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正峰欧巴,成为正峰欧巴。
——今天的编辑 吹风
小时候,老家背后就有一座山,山上有一座庙,庙子不大,但是香火鼎盛,院子里的老年人,经常结伴上山去帮忙。
点灯,写功德簿,有人跪拜行礼就帮忙敲钟,然后去厨房生火煮饭。
最热闹的就是灶房,吃的是柴火饭,就在一间瓦房运作,一个菜炒完,用炊帚打整一下迅速接力,大小的瓷碗摆一冒桌。
认识的不认识的人都坐在一起,有礼有幸,一口汤一滴米都不得剩。
庙子里的饭,永远是纯粹质朴的味道,虽然是粗茶淡饭,但是像沐浴过光,是一种不同于外面的生活方式,宁静且祥和。
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吃素斋,用心感受食物本身,带来一些感悟。
这一期素斋清单,都是较为普通的款式,主要是从体验感入手,价格跟时间,仅供参考,具体方式可以前往寺庙询问。
01/
白塔寺素斋
10元/位
15元/位(15日、30日供应豆花)
崇州的必吃榜,居然是白塔寺的素斋,有多夸张,饭点的盘山公路堵得水泄不通,百分之八十都是托儿带母去吃素斋的人。
讲规矩,有仪式感,必须要等到师傅敲钟,才能正式开饭。
差不多十一点半,就揣上像扑克一样的斋票过去排队,虽然是粗茶淡饭,但堂子里热火朝天,占桌子抢碗筷,分工协作,每一桌的人口基本上都冒出来,像是吃席一样热闹开心。
但碍于严肃的师傅环顾,都还是比较收敛。
师傅干练认真,撸起袖子为每个人打菜,而且雨露均沾,第一轮排队,尽量都吃到,等有剩下的菜,才开启自助模式。
阵仗很大,望过去一排都是菜,像小山一样连成一条动线。
水果是排头兵,开胃润肠,接着是才出锅的四个大菜,一勺下去烟子跟到飘出来,三个小菜是下饭菜,但是一点都不敷衍,尤其是洗澡泡姜,用小米辣干拌之后,简直是直击灵魂。
但总体是乡间的味道,以清爽为主。
每一天的菜都不同,新鲜的时令蔬菜,材料很好,不止是颜色饱满自然,而且打理得撑展干净秀气,赏心悦目到想原地出家。
有条件一定要尝试豆花,手工石墨豆花,通体气孔,粗糙中带着一丝细腻,豆香浓郁,裹上一碟红油蘸料,简直就是画龙点睛。
但不要过于贪恋,毕竟要自己洗碗,前面的人,洗了十几个碗。
旁边有一个碧落书院,基本上吃了饭就平移过去喝茶,整栋茶舍爬满藤蔓,被大树包围其中,一整个人就是接受净化的状态。
02/
昭觉寺素斋
免费(不对外供应)
吃素斋的地方叫五观堂,就在正殿的旁边,有一棵很大的树,旁边有游客在喂鸽子,饭点以外的时间,大门锁得密不透风。
但是斋饭不对外,不要说给多少钱,讲的是缘。
差不多十一点半,和尚敲钟,僧人跟义工就会闻声而来,桌子摆上素净的碗筷,依次落座,开始诵经,非常的庄重严肃。
门口专门有保安守护,不允许拍照,小声指挥游客绕道而走。
吃完,继续念经一阵子,关门,剩下的物业人员,从侧门进去打饭,有的人提着饭桶进去,个别老年人结伴,颤巍着进去。
有个师傅招呼居士跑快,“快没得饭了”,然后一群游客都疾步跟上。
结果冲出一个老头拦住去路,“不好意思,不对外哈”,连同我身后的两个游客,一起赶了出来。
也许是去得过早,或许是当天饭菜不够,反正掐点很重要,有余量会免费给打一碗,没有就没有。
然后一定要虔诚,如果只是猎奇或者拍照,基本无缘,目的性不要太强,不建议专程跑去向饭。
03/
爱道堂素斋
5元/位(只收现金)
文殊院的香园,是较为精致的盘中餐,但隔壁的爱道堂,依然不差,不止有三菜一汤,而且有宽面,反正必须吃饱了才下桌。
两个用餐须知——
1.吃斋只能用现金,每人5元;
2.十一点半开饭,提前就落座在五观堂里,避免吃不上的情况;
爱道堂的用斋流程,并非购票,再排队取餐。
自行取一套碗筷,进入斋堂,千万不能乱坐,要在香客跟居士的固定区域落座,放下碗筷,把钱压在下面,然后虔诚地双手合十。
不要轻举妄动,继续闭眼沉淀自己,正式开饭,会有餐车推进堂内。
