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太元 || 图表息县系列2:明清人口峰值

文化   2024-11-15 18:02   河南  


有钱难买息县坡,一半干饭一半馍。明清两代,这干饭与馍馍养育的人口高峰在哪年?

一、明朝息县人口峰值

下表1,据《顺治志》《嘉庆志》整理。

万历45年始,统计方式有变化。“户同人丁”不可望文生义“一户只抽一丁”,从而认为户数21275,再乘以户与口比例,得出24万人的结论。

“户同人丁”从哪来?康熙《台湾府志》“雍正五年,又拨归凤山县民户一百一十九,丁一百一十九。” 可见“户同人丁”是息县志编者合并二者的“懒惰”之称。

“户同人丁”的“户”能不能算出人口?不能。民国《南平县志》:“康熙五十一年,户二万三千六百一十有四,丁二万三千六百一十有四,口二万七千四百八十有九。丁口共五万一千一百有三。”这里,户数已经异化为赋税单位。《阳江县志》里“康熙四年,额存户一千一百七十四丁五分”,出现“ 分”等计量单位,这已不是人口统计了。

照《南平县志》口与丁比例,息县该年人口:21275丁换算也不过5万。失落?不必,看下表2,比邻居,息县增长不慢。

河南人口峰值在万历六年(钱穆《国史大纲》、历史教材也用这个资料),县均5万。县志载万历六年人口47789,这是史载的明朝人口峰值!

“户同人丁”计算人口不可靠。《89志》割爱万历45年、崇祯五5年,并且说“封建王朝的户口调查,多是为了赋役而用,因而所载数字,并非实际人口”。学者对明代人口多加审慎,但夸大数量不可取。我们看看下表3,郑大学者张民服等人的研究。

万历6年,大明人口峰值148423767人,这与何炳棣《1368-1953中国人口研究》、王育民《中国人口史》、费正清《剑桥中国史》约1.5亿符合。《明实录》记载的全国人口高峰也在万历六年,为60692856人,148423767÷60692856=2.44倍。万历六年,河南人口密度是多少? 我们看下表4的数据(来源同上)。

万历六年,河南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7人,按照前文盛大面积计算,2626×47=123422人,123422÷47789 =2.58倍,近似2.44倍,万历六年明代人口峰值12万人是可考的估算。12万让30万大跌眼镜。

二、清朝息县人口峰值

当然,《 89志》又说“直到清朝中后期有了真实的统计”。看下表5《 89志》截图。

数据来自明清县志。“今丁银既皆摊入地粮,而滋生人户,永不加赋。则五年编审,不过沿袭虚文,无裨实政……嗣后编审之例,著永行停止。” 这是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的上谕。表中顺治、康熙统计所说的“口”本质上是“丁”,诚如“不过沿袭虚文,无裨实政”。这在康熙《真阳县志》尤为明显。看下表6

《真阳县志》逐年列举,笔者合并整理成表。《89息县志》顺治、康熙统计类真阳,看不出真实人口。但息县人口统计,乾隆32年早有“上谕”要求的真实。嘉庆后,《光绪志》户口“详旧志”,《乡土志》“男120855,女88764”,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歧视女性而失真。有据可依《嘉庆志》,嘉庆三年,息县人口峰值296015人,这也是可查的封建时代息县人口高峰。

三、番薯对息县人口峰值贡献甚微

明代息县人口峰值在万历六年, 15年后,番薯藤绞在货船的缆绳里,由陈振龙帮助成功偷渡福建。“珍其种,不与中国人”(《金薯传习录》)的番薯(红薯/甘薯)姗姗来迟,对明代息县人口峰值寸功没立。

对清代呢?下图1《清朝前期玉米、甘薯推广种植图》。

番薯推广的心酸,如同饥民怀揣红薯逃难般。它在福建登陆,直到“康熙年间……往江浙传植”(《金薯传习录》),辗转北方试种不佳。雍正八年二月(1730),皇帝朱批:“番薯之益,朕早知之,前岁曾命于圆明园隙地播种,虽经种出,但甚觉细小不伦,或系南北水土异宜之故,亦未可知,试令再种看。”

《金薯传习录》记录了心酸路,“去年(乾隆十九年),具招帖声明各郡业已遍栽,薯之蕃于京畿、青(山东)、豫、江、浙等省也。此今,而诸男或游学或经商,舟车所至,遐陬僻壤犹见栽有未遍者。”陈振龙后人听到的是上级劝种,看到的却是并没遍种。

番薯处于“引而不种”的状态。《金薯传习录》载,乾隆二十年(1756),陈氏后人引番薯到河南朱仙镇,实际没推广。据《乾隆实录》,乾隆五十年(1785),帝对军机大臣们说:河南频遭大旱,饿殍遍野,这是朕的罪过。我听说福建那边有一种叫番薯的东西,它既能充饥,又能耐旱,不知道能不能在河南推广一下。如果推广成功,或许缓解那里的灾情。乾隆此言落地到息县,恐怕离人口峰值的嘉庆三年不几年,遑论番薯功劳。图1,息县不在规模推广区,但乾隆三十五(1770)的人口已到277810人,甘薯居功甚微。

根据复旦大学历史教授侯杨方《治世:大清帝国的兴亡启示》,我对玉米与薯类(包括番薯、土豆以及中国本土的芋头等在内)粮食占比做表7:

乾隆末至嘉庆年间,番薯占比低于百分之四点六三。此时息县,《嘉庆志》都没把番薯当粮食,只在果类记载:“一名甘薯,又名玉枕,救荒宜。”县志和乾隆帝唱了一调——救灾。从中也可窥见,息县人口29万没有“番薯盛世”红利。

侯教授认为:“大量史料确凿无疑地表明,早在乾隆41年前,中国的人口压力已经日趋严重;正因为此,政府才迫不得已推广、改良玉米、番薯类美洲作物。” 他强调人口增长有压力被迫推广 ,而不是相反,推广后刺激人口增长!

四、养育息县人口峰的是干饭馍馍
珀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在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国粮食产量约百分之五十五的增长归因于种植面积的扩张。”《嘉庆志》逐年列举康熙朝息县的垦地,康熙31年“现种行粮成熟地两千八百八十八顷九十七亩”,息县坡开垦到极大值,这个高峰合拍下表8。

资料源于1993年1期《中国经济史研究》,清朝中前期垦地递增。息县也如此。然垦地最终有限,那就在提高粮食亩产量下功夫。下表9,中国粮食亩产走势(资料源于《中国农业年鉴》)。

表里清朝中前期是中国粮食产量高峰期,息县人口峰值就在这个点上。

而增产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改良、丰富粮食品种,下表10综合三县志所载编制。

苏轼过息,高唱“稻熟鱼肥信清美”。宋朝从越南引进早熟耐旱的占城稻,与本土晚稻配合形成双季稻,明清“口宜”之稻品种多,息县等地可见一斑。

息县坡遇“水涝……劝民改地水田,晚稻全收……遇岁旱,督民高地种蜀黍并旱稻……遇春初,俾民依时种五谷”(县志《善政记》)。养民,来自坡上的干饭与馍功劳大矣:明万历6年5万或12万,清嘉庆三年30万,他们都干过老息饭。
(作者简介:吴太元,息县二高语文老师。不信正史信杂书、不用历史靠臆测、不回彼时凭今天,考辨历史实则搅浑历史,吾不为也,因我学力与识见连“半路出家”也算不上。考不了,辨不动,咱就回本行,从语文角度表现息县历史。)

大息地
一块历史的厚土,源远流长;一方文化的故园,生生不息;一张发展的名片,熠熠生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