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永嘉场的石板路

文摘   2025-01-17 00:05   浙江  


编 者 按

相对于泥路而言,石板路在老早天算得上是高级的道路,一个地方或一个村里有条石板路是值得自豪的。经过岁月与风雨的洗礼,再经过多少路人脚板的来来往往,原本粗糙不平的石板被磨得光滑,甚至产生与众不同的纹路,让石板路有了一种美的艺术呈现。如今,石板路少了,但在作者朱邦松先生的心里,石板路却是他珍藏的怀念。









怀念永嘉场的石板路

/朱邦松




龙湾炮台/周建海 摄

在千年商港,幸福温州的壮丽历史长卷中,永嘉场无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静卧于瓯江之畔,默默见证着无数历史的更迭与岁月的沧桑。

从瓯江岸边龙湾自然村的一隅出发,沿着蜿蜒的石板路拾步而上,直至炮台山的山巅,五百多年来,铁铸的古炮犹如忠诚的卫士,一直捍卫着温州东大门的和平与安宁。与此同时,永嘉场的龙湾古码头,犹如瓯江上一颗耀眼的明珠,曾经见证了无数船只在此起航,驶向上海、宁波、台州、舟山等遥远的地方,甚至跨越海峡,抵达台湾以及厦门、泉州等地,还将足迹延伸至海外,成为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

自唐宋以来,永嘉盐场便名扬四海,位列全国十大盐场之一,成为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基石。这里,聪明智慧、勤劳勇敢的永嘉场人,用他们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了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人间奇迹。永嘉场的古道路建设更是精湛绝伦,其中的石板路在江南地区享有极高的声誉。道路宽敞而平整,沿河两岸的岸堤更是坚固异常,历经千百年的风雨洗礼,依然屹立不倒,见证了这片土地的沧桑巨变。



鬼斧神工 劈山取石

这些古老的石板路不仅是交通载体,更是文化的传承。它承载着古人的诗意情怀与人生哲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

得益于大罗山脉丰富的花岗岩资源,这是大自然对永嘉场的慷慨馈赠。永嘉场的先人们在坦头、沙岙、朱垟、郑岙、底岭下、黄石山下等多地开辟岩宕(采石场)。他们以原始的工具和方法,开山取石,徒手持钢钎凿炮眼、纯手工填火药、点燃导火线索引爆山体。历经艰辛与危险,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高超的技艺,一次次地克服困难,制作出无数精美的石器。然而,采石工们的辛劳与危险远非我们所想象,尽管如此,为了生活,为了心中的梦想,永嘉场的采石工们依然迎难而上,不惧风险,其中不乏有人因排除哑炮等诸多高危因素导致身残甚至殒命。他们仍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风餐露宿,凭借着勤劳的双手和卓越的匠心精神,为永嘉场的建设付出巨大的代价。

在古代,没有先进的运输工具,先民们只能利用简单的杠杆原理、滚木、绳索和众人合力,通过多人分摊搬运力量,以及借用木船的运输方式,将这些笨重的巨石运往各处建筑工地铺就道路。这种愚公移山的精神让我们对先民们充满了敬意与钦佩,他们的坚韧与毅力,是我们今人无法比拟的。





大罗山千步梯/图源于网络

永嘉场地域广阔,东濒大海,西倚大罗山,南至天马山,接瑞安县界,北至瓯江乃至灵昆岛。在方圆数十里的广袤大地中,无论是通衢大道,还是乡间小路,不管是街头闹市还是小巷弄里,都铺满花岗岩石块或条石。甚至连黄山村中最偏僻的小村落——云田自然村的石板路也一直铺设到每户人家的门口。这种独特的道路建设方式,不仅体现了永嘉场的地域特色,也让我们感受到先民们的智慧与匠心。整个永嘉场仿佛由一幅由花岗岩石铸就的绚丽画卷,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永嘉场,这片由水系温柔怀抱的土地,永强塘河如同一条生命的脉络,穿梭流淌于108爿自然村之中,赋予了这片土地无尽的生机与活力。无论是浩渺宽广的大河、还是蜿蜒曲折的支流小河,甚至是狭窄幽深的浃塘,它们从河滩起始,皆由精心挑选的条石巧妙的交叉叠砌而成,构筑成坚实的基础。随后,石匠们将这些石块层层精心垒砌向上,其间填充满细腻的矿渣,最终,在平整的路面上再铺设上整齐划一的路面条石,形成了一张张既美观大方又耐用的石板路网络。这样的道路构造,让永嘉场地处东海之滨,尽管千百年来无数次台风的肆虐,狂风巨浪的无情冲击,河岸堤与石板路依然坚如磐石,展现出惊人叹为观止的坚韧与恆久。这种路基路面独特的构筑方式,它不仅凸显了江南水乡独有的地域风情,更深刻的展示了永嘉场先民们超凡的建筑技艺与独到的审美情趣。

