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贤|茭白炒毛豆,当年我竟缘悭一面

美食   2024-10-14 08:30   浙江  

国庆前几天,大姐电话里提到,今年夏天太热,地里的蔬菜都歉收,河里的茭白看来要绝收。
我有点怅然。这意味着,茭白炒毛豆这道好菜,纯正的家乡风味,有些素食爱好者和高段位吃货心目中的人间至味,因为百年不遇之酷暑,今年没指望了。        

我老家东靠黄海,南枕长江,跟上海隔江相望,江北位置,江南风物。这里河网密布,遥想当年,最不缺的是鱼虾蟹鳖,现在水中八仙除了芡实和莼菜,其他还是随处可见,八仙里名列榜首的茭白,习以为常。
西晋文学家张翰大概是茭白最知名的形象代言人。在齐王司马囧门下任职的他,某年秋天感觉政治气氛中有种不祥的味道。秋风乍起时,他说惦记家乡菰菜、莼羹、鲈鱼脍的美味,感叹道:人活着,就图个自由自在,我远离家乡几千里北漂来当个破官,算啥事儿?
当初他没跟家人打招呼就来洛阳当官,这次连夜打点行李不辞而别回苏州老家。魏晋名士都有点荒诞狂放,行事不合常理,他脱岗没人高喊别让张翰跑了。后来证明他的决定无比英明。八王之乱天翻地覆,齐王司马囧人头落地,跟他混的是什么结局可想而知。
回到苏州后张翰深居简出,流连在书画琴棋里。“秋风起兮佳景时,吴江水兮鲈鱼肥。三千里兮安未归,恨难得兮仰天悲。”《思吴江歌》吟得豪迈苍凉,至今被文人雅士推崇备至。
张翰这一歌一走其实是虎口脱险,却留下千古佳话,菰菜、莼菜和鲈鱼因他得名,成为江南三大名菜,今天在舌尖上的中国段位都不低。
菰菜就是今天的茭白。不过我有点怀疑,张翰那时吃到的菰菜算不算正宗,味道有没有我这么多年来吃的这么纯正。
菰草是茭白的前世,长在水里,开花抽穗,结的籽叫菰米,也叫雕胡,魏晋六朝和唐朝诗文里大量出现,形似现在的黑米,但颗粒要大很多。
在《周礼》中,菰米跟稻、黍、稷、粱、麦并称六谷,是先民主粮之一。大致从西晋到唐的五、六百年里,菰草受黑粉菌感染发生变异,不再开花结果,而是根茎膨胀,长出白白嫩嫩纺锤形的东西,做菜味道鲜美,于是茭白闪亮登场。唐朝以后,菰米就退出历史舞台,茭白在美食界登堂入室。
从时间上推断,张翰处的西晋菰草到茭白的演变刚开始,就算他吃上了,也是茭白的初级阶段,形状未必有今天这么丰腴白嫩,口味未必如我吃的鲜嫩糯香、柔滑爽口。

茭白得水之灵气,出落得清丽脱俗,用金庸老爷子最喜欢形容女孩的四个字是,玉雪可爱。明末文学家张岱眼中的茭白是“其嫩如玉,其香如兰,入口甘芳,天下无比”。清代大家李渔表扬茭白,“蔬食之美,一在清,二在洁,茭白形质,堪担其美。”
在我老家的塘边、河畔、低洼地,茭白跟芦苇一样随处可见,我们小时候都种过、采过、吃过。春天茭白发芽时挖一丛随便移植到淤泥里就能成活,它的生命力无比茁壮,不用打理就会蔓延、野蛮生长,当然也没人去打理,河边一丛丛,随遇而安越长越旺,多年生,夏天生长、秋天收获,冬天枯萎了变成柴草。
茭白很亲民,可以切丝、切块、切片、切丁;可以炒、炖、蒸、煮;可以配肉丝,可以烧虾籽,可以缀青椒;可以清炒、可以红烧、可以油焖,江南还有专门的茭白宴。老吃货汪曾祺说茭白跟汪刺鱼同烧味道绝美。这个我有点纳闷,茭白的主色调是清雅淡泊、风味隽永,跟鱼炖一锅沾一身鱼腥气,情何以堪?
林林总总的吃法里,茭白炒毛豆忝列为素食界的天花板,我深以为然。AI对这道家常菜能名扬江湖,总结了八大理由:
1.口感互补:茭白的口感脆嫩多汁,而毛豆则带有一定的嚼劲和豆香,两者结合,口感丰富,既有脆嫩又有弹性,形成了口感的互补。
2.色彩搭配:茭白的洁白与毛豆的翠绿相映成趣,色彩鲜明,让人看了就很有食欲。
3.营养均衡:茭白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毛豆则含有蛋白质、纤维和多种微量元素,两者搭配,营养更加全面。
4.鲜香味美:茭白和毛豆在炒制过程中,能够释放出各自的鲜香味,简单的调味就能突出食材的原始风味。
5.简单易做:茭白炒毛豆的制作方法简单,不需要复杂的烹饪技巧,即使是烹饪新手也能轻松做好这道菜。
6.季节性强:茭白和毛豆都是夏秋时令蔬菜,新鲜的食材往往更能体现食物的美味。
7.清淡健康:这道菜通常以清淡为主,低油低盐,符合现代人对健康饮食的追求。
8.文化内涵:在中国饮食文化中,清淡的菜肴往往被视为一种生活品质的体现,茭白炒毛豆正符合这种“清欢”的饮食理念。

