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巷陈家:宁静而致远(下)
温州首位执业女律师
陈华鬘是陈炳文的长女,1907 年出生,她自小就聪明好学,受新文化思潮影响, 志向高远。温属女子初级师范学校毕业后,先在温十中(今温州中学)附小任教。
1927 年底,国民党南京政府颁布新的《律师章程》,取消对律师性别的限制。得知上海法学院招收女学生的消息时,陈华鬘毅然辞职,与同学一起前往上海赴考。1928 年,陈华鬘考入她理想之中的法学院。揣着上海法学院的毕业证书,她回到老家, 立即向政府注册。温州的第一所由女律师执业的温州市陈华鬘律师事务所在千年古巷中 的金树德堂开张时,迎来许多市民关注的目光。
作为女性,陈华鬘将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在维护妇女儿童权益上。
采访陈华鬘的长女王熙仁时,她讲了两则故事:永嘉乡村的一位媳妇,受公婆虐待, 苦不堪言,乡亲告诉她,温州永宁巷有位女律师能为你伸张正义。小媳妇找到陈华鬘, 哭诉自己的遭遇。陈华鬘热情接待小媳妇,留她在家吃住,知道她没钱打官司后,陪她 一起回到楠溪,用法律知识教育她的丈夫和婆婆,警告他们不准打骂媳妇,严正声明妇 女权益受法律保护。从此,这家的家庭关系得到改善,小媳妇不再受欺负。小媳妇非常 感激,后来还拿着农产品来陈华鬘律师事务所致谢。解放战争时期,楠溪的一些放牛娃 经常替浙南游击队送信,国民党警察抓捕了他们,将他们关进大牢。得知此事,陈华鬘 出面为他们申诉,为他们保释:他们又不懂政治,是人家叫他们送的。这些孩子是未成 年人,应受法律保护,必须释放。陈华鬘的申诉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后来,这些小孩 子都被释放了。
因为热心于保护妇女、儿童权益及扶贫助困的工作,她获得社会好口碑,被选为永 嘉律师公会副会长,又兼任永嘉妇女会理事。
抗战胜利后,司法行政部门派陈华鬘去台湾法院任职,她不愿离开温州而婉辞。
王熙仁说:“我母亲确实为市民做了许多好事,后来的屡次政治运动,母亲多次被调查,老百姓都为她说好话。”
1937 年冬,陈华鬘与温州知名诗人、中医王敬身共结连理。王敬身(1905—1992),字景逊,号逊庵,温州市人,幼承家学,湛心辞章。年轻时跟从儒医陈虬的入门弟子刘玉如学医,得其枕秘。曾任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铨叙部专员,抗战期间入四川嘉州乐山复性书院,受业于马一浮大师门下,精研哲学与文学。他以一个饱学的中年人依附于一代贤哲两年之久,师徒之间结下了不寻常的情缘,也留下许多的杰出诗作。抗战时,国民党“五虎上将”之一的蒋鼎文欣赏王敬身博学敏思、 文笔干练,聘为侍从秘书。抗战胜利,王敬身厌恶国民党军队的腐败,退身回到南京政府考试院工作。国民党溃败退台湾,王敬身不愿与考试院一起撤退,而是回到家乡温州, 以行医为生,还设席讲学,时与乡贤刘贞晦、梅冷生、夏瞿禅、吴天伍、郑有陶等,斟 酌诗文,弦诵不辍。晚年在松台山麓的松风阁设帐授徒,讲授诗法。王敬身留有《中国 文学源流概论》《诗学丛谈》《诗法指要》《逊庵诗集》《逊庵医案》等多种书著。
王熙仁说:“人们都说蒋鼎文的口才很棒,却不知道他那些宣传奋力抗战的演说词都是我父亲写的。”
新中国成立后,陈华鬘在家相夫教子,勤俭持家,养育女子。王敬身则担任温州老年大学教师、温州红旗医院中医师等职,是浙江省之江诗社、温州诗词学会顾问。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时,王敬身《漳江除夜》《感事》等 12 首诗作被选入我国新时期大型诗人作品选集《大中华千家诗》。
在温州老城三角城头松台山麓,有一栋老宅,人们称其为松台书院。这里时不时地会传出二胡声、琵琶声、吟诗声。陈华鬘与王敬身在此居住 30 多年,以非凡的毅力, 以优秀的中华文化、传统的家风教育 5 个子女,培植他们健康成长。
“文革”之后,一批文化青年定期汇集于此,聆听王敬身先生讲授古诗词,他们后 来成长为温州市的文化名人,如林剑丹、马亦钊、袁纲平等人。
陈华鬘于 1977 年 6 月在温州去世,终年 70 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