在铺设路面的过程中,先民们对石材的选择与铺设工艺的追求达到了近乎完美的的境界。如永中普门村明朝首辅张璁家庙的内外道坦、大门至牌坊以及围墙门口的路面,二都英桥王氏大宗祠堂的里里外外各处,所有的条石皆经细琢精磨、精心铺设,以彰显庄重与尊贵。同样,在那些大户人家的屋前,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永昌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堂第”的内外道坦和大门前的路面,以及各地所建的大宗祠和规模较大的寺院、庙宇、庵堂、道观的内外道坦及大门前等处,每一块条石都蕴含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铺设得既庄重又典雅,充分透露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张璁家庙、王氏宗祠/图源于网络



瓯江蓬莱  海岸奇葩

灵昆岛,它宛如一颗遗落在瓯江口最大的明珠。在岛上,有一座小小的双昆山,但花岗岩山体仿佛象害羞的少女,躲藏得无影无踪。每当人们一提起灵昆岛,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昔日这里最独特的道路景观,在遍铺石板路的永嘉场广袤大地中,此地是没有一处石板路的地方之一。

从前,这里无桥通往陆地,人们只能依靠木船,艰难地将一块块花岗岩石块象珍宝一样运往岛上,如同珍珠般的散落在每段泥土路上。这些石头每隔数十公分稀疏地排列着,仿佛是大自然随意挥洒的笔触,为这片土地增添了几分野趣与韵味。然而,当人们行走在这恰如“溪流中的碇步”的路面上,如同踏入一幅生动的民谣画卷中:“晴天时,尘土飞扬,如同金色的绸缎在空中舞动;雨天时,泥泞满路,仿佛是大自然的画笔,在每个人的身上留下独特的印记。”最为直观与形象的是永嘉场方言中的几句童谣:“灵昆是个好地方,雨天走路常摔跤”“晴天一路泥粉,雨天一片水凼”如此场景。然而,这一切均已成为过去式。 

如今的灵昆岛,已升格为瓯江口新区,灵昆大桥如同彩虹与陆地紧密连接,岛上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四通八达的柏油马路遍布全岛,如同一条条美丽的黑色绸带,将这片土地紧紧相连,为居民们铺就一条通往未来的康庄大道。





灵昆岛/图源于温州发布

此外,永兴街道的五溪村,这个曾名叫“五尺沙”的地方,紧挨着的还有一个名叫下兴村的小村庄,它们共同位于东海之滨,距大海仅100米之遥。外地人一听闻此地名,便觉得不可思议,此处系东海的辽阔海涂怎么会紧挨着有五条溪水?简直令人不可思议。其实,这村名与实况的确完全不搭格。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永嘉场长达数十里漫长的海岸线皆为海涂泥滩,唯独此处,却浑然罕见的出现有五市尺左右宽的沙滩这一独特奇观,古人便将该地方命名为“五尺沙”。因永嘉场方言中的“溪”与“尺”二者同音,解放后,在行政村名统一登录时,于不经意间,将其登录为“五溪村”。