茭白炒毛豆的好处与妙处,AI之述备也。它是入秋以后我餐桌上的最爱,前提是,茭白是老家河边野蛮生长,参差不齐、其貌不扬,我大姐直供,或者特供的,而不是现在水稻一样规模化种植,农贸市场摆放的珠圆玉润整齐划一的那类。
我大姐家屋前有条河,河岸上一排柿树,入秋硕果累累。河边是茭白,中秋正好采摘时节。我每次返乡,跟大姐一起下田摘柿子、剥茭白、挖芋艿,搬南瓜,把车子后备箱装满。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回城以后,跟亲朋好友左邻右舍一起分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丰收成果,到处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氛围。              
茭白入菜我尝过很多做法,万流归宗,最爱就是最简单的茭白炒毛豆,不加任何辅料,清清白白,风清气正。岳不群的君子剑是装出来的,茭白炒毛豆堪称君子菜,气质与生俱来,别的模仿不来。丹桂飘香时节,一盘茭白炒毛豆,其他几个简单小菜,一碗黄酒,夫复何求。
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里的小引里写道:“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
我对大姐家的茭白心心念念,就是鲁迅先生说的思乡的蛊惑。秋风乍起,明月在天,时光倒流四十年,八十年代的味道依稀飘来。八十年代,那可是覆盖了我全部中学和大学时代的十年啊。
说实话,茭白的种种好处,茭白炒毛豆的种种妙处,都是我离家外出求学、异地扎根四十年来慢慢体味出来的,甚至带点想象,但吟咏茭白最多的诗人陆游唱“万里秋风菰菜老,一川明月稻花香”,却能感同身受。
我的童年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精神和物质都极度匮乏;我的少年和青年在八十年代,物质短缺临近尾声,市场经济东方欲晓,简陋和贫寒还是主旋律,今天我当作人间至味的茭白炒毛豆,老家七八十年代的土灶台大铁锅上有没有炒过,我没有印象,二姐说肯定没有。她把原因条分缕析,我没法反驳。
对四十年前的乡村和家境,二姐记得比我清晰得多。她说,那个年代吃是为了填肚子,不是逢年过节,三餐都是将就,哪会做什么精细的菜。
这个我也刻骨铭心。我老家正宗鱼米之乡却不种水稻,主粮是玉米和麦粉,里面撒把米算改善伙食。冬瓜、土豆、茄子、青菜、丝瓜、黄瓜、毛豆,自留地里产什么吃什么,是全年的食材,几乎一色的水煮。

