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老辈子的发音,后继无人

乐活   2024-10-30 12:18   四川  




四川人对四川话的开发不足1%。


——今天的编辑 门牙




有一天朋友问我在干啥,我给她回语音,我说的:我在剪指“掐”



事后拍脑一想,我一个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出生并长大的娃儿,咋个会出现如此清奇的发音?老成都人说指甲咋说?必然是:指qier。



年轻一代的成都人则是在此基础上与普通话作了一些结合,读作:指甲——指就是指,甲就是甲,规规矩矩的四川话发音,但再无儿化音。


我闪念间说成指“掐”,刚好是在这种更迭交替的坎坎上,绊了溜撑的一跤。


真的,好多老成都说的话,现在的新成都人都不说了——



“你我一把,我你一哈”“不好经由(佑)”“琼海的群,纯牛奶的顺,永远的允,光荣的云,选择的”……都已经鲜为人知。


不要说我们的下一代,事实证明,有好多四川话的专用词语句子,到我们这一代就已经逐渐失传了!





(为了方便非四川语系以外的朋友识读,本文韵母声调均通用普通话声调调值,即:55,35,214,51。



拿慰



拿慰就是普通话说的劳慰,劳慰也是慰劳。意思是用言语或物质抚慰劳苦的人,使其心中安适。


到了四川人的嘴巴头,慰劳不仅打了个调,在发音上也有所变化,成都话读作:拿慰。



我最初听到的解释是:麻烦(你了)、难为(你了)。


听得多了用得久了,我发现,这个“拿慰”在四川话“非常感谢”和“给你添麻烦了”的语义之外,在语气上多了几分无奈,甚至是弯酸的潜台词。



比如我妈喊我伸手帮她递个东西,我不想拿,勉强递给她,她就会补一句:拿慰你了嘛!意思是:社,给你添麻烦了,累到你了 ,好不得了嘛!



解放



解不读jiè,要读成:gài。



我大概往回想了一下,我们小时候耍墙墙猫儿,最后游戏结束都会说一声:大解放。其实那个时候我们就说的是:jiè fǎng。


真正说gài fǎng的,是我们爸妈甚至爷爷奶奶那一辈。提到重庆,必然是:gài fǎng碑,忆往昔的开篇是:gài fǎng前那阵……



到我们这一辈,算是jiè和gài的迭代时期。


比如我们会说“gài手”“把皮带/鞋带 gài开”“这个死疙瘩简直gài都gài不开”……但回答数学题的时候,这道题我jiè不来。



茂盛



上学那会儿,班上有个同学叫叶茂,想必家里人应是取枝叶茂盛的好寓意。


遇到年纪大点儿的老老师点名:26号,叶mǒng!叶mǒng!哪个是叶mǒng?全教室无人起立,叶茂本人全然不知那竟是自己用成都话发音的真名。



在成都话发音中,茂和梦同音,都读作:mǒng。后鼻音共鸣到鼻腔。那二年辰,爷爷辈给孙子辈的听写,都是:mǒng sěn(茂盛)、fóng mǒng(丰茂)、fóng hua zěn mǒng(风华正茂)……



2008年,盐市口的老人民商场改名茂业百货。但那一年,已经不得几个老成都还愿意开口喊它mǒng nie bei hǒ了。



悬崖



第一次听齐秦版的《悬崖》,听到那一句“风在哭/当我走到悬崖停驻”的时候,我共鸣了,原来四川省和台湾省在“崖”这个字的发音上是一模一样的。


xuan ngai,这个ngai,之前在教“安全”的“安”的时候就强调过声母的发音。(复习请戳:《成都话里的梅花音到底咋个读?》)



是上颚摩擦到鼻腔后端的一个浊音,也是四川境内独有的一种地域发音,类似的还有“我爱你”的“爱”:ngǎi。


记得有一回在菜市场遇到一个卖草药的老婆婆,问她这些稀奇古怪的草草都是在哪儿扯的?她答:ngai ngai边边上。意思是:悬崖边。



但是普通话的表达文静了些,少了点四川话这种衔衔边边到就快要掉下去了的凶险。



住宿

宿舍

继续



其实刚开始我也码不准——宿,到底是读xio还是xiu,觉得两个都有点像。我请教了老辈子@骁哥 ,@骁哥 说:成都话住宿的宿,继续的续和学校的学都是同一种读法:xio。



同事@热心女士李市民 为我找来李伯清老师的评书选段佐证,李老师的原话是“你们这些小女娃子些就晓得,像住xio舍啊,那个单身房子啊,稍微布置一哈,显得多温馨的……”。


成都话变化多端,这一题如果要延伸出来,正好触及到了八零年代成都娃儿的知识盲区。



正好请教一下老辈子些,比如和“宿”相同发音,速度的速,以及俗气的俗,在成都话里面又该咋发音喃?