这两个村的村民祖先从外地迁移到永嘉场区域中属于最晚的一批移民,他们怀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在这片未开垦的处女地上扎下了根。因这里距永嘉场的中心地段甚远,中间相隔着一大片广袤的盐场与塘园,永强塘河无法延伸至此,导致无法蓄积雨水,由于缺乏淡水以及土壤偏碱性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此处无法种植水稻。这两个村的农民历来只能依靠种植红薯、西瓜、甘蔗等农作物以及海涂作业为生。村民们凭借着坚韧不拔的精神,与自然环境抗争。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人口稀少,所以长期以来一直未能修建成石板路。每逢大雨天或台风来袭,这两个村庄便成一片泽地,村内村外泥土路一片泥泞,出行十分艰难。

然而,随着九十年代中期,我国首条东海标准化海堤在永嘉场的沿海兴建,如同一股强劲的春风,吹拂这片土地,水泥路如同一条银带将这里与外面的世界紧紧相连。





永强大堤/云山风林 摄

如今,这里已成为众多外地游客们心中的圣地,他们纷纷慕名而来,只为亲眼一睹我国东海第一条现代化标准海堤的雄伟英姿,亲身感受那浩瀚大海的壮阔波澜。当你踏上这海堤,举目远眺,那海面宛如一块碧绿无瑕的翡翠,浩渺的海洋和辽阔的天空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壮丽无比的画卷,让人不禁感慨万千,心潮澎湃,震撼之情难以言表。

以上两处地方,皆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而展现出别具一格的风貌。它们的历史变迁与现实的发展,诉说着这片土地的传奇与魅力。



千年古街  新姿熠熠

往昔岁月,永嘉场以三条商业街为轴,分别是寺前街、水心街和下垟街。其中寺前街不仅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会枢纽,更是永嘉场千年变迁的见证者与深厚文化底蕴的集大成者。其标志性特征——是它那整条悠长蜿蜒的石板路,犹如历史的脉络,静静地诉说着过往的辉煌与沧桑。寺前街,宛如一条沉睡的巨龙,静卧于千年古刹乾元寺之前,南北延展,全长380多米,宽约4米。自南头湾的温柔怀抱缓缓延伸至北头桥的坚实臂膀。立于北头桥之上,试图穿越时空的迷雾,探寻南头湾的幽深,却只见这略带弧度的街道,似在羞涩地躲藏,平添了几分神秘,引人无限遐想。

据说,古人在寺前街初创之时,便深谙风水学之精髓。风水学中,瑞气蜿蜒,煞气直行。因此,街道的设计者匠心独运,使其略呈弯曲,不仅赋予了街道以独特的美学价值,更在无形中优化了气场的流动,为居住者营造一个和谐、健康、富裕的生活环境。这样的设计,无不彰显出古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敬畏与智慧。

寺前街面的石板路,是古朴风韵与江南民风的完美融合。千百年的风雨洗礼,使得石板路面逐渐呈现出斑驳的印痕与花纹,光滑如镜的表面仿佛是一本活生生的历史书,记录着岁月的流转与行人的足迹。这些痕迹,是时间的烙印,也是自然的馈赠,共同构成了寺前街独特的魅力。

孩提时代,我们曾在寺前街上嬉戏玩耍。每当细雨绵绵,石板路面便如镜面般光滑,偶有行人因急行而滑倒,引发我们这些无知的顽童,发出一阵阵纯真的笑声,为这条宁静的街道增添了无尽的生机与活力。如今,这些美好的回忆已成为我们心中最珍贵的宝藏。

寺前街的西侧,寺前河潺潺流过,南北贯通,连接着永强塘河。坐西朝东的这排店铺,依河而建,鳞次栉比,约有百余间。连同坐东朝西的另一排店铺,此街上共有砖木结构的店铺二百多间。从护寺桥(又名太保桥)至北头桥,在这排坐西朝东的店铺之间分布着九条小巷,它们错落有致,与街面紧密相连。这些小巷,都是由石板铺就的小径,虽然宽度和形态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它们都向西侧的寺前河蜿蜒延伸。而且,小巷所铺的石板路面,也呈现出向西侧降低的趋势,这样的设计巧妙地利用了地形,使得雨水能够顺畅地排向河中。每条小巷尽头的河边均有用花岗岩条石筑成大小不一的埠头,供停靠只船和人们取水、洗衣之用,为这条古老的街道,增添了几分生活的气息与温情。