八十年代,我老家的厨房,标配是砖砌的灶台上左右两只铁锅,一只煮饭,一只烧菜,烧饭是把一锅水烧开,把玉米粉或麦粉慢慢撒下去,搅拌均匀。烧菜是先起好油锅,把食材倒下加水盖上锅盖,老家叫釜冠。然后在灶膛里不断添柴草,有时候还得拉风箱,待锅盖热气腾腾,熄火,焖会儿,一顿饭张罗完毕。
所谓的厨艺,是不存在的。所谓的营养,没概念的,土灶里烧菜可蒸,可煮,过年还可炸,但不可炒。一个人添柴饭烧菜精力上就顾不过来,大铁锅的盖子是杉木的,盖上了不知道锅里的状况,设备和技术上不支持炒菜。人间正道是填饱肚子,吃的问题上怎么简单怎么来。
饭菜从原材料到制作手法上大道至简,后果一是饿,明明吃下去两大碗,下顿没到饭点就觉得饿,二是冬天冷。早上一大碗稀饭就着咸菜萝卜干填饱肚子,赶四五里路到学校,开始热气腾腾,坐着坐着越来越冷。冬天我们中学的课堂上,有人跺脚是常态,开始是个别同学的独唱,慢慢地变成合唱。如果老师没有表示,有可能变成大合唱。
老师估计理解我们,教室里零下四、五度,老衲入定一样坐四、五十分钟,同学们冷啊,不是心冷,是身子冷,特别是脚趾头,冷得怀疑人生,冷得冬天没人打瞌睡。
若干年后我变成狂热的健美健身爱好者,对七、八十年代的冷才恍然大悟,是吃得太素,热量不够。我的早餐,多数时候是前天晚上备好的一大碗玉米饭或玉米糊,第二天天蒙蒙的时候我妈起来,加勺菜油、添把葱,炒一下喷喷香,我就着咸菜、腌黄瓜吃完,貌似很饱,其实热量和营养低得可怜,饿、冷理所当然,只是当时我们没有概念。有些国家几代人的理想只是吃上肉汤,实现肉汤自由。现在依然是国家战略,不是无的放矢。当然,现在我明白,童年少年时代那样吃,可以降三高,减肥效果很好。
茭白炒毛豆成为我的最爱,是在八十年代离开老家后,在外求学、工作的几十年里,生活中积累、阅历沉淀后的感悟。这么多年来,茭白的无数种烧法里,我吃得最多可能是食堂和餐馆里的茭白红烧鸡块,说不上好不好吃。我的厨艺不支持太繁复的操作,岁月的打磨,吃这件事上,我本来是不太愿意、也没能力把简单的事搞复杂,读了苏东坡的“人间至味是清欢”,我发现自己竟然无意之中打通了任督二脉。     

现在知道茭白是蔬菜中的顶流,口感好、营养佳、热量低的人越来越多,有人甚至提拔成水中人参。素食界最流行的烹饪手法是茭白炒毛豆,一勺素油、几粒细盐,此外不加任何配料和调料,大道至简,重剑无锋的境界。
多数人的人生,哪怕再轰轰烈烈,兜兜转转几十年,最想落脚的还是最初出发的地方。吃这件事上也一样,一盘茭白炒毛豆上桌,遥远又熟悉的八十年代的味道回来了,还是一样的食材,一样的配方,一样的月光照着四十年前的乡野。
科技进步是山中一日,世上千年,弯道超车形同梦呓,饮食上返朴归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街头巷尾的饭馆字号越老、菜品越古越有号召力,祖传秘制甚至宫廷配方是揽客的不二法门。现在冒充秦始皇让人打钱、复活兵马俑不大有人信,但假托秦始皇传下来的菜谱,估计有市场。
十来年前,《新周刊》策划了一期四百页的特刊,《我的故乡在八十年代》,胡纠纠的刊首语里有一句话深得吾心:一代人灵魂的高度止步于八十年代,再也没有进化与发展。那十年,现在成为很多人怀念的网红年代,从那个年代的歌声、微笑,到文学、电影,还有阳光、清风,诗与远方,甚至包括苦闷。
我不知道自己对茭白炒毛豆情有独钟,算不算无意识的八十年代情节,但每年秋天享受着老家带来的食材,用我那中国足球水平的厨艺炒出的简简单单、一清二白的一盘菜,思绪很容易就回到四十年前的故土,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小小村落里有清风明月和袅袅炊烟,没有转基因,没有激素、没有农药残留,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七贤
体育媒体人,范仲淹苏东坡张养浩的铁杆粉丝

封面图片由AI生成

▼更多滋味文章,请点击▼


一食谈
各自滋味如何?
 最新文章