餐车流动,依次到座位上发放,像是在飞机上用餐,会问你干饭是否需要,黄瓜来不来一勺,反正一切都堆积在一个碗里。
5元钱,菜多到冒出来,量给的非常大方,五颜六色丰盛无比。
拌萝卜丝、黄瓜清爽赶口,丝瓜滑溜,融入其中的面疙瘩扎实,土豆与豆角汁水交融,不咸不淡,吃下去一点都没有负担。
吃完,师傅会问你吃饱没得,然后下一分钟,真的一锅面抬进来。
04/
青羊宫素斋
门票10元/位
素斋15元/位
在青羊宫用斋,进门直行,有一个箭头,会指明用斋的地方,外面是一个茶园,摆上了藤椅,堂子里面的八仙桌才是食堂。
供应时间,中午十一点半,依然是早点去,不然就是残羹冷菜。
在一个窗口处排队,旁边会挂上一个黑板,写上供应的四个菜,麻婆豆腐是亘古不变,其余三个菜就是根据季节随机生产。
听说厨子来自自贡,所以尽管是素菜,但手脚下得重,油气十足。
不清淡,甚至有点香辣,川味强烈,但本质是一种家常的味道,很多人都是冲着豆腐而来,确实酱香浓郁,肉质比较细嫩。
那天吃到的土豆,是烩炒的做法,粉且糯,依然非常的下饭。
05/
大慈寺素斋
10元/份
太古里环境最好价格最低的餐馆在哪里:大慈寺。
环境一流,置身于一方明净素雅的天地,坝子里是茶香四溢,古色古香的氛围环绕,食堂里窗明几净,青翠的槭树占据视野。
小食堂的斋饭,分门别类在土瓷碗里,一律是小菜,要一份打一份。
先买饭票,在隔壁收银的门面交钱,各类小菜都是十块一份,然后去窗口挑菜,玻璃偶尔被热气模糊,恨不得把脑壳伸进去。
有吃独食的年轻人,一个菜即可,也有吃席的游客,一轮接一轮。
种类特别多,从凉菜到炒菜到烧菜,一应俱全,耙耙菜尤其美味,山药炖肥,土豆散架,萝卜软糯,混着浓汤,像一碗汤咖喱。
主食有特色的豆花饭,或者也可以招呼师傅,帮忙下一碗面条、饺子。
大慈寺的豆花有点来头——
在清朝重建大慈寺的时候,僧众改善伙食就会做豆花,豆花是自己磨的,蘸料也是自己用川西二荆条和南路花椒配菜籽油炼的,不敢说是清腴雅洁,但确实是琢磨过的一道美食。
有幸碰见,一定要打捞一块,入喉滑嫩,连水汤都透着清甜。
小食堂内,有不少吃独食的年轻人,一个菜就解决工作餐,相当划算,在青砖绿瓦的笼罩下,一餐一饭都变得灵光优雅。
06/
娘娘庙素斋
喝茶5元/位
素斋8元/位
和文殊院一墙之隔,最不起眼,最不容易找到,最小巧的娘娘庙里,茶园中最朴素的一碗花茶,对资格老成都人来说才够味。
茶园有民居合院惯有的天井,敞口处,座椅靠墙而设,让出过人的通道。茶客吹风、晒太阳,围坐一桌,叨叨絮絮。
茶叶只有一种茶可选,茉莉花茶,售价五元。付款后,老板掀开红布,茶客取走早已装好茶叶的盖碗,选定座位,离手。
在这里,每个开腔的人,都是资深的评论家,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学,中午11点,开放斋饭,也堵不住爱交谈的成都人的嘴。
先购饭票,再排队拿饭,一般喝茶的人都顺其自然会吃上一口。
大叔之间,捏着饭票,意犹未尽走到窗口互看手相,还未看完,打饭的师父一碗米饭伸到面前,“这么多,够不够?”
娘娘庙的斋饭,售价8元,打多打少可商量。
每天三盆菜,数量不多,卖完即止。一份饭,菜可随意搭配,每样都可以来点。吃完便饭,洗完碗,又可继续喝茶,高谈论阔。
之前还有写一些素斋
多个选择
还有哪里的素斋好吃
或者有意思的庙子
欢迎在评论区告诉大榜
今日编辑 | 吹风
本文系谈资“成都Big榜”官方稿件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章、不得使用文中图片
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余
山里的饭
@吹风
会变脸的街
@吹风
成都人的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