藏猫



《四川方言词典》里面有“藏猫儿”这个词,注音就是:cang máor。


小时候耍过“墙墙猫儿”的成都娃儿都懂,我们喊的:qiang qiang mér。文字是藏,但读音同“墙”,指隐蔽起来,不让人发现。



比如你去藏起来,就是:你切qiang到嘛!由于同“墙”音,在成都话的语境里,又多了一种躲在巨物后面不容易被发现的稳当。



同样的逻辑,好像的像,读作:qiǎng——说双胞胎,“你们两个好qiǎng哦!”《四川方言词典》的举例是:像那家人。意思是:qiǎng那么回事。



存折



早年间,《幸福耙耳朵》里面的“耙哥”真名就叫:陈黔贵。用四川话读快点儿再加个儿化音,就是:陈黔贵儿。



与“存钱罐儿”同音。所以成都人说存,要说:cen。


与普通话相比,唇形少了一步延展动作,读起来更直截了当。同理还有尊重的尊,成都话念:zén。



另一个例子是,你跟一个成都人说谢谢,对方不会那么书面地回答你“没关系”,而是:不cen在(不存在),扩大到四川境内,还有一句老方言,那就是:莫来头。



南溪

黄龙溪



老成都的地理版图上,宜宾的南溪要读作“蓝期”。黄龙溪也是,黄龙“期”。



怪的是,你指到溪水问他们这是啥子水,他们又会标准地回答你,是溪水,不是“期”水得嘛!


成都话里面莫得鼻音和后鼻音,只有边音和前鼻音,所以特别是北方语系的朋友,听成都人说黄龙“期”就特别打脑壳——



“请问黄龙溪怎么走?”
“哦,黄龙期嗦?下地铁坐18路公交车哈!



足够



成都人说脚,是:jio。比如zua jio qiu(踢足球)、zua mǒng jio(打梦脚),这些都是为人熟知的用法。



同样一个部位,足也不读普通话的发音,而是:jiu。发音类似果汁的英文juice的前半截:ju。口型从咧开到嘟起。



比如我们奶奶那一辈就经常会念:人这辈子啊,要知jiu!你问她够不够?她会说:够了够了,jiu够了!



颠转



颠,颠倒;转,反转。颠倒+反转,意思是:反而、反倒。


如果你要发表相反的言论,就可以说:颠转来说。意思是,打个调,反过来说。



颠转两个字和以上那几个词语不太一样的是,它表面上看起来更像是普通话会广泛运用到的词汇,但却是四川话独有。


比如你问人家这条路走得通不?人家也许会回你:走倒是走得通,但你走这条路颠转要绕一些。



意思是这条路反而要绕路,加强了语义上相反和出乎意料的味道。





大榜始终坚持对四川地区方言的考古发掘工作(回顾戳:《对四川方言的考古发掘工作》),毕竟会说四川话的娃儿真的越来越少了(回顾戳:《会说四川话的小孩已经不多了》),而好多新进驻扎成都的朋友,也不晓得老一辈成都人说过的那些话。


这些词,不是不说了,是已经被普通话驯化了,从发音上就消失了。


用文字表达始终没有直接说出来那么绘声绘色,以上几个词仅仅是抛砖引玉。



欢迎更多的四川老辈子些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们平时爱说但却鲜为人知的那些四川人有且仅有的语言。



今日编辑 | 四川话专八的门牙少女

设计 | 小林


本文拼音音节均为四川话注音
词语来源参照四川人民出版社《四川方言词典》


本文系谈资“成都Big榜”官方稿件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章、不得使用文中图片

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有先森


满眼绿




@潇潇雨


晚霞




@阿猫阿狗


光影


成都Big榜
城市是水,我负责寻找气泡、糖和酒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