沧水河畔/朱学林 摄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寺前街的排水系统堪称一绝。在没有现代下水道的年代,先人们凭借智慧与匠心,巧妙地利用地势高低,将街道的中心地段略微抬高,而将街道的北二花与南二花地段的地面,分别向南北方向逐渐降低,其落差达50公分左右,形成了自然排水的奇观。这样的设计,既保证了街道的整体美观,又实现了自然排水的功能,同时,充分了利用通往寺前河九条小巷的地面落差排水,古人之智慧,可敬可叹。永嘉场地处东海之滨,千百年来饱受台风侵袭,永嘉场人称为“打风痴”。然而,寺前街却始终能轻松自如地应对大雨滂沱或台风肆虐时的积水问题,街面上的雨水均能迅速排入河中,汇入永强塘河通过东平水闸与兰田水闸的引导,最终排入瓯江,确保街面保持不积水。这看似简单实则精妙的设计,无比彰显出永嘉场先贤们的智慧与才情。

每当初夏时节,雨后初晴,彩虹如桥般横跨天际,将天空和大地紧紧相连。雨后的石板路被雨水冲刷得一尘不染,水滴在石板路面上溅起轻盈的水花,空气清新宜人,当人们漫步在寺前街上,仿佛置身于如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之中,感受到岁月的静好与生活的恬淡。

这条长长的石板路不仅是一般的历史,而是见证了千百年来,世世代代勤劳智慧的寺前街人通过不懈的奋斗,将一个荒芜之地逐渐开拓成为通衢四方,商贾云集,繁荣的商埠。

走在这条石板路上,仿佛超越千年的时空,能听到历史的回音,感受到那份悠远和宁静。同时亦感受到古代的繁华与浓浓的古韵味。

然而,遗憾的是在1965年,为了改善街道市容市貌,拓宽街道,这条充满古朴风韵与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石板路被青砖所替代。尽管如此,石板路依然深深地烙印在人们的记忆中。





寺前街/陈建荣 摄

近两年来,中共龙湾区委、区府、区人大、区政协非常重视永嘉场历史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工作。通过省级招投标平台的严格筛选与竞标,上海市园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凭借着其卓越的实力与丰富的经验成功中标,承担起寺前街改造工程的重任。该公司派出经验丰富的专家团队为改造工程提供了科学的规划与精准的施工。尤其是对于花岗岩街面复原设计与下水管道的建设规划,专家们与指挥部进行了多次深入细致的探讨与研究。他们充分考虑到古街的历史风貌与未来发展的需要,经过反复论证与优化,最终确定了最优的实施方案。这一方案不仅成功复原了花岗岩街面的古朴韵味,还确保了下水管道实施的现代化与实用性,为古街的居民与访客带来了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特别是担任寺前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指挥部总指挥的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纯芳同志,他为此倾注了极大的心血,他亲力亲为,积极听取各方意见,致力于将寺前街塑造成一张璀璨夺目的历史文化名片。在街区改造的每个环节,张纯芳同志带领团队深入挖掘并巧妙地融合了寺前街千年的文化底蕴,包括独特的八禧文化、其作为商贾重镇的辉煌历史、明清及民国时期丰富的建筑特色,以及深厚的盐文化等多元元素,他始终坚守“修旧如旧,以存其真”的原则,对古建筑和民居的保护与修复工作进行了极为谨慎细致的处理。张纯芳同志坚决反对轻率拆修和随意开发,他强调要最大限度地保留古建筑与民居的原生态样貌,旨在留住街巷的历史肌理,同时让老街在岁月的长河中依然能够绽放出独特的魅力与光彩。

六十年后的今天,寺前街再度迎来了花岗岩条石路的重生。虽然这些条石是新开采的,难以完全再现当年的古韵与沧桑,让人心中难免涌起一丝淡淡的遗憾。但值得庆幸的是,街道路面终究回归了古朴之风。这些新条石虽无法完全复刻历史的痕迹,但它们却承载着对古街历史的深深敬意与传承。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寺前街能够以如此方式重现其古朴之美,实属难能可贵。

