茶,地道顶配的鲜美不虚此行。
三碗是基础,五碗一点都不夸张。
四种米的搭配,集齐了香、糯、稠度、甘甜,已然是一手好牌的基础上,接着用陶瓷砂锅聚气凝温,每一天不断熬制,充分释放出价值。
但又不是千篇一律。
不局限某一个地方的食物,而是天南地北去寻找适配的食物,不断扩宽变化的可能性,不止是味觉盛宴,而且是对症下粥。
重点是非常有趣。
看着一锅像白纸一样的粥,因为食物不断变色,很像在做一个试验,那是一种交互性的关系,在座的各位都是剧情走向的参与者。
如果说牛油火锅是白酒,一口就上头,那么粥底火锅就是红酒,需要摇晃,不断慢搅,才能感受到时间的沉淀与食物的灵魂。
这一点非常贴切四川人的精神状态——
“慢慢吃”;
“慢慢耍”;
“慢慢来”;
不必争分夺秒,而是快耍慢活,关键词是一个“慢”字,有非常大的容错率,然后在自我的节奏中调配出合适的口味。
让身体变得通透,享受食物的真切,在人与人之间找到新的磁场,尤其是恰逢冬至,一定要暖和入冬,团圆正当时。
温馨提示,走的时候记得领走土鸡蛋,长大了依然有人逼你吃蛋。
不管是团年聚餐
还是相亲会客
无论是感冒
还是酒后无路可去
或者是想念那一口健康干净的饮食
慢搅粥底火锅拍了拍你
想跟你一起团年
文末留言
写出关于你喝粥的故事
我们将随机抽取三个幸运儿
送出慢搅粥底火锅
价值251元双人餐一份
大成都地区门店均可使用
有效期为
2024年12月31日之前
解释权归慢搅粥底火锅所有
-广告-
今日编辑 | 大榜
本文系谈资“成都Big榜”官方稿件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章、不得使用文中图片
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