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是,一个能力很强的人,为什么会不断地犯低级错误?而通过这些低级错误,又显示出你某些常识性的但很容易弥补的缺陷?这些很容易弥补的缺陷,你又为什么不愿意以积极的姿态进行弥补呢?
所有这些问题后面,都有一个相当一致的原因,根植于你挥之不去的自卑感。这自卑感,以下列方式在妨害你:
1、你并非不愿意面对问题,你只是不愿意面对深层的问题,即缺乏勇气对自我进行深层的否定,然后催生进步。你会不自觉地把“某个方面不行”转换成“我不行”,从而转入防御,拒绝改变。这一点,甚至你自己都未必意识得到。
2、你喜欢呆在舒适区,即让自己感觉好的区域,而任何深度发展,总意味着自我否定,意味着要从舒适区迈向不舒适区,而你总逃避。逃避的结果,是你虽然在努力地学习,但是,你很难进入深度学习,连续地挑战式的学习,刺激自身的思维发展。这种有长度没深度的学习,使你很多时候效率低下。
3、你仍然部分地生活在幻想中。你幻想最终会获得一份丰厚的回报,所以,你只考虑有利的因素,而忽略了不利的因素,因此有可能错过改正的机会。如果你总生活在幻想中,最终,你连下一次月考都会有问题,更不要提考哈佛了。因为一份试卷不会在乎你想什么,它有自身的严格要求,你必须适应它。最终,你会觉得自己真不行,从而浪费了自己已有的积累和天赋。
无论如何,你放不下那个自卑又骄傲的自己。”
这是今天魏老师在公众号发布的,给自己即将进入高三的女儿—依依的信中的一段话。
在我读来,却特别切中我的当下。
专业上常识性的问题还未解决,便不量力地想要去解决所谓“高精尖”的学术难题。明明踏下心来,积极面对很多问题,并不是难以解决,却终究不敢以积极的姿态去弥补。
“缺乏勇气对自己的深层否定”“不愿意面对深度的问题”“生活在幻想里”“放不下自卑又骄傲的自己”这不就是现下踌躇纠结的我吗?
其实生活中很少有人,会对你说出这样深刻又直戳要害的话,老范当然就是那一个。但我常常和依依一样,炸毛式地防御,自卑地骄傲着。幻想着在舒适区的滑行中也可以收获突破,收获惊喜。
要让自己放下骄傲,也卸下自卑。面对深层的真问题,进入深度的挑战学习,击破幻想的泡沫,回到现实的挑战中。
道理不会让你成长,先去破局,去亲身经历,去勇敢地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