经过指挥部全体成员与工程建设公司员工们连续两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去年国庆节前夕完成了空前规模的历史文化街区重建任务。开街仪式隆重而热闹,寺前街以焕然一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如今,寺前街这条千年古街她不仅承载着永嘉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见证了其繁荣与发展的历程。通过将八禧文化与当代美学相融合,寺前街正以“中国禧街”的金名片身份,引领温州旅游业迈向一个新的台阶。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这条充满魅力的古街将继续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探索与品味,成为温州乃至全国的一张亮丽名片。



千年市廛 中国禧街



风雅悠悠 文脉相承

文革十年,风雨飘摇,我国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在这场浩劫中化为乌有,永嘉场也未能幸免其难。然而,永昌堡却犹如历史长河中的一叶扁舟,奇迹般地躲过了这场灾难的侵袭。由王身康主任领衔、王一平和王振成为主编共同编纂的《永昌堡志》中,详尽地记载了当年永昌堡的干部、群众,尤其是英桥王氏的族人,他们怀揣着对祖先崇敬与家国情怀,秉承王沛和王德以及王叔果、王叔杲先贤们爱国主义精神和牺牲精神,自发组织,智勇双全,成功的守护了所有文物。永昌堡从北门延伸到南门的主干道以及古堡内所有的辅道与小巷中那些古色古香的花岗岩石板路,至今仍然保存得完整如初,丝毫未损其历史韵味与风貌,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不仅是永昌堡人的荣耀,更是永嘉场人的骄傲,历史将永远铭记他们的壮举与功德。


永昌堡内景/图源于网络

自八十年代起,随着三轮车、板车、卡车等交通工具的涌现,逐渐取代了永嘉场千百年来依赖木船单一的水路运输方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小轿车也悄然驶入寻常百姓家。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永嘉场不少地方开始拓宽道路,水泥路与柏油路渐渐替代了石板路。

如今,在永嘉场广袤的土地上,除了永昌堡内尚保存着比较完好的石板路外,其他地方已难以寻觅到那些充满历史韵味的石板路踪迹了。

新中国历经七十五载的艰苦奋斗,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中村的改造与升级,永嘉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楼林立、马路宽敞、绿植葱郁、鲜花盛开,一切都展现出勃勃生机。然而,这种快速发展也使得永嘉场古老的石板路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那些具有千百年历史的石板路,被现代化的水泥路或柏油路所取代,这似乎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因此,许多现居住在外地的永嘉场人,在回到家乡时,常常会感到一种茫然与陌生。

永嘉场古老的石板路,作为古老而高等级的道路形式,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它们见证了无数的故事与变迁,用大大小小、宽窄不一、形态各异的花岗岩条石铺就了一条条通往历史深处的道路。这些石板路经历了风雨的洗礼,见证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文化的传承者。每当阳光洒落在石板路上,那深浅不一的纹理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段古老而神秘的故事,引人遐想连篇。

在未来的城市化进程中,我们恳切地希望在特定的区域中尽可能多地保留一些千百年来固有的石板路。这些石板路不仅承载着我们的乡愁与记忆,更是我们文化血脉的延续。

怀念永嘉场的石板路,不仅是对那段历史的追忆与缅怀,更是对那份古朴与韵味的无尽向往与追求。

愿我们能在心中永远珍藏这份宝贵的记忆,让那份千年的古韵在我们心中流淌不息,让永嘉场的文化之脉得以世代相传、生生不息。




 · 龙湾•永嘉场编委会 · 

美   编:项铭雅

责   编:蔡   敏

         监   审:潘伟光 张  微

总监审:丁欣华










文史/文化/文学


征稿

人物专访/文史探寻/散文随笔


《龙湾·永嘉场》投稿邮箱

625096166@qq.com


诚邀文史爱好者和广大市民踊跃投稿,采用后根据质量和阅读量给予奖励。



温州情
瓯越情怀 高端读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